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管理的工作计划怎么写(3篇)

工作计划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1-08 10:15:23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鱼塘管理的工作计划怎么写1

绵阳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核心区综合管廊及市政道路建设工程项目

淤 泥 清 运 报 审 施 工 方 案

桩号:K6+680-K10+000 施工单位:绵阳磊垚汇鑫土石方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_年10月30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淤泥清除过程

1、施工顺序

2、测量放样

3、排水

4、测量淤泥表面标高

5、机械翻晒淤泥及运输

6、测量淤泥清除高程 三、安全、文明施工 四、环境保护措施

-1排水需采用两种方法:

(1)在鱼塘的四周外面选择能自然排水位置,将鱼塘大坝分段挖开向外流水,也不影响当地老百姓的正常生活。

鱼塘管理的工作计划怎么写2

目 录

一、编制依据…………………………………………………2

二、工程概况…………………………………………………2

三、施工布置…………………………………………………2 1 任务划分…………………………………………………2 2 材料准备…………………………………………………2 3 机械准备…………………………………………………2 4 人员准备…………………………………………………3 5 施工工期…………………………………………………3

四、施工工艺…………………………………………………3 1 施工工序…………………………………………………3 2 施工准备…………………………………………………3 3 施工步骤…………………………………………………3

五、质量保证措施……………………………………………5

六、安全保证措施……………………………………………5

七、环境保证措施……………………………………………6

八、文明施工管理……………………………………………7 1

鱼塘处理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本方案是依据《新建铁路兰州至乌鲁木齐第二双线(甘青段)平安车站设计施工图》、《新建铁路兰州至乌鲁木齐第二双线(甘青段)路基通用参考图》及有关施工的技术标准、规范和现场实际情况并结合我们的施工条件而编制。

二、工程概况

四工区承建的兰新二线三标平安车站路基段位于青海省海东地区平安县石家营村,紧邻兰西高速、109国道和湟水河。线路起讫桩号DK163+827~DK165+450,主线长度1623m。其中有鱼塘5个,其中前3个鱼塘集中在一处,起讫里程为DK164+,后2个鱼塘紧邻,起讫里程为DK163+950~DK164+094。

三、施工布置

1.任务划分

鱼塘处理施工由四工区第六架子队负责。2.材料准备

根据设计和有关施工规范要求选定回填渗水土,并按设计和有关规范对回填所需的渗水土取样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的渗水土由项目部材料管理人员根据工程进展需要,分期送往施工现场。

3.机械准备

为保证及时开工以及现场实际情况,开工前所有机械必须到位。包括污水泵两台,发电机一台,挖掘机3台,推土机一台,压路机一

2 台,自卸汽车16辆。

4.人员准备

为保证工期及质量,确定了24小时轮班工作制,即保证发电机和污水泵必须有两人分班值守,其它每台机械必须两个司机保证机械能够24小时正常工作。

5.施工工期

根据本段的实际情况,DK164+段鱼塘的施工工期定为20_年9月8日~20_年9月20日,DK163+950~DK164+094段鱼塘的施工工期定为20_年10月19日~20_年10月25日。

四、施工工艺

1.施工工序

排水—测量放线—清淤—围堰施工—回填—平整—压实 2.施工准备

根据相关技术标准、规范以及现场实际情况,为确保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采取了以下措施:

核查地质资料,结合设计参数,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

为满足回填效率,选择合格料场,备好充足料源。 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边线线、并标识。3.施工步骤 排水

经现场实地核查,鱼塘为西高东低,在鱼塘东侧挖出汇水井,两

3 台污水泵集中抽水,选用发电机为污水泵提供电力;同时因鱼塘距离湟水河仅50m,在汇水井处开挖一条连通湟水河的沟渠加速排水。

鱼塘中积水排除后,塘底淤泥显现,拍照留下影像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待确认后进行清淤。清淤过程中,为加快施工速度,选取3处工作面同时施工,在鱼塘西边岸、中间部位、东边岸同时开挖清淤,开挖要求必须达到持力层(卵砾石层)。在开挖过程中,采取边清淤边使用山皮石在鱼塘纵向中线部位修路,然后挖掘机在临时便道上逐步推进。在挖到预定深度实测深度,并拍照留下影像资料,上报监理工程师。待监理工程师确认开挖深度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DK164+段鱼塘开挖深度预计为3米,挖方为15600m3;DK163+950~DK164+095段鱼塘开挖深度预计为2米,挖方为13200m3。

