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开新局心得体会【四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6-05 14:08:45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材料是指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收集的未经整理、加工、感性、零散的原材料。这些材料不可能全部写在文章中。但这种生活&ldquo材料&rdquo,经过作者的专注、提炼、加工和转化,并写入作品后,它变成了&ldquo主题&rdquo对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党史开新局心得体会的文章4篇 ,欢迎品鉴!

第一篇: 学党史开新局心得体会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遵循和方向。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精神密码,是一座资政育人、继往开来的丰富矿藏。当前,“两个大局”交织,“两个百年”交汇,开展党史学习恰逢其时,十分必要,广大党员干部,要上好“百年党史”这门必修课,从党史中汲取丰厚的思想滋养,“解锁”百年党史背后的“精神密码”。
  于“半条被子”中深植“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为民情怀。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三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第二天离开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棉被剪下一半留给了老人。“什么叫共产党人,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留给老百姓的人。”习近平总书记曾用“半条被子”的故事形象地解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是喊出的口号,而是具象地体现在“半条被子”上。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不能忘记“半条被子”里的赤子初心,要永远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落在实处,把“为民服务”的口号从嘴上落到服务群众的一点一滴的小事上,全力解决群众的急事难事忧心事,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不断给群众送去“新的棉被”。
  于“干,才是马列主义”中涵养“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的实干精神。王进喜被誉为新中国石油战线的铁人,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同时也是吃苦耐劳的实干家。他以“识字搬山”的意志克服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带领工人们不断从实际需要出发搞技术创新,用脚踏实地的工作干劲和学以致用的深学笃行创出一个接一个优异的成绩,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穷二白到现在的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从群众吃不饱、穿不暖到现在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些,与广大党员干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一干到底、干就干成的实干精神是分不开的。当前正值“十四五”规划起步开局,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传承共产党人干字当头、持之以恒、一抓到底的红色基因,杜绝浅尝辄止、虎头蛇尾的消极思想,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真抓实干,用“实干家”的精气神推动“十四五”蓝图落地生根,交出一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时代答卷。
  于“春天的故事”中坚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求变决心。“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一首《春天的故事》唱响长城内外,歌颂着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可以说,如果不是当年党中央主动求变,把改革开放的时代乐章书写在春天的大地,或许现今的中国会是另一番景象。“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历史规律告诉我们,在国家建设征程中,只有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方能在时代洪流中立于不败之地。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广大党员干部尤须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多一些因势而谋的思虑、应势而动的举措,用“察于未萌,止于未发”的工作策略为中国经济巨轮保驾护航。

第二篇: 学党史开新局心得体会

  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深刻阐明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和工作要求,对党史学习教育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为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自觉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正当其时 十分必要
  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歷史交匯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上海市新四军歷史研究会百岁老战士们的回信中强调,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歷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读常新。上海市新四军歷史研究会会长刘苏闽说:“老战士们很振奋,表示一定多讲讲中国共产党故事、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引导青年一代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必将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更加坚实的信仰力量、丰富的理论滋养和奋进的勇气担当,必将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曹文泽说,干部学院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将全力以赴讲好党史教育课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所悟、学有所获。
  陕西铜川市耀州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宋剑波经常走访革命老区,为学员开展现场教学。他说:“歷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每次走访都是一次精神洗礼,每次重温都会带来新的启迪。我们要在此次学习教育中,引导干部学员进一步向歷史寻经验、求规律、探未来。”
  北京朝阳区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张中华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对全体党员的一次深刻思想洗礼,有利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感悟践行初心使命﹔有利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把握歷史规律,在学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重温初心 叩问初心
  翻开厚重的百年党史,我们该学什么?广大党员干部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
  2月21日上午,浙江外国语学院教师尹铁为全校党员师生上了一堂思政课。他认为:“学党史关键在于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歷史充分証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人深受教育,我们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重温初心、叩问初心。”重庆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徐晓强说,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福建漳州龙文区步文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杏珠长期扎根基层,她表示:“形势不断发展,群众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越是如此,越要坚持人民至上,走好群众路线。我们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传承发扬好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
  “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党史就是最好的营养剂,要学会从歷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湖南浏阳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党支部宣传委员甘武表示,下一步要挖掘更多革命斗争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黑龙江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亓利,在电脑文档中写下了关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认识。他说:“我们学习党史,就是要从党的非凡歷程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就是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立足实际 守正创新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大家纷纷表示,提高思想站位,立足实际、守正创新,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宇辉表示,北京教育系统将把党史学习教育纳入各学段教育教学全过程,与“德智体美劳”教育紧密结合,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復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进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
  江西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自195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以来,一直在讲好党的故事、传播红色文化方面下功夫,让每一件文物、每一个展览都成为党史教育的生动教材。“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鞭策更是指引,我们要继续挖掘好纪念馆的功能特色,让革命文物‘活’起来,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馆长、研究馆员王小玲说。
  在脱贫攻坚政策帮扶下,宁夏西吉县硝河乡新庄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_年的不足4000元增长到20_年的10586元。“西海固地区的脱贫致富,是我们党心系人民、造福人民的真实写照。我们要将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让群众享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硝河乡新庄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元明说。

