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优秀作文:人教九下第二单元走进小说天地

初中作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xc

更新时间:2023-05-06 17:02:18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单元写作目标

1.通过综合性学习感受小说魅力,学会欣赏小说的内容和艺术。

2.能复述小说情节,介绍小说人物,叙述自己的读书经历和感受,尽量做到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3.在有所遵循的基础上对小说作品展开合理的联想,使小说更具有吸引力。

4.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学习虚构故事,尝试进行小创作。

写作技能讲解

提起小说,你一定不陌生。那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人物,一定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特长,题材只要小说有关就可以。你可以与小说中的人物对话,也可以和小说的作者,借助语言文字,进行零距离接触,也可以具体评说某部小说,当然,也可以写成一篇小小说。

写小小说,首先,要有创造性的立意。作家王蒙认为,小小说是一种敏感,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如果小小说写得淡而无味,落入俗套,那么再短小也是冗长。如果有创造性和独特性的内涵,道他人之未道,句句搔到痒处、打到痛处,那就获得了成功。

其次,选取能够“小中见大”的材料。小小说要在短小的篇幅中,包含丰富的内容,必须善于取材。它要选取的是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和概括力的某个场景、某个细节、某个侧面,也就是能够“小中见大”的生活片段。

再次,要精心安排结构。小小说尽管短小,但结构也求完整。它不是靠情节的复杂取胜,而是要精心布局,做到主次分明、疏密有致,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品。小小说结构的巧妙,突出地表现在结尾上。小小说由于情节单纯,缺乏引人入胜的对发展过程的描写,大都是瞬间镜头的闪现和勾连,这种情节特点,决定了它在结尾上做文章,用出人意料的结局来完成结构的构架。

中考真题链接

XX年安徽中考作文题

狐狸想钻进一个葡萄园,无奈洞口太小,只好把自己饿瘦,才钻进了园子。在饱尝了鲜美的葡萄后,却发现自己又胖得钻不出去,只好再饿上几天,才得以离开。因而有人嘲笑狐狸:饿瘦了进去,又饿瘦了出来,什么也没有得到。其实,这只狐狸吃过了葡萄,也就获得了一种经历,拥有了葡萄香甜滋味的记忆和种种经验。

只有经历过,你才能得到最真实的体验,这是无法从别人的传授中获得的。生活中,我们的经历有喜有悲,有成功有失败,但不管结果如何,这些经历都会给予我们一定的启示,都能丰富我们的人生。这是十分可贵的人生体验。

请以“体验”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思路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中考中经常发现用小小说创作而获得满分的作文。特别是在越来越淡化中考作文文体的今天,新颖活泼的文体、别致奇特的内容,都会让阅卷老师的眼睛为之一亮,从而为你赢得高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比如这个“体验”话题,有一优秀作文《上帝找“体验”》,写帝在天堂呆的时间久了,跃入人间。“嗖”,一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向上帝袭来。上帝就是上帝,一个飞身闪躲过去了,只是地上黄土飞扬还夹着血丝。上帝大吃一惊,高呼:“这是何世何地啊?”原来上帝跑到了战火纷飞的伊拉克。上帝久闻中国大名,现在正在广州转悠。上帝看到每个人脸上都被口罩遮住,眸子中显出一丝恐惧,上帝碰见了钟南山,一问才知道中国遇上了sars。 这样的构思就非常巧妙。

例文

曹阿瞒“梦”回赤壁

一考生

赤壁之战,曹操损失惨重,狼狈逃回许都操心有不甘,次年挥师百万,南下渡河,欲直取建业而后图四川,孙刘两家亦出兵十万,固守建业。

时中秋将至,操思虑制胜良策,夜不能寐,遂秉烛读书,不觉伏案成眠:门外忽现一人,隐隐约约,莫能辨认,操遂问日:“来者何人,安敢闯吾宅?”

“阿瞒小儿,吾乃汝父是也”操大惊,急忙伏地拜其父:“小子不才,不知父亲深夜来此有何见教?”操父日:“因汝又将造下大孽,令吾不得心安也。”操惊恐:“还请父亲明示”

“吾儿,汝何苦屡屡用兵,攻破孙刘二人耶?”操不敢答。良久,日:“今天下大乱!四方割据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吾自起兵以来。斩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东讨西伐,南征北战,今北方之地略已平矣,唯有江东孙权。晶州刘备,为吾心腹大患,必除之,方能统一天下,不负吾平生之志!”