围堰施工

清淤结束后,为防止边线外淤泥垮塌,按照要求采取围堰防护措施。

沿清淤外边界线,采用分层法进行围堰的施工。首先是将开挖深度等分为三层,均采用砂袋修筑。底层码放砂袋宽度为2米,中层为1米,最上层为米。

清淤及围堰工作结束后,对鱼塘进行回填。回填前先用挖掘机将清淤时所铺路清走,然后再沿鱼塘由西向东填料。在填料过程中采取

4 分层压实法,即先在鱼塘地层均匀填50cm厚渗水土进行压实,然后每填30cm进行一次压实直至设计标高。

五、质量保证措施

1.清淤过程中,必须保证挖至卵石层,淤泥完全清走。 2.围堰修筑过程中,砂袋必须码放规则,保证围堰的稳定性。3.回填前,必须把清淤过程中所铺路完全清除,保证回填的整体性。

4.对填料进行严格的试验,确保料源的合格。

六、安全保证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人。使安全生产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制度。

2.经常组织学习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抓好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3.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做到管理人员不违章指挥,作业人员不违章操作,工地所用配电闸箱,均须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以确保安全。

4.施工机械、设备等在进行作业时,严格按照机械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5.施工区域设专人疏导交通,确保行人及车辆安全。

6.施工现场必须实行“三相五线制”,并实行一机一闸一保护。 7.围堰修筑过程中必须对相邻鱼塘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保证人

5 员的人身安全。

七、环境保护措施

1.防止水源污染措施

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作土方回填。

在排水过程中,禁止将水乱排乱放,必须将水经指定渠道排到指定地点。

2.防止运输遗撒、泄漏措施

施工现场采用机动车装载淤泥、渣土等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物料作业时,按照当地政府的规定,向环境卫生管理机关办理运输车辆准运证件,并签订防止车辆运输泄漏、遗撒责任书。运输车辆严格按照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和环境卫生管理机关批准的线路、时间、装卸地点运输和装卸。

在城市道路和公路上行驶的车辆保持车辆整洁,装载均衡平稳,捆扎牢固,密封、覆盖,不得沿途泄漏、遗撒,严禁超载。

3.现场保洁与清理

施工现场设立垃圾站,及时集中分拣、回收、清运垃圾。垃圾运出施工现场按照批准线路和时间到指定的消纳场所倾倒,严禁乱倒乱卸。

各类设备和材料妥善存放、并及时将废料、垃圾及不再需要的的临时设施清运出现场。

施工中的废水、泥等应指定地点排放,并定时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内的废料、垃圾应及时清运。

八、文明施工管理

1施工便道平整畅通,雨天不泥泞,晴天不扬尘。

2.进场设备及辅助材料在每天完工后集中存放,并设专人看管。3.作业现场保持清洁整齐,安全防护设施完善,建筑垃圾不乱堆、乱放、乱甩,做到工完料净,垃圾日产日清。

4.施工现场要设2人小组的专职保洁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的保洁工作。

建设实施方案

鱼塘承包合同

鱼塘承包合同

鱼塘承包合同

鱼塘承包合同

鱼塘管理的工作计划怎么写3

池塘养鱼技术

第一节 渔业养殖生态与环境要求

养殖鱼类的生活环境,包括非生物(如溶氧、温度、PH值等)和生物(如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等)环境。水质的优劣对鱼类的生长、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掌握鱼与水的关系,以及水质变化的特点,才能人为地控制和改善水质,提高鱼产量。

一、水质环境

㈠主要水质因子

1、溶氧量

水中的溶解氧是养殖鱼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据观察测定,当水中溶氧量达到2毫克/升以上时,鱼类生长正常,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较好,饲料系数也较低;当溶氧量降至毫克/升以下时,鱼摄食量减少,饲料系数比在2毫克/升以上时约高一倍;当降至毫克/升,水中含氧量不足,鱼的呼吸频率加快,并出现“浮头”现象;降至-毫克/升以下时,开始窒息死亡。