第三篇: 学党史开新局心得体会

  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点,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我们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近年来,遵义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遵职”)牢记“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的殷切嘱托,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无比崇高的事业追求,在新时代贵州特色教育强省战略中书写了“人人职教、个个就业、家家致富”的遵职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为在红色老区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给予了极大鼓舞。遵职始终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积聚起攻坚克难、逆势上扬的强大动力,奋力推动遵职高质量发展的精彩蝶变。
  遵职坚决落实党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办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并将指示精神全面融入学院“十四五”规划,作为党委会议第一议题、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第一教材和教职员工立德树人的重大课题。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形成三级书记抓党建的工作格局。牢牢掌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确保办学政治方向的绝对正确,形成了党委班子忠诚担当、政治环境风清气正、师生员工奋发向上的良好环境。近年来,遵职主动求变、科学应变,顺势调整办学定位,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后发赶超实现了从非示范校和非骨干校到贵州省优质校、贵州省“双高”校立项建设单位的办学跨越,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呈现“进口旺、出口畅、社会赞、产业需、企业要、百姓笑”的向好态势,相关经验做法被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办学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遵职在红色大地书写了“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奋进之笔。
  遵职始终坚持“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将红色作为遵职鲜亮的办学底色,并贯穿立德树人、“三全育人”。构建了独具特色的“红色塑魂、蓝色致用、绿色出彩”校园“彩虹文化”育人模式,思政课程“课赛融合、校企融合、理实融合,链接舞台、链接展馆、链接讲堂”的“三融合三链接”体验教学模式和“走进红色圣地,提升政治素养;走进发达地区,提升发展理念;走进‘三农’一线,提升责任担当”的“三走进三提升”思政教育创新模式。“彩虹文化”荣获贵州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成为全国“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建设基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教育分会红色教育培训基地等,成立红色教育培训中心面向全国讲述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承办全国性会议8次。结合遵义“红”打造了“一歌一舞一讲堂、一场一馆一中心”红色文化传播平台,深入推进“红色故事红在遵职、红色信仰红满遵职、红色文化红遍遵职、红色精神红舞青春”“四红”工程和“读一本红书、看一场红戏、唱一首红歌、走一段红程、演一幕红剧、访一位红人、讲一个红故事、听一次红讲座”等活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创新开展“喜迎建党百年、唱支山歌给党听”红歌接力赛、“学四史”、“四问四答”等品牌创建活动。今天的遵职师生“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坚决。近年来,遵职有300余名学生入党,500余名学生应征入伍,脱贫攻坚工作荣获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和全国职业院校精准扶贫协作联盟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党建+N”“两抓六硬”等经验得到广泛肯定。一名教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一名学生荣获共青团组织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者服务先进个人,一个支部荣获首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30余人次获市级以上表彰。遵职在红色大地唱响了“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的时代强音。
  遵职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矢志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遵职深刻领悟“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内涵和外延,深刻把握贵州和遵义高质量发展大势,紧贴国家重大战略和贵州省围绕“四新”抓“四化”的战略部署,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发展,坚持“把专业建在产业链和专业链上”,围绕质量抓内涵,突出就业抓专业,与110余家行业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与全国30余所高职院校开展交流互访,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建设各类学生实习实训基地117个,教师学生获技能大赛省级以上奖项160余项。构建各类社会服务平台16个,牵头贵州省12大特色产业中辣椒产业和竹产业人才培养,累计为社会开展精准扶贫技能培训、产业扶贫项目培训等8万余人次,先后帮助贵州省仁怀市、务川县、凤冈县相关乡镇脱贫,助力贵州省16个深度贫困县之一、遵义市深度贫困县正安县脱贫摘帽。遵职以开展“双师型”人才培养和柔性化引进行业技能大师、非遗传承人和大师工作室等模式,培养学生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倡导“不求高大上,但求用得上”的科研论文导向,从体制机制上支持学院教师把科研论文写在车间一线、田间地头。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率先成立了贵州省乡村治理与发展学院,成为“全国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对应贵州省“一二三四”发展战略成立“新四化”工作专班等。65年来,遵职累计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丛强为代表的5万余名各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如今,遵职95%以上的毕业生正在贵州大地用自己的技术技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学院正在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重大契机,深入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活校、“双技”亮校的“五校”发展战略,向着全面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砥砺奋进,力争在红色大地书写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遵职华章。

第四篇: 学党史开新局心得体会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通过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自己从思想认识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现将所学所思总结如下: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毛泽东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他强调:“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党史、新中国史记录着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初期不到60人的新生政党,发展壮大到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执政党的成长历程,镌刻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艰苦奋斗,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创造人类历史上发展奇迹的伟大历程,其中蕴含着治国理政的丰富历史经验,蕴含着立党兴党、立国兴国的伟大智慧。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只有学好党史、新中国史这门必修课,才能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重大意义、新中国70多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国经济奇迹是如何创造的、中国道路为什么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才能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才能弄清楚我们从哪来、往哪里去,从而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更好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要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党史、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探索史、创业史和发展史。学好党史、新中国史,就要深入了解党史、新中国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了解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我们党100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史,了解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只有如此,才能深化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认识,才能深刻认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必然性,才能更好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关键时期,“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我们要切实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必修课,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党的执政使命和根本宗旨,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发扬革命精神和斗争精神,勇担历史重任,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推荐阅读:

疫情期间居家锻炼心得体会范文六篇

自然教育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初中政治新课标心得体会【三篇】

学习党史心得体会范文十六篇

违法违规事件心得体会2023年范文(精选3篇)

延安精神心得体会2023年(通用12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