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讲政治的知行合一者心得体会2023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6-09 20:14:23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导语:党员干要把学党章、学党规、学讲话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知行合一,学用结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做讲政治的知行合一者心得体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做讲政治的知行合一者心得体会(一)

  两学一做如何接地气,在基层生根开花,知行合一、虚功实做,真学真干、善学善做,把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转化成为后发赶超的动力和干部教育提升工程,使之成为改变地方发展的重大转机?学习教育如何避免形式主义走过场,找准问题,解决发展的关纽、老百姓的痛点,做到既通天气又接地气,符合中央精神,又富有地方创意,鲜活生动,使广大党员入脑入心,百姓拍手称好?如何结合市县镇村各级各类党员干部实际,结合近年来群众路线、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查摆的问题,把脉问症,对症下药?这恐怕是“两学一做”活动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这须要集思广益,各方探索,更需要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回答,它应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如同书法家临帖那样,常学常新,常做常新,日积月累,慢工出细活。它犹如春风润物,和风细雨,不是一曝十寒,为学而学,轰轰烈烈走过场,认认真真讲空话,时间一到,鸣金收兵,皆大欢喜,而是掷地有声,踏石留印,把答卷写在大地上,把丰碑树在人民的心坎里。

  用知行合一的理念看“两学一做”,应善学善做,敦本达道,做习总书记倡导的有正知正念的人,主动融入经济社会中,做改革发展的促进派,后发赶超的力行者。

  明代心学家王阳明主张,心是一个天,世间万象由心而起,知行合一,敦本达道。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纯乎天理地开发它,“人人自有,个个圆成”,“能大以成大,小以成小”,就像掏一口井,只要你不断挖下去就打到泉水。在“知行合一”上,主张“望道未见”,去恶务净,日积月累,在“动”的方面着力,大本达道,以成就古人的“三立”。正因为王学“尚动”的品格,为中外有识之士所钦佩。

  作为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两学一做”,知行合一,要解决“道术势”三个层面的问题,做到“得道,有术,有势”。所谓的得道,我理解就是习总书记讲的正知、正念,即理想信念上的不迷惑不动摇。在政治上思想上,增强对标意识,看齐意识,按党章党规的要求,做合格的共产党员,领会好习总书记糸列讲话精神,与党中央同心同德,不迷失方向。在甲骨文中,道字在四通八达的十字路口不迷失方向,下边加上脚印,表示身体力行。道家讲道,崇本息末,道法自然。共产党员的道是什么?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要吸收人类创造的全部文明成果基础上科学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前进方向。党不但要引领未来,还要决定未来的走向。这是党长期执政的法理依据。正是立根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棵苍天大树才能万古长青、枝繁叶茂。当今时代瞬息万变,现代化事业前无古人,创新层出不穷,不进则退,唯有变革才是永恒的不变。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共产党人永远在求道的路上。作为共产党人,不能做社会的旁观者,要主动投入当地振兴发展大业中,不但要求道得道,还要有本领,有术有势,有工具箱,才能施展才华。何谓术?术者即方法、路径也。具体一市一县,如何破局?路径在哪里?比如说,后发地区总会碰到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两难问题,如何解决一头带动全盘皆活?何谓势?势者,格局、态势、氛围之谓也。没有好的势,难以成大事。综观中外,先进地区最大的特点就是风气正,理念新,动力足,格局大,态势好。这是一个地方的蓬勃发展“势”。所谓的得势,就是要得这个势。

  用知行合一的理念看“两学一做”,应是能触及痛点,边学边做,善学善做,反思体验式的能动过程。

  要遵循干部教育规律。任何有效的教育,都要触动痛点,这是现代培训的第一法则,它是受教育者痛苦的反思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进而形成理念信念,直至行为习惯,循环往复的过程。要开门学习,广开视野,感受先进,看到差距,正视落后,主动对表,改变以往填鸭式被动说教做法,提高教育效果。变被动为主动。教育活动是一门艺术,是一次次心灵洗礼。如穿衣吃饭,因人制宜,因地制宜,重点在各级干部,对高级干部主要是增强使命感,在重大政治方向上立场坚定,在关系国家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上不犯错,在重大决策中不失误。对中层干部主要讲责任感,增强党员为改革发展献计出力,尽责尽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基层干部主要讲执行力,增强正确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能力,增强党在基层的亲和力影响力。对象不同,菜单不同,疗效不同,运用之妙,存乎于心。关键在于贴近党员实际,触动痛点,引起共鸣,促进反思,主动改进,日积月累,不断提高。

  “两学一做”,学是基础,做是关键。光学不做等于空谈,光做不学又会迷失方向,把两者结合起来,贯通于实践中,贯穿于清远后发崛起、全面小康中,做到知行合一、真学真做、善学善做,真改实改。学真经,做实事,见实效。