增加水中的溶氧量,特别是水底层的溶氧量,对促进淤泥中有机物的分解,加速池塘的物质循环;减少有机酸、氨、硫化氢等有害的中间产物积累,以及促进饲料生物的生长繁殖有重要作用。

池塘溶氧量的分布、变化十分复杂,主要是受增氧和耗氧因子所制约,特别是高产鱼池,营养很丰富,浮游生物和放养鱼类比较密集,增氧和耗氧都很大,因此溶氧量很不稳定而呈昼夜变化,垂直变化和水平变化现象。

⑴昼夜变化

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池塘中氧的主要来源,一般占氧来源的56%-80%。其余来自风力吹起波浪,使空气中氧直接溶解入水中。

氧的消耗,包括鱼类、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细菌的呼吸;悬浮或溶解有机物、类便、残饵及底部淤泥等的发酵分解。

溶解氧的昼夜变化,以中午最高,清晨最低。

在一般情况下,“水呼吸”(包括浮游动、植物、细菌的呼吸、溶解在水中的粪便、贱饵有机物的发酵分解)耗氧约占60-65%;底质(包括底栖生物、腐殖质等)耗氧约占15-20%,鱼呼吸约20-25%。

⑵垂直变化 池塘溶氧量的垂直变化,受水的透明度及浮游植物分布的影响。由于上层水的光照强度比底层强,浮游植物比底层多,形成各水层光合作用产氧的差异。表层溶氧量高,底层水溶氧量低。为了改善底层水的溶氧条件,在中午开动增氧搅拌池水,促使各种水层溶氧的均匀分布将起良好作用。

⑶水平变化

因水受风力的影响,使下风处浮淤植物量比上风处大,故光合作用产氧量要比上风处多,故鱼类浮头,一般都趋向上风面。

⑷季节变化

因气候和浮游植物量的季节变化,使水中的溶氧量在一年中最高、最低量,都出现在夏、秋季节。夏秋季水温高,浮游植物相对比冬、春季多,故光合作用产氧亦高。但引起各耗氧因子呼吸和发酵耗氧相对加强。使塘水在清晨溶氧量降到最低点。故夏秋季的昼夜溶氧差较大,在冬春季节差异则不明显。

2、水温

鱼类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随水温而变动。故水温对鱼类生活和生存有直接影响。因此,根据水温状况进行合理的投饵和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各种鱼类对水温的适应性有差异,如鳙鱼在月平均水温30℃以上的7、8、9月份生长最快,在月平均水温为20℃以下的1、2、12月份生长慢;鲢、草鱼亦以高温月份生长最快,但在低温月份,当寒潮过后水温回升时,生长仍基本正常,渔农利用它们的这一特点进行育冬草或育秋鲢。热带、亚热带鱼类如罗非鱼、御寒力差,当水温降到10℃时常被冻死,当到了冬季,要及时收获。冷水鱼、亚冷水鱼如匙吻鲟最适生长水温20-28℃,高温时生长受到影响。

3、酸碱度

水的酸碱度以PH值表示,PH值7表示中性,7以上为碱性,7以下为酸性。

一般养殖鱼类适应于PH值7-的微碱性水中生活。

4、有机物耗氧量

有机物耗氧量是水质肥瘦的标志。一般来说,水中耗氧量越高,有机物也越多。但有机物含量过多,则对池水的溶氧情况不利。

不同鱼类对耗氧量有不同的适应程度。鲢、鳙鱼以浮游生物为食饵,能适应于较肥沃的水中生活。草鱼以水生植物为主要食饵,要求水质一般较清瘦。成鱼塘有机物耗氧量为15-36毫克/升。向池塘中投饵施肥,可提高有机物耗氧量。为了提高水中肥份而不致溶氧量急剧下降,投饵施肥最好采取“次多量少”的原则,以免发生鱼类严重缺氧死亡。

