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区重点工作计划(推荐11篇)

工作计划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0-31 08:27:18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连云区重点工作计划1

始终把教育作为“第一民生”,统筹推进教育友好型城市建设,下大力气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持续优化教育布局。确保云山实验学校完成主体工程,苏州外国语学校一期工程、海客瀛洲小区配建学校、恒泰悦珑府小区配套幼儿园投入使用,万_河西区、茗怡花园小区配套幼儿园建成,完成棠梨片区中小学布局调整。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行校长职级制,推进区名师工作室建设,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深入落实“双减”政策,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优质特色、职业教育校企融合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和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满意度。

连云区重点工作计划2

(一)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

认真落实《连云港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施办法》及《连云港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考评办法(试行)》,对标对表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把依法行政贯穿到工作的各方面,带头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再上新台阶。及时调整连云区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制定《连云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_-2025年)》并印发重点任务清单,制定《连云区20_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明确40项年度重点任务。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召开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审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_-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研究《连云区进一步深化完善乡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意见》。以第二批江苏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为契机,面向全区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单项创建项目征集,大力推进综合示范创建和单项示范创建。

(二)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

认真落实领导班子集体学法制度,自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制定《区政府常务会20_年度学法计划》,按要求开展会前学法和专题学法,学习《_科学技术进步法》《连云港市政府投资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组织区领导和各乡街、各部门负责人参加旁听庭审活动,进一步提升程序观念和依法履职意识。带头参与网上学法、答题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参加第五届“学宪法学党章学考法律”答题活动。

(三)切实加强责任落实督察考评

将法治建设成效作为政绩考核指标纳入年度综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等次评定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纳入年终述职内容。抓好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责任落实督察,对全区各乡街、各部门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综合督察,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督察反馈意见,要求相关单位及时整改到位。

连云区重点工作计划3

从国内外宏观形势看,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虽然国内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我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强大的国内市场支撑,发展拥有足够的韧性和潜力,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从全区看,我区迎来“一带一路”强支点建设、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自贸试验区建设、沿海高质量发展等多重政策机遇叠加期,在全省、全市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作用显著提升,方书记在调研海滨城市建设时强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沿海高质量发展,连云区作为全市乃至全省最具海滨特色的城区,被多方关注、寄予厚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也进一步明确了连云新城“新外滩”、连岛“滨海明珠”的定位。同时随着自贸试验区、连云新城、上合物流园的打造,我区加快发展的条件更加具备、环境更加有利。中核汇能300万千瓦滩涂光伏,年产5万吨碳纤维材料,华乐、丰益、三吉利等强优企业的产业链项目,跨海游览索道等一批重大项目都将成为全区发展的有力支撑。

综上分析,20_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计划初步安排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1%。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

——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单位GDP能耗按市下达任务执行。

连云区重点工作计划4

“十四五”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底,全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培育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较高水平的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健全一个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对全区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有力支撑。

具体目标:

1、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到2025年,累计认定国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0家以上,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0%以上。

2、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建立科技创新管理、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中介服务、科技信息与科技普及等较为完善的创新体系。整合辖区内的科技资源,建设一批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到2025年,建立各类创新载体平台达到80家以上。

3、产业技术发展水平提升。到2025年,科技型企业大部分采用新装备、新技术,实现装备、技术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实现产业发展的快速提升。加快推进海水养殖和海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引进和推广一批渔业新品种和新技术10项以上。

4、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到2025年,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制定出台一批科技创新优惠政策,探索建设众创空间,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大科技金融扶持力度,利用省“苏科贷”等科技金融优惠政策,支持企业贷款规模超过3000万元以上。

三、重点任务

坚持以自主创新为动力,着力提升盐化、电子信息、现代农业等主导产业竞争力,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加快创新型城区建设。

连云区重点工作计划5

20_年,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各项决策,紧紧围绕区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开局彰显新气象,取得新成效。

——地区生产总值完成亿元,同比增长,高预期目标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同比下降,低预期目标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亿元,同比增长,低预期目标个百分点。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亿元,同比增长,高预期目标个百分点。

——实际利用外资完成7619万美元,完成全年目标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亿元,同比增长,高预期目标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万元,同比增长,高预期目标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万元,同比增长,高预期目标个百分点。

20_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连云区重点工作计划6

聚焦塑造海滨特色风貌,科学设计塑造海岸线和建筑景观绿化,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滨海风光带。提升城区功能品质。加快连云新城新中心建设,高水平打造江苏“新外滩”,推进碱渣池综合利用与开发、蓝色海湾综合整治。优化综合交通体系,加大对上争取力度,配合市级部门推进连云区至徐圩新区快速路、港城大道快速路、大港路高架等工作,争取将高铁动车开行至连云港东站。全面优化公共交通资源配置,提高公交服务水平。持续做好全域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作,推进3个小区提升改造。实施中山路南侧山坡房屋疏解提升(城市更新)工程。提升改造背街小巷20条,更新、维修路灯150盏。全面推进乡村建设。稳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村。持续开展全域创建特色田园乡村工作,老君堂村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推进“最美海岸线”提升工程,实施渔村客厅、山地聚落民宿改造等,将连岛打造成为“滨海明珠”。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抓好大气质量提升,推进管道燃气全覆盖工程,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源头管控、散煤治理。切实提高水体质量,实施小排淡河水质提升及生态修复、烧香河连云区段综合治理工程。

