中秋诗歌:明月出天山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赏析
这首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关山月”是乐府旧题。《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李白的这首诗,在内容上继承了古乐府,但又有极大的提高。
开头四句,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我们在一般文学作品里,常常看到“月出东海”或“月出东山”一类描写,而天山在我国西部,似乎应该是月落的地方,何以说“明月出天山”呢?原来这是就征人角度说的。征人戍守在天山之西,回首东望,所看到的是明月从天山升起的景象。天山虽然不靠海,但横亘在山上的云海则是有的。诗人把似乎是在人们印象中只有大海上空才更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显得新鲜而壮观。这样的境界,在一般才力薄弱的诗人面前,也许难乎为继,但李白有的是笔力。接下去“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
中秋诗歌:中秋见月和子由
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临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前山,浪飐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诗歌:中秋早雨晚晴
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中秋佳月最端圆。——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沈浮。——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中秋诗歌:七度过中秋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分明不受人间暑。——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隔翠幌银屏,新眉初画,半面犹遮。——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丹桂花开第二番。——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中秋诗歌:泗州中秋作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满堂惟有烛花红。——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东篱展却宴期宽。——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中秋诗歌: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忆对中秋丹桂丛。——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有物揩磨金镜净,何人_攫银河决。——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沈冤雪。——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寻常岂是无三五。——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