  用知行合一的理念看“两学一做”,如何检验是否真学真做、善学善做?关键看效果,关键看党风政风,看能否推动工作,加快发展。

  后发地区最大政治是科学发展,创造性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共存,创新与创业互相激荡,人民富足,干群协调,社会和谐。果能如此,没有党委的坚强领导,政府的高效服务,没有全市广大党员的奋斗是办不到的。后发赶超是一场硬仗,冲出“洼地”,争先进位,从跟跑到领跑,更见功夫。没有高人一筹的谋划,没有敢为天下先的胆略,没有长袖善舞、熟稔经济工作经验,没有强烈事业心是万万不能的。危难之处见英雄,一个合格的党员应该主动融入当地发展之中建功立业,这是全市广大党员最大的舞台,也是最大的检阅台,是非功过,都要接受它的考验。一个地方“两学一做”的成效如何?它最终体现在干部队伍精神状态上,体现在政治生态良性形成中,体现在高效廉洁的政风中,更体现在用良好的党风政风去引领一个地方的崛起中,引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府和企业、社会合作共赢,良性互动,共同奏响政通人和、激昴向上的交响乐章。

做讲政治的知行合一者心得体会(二)

  习近平总书记曾讲,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论语》中记载孔子弟子子夏的一段话就大有深意,“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在人们惯常印象中,他的弟子应该把做学问放在第一位。然而子夏这句话却指出,一个人能够尊敬贤者、孝敬父母、忠于职守、对友信义,即使他没有学习过,也肯定称得上有学养。其实这句话蕴涵了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观念,就是学习与践行的统一。这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西方一些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如卢梭、培根等,其在思想学术方面成就非凡,但道德品行往往让人诟病。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学习与践行从来就是同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古人评价一个杰出人物,往往说学问道德好,学问道德在此处并不是不同的两个东西,而是一回事,指人经过学习和实践融合内化成良好的道德文化修养。如一个学识很高,品行不佳,反倒成为笑料,南朝孔稚硅《北山移文》对周颙的讽刺批判就是有名的一例。

  由此让人想到当前党中央要求在全体党员中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两学一做”,是一个平实的学习教育,但同时也是必须坚持很高标准要求的学习教育。说平实,是因为从内容上讲,学习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是对每一名党员最普通最基本的要求。党章党规是党保持凝聚力战斗力的根本保证,也是每一名党员不可逾越的底线;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当前我们顺利推进“四个全面”重大战略的根本指引,是每一名党员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思想基础。说必须坚持很高标准要求,是因为从本质上讲,这次的学习教育,不是仅仅要求广大党员熟记党章党规、领会习总书记系列讲话,而是要把学习所得所悟体现在行动中,贯彻在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真正做到学用一致、知行合一。

  中央在印发《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的通知中指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这可谓是一语点出了此次学习教育的核心。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查处的一些腐败分子,有些整日忙于迎来送往、吃喝吹拍,根本静不下心来学习党章党规和党的创新理论;有的表面认真学,笔记做了几大摞、大话说了一大通,但只是摆样子、搞形式,根本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内化到一名合格党员所需要党性和道德修养上,看似学实则非学,看似忠诚实则为伪忠诚。这些人的所作所为,不仅助长了形式主义,更为重要的是纵容了个人的虚伪、滋长了对党的不忠。毛主席和习总书记都甚为推崇的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曾指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其哲学思想“知行合一”的要点,就是说如果没有“行”,“知”就不能完成,这对我们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同样具有很大启示作用。不学无“知”,“行”就无从谈起,然而学而不“行”,则不能称为真正的学和“知”。

  因此,此次学习教育要深入开展、真正取得实效,就是要使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内化为广大党员的党性修养,外化为立身处事的根本遵循。在学习教育中要注重做到以下“三个结合”。

  一是把学习教育与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结合起来。“三观”是普通人立身做人的总开关,更是党员干部为官从政的总钥匙。“三观”不正犹如蒙眼行路,撞墙掉崖实属必然。在此次学习教育中,要让党员干部进一步明白,自己是谁、从哪里来,为什么当官、为谁当官,手中权从哪里来、如何用权,什么是共产党员、怎样才能做合格共产党员等重大问题,真正弄清做一名合格党员的纪律底线、道德底线,明确党员应有的良好品行操守和崇高志趣追求。

  二是与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结合起来。习总书记不止一次指出,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精神之钙。中国革命和建设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在艰难曲折的前行中之所以能取得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靠的就是无数共产党员铁一般的信念。今天,放眼世界,中国发展的突出成就让我们完全有理由充满“自信”,但是国内深化改革的阵痛、西方敌对势力的分化瓦解也极易让普通群众动摇“自信”。作为党员,开展学习教育,就要通过学习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悟出道理、增强定力、鼓足干劲。特别是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其他理论一样都有普通知识体系的一面,但与其他理论不一样的是它还有价值体系的一面,因此不能只学只讲而不真信,只有自己充满信心、模范践行,才能真正感染和带动广大群众。

  三是与奋发履行岗位职责结合起来。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说:“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邓小平同志讲:“世界上的事情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我们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主和恩格斯创立的新唯物主义同过去任何旧唯物主义相比,就是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把哲学功能的重点由认识世界转向改造世界。同样,我们今天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仅是要搞清什么是合格的共产党员,宣传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更重要的是要在行动上走在前干在前,以奋发的精神状态直面问题、迎接挑战、勇于担责,敢作为、会作为、善作为,真正使党放心、使人民群众信服。

推荐阅读:

2023学习党章心得体会

无声的感恩

教师暑假集训心得体会

2023年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

抗战老兵访谈心得体会

大学创业课堂随笔

标签: 心得体会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