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议论文素材:关于“理解”的典型论据

初中作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xc

更新时间:2023-05-05 18:00:31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

——家长要用心倾听去理解孩子

深圳市一项对全市中小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高中学生平均每个月与父母聊天交谈沟通只有 6.4 次,小学生 11.8 次。处于激烈竞争的深圳人,亲子疏离现象严重。

深圳市民中这种亲子疏离现象严重的原因,并不是简单的一句“没时间”就能搪塞过去的。调查显示,虽然工作学习繁忙,但深圳人的闲暇时间还是充足的。深圳市成年人平均每日看电视时间为 2 小时 51 分。深圳市中小学生除了上学、睡眠等以外平均每天有 6 小时 20 分钟的课余时间,其中初中生有 6 小时 57 分钟,高中学生有 5 小时 12 分钟。这些闲暇时间里, 1 ~ 2 小时用于家庭作业,与父母相处时间只有 40 分钟。就在这珍贵的 40 分钟里,孩子们与父母一起做得最多的活动,还是看电视。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张博博士说:“父母是否称职,并不是在于能不能给孩子提供优越的学习生活条件,而在于是否善于用心倾听孩子,理解孩子的真实需要。目前,绝大多数家长不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因此,父母给予的,却是孩子不需要、不在乎的;孩子们关注的,父母却觉得无聊、幼稚。家长们只看重孩子能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考试分数多少。”

卡耐基的童年

——父母的理解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卡耐基小时候是个非常淘气的坏男孩。

在他 9 岁的时候,他父亲把继母娶进家门。他父亲一边向她介绍卡耐基,一边说:“亲爱的,希望你注意这个全郡最坏的男孩,他可让我头疼死了,说不定会在明天早晨以前就拿石头扔向你,或者做出别的什么坏事,总之让你防不胜防。”

出乎卡耐基意料的是,继母微笑着走到他面前,托起他的头看着他。接着又看着丈夫说:“你错了,他不是全郡最坏的男孩,而是最聪明但还没有找到发泄热忱的地方的男孩。”继母说得卡耐基心里热乎乎的,眼泪几乎滚落下来。就是凭着她这一句话,他和继母开始建立友谊。在卡耐基 14 岁时,继母给他买了一部二手打字机,并且对他说,她相信他会成为一位作家。他接受了她的想法,并开始向当地的一家报纸投稿。

继母对卡耐基的理解和支持成为激励他的一种动力,因为在她来之前没有一个人称赞过他聪明。他的父亲和邻居认定他就是坏男孩,但是继母只说了一句话,便改变了他的生命,激发了他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帮助他和无穷智慧发生联系,使他日后创造了成功的 28 项黄金法则,帮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走上成功和致富的光明大道,使他成为 20 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郎平出任美国女排主教练

——要理解别人的选择

原中国女排主教练,与美国排协签署了为期 4 年的合同。郎平将作为美国女排的主教练,率队征战 20_ 年北京奥运会。

以郎平的名气和能力,她给美国女排当,无疑会给这个世界第一体育大国的女排带来飞跃式的进步,对于中国女排在 20_ 年奥运会上卫冕,肯定也会带来新的挑战。然而中国排球界的领导、中国女排的教练、媒体和公众都以非常平和的心态,理解和支持郎平的选择,祝愿她取得人生的更大成就。中国不仅在经济上强大了起来,大国的心态也逐渐在公众的行为中显露出来,这是非常令人欣喜的事情。

在郎平准备执掌美国队的消息传出来之后,国内舆论的反应出奇的正面。人们评论说“你怎样选择国人都祝福”“中国人的骄傲”“依从自己的内心意愿去选择吧”。这样的大国心态,难道不比获得一两块赛事的金牌更能让国人兴奋和自豪吗?

看到郎平站在球网的另一侧时,心中也会有隐隐的不悦,但我们应该理解她的选择,也支持她的选择。不管郎平选择什么,她仍然代表中国女排,她将来的成功也是中国人的成功,她取得的荣誉也是中国人的荣誉。

钱三强的父亲

——理解就是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钱三强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他的父亲钱玄同,是我国的语言文学家。钱玄同思想进步,很注意对儿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儿子树立远大志向。

钱三强要中学毕业了,将来向什么方向发展?钱玄同对儿子说:“你将来学什么,我不包办代替出主意,由你去选择,但是一个人应该有科学的头脑,对于一切事物,应当用自己的理智去分析,研求其真相,判断其是非,然后确定改革的措施。”

钱三强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所长,经过反复思考,决定了自己的志愿——学工。当他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父亲及时地鼓励他:“目标既然确定了,就应当用艰苦的劳动,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你是属牛的,克服困难应该也要有一股牛劲。”经过刻苦努力,钱三强以优异的成绩从清华大学毕业。

