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沟通的艺术的心得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6-07 14:06:13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心得是汉语词汇,拼音xīndé,是指工作或学习中的体验和领悟到的东西。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师生沟通的艺术的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师生沟通的艺术的心得

     学完《师生沟通的艺术》一书,颇多体会仔细想来,觉得想与学生很好的沟通,教师必须要有意识地改变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我觉得应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爱心感化                               

         与学生在沟通的内容方面,讲道理只占5%,而爱心要占95%,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是除了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伟大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但师爱不同于母爱,因为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心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出,只有当老师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向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敞开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老师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第二:平等对待                                    

         沟通需要真正平等的“太空时间”,既创造没有任何干扰的沟通氛围和条件,作为一名老师,爱优生并不难,难得是爱差生,尤其是爱“双差生”,老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也要热爱学校中的每一位学生,对待学生不能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好而特别亲之爱之,也不要因为他的成绩差,行为不满而恶之厌之,而应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差生看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教师工作方法的改变,他们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不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把他们塑造成一个对社会有益处的人。     

         第三:专心倾听                                   

        如果学生向你倾诉,你一定要专心倾听,哪怕一个牢骚满腹,怒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人,在一个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倾听者面前,常常会被“软化”而变得通情达理,不管面对一个怎么冲动或愤怒的场面,只要你积极的倾听,整个气氛便会缓和,愤怒或冲动的学生在自由的表达了自已受压抑的感情后,心里压力得到一定程度较轻,而且通过你的认真倾听,学生觉得自己的问题已经引起班主任老师重视和理解,于是精神得到支持和鼓励,在这种情况下,解决任何问题都有了良好的开端。                                                          

        总之,与学生沟通要有爱心,在平等的氛围中,专心,认真去做,那么师生一定能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这样的教育一定是事半功倍的。

  师生沟通的艺术的心得

  读了《师生沟通的艺术》一书,收获很大,感慨良多。这本书主要是围绕指导教师如何应用各种沟通技巧与学生达成良好人际关系这个问题来进行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关键。教师只要懂得如何去与学生沟通,懂得如何去满足学生的需要,并引导学生懂得如何来满足教师的需要,师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尊重、彼此接纳、理解的关心,那么,任何教育活动都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和接受性。反之,在师生关系中,如果学生觉得自己无能、自卑,觉得被同学奚落、嗤笑,觉得自己不被信任了,不被理解,无论他平时多么喜欢的课程,他也不会产生学习的热情,更不会对学校产生好感了。对于其中的第三章——师生关系中常见的沟通错误和障碍,我有以下几点想法。师生进行沟通的途径可以多种多样,特别是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更是如此,不同的沟通途径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通过这些途径,我想就能够突破文中所提的沟通障碍。

  (一)面对面谈话式沟通。

  这是最直接、最传统的沟通方式,师生直接面对,真诚而坦率地交谈,沟通的效果可能立竿见影。这时师生的空间位置关系有如下几种:师坐生站、师站生坐、师生共站、师生共坐等。一般情况下,前两种均不太好,因为我们在师生沟通时应尽量注意师生的平等,尽量多给学生一些尊重;在室外只能是师生共站,在室内最好是师生共同坐下沟通较好,即使这样还有许多位置关系,如是面对面还是并排坐,师生保持多远的距离等都有讲究,都会影响沟通的效果。

  (二)多形式的座谈会沟通

  很多学校由校长、政教、教育处等行政领导直接与学生代表对话,鼓励学生从学校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教师教风等方面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并“出谋划策”。学校可以每学期分别组织“学习困难学生座谈会”、“特殊家庭学生座谈会”、“随机抽号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意见,了解教师师德、师爱、教学、学生负担等情况,并及时将情况在教工会上作反馈,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有不少班级还不定期举行“师生沟通班会”,师生互提意见、建议和要求。

  (三)书信交流沟通。

  书信交流进行沟通也是较为传统的一种师生沟通策略。但即使在现代高度发达的社会里这种沟通方法还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某些环境下、可能有某些事情师生之间不方便直接面对面沟通,那么通过书信来进行沟通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这种沟通教师可能会了解到学生中平时不易掌握的情况,可能能直面学生的内心世界,而作为学生也会得到教师更为完备的帮助和指导。其实班主任写在成绩报告单上的评语也是书信交流的一种,家长则可以通过回执来反馈学生在家里的表现等等。这种书面交往手段具有特殊功能,有助于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保持私下亲切交流,有利于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

  (四)板报专栏沟通

  开辟“学生心语”、“教师心语”板报专栏,加深师生情感交流。对于不少学生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表达方式往往比较含蓄。每个班级教室后面的“学生心语”专栏为他们提供了窗口。“学生心语”让那些需要爱和关怀但又不擅表达的学生、让那些受了委屈但又不擅于当面解释的学生也逐渐愿意敞开心扉,向老师诉说心里话;“学生心语”让教师更进一步了解学生们真实的想法,并及时予以积极回应。例如学生一句心语留言“老师,我知道自己平时经常犯错,但今天您错怪了我”,在老师澄清事实后很快就给予回应“对不起,是老师错怪了你,原谅老师好吗?谢谢你,孩子”。“教师心语”的美好祝愿、积极鼓励、甚至善意的批评,通常也能得到学生们的积极回答。“心语栏”成为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成为师生都乐意光顾的地方,成为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又一个新窗口。