5、总硬度

总硬度是碱土金属中钙、镁与弱酸、强酸结合的量。硬度较高的水,能促进鱼体骨骼的正常生长,增强鱼类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和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适合的硬度是5-8。

6、初级生产力

初级生产力主要指浮游植物的生产力。它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是水体各种生产力的基础,对养殖生产的影响很大。

㈡改善水质的主要措施

为提高鱼塘的产量,应当在现有条件下,对比较容易改变的各种限制因素,如多增氧、少耗氧、调整合适的硬度、酸碱度等,采取必要的有效措施,以充分发挥鱼塘的生产潜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1、注水。

注水可以改善水质和起到直接增氧的作用,是改善水质的重要措施之一。

凡亩产1500斤以上的鱼塘,每月要求注水5次以上,亩产2000斤以上的,每月注水7次以上,当水质变浓,鱼的食欲不振,透明度在25厘米以下时,表示池水已变坏,就要及时注换部分新水。

2、增氧。

凡亩产1500斤以上的鱼塘,都要求安装增氧机,增氧机具有增氧、搅水和曝气作用。实践证明晴天中午开增氧机能通过增氧机搅动,把表层过饱的溶氧与底层形成的氧值起混合作用,增大了池塘溶氧的贮备量,对避免次日清晨鱼类缺氧浮头,和加速底部有机物的分解、促进浮游生物生长有良好作用。

使用增氧机改善水质,是实现养鱼高产的有效途径。

3、保持适当的面积和水深。

根据观察,池塘水中有20-50%溶氧量,来自空气中氧的溶入和加注新水。因此,适当扩大池塘面积,以加强风力引起波浪,加速空气中氧的直接溶解是有利的。成鱼面积以4-10亩,水深以米为宜。

4、清理淤泥。池塘中的淤泥,是由死亡的生物体、粪便、残饵和有机肥料等不断沉积,加上泥沙的混合而成。池底适当的淤泥为10厘米左右,过多的淤泥清除等等。

5、施生石灰和水质改良。

施用生石灰是提高池水总硬度、中和酸性和稳定PH值的有效方法。

二、池塘的环境要求

池塘是鱼类的生活场所,池塘的环境条件,对鱼类的生存、生长和发育,有着密度的关系。鱼类要求一个适应的环境条件,才有利于它们的生存,对生产者,才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池塘的环境因子是相当复杂的,因此如何创造、掌握和保持池塘的最佳环境,确是养殖生产者必须重视研究的首要问题。

㈠池塘的条件。

1、建造鱼塘必要有充足的水源和良好的水质。水源充足就可以在天旱,水中缺氧或水质被污染时及时采取加水或换水措施。良好的水质要求溶氧高,酸碱度适中,不含有毒物质。

2、土质和底质。

一般鱼塘多半是挖土建筑而成的,土壤与水直接接触,故对水质的影响很大。建塘的土质,以壤土最好,粘土次之,砂土最差。因粘质土鱼塘,虽然保水性好,但容易板洁,通气性差,容易造成水中溶氧不足;砂质土鱼塘,由于渗水性大,不仅不能保水,水质难肥,而且容易崩塌。

3、面积和水深。

鱼塘的大小和深浅,与鱼产量的高低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俗话说:“塘宽水深养大鱼”,这是因为水体越大,越接近自然环境,变化越小;反之,变化则大,水质容易恶化,对鱼类生产不利。

4、注、排水道。

一般理想的鱼塘,都应当有独立的注、排水道,才能做到及时注水和排水,以便调节和控制水质,促进鱼类生长和保证鱼类安全。在水源充足的条件下,还可实行流水养殖,以增加单位放养量,达到高产稳定的目的。

5、鱼塘的形状、方向和环境。

鱼搪的形状,以长方形为好,长与宽之比可为2-4:1,东西边长,南北边宽,宽的一边最好不超过50米,这样的池塘,可接受较多的阳光和风力,也便于操作和管理。在鱼塘周围不宜有高大的树木和建筑物,以免遮光、档风和妨碍操作。连片鱼塘的周围大堤和中间干道,还应建有较宽的公路,以利车辆运输。

㈡鱼池的整治和改造。

1、改小塘为大塘。

把过去遗留下来不规划的小、浅鱼塘,合并扩大,提高鱼塘生产力,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2、改浅塘为深塘。