不久,公费留学中有个研究镭学的名额。父亲鼓励他去应考,结果钱三强又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钱三强最后带着杰出的成就学成归国,成为的原子能专家。他为祖国的原子能科学的开创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管鲍之交

——理解需要宽容

春秋时期的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合伙做过生意,一起打过仗,后来在齐桓公手下当大官,他们俩之间有着真挚的友谊。他们年轻时曾经合伙做生意,盈利以后,管仲总是要分得多一些。鲍叔牙不认为管仲是财迷,而是知道管仲家比较穷。管仲曾为鲍叔牙出主意办事,结果办砸,但是鲍叔牙并不因此认为他没有本事,而是认为客观条件不利。他们又曾经一起参军打仗,进攻时管仲总是落在军队的最后;撤退时,他又跑在军队的最前面。鲍叔牙不认为管仲胆小,而觉得他因为有老母亲要奉养。管仲曾经几次为国君做事,又几次被国君赶走。鲍叔牙不认为管仲没有能力,而是觉得他没有遇到好时机。管仲曾为公子纠争当齐国国君出过力,对后来当了国君的公子小白有“一箭之仇”。管仲被“幽囚”而“受辱”,鲍叔牙不以他受过侮辱为耻,知道他“不羞小节”,只是耻于不能扬名天下。后来,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了管仲做齐国的相国,自己作管仲的下手。管仲深有感触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

冼星海刻苦学习分母忧

——对母亲的理解成为奋斗的动力

冼星海出生时父亲已经去世,是靠他母亲当佣人抚养长大的。由于家境一直贫困不堪,母亲总是忧虑是否能把孩子培养成人。冼星海非常理解母亲的心情,决心做个有志气的人,以事业上的进取来抚慰母亲那忧郁的心。

他随母亲在新加坡度过了贫困的童年,回到广州上中学和大学,两次进艺术学校学习,但都中途辍学。 1930 年冼星海到法国巴黎勤工俭学。他在巴黎做过饭店的跑堂,当过佣人,做过理发店的帮工,干过种种被人视作下贱的“跑腿”工作,终于在 1934 年冬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随作曲家保罗·杜卡学习作曲。在巴黎求学时,他干过各种杂活,经济拮据到受冻挨饿,晕倒街头,但他每次给母亲写信都说,等我学业成功了,一定要好好报答您,使母亲在精神上得到极大安慰。

冼星海学成回国后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来,开始谱写救亡歌曲,写了《热血》《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优秀的抗日歌曲。等到冼星海去了延安,在窑洞里谱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生产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等。这些歌曲都经受了时间和群众的考验,成为我国音乐不朽的名作。冼星海在艺术上大放光彩,成为一位伟大的人民艺术家。

虚构的事实

——理解可以让你感觉到人间的温暖

美国记者威廉·比尔, 10 岁时就成了孤儿。有一天,靠卖报为生的比尔在纽约某电车站卖报,一个胖男人在电车的踏板上拿走了两份报纸还戏弄比尔,比尔从电车踏板上摔到地上,那胖男人却哈哈大笑随车而去。

这时一辆马车停在比尔身边,一位眼里噙满泪花的小姐冲着远去的电车骂道:“这灭绝人性的东西,宰了他!”她俯下身子,对比尔说:“孩子,我全看见了,你在这等我,我一会就回来。” 10 分钟后,小姐坐着马车回来了,她一边让马车夫描述如何追上电车,如何左右开弓教训那个胖男人,一边将一个硬币塞到比尔手里,说这是追回来的报钱。比尔认出,这小姐就是当时的电影明星梅欧文小姐。梅欧文真诚地对比尔说:“孩子,你不要碰到这种坏人就把人都看坏,世上坏人是不少,但大多数是好人——像你,像我,我们都是好人,对不对 ? ”

许多年之后,比尔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梅欧文小姐是不可能追上电车的,但她的话,车夫的虚构是安慰弱小心灵的良药。“靠这些,我才没有沉沦,才没有一味将世界连同自己恨死。”

比邻长眠的音乐家

——有共同的理想和爱好就能够互相理解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乐风和个人气质,有很多地方与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相似,素有“小贝多芬”之称。贝多芬成名早,名气很大,舒伯特一生坎坷,连糊口的职业都找不到。两人的社会地位如此悬殊,所以同在维也纳,却一直没有能够见面。由于对贝多芬仰慕已久,舒伯特终于挟了自己的一册作品去拜访贝多芬。不巧得很,贝多芬正好外出了,舒伯特只好留下自己的作品,怅然而归。