连云区重点工作计划7

顺应百姓对高品质生活的期盼,着力解决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书写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推进健康连云建设。持续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提高疫情处置和核酸检测能力,继续落实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加快连云区公共卫生中心开工建设。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实施中医惠民工程,持续增加0-3岁婴幼儿普惠托育数。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大力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夯实连岛12小时超级马拉松、铁人三项等“连云赛事”品牌,提升全民阅读便利化。全面促进就业创业。全年新增就业5000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00人次。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开展城乡居民社会保险扩面工作,精准推进残疾人、低保人员等贫困群体应保尽保,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提高养老适老化服务,推进东园社区居家服务中心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推进法治连云、信用管理、军民融合等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奋楫笃行开新局,砥砺前行谱新篇,做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凝心聚力,为建设现代化国际海滨城区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_胜利召开!

连云区重点工作计划8

围绕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更高水平推进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加快自贸试验区建设。结合上合物流园获准自贸试验区创新联动发展区契机,强化内外联动,构建“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辐射带动区”的良性发展格局。探索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互合作新平台、多式联运创新一体化公共服务新模式、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协同中心平台等创新成果尽快落地。发展金融服务、平台经济、总部经济等新兴业态,加快形成跨境电商产业集群,完善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招引头部企业布局保税备货仓,逐步将连云区打造成为进出口商品分拨中心和集散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目标,全面实施营商环境行动计划“60条”和“红黑榜”制度,合力推动全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持续优化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提升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持续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速聚集资源要素,迸发市场主体活力,营造尊商、亲商、安商的浓厚氛围。

连云区重点工作计划9

加快培育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产业链,助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着力推动工业高端化发展。以中央环保督查为契机,构建绿色循环的盐化油化产业集群,推动丰益基础油化、三吉利苯二酚绿色高端下游产品技改等项目,促进化工材料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建设沿海绿色不锈钢基地,加快完善不锈钢产业配套,促进金属材料产业链高标准发展。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度布局,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两大新兴产业,培育一批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领军企业。鼓励企业加大节能减碳新技术使用力度,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着力推动服务业高品质发展。依托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大力发展港航物流,加快上合物流园粮食物流基地、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吸引一批综合型高端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采购和配送中心等落户,形成“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和地区全覆盖的国际物流体系。加快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连岛创成国家5A级景区。着力推动农业特色化发展。按照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创建方案,落实项目推进。构建紫菜加工产业集群,延伸紫菜精深加工产业链,提升全区紫菜知名度,打造国际紫菜交易市场。推进海洋渔业发展,鼓励发展深远海养殖,建设海洋牧场示范区,加快连岛中心渔港建设,发展全产业链渔业生产模式。加快深蓝渔业发展,南极磷虾高质化项目建成投产。不断提升云雾茶的品牌效应和富民效应。

连云区重点工作计划10

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财政对创新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使财政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并逐年提高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综合运用科技金融、贷款贴息、专项补助等多种投入方式,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合作,扩大创投、风投基金规模,引导支持企业加快自主创新。

2、强化科技政策扶持。全面落实技术开发费用175%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征收所得税等国家、省、市重点科技扶持政策,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申报国家和省市科技项目,向上争取财政扶持资金,降低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培育和壮大企业。推动创新资源向成长型科技企业倾斜,支持成长型企业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培育更多研发投入多、创新能力强的科技型企业。

3、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大力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宣传,倡导勇于创新、宽容失败、崇尚竞争、力戒浮躁的创新文化。广泛宣传国家和省市促进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树立自主创新典型。积极开展内容丰富的群众性创新活动,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营造讲科学、爱创造、敢创业的良好社会风尚,使创新驱动形成内生动力。

连云区重点工作计划11

充分发挥项目对投资的拉动作用,为推动后发先至开创新局、建设现代化国际海滨城区筑牢坚实支撑。推进重大项目攻坚。主动靠前服务,严格落实责任,坚持定期调度,强化督查考核,全力推进列入20_年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初步排定市重点项目38个,年计划投资亿元;其中产业项目30个,年计划投资130亿元。围绕新能源、新材料两大产业,全面推进中核汇能300万千瓦滩涂光伏,核电7、8号机组,中复神鹰年产5万吨碳纤维材料,深远海风电,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建设,加快跨海游览索道、连云新城大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聚焦重点精准招引。围绕益海、三吉利、华乐等产业链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盯紧抓牢在谈签约项目,强化服务保障力度,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落后产能退出,为新上项目腾出空间,着力破解土地、能源、资金等要素制约,全力推动项目快签约、快落地。

推荐阅读:

通勤车降本增效工作计划(优选18篇)

师幼联盟项目组工作计划(汇总38篇)

书香家庭建设工作计划表(通用10篇)

美业售后总监工作计划(汇总19篇)

政采云营销工作计划(热门36篇)

灌流器销售代表工作计划(共8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