把原来的浅水塘、淤集塘,挖深、清淤,保证鱼塘的深度和环境卫生。

3、改漏水塘为保水塘。

有些鱼塘常年漏水不止,这主要是土质不良或堤基过于单薄。砂质过重的土壤不宜建鱼堤。如建塘后发现有轻度漏水现象,应采取必要的塘底改土和加宽加固堤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最好在塘周彻砖石或水泥护堤。

4、改死水塘为活水塘。

鱼塘水流不通,不仅影响产量,而且对生产有很大的危险性,容易引起鱼类的严重浮头、浮塘和发病,一旦发生问题,亦无法及时采取“救鱼”措施。因此对这样的鱼塘,必须尽一切可能改善排灌条件,如开挖水渠,铺设水管等,做到能排能灌,才能获得高产。

5、改瘦塘为肥塘。

鱼塘在进行上述改造以后,就为提高生产力,夺取高产奠定了基础。有了相当大的水体,又能排灌自如,使水体充分交换,但如果没有足够的饲、肥供给,塘水不能保持适当的肥度,同样不能收到应有的经济效果。

因此,我们应通过多种途征,解决饲、肥料来源,逐渐使塘水转肥。

第二节 肥料和饲料

一、肥料

㈠鱼塘施肥的作用

鱼塘施肥是为了补充水中的营养盐类及有机物质,促进以浮游生物为主的各种饵料生物的繁殖,以满足鱼类的摄食需要,从而提高鱼塘的产量。

㈡有机肥料的施用 有机肥料是综合性肥料,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有机酸等,营养成份比较全面,肥效也较好,而且来源广、成本低,但因其在分解过程中耗氧量大,故施用过多,容易引起鱼类缺氧浮头和发生鱼病。因此必须根据鱼塘条件、放养密度、水质状况、天气好坏,采取不同的施肥方法。施肥的原则一般是:放种基肥要施足(每亩粪肥300-400斤),放种后追肥要勤施、匀施、薄施;晴天多施,阴天少施或不施;排灌和增氧条件好者多施,反之少施。

1、绿肥。

一切无毒的野生和人工载培的植物均可作绿肥。有些既作肥料,也可作饲料。作肥料使用时,应堆放在塘边或塘角,不宜散开,几天后,草料开始腐烂,以后隔2-3天,要将草翻洗重堆一次,使其腐烂部分,逐渐向全池塘扩散,使水质变肥呈黄褐色,然后将不易腐烂的根、茎、杆与草渣捞起。用作基肥时每亩需投大草1000斤左右,追肥每亩投600斤左右。

2、粪肥。

养鱼使用的粪肥有人粪尿、猪粪、鸡、鸭粪、羊粪、蚕沙等。粪肥需经发酵后施用。一可提高肥效;二可减少水中溶氧的消耗;三可杀死寄生虫卵和病菌,避免疾病的传播。

3、其他肥源。

城镇生活污水、食品工业副产品如酒糟,豆渣等可作鱼塘的肥料。

㈢无机肥料的施用

无机肥料即化学肥料,是一种速效肥,不易污染水质,但肥份单一,过量使用还易引起鲢、鳙鱼铵氮中害。化肥肥料主要有氮肥,磷肥、钾肥、钙肥四种。

常用的氮肥有:碳酸氢铵、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等,磷肥有:过磷酸钙、钙镁磷等,钾肥有硫酸钾、氯化钾草木灰等;钙肥有生石灰和碳酸钙等。

使用化肥时,一般氮、磷、钾、配比以2:2:1为宜,施肥浓度是:::。具体施用量是:每亩1米水深一次施用碳胺斤或尿素斤;过磷酸钙、钙镁磷斤,硫酸钾斤。在实际操作中以池水透明度30-40厘米,水色呈黄绿或褐绿色为宜。

㈣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配合使用

就是把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交替使用,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

㈤推广使用新型鱼肥-养鱼专用复和肥及水质改良剂

养鱼专用复和肥,用量少,营养全面,完全可替代传统的氮肥、磷肥,还可抑制污染、增加溶氧、减少鱼病、防泛塘作用,可进一步提高产量和效益。如巨鲸生态渔肥、中华肥水汪、鳙鱼专用的天辰渔肥等。