  (五)周记和作业沟通。

  现在很多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都要求学生写周记,通过周记来了解学生一周以来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情况,这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可实际上有很多教师这样做只是流于形式,因为别人这样做了,我也就这样做。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周记和学生进行沟通,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要有一定的敏感性,能透过学生周记中的'字里行间及时捕捉信息,然后进行必要的沟通,如写一段鼓励性的语言,提出几点具体的要求,讲讲教师心里的一些感受等等,都可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对学生是一种极大的促进和帮助,也许周记就成为师生对话的工具和主渠道了。当然,任课老师在批改作业时也不应就满足于对和错,作业本也可以成为师生沟通的重要途径,如教师可在作业本上写道:“做得真不错”、“希望你继续努力”、“以后可不要再这样粗心了”“努力啊,岁月不待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等等,也许会起到良好的效果。所以我决定当班主任后坚持认真自信看学生周纪。

  (六)电话及网上沟通。

  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达,电话已经普及,很多职高学校都已在学生的宿舍安装,因此通过电话进行沟通已经是很容易做到并且是很正常的了。一个电话,一声问候,拉进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一个经常能通过电话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老师,一定是个在业务上认真,对学生负责的好老师,也更容易赢得学生的尊重,学生也更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向这样的老师倾诉,师生沟通将会起到良好的效果。随着当今互联网的日益发展,上网也就成了学生业余生活的一部分。网络这把双刃剑对青少年学生是好是坏是现今社会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但网络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这种趋势将无法阻挡,我们要做的是应该如何利用网络为我们的生活、生产和学习提供帮助。其实我们大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来与学生进行沟通,学生不是喜欢上网聊天吗?在聊天时师生的沟通有没有困难了呢?这个问题应该迎刃而解了吧。

  (七)争论沟通

  学会建设性的争论,是师生间加强沟通的又一途径。在教学工作中总会遇到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传统的观点不准学生在教师面前“争吵”,要求学生在这时埋下自己的情绪,学校校长、教师说了算数。如此,很多教师和学生在处理冲突时既不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说明情况,又不愿通过争论的办法使问题解决,只能是无边的沉默。这种沉默掩饰下的情绪是一座危险的活火山。建设性的争论是一种工具,是能引导教师与学生通向更和谐境界的一种方式。当师生产生无法忍受的感觉时,不妨来一场建设性的争论,因为争论是一种坦诚沟通意见和情感的方式,师生同时都会感到一种轻松和尊重。

  当然其他的途径还有很多,比如家访,开家长会等。教师应注意的是,不能只单纯通过学生的话语来简单判断其人。总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况且,师生沟通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实践和探索。这是成功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我认为本书不是读一遍就算,应该经常去读读,你会从中学到很多。

  师生沟通的艺术的心得

  看完这本书,我感觉师生间要建立良好沟通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

   二是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

   三是把这种对对方设身处地的了解让对方了解。

   教师必须先设身处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并进而用同样的思想去理解学生。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只有充分认识了自己,才能更好地理解别人。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不断的积累经验,不断完善教育方法,不断向他人求教,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努力改善与学生间的关系,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们要采用“我向信息”的表达方式而不是“你向信息”。用“我向信息”让孩子明白,他给老师带来的困扰。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导致这一错误的原因,在处理问题时让孩子知道老师是一心一意为他考虑,并且能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孩子的世界”,以孩子的心情去体会他们的心情。这样我们才能与学生之间建立起真正的师生同理心,我们的沟通才会更有成效。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还要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尊重接纳学生。我们不要因为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就讨厌他们。对待后进生,对待班级上个性突出,调皮捣蛋的学生,我们往往开始时充满激情,信誓旦旦要改变他们,但在教育他们的过程中,我们的耐心全无,激情消退,心灰意冷,剩下的就只有冷漠、埋怨和厌烦的话语,根本谈不上尊重。我想今后应该以一颗宽大的心去接纳他们,把他们当成我们的朋友,尊重他们,学着去爱他们,给他们树立信心,多听听他们的想法,多多沟通,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即使有缺点和不足,但是老师仍然喜欢我,仍然接纳我”。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才能创造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另外我们要有分寸地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勇于承认错误的人是会不断进步和提高的。因为“真诚”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是人与人维持交往的必要条件。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就需要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尊重接纳学生。

   总之师生间的沟通不是一门技术,而是一门艺术。要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仔细的学习和研究理论知识,并能结合具体的事例认真分析、总结,做到学中做,做中学,才能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

推荐阅读:

学习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员工作时间之外政治言行若干规定心得体会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讲话心得体会

2023年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心得体会

观看《围猎》心得体会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学习心得体会

标签: 师生 心得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