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议论文素材:关于“创新”的典型论据

初中作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xc

更新时间:2023-05-05 20:53:45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金山词霸的创新之路

——创新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金山词霸 20_ 对查词引擎进行了全新改进,实现了全文任意检索,可在 3 亿多字的词库中迅速搜索出用户需要查找的所有单词的词组、例句,使用起来就像网络搜索引擎一样方便。这项技术也同时应用到了金山词霸中国大百科全书中,为用户查找和利用信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金山公司总裁雷军表示,通用软件作为信息化的基础,必将迎来一个充满机遇的多样化发展时期。金山词霸将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创新和发展,不断的突破自我,为中国的信息化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乒乓球国手王皓的创新“秘笈”

——创新要抓住关键环节

王皓的成长,始终有“创新”这两个字伴随着。对直板来说,反手小三角是个死穴,你想回搓,一旦控制不好对方就会进攻,你想进攻吧那里不出台,一挑挑不出劲,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王皓的正手不是特别好,主要靠反手,而他当时的反手特点并不明显。原来他老是轻轻去碰,碰过去没什么质量,老被对方冲。

于是,教练就让王皓试试在台内发力去拉这个球,看看效果怎么样。王皓试了一下看有戏,拉的感觉特别好,球很有质量。可真要用于比赛,谁也看不太准是好还是不好。最终还是决定,实在感觉拉与搓有矛盾的时候就坚决拉起来。王皓一开始练就可以用,他反手能力强,不像马林、国梁是半路出家,他从练球开始反手就是横打,一练感觉有数就能用。

埃及公开赛时一打,几个外国选手都不适应。王皓拉过去的球带着侧旋,他们老想侧身,结果经常被球打到肚子上。那次比赛打完后,王皓的信心马上就上来了。教练吴敬平说, 20_ 年主要练王皓反手拉过去对方回球后他下一板的衔接球,作为一个整体技术,作为一个专门环节来强化,这也是直板横打技术上的一个突破。王皓这个环节突破了,整个技术显得更厚实了。

莱特兄弟不迷信书本

——创新要敢于向权威挑战

1899 年 6 月初,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兄弟俩开始正式阅读与钻研有关航空与飞行方面的书籍。 1903 年 12 月 17 日,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基蒂霍克,他俩制造出人类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并且试飞成功。仅仅用了 4 年多的时间,他俩便实现了人类几千年的飞行梦想,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在反复进行滑翔试验中,莱特兄弟发现气压中心侧转的现象——弯曲的翼面气压中心并不总是像平翼面承受的气压中心一样往一个方向移动。这一重大发现与许多科技书籍的论点相违背——科学家们已经获得的关于大气对机翼压力的数据竟然有许多是不正确的!莱特兄弟于是在 1901 年下半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能对模型机翼进行准确试验的风洞,用两个多月时间使用风洞进行了 200 多次各种类型翼面试验,取得了一整套科学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设计出飞机。

莱特兄弟不迷信书本,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这是创新必备的可贵品质。

高校缺乏原始性创新

——学术呼唤原创性创新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说,我们国家的论文数已经居世界前十位了,但我们的原始性创新却太少了。

我国大学代表原创性水平的学术指标差距巨大,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没有被引用率的教授,每年发表在《自然》和《科学》上的论文很少。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知识创新仍处于较低水平,科技国际竞争力相对进步不快。科技竞争力的不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原因。而与此同时,世界上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在急起直追,印度有几所大学目前的师资、设施和管理水平正接近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

哪一笔是自己的?

——艺术上的创新胜于模仿

刘石庵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书法家,它能集各家之长自成一体,形成了厚重的独特风格。刘石庵有个学生,是另外一个书法家翁方纲的女婿。翁讲究“笔笔有来历”,不像古人之处,就认为是败笔。当他的女婿向他讨教书法时,翁说:“去问问你老师,哪一笔是古人的?”女婿没有听出其中的挖苦口气,便去问他的老师。刘石庵想了一会,说:“你回去问问你岳父,哪一笔是他自己的?”这样针锋相对的质问,表明了两位书法家不同的书法见解。可后人对注重创新有自己风格的刘石庵的评价远在一味仿古的翁方纲之上。这是对两种艺术实践的公正裁决。

五易画风的白石老人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我国画家齐白石,曾荣获世界和平奖。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并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画家的长处,不断改进自己作品的风格,他 60 岁以后的画,明显不同于 60 岁以前。 70 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一次。 80 岁以后,他的画风再度变化。据说,齐白石一生,曾五易画风。正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能仍然马不停蹄地改变、创新,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完美成熟,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派与风格。

齐白石先生经常告诫弟子的一句话是“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他认为画家要“我行我道,我有我法”。就是说,在学习别人长处时,不能照搬照抄,而要创造性地运用,不断发展,这样才会赋予艺术鲜活的生命力。

不断创新的海尔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新是海尔发展的不竭动力。海尔集团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作为发展的手段和依托,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从引进技术到整合国内外资源、自主创新,坚持“技术创新课题来自于市场难题”和“设计创造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研发理念,通过技术创新使集团在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上取得长期的成功,营业额年平均增长率达到 78% ,持续保持在家电与其他相关领域的地位。

女神像翻新变废为宝

——思维创新获得巨大利润

美国历经百年的自由女神铜像翻新后,现场存有 200 吨废料,难以处理。一个名叫斯塔克的人,自告奋勇,主动承包清理。他将废料分类整理,把废铜皮改铸成纪念塔,废铅改铸纪念币,水泥碎块整理做成小石碑装在玲珑透明的小盒子里,让大家选购。结果,本来无人问津难以处理的一堆垃圾,顿时化腐朽为神奇,身价百倍,人们争相购买, 200 吨垃圾很快被一抢而空。正是由于斯塔克不拘泥于传统方法,标新立异的思维方式,使别出心裁的他想出了多种处理办法,由此而获得大利。