操父问日:“汝可知为父如何落今日之地步?”操父乃因战乱而为人劫杀,操如何不知。“一旦烽烟四起,百姓流离,生灵涂炭,苦不堪言。定同余者数人,此之善哉?”操父遂带操体验一番。言毕,上前扯操衣襟。

操大惊,顿觉身体轻盈,悠悠荡荡,耳畔风声呼呼作响。一盏茶工夫便至一处,操定晴一看,乃华容道上,操信步行来,但见血流成池,尸横遍野,阴风惨惨,冷风飕飕,似有哭声隐隐不绝于耳,操不禁毛骨悚然,汗流浃背,遂加快脚步,唯愿逃离此地。

峰回路转,忽见前方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将那半边天染得通红,火光掩映之下,乱石穿空,惊涛裂岸,滔滔江水,奔腾不息,操视之,乃赤壁也,但见江上大小船只不计其数,皆烈火熊熊,七零八落,船上人马相互践踏,慌作一团,加之中箭者,溺水被烧者,呼天喊地。其惨状不忍睹也。操掩面而行,不敢正视,孰料,操后一人追来称曰“操贼!还吾头来。”操顾视之,乃一无头将军。操大骇,一时冤魂无数纷纷围聚,争向操索命。

操身陷重围,左右突急切不得脱身。正无可奈何之际,空中忽传其父声:“吾儿快走。”操遂牵父臂,跃出重围,东躲西藏,寻一僻静之处,操犹自心惊胆战,气喘吁吁,以手扶胸半日,方得安静,才知道赤壁之战的惨烈,想那华容道上,一心亡命,无暇顾及,今日观之,始觉惭愧不已。

操惊觉,乃噩梦一场,时交三更,皓月当空,万籁俱寂,四野无人。其父之容仍历历在目,操遂幡然悔悟。

遂传令各营,连夜班师,返回许昌。

[点评]

此文作者熟谙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并能以三国故事为依托,编述曹操梦中被父亲带回赤壁,体验战祸的故事,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反战思想。以重视历史的形式关注现实,自然贴切,相得益彰。其次,作者将文言文用得灵活自如,写起文章圆熟流转,似行云流水。此外,作者还能巧妙化用古籍中名句,增加了文章的内涵和文学性,使整篇文章厚实凝重。

创新作文训练

[创新方略]:

1、故事新编。近几年受到关注的故事新编类作文,就是这类文章。以历史和神话传说等为题材点染成篇的小说,一是以原著为基础,加以改编创作,常见的有扩写,缩写,戏剧改小说和小说改戏剧等等。二是改编故事情节,并切合现实内容,作者不为原作所限,亦古亦今,亦幻亦真,将新编与现实巧妙地结合起来,化为奇文。比如把三国当成现在的三大类型公司,那么刘备、曹操、孙权之间又会发生怎么的故事?三是借助原作中的人物及情节,为主题思想服务,在构思上已另起炉灶,只是把原作中的人物和某些情节当成了表情达意的载体,是真正意义上的“旧瓶装新酒”。

2.续写故事。例如,《心声》中的李京京后来给他爷爷写信了没有?信是怎么写的?何满子后来等来了救星没有?那救星是谁?

3.时空对话。例如,让小说古今中外的各色人等进行对话,让他们不同观点互相碰撞,自有一番奇景。比如,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可以让未来人移植当代人的记忆,以未来人的眼光看待今天人类生活和今天的思想观念;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可以把‘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放在欧洲中世巳的宗教裁判所、中国的战国时期秦始皇的宫殿里、四人帮的牢狱中羽改革开放之后的人民大会堂讨仑,歌颂思想解放;以“诚信”为话题,可以把“诚信”放在商员、战场和谈判桌上,放在古代、现在和未来,演绎出蕴含深刻主题;以“规则”为话题,可以罗列出不同时代不同制度下不同规则,揭示规则的本质属性。

[创新佳作]

最后一根稻草

张天天

这是一个美国的单亲家庭。家里只有一位母亲和四个孩子。母亲玛莉非常关心自己的四个儿女,因为这是她的希望。大儿子杰克已经14岁了,正在上初中,二妹安妮12岁,在读小学。也许是家庭的缘故,杰克和安妮非常厌恶对方,甚至产生了某种意义上的嫉妒。为了一个布娃娃,他们会争到撕破为止。

再过一个星期就是圣诞节了。为了让一家人快快乐乐的迎接圣子耶酥的降临,母亲想了一个好办法。这天晚上,妈妈召来了四个孩子说:“圣子就要降临了,你们希望他降到我们家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想。”“如果想,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开始做一个摇床,你们必须每天都给家里的其他人做好事,这样你们就会得到一根稻草,铺在摇床里,等到圣诞来临,摇床里的稻草如果够柔软的话,圣子耶酥一定会降临的。”

第二天杰克做好了摇床,妈妈准备好了稻草。晚上,妈妈写了五张纸条,上面写的是家里五个人的名字,谁抓到纸上的名字,第二天就得为他做好事,妈妈先抓,看后切切地笑了,由于小弟罗伯太小,不认识字,妈妈看了他的字条偷偷地对他的耳朵说出了纸上的人名。杰克翻开纸条过后,没有任何表示,默默地走开了。

一切都变了!早上,妈妈准备起来做早饭,但早饭已经整整齐齐地放在桌子上了;杰克的书包坏了,准备去告诉妈妈,谁知已被人缝好;安妮晚上睡觉时准备找睡衣,已经有人替她放好了;三妹珍妮的一道数学题目不会做,回来后已经被人给写好了;小弟罗伯起床过后就去刷牙,转身床铺已经被人整理得干干净净了。所有的变化只是因为一根稻草。