二、饲料

在养鱼生产中,除了靠水域中的天然饲料供给鱼类的营养要求外,还必须投放人工饲料,才能加速鱼类生长,使单位面积产量处于较高水平。饲料投放是池塘养鱼高产增收的重要措施之一。

㈠青饲料

只要柔嫩、无毒、鱼喜吃的水、旱草,都可作养鱼用的青饲料。通常以种、养、找三结合的办法解决。其中以外找的野杂草比例大,但饲料质量差,常供应不足。因此,近年来推广了种草养鱼技术,传流的草种有黑麦草、苏丹草,新近推广的优良草种有一年生的玉米草,多年生的牛鞭草、矮象草等,良种鱼草产量高、品质好。

㈡精饲料

精饲料是指具有一定商品价值,营养成份较高的饲料。常用的精饲料有谷物类(玉米、小麦、稻谷等)、饼粕类(菜粕、豆粕、糠饼等)、糠麸类、糟渣等植物饲料,还有一部分动物性(鱼粉、血粉、骨粉、黄粉虫、蚯蚓等)和矿物饲料。

精饲料价格低,来源广,就地取料,但营养成份单一,生长慢,饲料系数高。

㈢配合饲料

高产精养塘必需推广使用配合饲料。配合饲料具有营养全面、饵料系数低、效益高的特点,且有些配合饲料中配有鱼药(如大蒜素等)具有防病作用。

推广使用配合饲料对要转变一个观念,即以价格为重点转变到以效益为中心上来。少使用不使用低值杂牌饲料。

使用配合饲料时先做好训食工作,有条件的要安装投饵机。高温时投饲是鱼体重的3-5%,日投食2-3次。

第三节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淡水渔业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池塘水体较小,人力易于控制,因此便于采取综合的技术措施进行精养高产,从而大大提高单位面积的鱼产量。池塘按其生产过程可分为鱼苗、鱼种培育,成鱼饲养两个阶段。池塘养鱼要获得高产必须要有质优量足的鱼种。

一、鱼苗鱼种的培育

鱼苗鱼种培育是鱼类养殖的第一阶段。从鱼类孵化后饲养到1寸左右(相当于夏花),称鱼苗培育;以夏花饲养至冬片、春片称鱼种培育。这两阶段使用的鱼池分别称为鱼苗池和鱼种池。

㈠鱼池条件

池塘是鱼类的生活场所,鱼类要有一个适宜的环境条件,才有利于它的生长、发育。对生产者来说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我们选择的鱼池主要是从满足鱼苗鱼种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人工饲养管理和捕捞方便等几个方面考虑。

1、水源洁便,排灌自流

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水源要求无毒、无污染、无冷浸水、锈水,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不怕旱涝。

2、面积、深度适宜

鱼苗鱼种池面积深度太大不易培肥和调节水质,太小、太浅易受外界环境影响,鱼苗池以一亩左右为宜,鱼种池可略大,深度以尺为宜。

3、池形规划、整齐,池底平坦,周围无障碍物。以长方形为好,东西长、南北宽。

总之,要进行精养、密养,在新建鱼池前就按上述要求加以堪查、设计。但对自然类型的池塘,则不必强调标准,可因地制宜。

㈡放养前的准备

1、清塘消毒

⑴冰冻暴晒法:入冬后,将池水排干出鱼,铲除污泥、杀草,让其在阳光下暴晒、冰冻,减少有害物及利用空中紫外线杀菌。

⑵药物清塘消毒法:

①生石灰消毒:

干池消毒每亩用量80-100斤,选晴天进行,排干池水,留积水5-6寸,全池拔洒石灰浆,并用木耙擂动,使石灰分布均匀,消毒彻底。7天左右药性消失。

②漂白粉消毒:

漂白粉要求含有效氯30%,干池消毒,每亩用量15-20斤,带水消毒1米水深每亩用量26斤,溶水全池拔洒,5天左右药性消失。

漂白粉极易挥发和受潮分解,要注意密封保存,且具有很大的腐蚀性,在使用时要用木桶溶解,不要接触皮肤和衣物。

③茶枯消毒:

茶枯含有皂角素,为一种溶血性毒素。采用茶枯消毒,平均水深1米,每亩用量80-100斤。将茶枯打碎成小块,用水缸或木桶装上浸泡一昼夜,也可用开水封密浸泡30分钟,用时加水全池拔洒。

茶枯消毒能杀死野杂鱼、敌害及部分水生昆虫,但对细菌没有杀灭作用。

2、培肥池水:

鱼苗下塘前,应培肥池水,待鱼苗下池时,有充足的适口饵料,这是提高鱼苗成活率的主要措施。

池塘在消毒后的2-3天,灌水尺,肥料主要有绿肥和粪肥。绿肥用量一般每亩600斤,粪肥用量为200-400斤。

3、放试水鱼:

鱼苗下池前2-3天,放养试水鱼。试水鱼一般放养4寸以上鳙鱼种,每亩40尾。一则可以检查清塘消毒药物毒性是否消失(如有死鱼说明毒性未消失,应推迟放养鱼苗);二则检查池水肥度是否适宜(清早检查如试水鱼长时间浮头,说明水质太肥,注意加注新水;短时间浮头,日出后即消失,肥度适宜;不浮头,水质不肥,应增施肥料);三则可以可吃掉大型浮游动物,减少肥料消耗。鱼苗下池前,把试水鱼全部捞出。

㈢放养

1、鱼苗单养。

各种家鱼在鱼苗阶段都以浮游动物为食,食性相同,为防止争食及便于生产操作,一般进行单养。放养密度,一般每亩初放10-15万尾,可视饲养管理方法,池塘条件而定,长至5-6分后,分池拔稀。

注意放苗时温差不超过2℃,超过5℃时死鱼;用氧气袋运回的鱼苗,回家后须先倒到池盆内,加少量新水中和休息10-15分钟,用蛋黄开食后下池。

2、鱼种混养。

自夏花开始鱼种食性已经分化,同一池中也出现分层生活,因此进行混养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一般以草鱼为主的池塘,搭配15-20%鲢、鳙鱼种;以鲢鱼为主的池塘可搭配10-15%的草鱼和5%的鳙鱼。放养密度每亩一万尾左右,以后分稀到5-6千尾,养至年底可长至5寸以上。㈣管理

鱼苗鱼种池必须精细管理,勤巡塘,经常观察鱼苗活动情况,注意调节水质,水位等,一般每隔3-5天要注新水一次,同时要做好投饵和追肥,每天每亩投放精饲料3-4斤,每隔3-5天适量追肥一次、,有机肥或无机肥,有机肥作消毒处理,防止病害发生。

为了实现高产高效,现阶段还应大力推广配合饲料养鱼种,草鱼种用破碎料,鳙鱼种用专用粉状料。因鱼种基础代谢弱,所以饵料系数更低,效益更高。

二、成鱼饲养

成鱼饲养是将鱼种养成食用鱼的生产过程,是养鱼生产的最后阶段。成鱼养殖要求饲养生长快,养殖周期短、产量高、质量好,才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我国总结出了“八字精养法”综合技术措施。

“水”:水要肥、活、爽。

“种”:放养鱼种数量足、规格大、体质健状,品种齐全、品质优。

“饵”:饲料充足,营养成分完全。

“密”:合理密放。

“混”:不同种类,不同规格鱼种搭配混养。

“轮”:轮捕轮放,使池中始终保持较“合理的密度”。

“防”:防治好鱼病。

“管”:实行科学管理,做到施肥“三看”、投饵“四定”。

㈠鱼种投放:

成鱼池投放鱼种前的清整消毒,可按鱼种池的要求进行。

推荐阅读:

综合管理员下部工作计划(推荐4篇)

工作计划管理的方法和规定(热门4篇)

人员管理思路和工作计划(必备90篇)

公司应急管理年度工作计划(优选9篇)

管理者明年工作计划范文(必备36篇)

超声科管理方面工作计划(精选11篇)

标签: 工作计划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