熟谙传统富于创造的马连良

——创新要建立在传统之上

北京京剧团 1959 年演《赵氏孤儿》,由马连良饰程婴。在“说破《雪冤图》”一场中,当孤儿赵武叩门,念“开门来”时,程婴有一组“闻声大惊,急向右转身,甩髯口,左手掩桌上画册,脸向外场,战抖”的身段,接着唱“叩门声吓得我胆战心惊”。有一天演完戏,马连良问他的得意门生马盛龙:“你知道我这身段是从哪儿来的吗 ? ”马盛龙一时想不出,马连良笑着说:“我是化用了《朱砂痣》里‘病鬼'的身段。不过那是向左转身,右手扶桌,我把它反过来了。”马盛龙这才悟出其中道理。

马连良常说:“革新要有所本,创作要有所需。”他本人在艺术实践中确是这样做的,由于他谙熟传统,又富于创造,才以柔润、潇洒的风格,形成了“马派”艺术。

丁肇中独辟蹊径攀高峰

——勇于创造,不怕阻力

在微观物理学中,高能条件下只能产生一些寿命极短的粒子,依照惯例,探索这些微粒,使用普通的低分辨率的仪器足以应付。 19 世纪 70 年代初,对重光子的研究裹足不前,陷入困境,当科学家们纠缠于实验过程本身时,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却机敏地把目光转移到测试仪器上,并花了两年多时间,耗费巨资研制了一架高分辨率的探测器。这一举动立刻遭到了许多物理学权威的嘲笑和否定——因为,这样做太奢侈了,而且毫无价值 ! 创造性的思维在获得成功之前,往往显得微不足道,甚至遭人唾弃。然而,正是借助这架仪器,在 1974 年,丁肇中发现了 J 粒子,这一发现轰动世界物理界。

量子力学的开创

——创新要勇于怀疑权威

20 世纪 20 年代,有一次德国哥廷大学邀请科学家玻尔以原子物理学为题作演讲,年仅 20 岁的海森堡听后认为玻尔的原子模型存在重大缺陷,并决定改进玻尔理论。他抛弃了有关电子轨道的猜想,首创用实验中观察到的光谱线的频率和强度来计算原子光谱,并发明了一套算法,后来发展成《矩阵力学》。矩阵力学和薛定谔提出的波动力学统称为量子力学。 1927 年,他发表的测不准关系,为微观物理奠定基础。 1932 年,他因对量子力学的建立有杰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珍视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创新意识的起点

在我孩子三四岁的时候,每天傍晚我都会带他到附近的街心花园玩耍,花园里的落叶、草棍子、小石子、掉落的果实都是他的最爱,每一次他都会装满衣兜“满载而归”。为什么在大人眼里平淡无奇,甚至是“破烂”的东西,却是孩子心中的宝贝呢?其实孩子收集“破烂”的行为,表现出他对大自然中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在孩子的眼里,普通的一颗小石子就是一颗闪光的宝石,一片干枯的树叶也是美丽无比的神奇树叶,如果成人轻率地将这些看来毫无价值的东西扔掉,就有可能扼杀孩子的好奇心。

心理学家将好奇心定义为:个体对新异刺激的探究反应。对新鲜的事物和现象,人有着去了解和探索的本能。对于初涉人世的孩子来说,身边的世界是那么陌生、新鲜和神秘,在他的心灵中充满了探索、求知的欲望,这宝贵的好奇心正是他智慧的火花,更是促使他学习的原动力。研究证明,一个富有好奇心的人能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验乐趣,这种乐趣又会激励他不知疲倦地去探究未知的领域,促进其智力的发展。好奇心就像是性能优秀的赛车引擎,保证赛车勇往直前,在激烈的竞争中遥遥。

把电梯装在楼外

——创新并不神秘

多年前,有一家已经营多年的酒店电梯不够用了,打算增设一部。于是酒店请来了建筑师和工程师研究如何增设新电梯。专家们一致认为,的办法是每层楼打个大洞,直接安装新电梯。

方案定下来之后,两位专家坐在酒店前厅商谈工程计划。他们的谈话被一位正在扫地的清洁工听到了。清洁工对他们说:“每层楼都打个大洞,肯定会尘土飞扬,弄得乱七八糟。”工程师瞥了一眼说:“那是难免的。”清洁工又说:“我看,动工时把酒店关闭些日子。”工程师说:“那可不行,关门一段时间,别人还以为酒店倒闭了呢。再说,那也影响收益呀。”

“我要是你们,”清洁工不经意地说,“我就会把电梯装在楼的外面。”工程师和建筑师听了这话,相视片刻,不约而同地为清洁工的这一想法叫绝。于是,便有了近代建筑的伟大变革——把电梯装在楼外。

王安电脑的破产

——市场淘汰没有创新力的企业

王安公司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到 80 年代曾称雄于个人电脑领域,被称为美国式成功创业的典范。进入 80 年代后期,个人电脑业迅速发展,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和“苹果电脑”公司相继推出了体积小且可以互相兼容的个人电脑,其价格只是王安电脑的 1/3 ,而且可采用市场上的通用软件。而王安公司忽略了市场变化的情况,仍然坚持生产老产品而不创新,导致销路越来越窄,许多老客户也相继离去,到了 1992 年 7 月,作为公司继承人王安的博士的儿子不得不在向法院要求破产保护的文件上签了字。



推荐阅读:

中考作文素材:关于“拼搏”的哲理材料

黄河母亲河初中作文指导

中考议论文素材:关于“服务”的典型论据

初三以感恩为题目的作文800字

初三以梦想为题目的作文800字

优秀中学生作文续写范文及作文指导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