明天就是圣诞节了。摇床里的稻草已经堆得像小山了。妈妈鼓励孩子们说:“你们要坚持,等到圣子看到以后一定会到我们家的。”中午,杰克没有吃饭,他跑出去了,妈妈发现后,就去找他,他躲在草垛后哭泣,说:“妈妈,为什么每次纸上的名字都是安妮,每次在她睡前我都为她准备好睡衣,早上我都会为她叠好被子,布娃娃我都让给她玩,妈妈我已经受够了!”母亲默默地对杰克说:“杰克,如果你觉得委屈,妈妈不强求你,最后一天,你可以放弃!”然后就悄悄地走了。终于到了晚上,妈妈在静等一个人的到来,终于他来了,悄悄地放下了一根稻草走开拉。

最后一根稻草是杰克的!

[点评]

这是一个温馨的故事,这是一个富有教育智慧的小说。母亲的一个金点子,一下子改变了孩子们的心态,也改变了家庭的气氛。故事告诉我们:事情的改变从主观开始。文章用“最后一根稻草”,设置悬念,用“一根稻草”作文线索展开故事的叙述,故事曲折,结尾出人意料,人物形象鲜明。

【写作素材积累】

作家谈小说

不少人担心千百年来,小说创作素材将越写越少。对此莫言认为:“小说在多年的发展中,非但没有出现竭流,反而变成了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小说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无穷无尽的。如果说小说的创作源泉枯竭了,倒不如说是我们的智慧枯竭了。”

王安忆进一步指出:“评价一本小说的好坏,不是看它的故事有多么离奇曲折,有没有塑造出一个鲜活生动的典型性人物形象才是成败的关键。”迟子建在谈到其小说《伪满洲国》时,曾说过:一间大房子,走进一个人,两个人,走进这么多人,每个人从陌生到熟悉,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过程。不同的人物个性正是故事之所以吸引人的妙处所在。

作家个人有限的经历常常制约着小说创作。当个人经验用完之时,如何继续保持灵感?莫言说:“作家们应该竖起耳朵、瞪大眼睛,绷紧每一根神经,将生活中有意义的零散的经验结合个人以往的阅历,慢慢地把他人的故事转化为自己的经验。”

美国当代作家谈小小说——弗雷德·查普尔

小小说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十分短小。两千个词就显得太多和扰乱人心。令人忧虑不安。无论是幽默还是悲哀,都是小小说旨在产生的效应。即使这种小说提供了答案,也不可能是简单的答案,它不应该给人以永久不变的印象。

精彩语段

于是,孔乙己上京赶考,竟中了头名状元,接着又入赘宰相府,位极权重显赫一时。那天,孔乙己忽然想起要回鲁镇看看,早有师爷差役一阵风鸣锣开道,知府、县令诚惶诚恐,丁举人、掌柜的坐卧不安。

孔乙己走出八抬大轿,款款步入咸亨酒店。掌柜的三拜九叩请安,丁举人负荆长跪不起,县令知府拱手肃立两旁。鼓乐齐鸣,鞭炮震天。孔乙己看着吓得瑟瑟发抖的丁举人,心里得意之极,放声大笑。

丁举人头碰地“嘭嘭”作响。孔乙己两手轻轻一摆,说:“算啦,本官不与你计较些须小事。”丁举人如获大赦,更加叩头不迭。众人齐呼:“孔大人真是大人有大量,宰相肚里能撑船哪!”(笑破红尘——课文《孔乙已》新编)

【单元原创题目】

1、信任是人与人之间交往中值得赞颂的一种美德,也许你会信任最忠诚的朋友,也许你会认为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真挚情感正在逐渐消亡,也许你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另一种的信任……请以“信任”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小小说。

2.当代诗人舒婷在她的诗《流水线》中写道:“在时间的流水线里/ 夜晚和夜晚紧紧相挨/ 我们从工厂的流水线撤下/ 又以流水线的队伍回家来……/但是奇怪/ 我唯独不能感觉到/ 我自己的存在/ 仿佛丛树与星群/ 或者由于习惯/ 或者由于悲哀/ 对本身已成的定局/再没有力量关怀”。请以“习惯”为题写一小小说。

3.以“我最喜爱的一篇小说”为题,写一篇文章,介绍小说背景,内容主题情感和关于小说作者信息,并写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4. 在《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四大古典名著中,你最喜欢哪个人物,请你选择你最欣赏的一个,写出他的主要事迹和你喜欢的原因,或者故事新编,给这个人物再编一个新的故事。

推荐阅读:

苏教版初二下册一单元作文:树根礼赞

初一上册语文版六单元作文:改写《木兰诗》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苏教版:张扬与内敛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二单元作文:我爱我家

八年级下4单元作文鲁教版:话说千古风流人物刘邦作文

初二年级下二单元鲁教版作文:让我们用微笑面对生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