贝多芬这次离家外出不小心染病了,回家后一直卧床不起,一天,病势稍减,友人顺手拿起桌上的一册乐谱让他消遣。贝多芬略一翻阅,就惊呼:“这里有神圣的闪光!是谁作的?”友人告诉他这是舒伯特的作品。后来,贝多芬对舒伯特的极高评价被转达给舒伯特本人,舒伯特立即奔到贝多芬的床前,两位音乐伟人终于见面了。贝多芬深情地拉着舒伯特的手喊道:“我的灵魂是属于你的!”不久,贝多芬就逝世了。舒伯特悲痛欲绝,亲举火炬为知音送葬。第二年,舒伯特也离开了人世,临终前,他向自己的亲友提出了最后一个愿望:“请把我葬在贝多芬的旁边!”在维灵公墓中的墓地里,两位伟大的音乐家结伴长眠。

达尔文的想像力

——理解是对孩子的鼓励

有一个孩子在同学中的人缘很不好,因为他经常说谎。譬如,他捡到了一块怪异的石头,就会对同学们说:“这是一枚宝石,可能价值连城。”同学们哄堂大笑,可是他并不在意,继续对身边的东西发表另类的看法。久而久之,老师把他的问题反映到了孩子的父亲那里。父亲听了,却不认为孩子在说谎,而是在想像。

有一次,孩子在泥地里捡到了一枚硬币,他神秘兮兮地拿给他的姐姐,说:“这是一枚古罗马的硬币。”姐姐拿过去一看,发现这是十分普通的旧币,只是由于受潮生锈,显得有些古旧罢了。孩子的姐姐便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父亲,希望父亲好好惩罚他,让他改掉令人讨厌的说谎习惯。可是父亲却叫过孩子说:“我怎么能责备你呢?你的想像力真伟大。”对于孩子父亲的怂恿行为,许多人不以为然,认为这势必害了孩子,他长大以后会变成一个满口假话的人。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孩子长大之后却成了的科学家,他的名字叫达尔文。

王野罢官母喜

——理解体现贤德

南宋两江转运判官王野受到别人诽谤诬陷,被罢了官。回到家中,因为自己的母亲年纪大了,怕她难过,就假称自己要调到别处去做官了——想以此来让母亲高兴高兴。母亲说:“你罢官的事,我已经知道了。当初你的父亲就是因为敢于直言进谏,触犯了当权者,被贬谪流放。现在你又是这样,我正为你能继承父风而高兴,还有什么忧愁?”王野非常感谢母亲能够理解自己。

朱德为母亲分忧

——要从小就理解和分担父母的艰辛

朱德从小就非常理解自己的母亲,经常主动为母亲分忧。朱德的母亲是一位勤劳的农村妇女,每天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先把饭煮好,再下田劳动。在家还要养猪、养蚕、纺棉花,甚至做挑水挑粪的重力气活。朱德看母亲整日忙碌,从四五岁起就在母亲旁边帮忙,到八九岁时,不但能挑能背,还能种田了。每天放学以后,看到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他就悄悄地把书一放,挑水或者放牛去了。到了农忙的时候,他就整日在田里跟着母亲劳动。

他家里没有水井,要到山坡下去挑水,挑满两桶水,是很累的。但是,朱德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总是尽力去帮忙。一个秋天的晚上,母亲做完了全家人的饭,收拾完厨房,又忙着风谷子,等到忙完已经是深夜了,看看,水缸也空了,打算第二天一早去挑水。第二天一早,母亲发现水缸是满满的,一连几天都是这样。后来母亲终于发现是朱德趁天不亮去挑的。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要挑满一缸水,多不容易啊。

高校贫困生勤工俭学

——理解才是真正的帮助

高校的贫困生们为了生存和学业,他们依靠汗水和智慧在解困之路上艰难地奋斗着。而学校和社会也纷纷出台各种助学措施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国家也出台了有关解困助学的优惠政策。

节假日是家境富裕的大学生们休闲的好时机,贫困生们却把假期看成打工赚钱的好机会。作为学校,不应只为大学生提供简单体力劳动性质的工作,应注重锻炼贫困生的创造、工作和组织能力。

多年来,社会的捐助一直在资助经济困难学生方面占很大比重。但是与“爱心助学”相反的是个别企业的道德问题。他们将勤工助学的孩子作为廉价劳动力,骗取利益。

各高校对贫困生的帮助大多是物质和资金上的,对他们的思想状况却很少关心。一些贫困生向记者坦言,他们需要资助,更需要理解。

贫困生们坦言:很多人认为帮助贫困生只需要政策倾斜、物质资助就够了,其实我们更需要关心和理解。也许在经济上我们暂时不平等,但是在能力和精神上我们是一样的。

贫困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为社会服务的前提,在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社会更应该多给予他们一些精神上的理解和关心。



推荐阅读:

描写窗外风景的初二作文10篇

初中作文素材:关于“人才”的名言

初中作文素材:关于“尊重”的名言

我的爸爸妈妈初二周记600字

这是我的舞台作文600字初三范文【5篇】

初二周记800字范文【精选5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