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我和我的祖国》由七位导演合作完成,以七个重要历史时刻为节点,讲述七个重大事件背后的故事。与以往献礼片不同的是,这部电影将镜头投向历史瞬间背后的普通人,关注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生命个体是如何书写出祖国让人感动又感慨的宏大历史。
第一个单元《前夜》讲述了为保障开国大典中的五星红旗顺利升起背后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令观众动容的不仅有为了确保任务“万无一失”而争分夺秒排除万难的自动升旗方案设计师林治远,还有他的助手、警卫、国旗班战士、军乐队队员、北京城的老百姓等等。
虽然大多数出场人物都难以叫出名字,但是他们带给观众的感动却丝毫没有打折。
而《前夜》导演的拍摄思路,贯穿于接下来的六个故事中。为祖国两弹一星事业默默无闻奉献乃至献出生命的科研工作者,帮助邻居们观看女排比赛直播的小男孩,为了五星红旗准时于1997年7月1日0时0分在香港升起而努力的各行业人士,把珍贵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门票送给汶川男孩的北京的哥,帮助贫困少年从精神上“站起来”的扶贫干部,为参加阅兵仪式战友护航的女飞行员……七个故事连接出70年的奋进与辉煌。
影片将叙事的重心放在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细微角落,用普通人的视角来观察、感受并参与这个时代,这也使得影片可以令各个年龄段的观众产生代入感和共鸣。谈起参演这部电影的感想时,青年演员彭昱畅说:“不管在哪个时代,不管是几零后,我们对祖国的情怀都是一样的。”
而与此同时,这些“小故事”并没有淡化“大时代”。开国大典、原子弹成功爆炸、女排夺冠、香港回归、北京奥运会、神舟返航、阅兵盛况……那些我们曾经历过或不曾经历过的重大事件,被影片中这些融入时代记忆的故事唤醒,成了有血有肉的历史,更是体现出祖国的成长与进步和每一个中国人息息相关。正如《护航》单元的导演文牧野所说,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祖国护航。
电影散场时,有老人追忆“在当年……”,有小朋友问“后来呢……”。七个故事唤起70年的国民记忆,这或许正是这部电影的主创们想传达的真正想法——“我”和“我的祖国”。
【篇二】
升旗,必须是零点的第一秒,我们等了一百五十多年,却无法再多等一秒。
升旗时,必须一步都不能走错,不能抬头,国歌是四十三秒,四十三秒时国旗便必须刚好到顶,一丝一毫都不能有误差。
他们的严苛,一丝不苟的执着,其实都是在尽自己的职责去捍卫国家的利益。
时间必须是一丝一毫的错误也不能有,表是经过精密到极致的调整过的,天气是早就做好了预估的。
回归,是香港一百五十年来的第一次回到祖国的怀抱,它的到来不会早也不会晚,它不会让国旗在暴雨中打湿,也不会让它迟到。
细节,是我们能对祖国做到的的事。
【篇三】
2023年,无数的人涌向北京,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但他们有着同一个目标,北京的天安门。
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以前往鸟巢观礼为荣,有的人狂热,有的人失落。
观礼的门票却让许多人停住了脚步。
他叫张北京,他是一个普通的出租车司机,他和妻子离异。他有一个孩子,是奥运的志愿者。
“我给你,准备了一份超级酷的生日礼物。”父亲对孩子说。
其实没有父亲是不爱孩子的,父亲总是用自已以为对的方式,傻得可爱地去爱自己的孩子。但就像他送给孩子的鞋尺码不对一样,事情总是会有那么多的波折。
他的观礼门票早被一个来自四川的孩子用八百块钱掉了包。他怒不可遏,孩子死不认账。孩子其实不想这样,他只是对观礼太过期望,他只是想去抚摸一下他在地震中去世的父亲修过的栏杆。
感动,其实也是一种力量,张北京不是无可奈何地妥协,而是主动把门票递给了那孩子。
“记得以后可不能强买强卖啊。”张北京笑着说。
他忘了说自己的名字,他也忘了穿他标志性的红鞋子,当电视转播出现那孩子对他的感谢时,他也有些小小的遗憾。
做了好事还是要留名的,当然,忘了也不是什么坏事。
人间传递的感动,让整个国家有了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