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三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6-13 16:39:09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总书记的成长之路》是学习时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发表于20_年7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三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1

  爱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多少文人墨客把他久久吟颂。例如岳飞的《满江红》、陆游的《示儿》、屈原的《离骚》、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陆游临终前不忘交待妻儿,祖国统一后要到他的坟前告祭;岳飞在背上刻上了“精忠报国”四个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短短十四个字,字里行间无不表现出文天祥浓浓的爱国情怀。早在1295年,元军入侵宋朝,文天祥毫不犹豫把全部家产充当了军费。他领兵作战十分勇猛,但还是因为力量悬殊太大而失败。担任右丞相后,在和元军丞相伯颜谈判时被抓。在关押期间,他宁死不屈,在路过零丁洋时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这令我想到了5.12汶川大地震。在震后的第一时间,人民子弟兵冲锋陷阵;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社会各界慷慨解囊……,社会各界的爱心如潮水般地涌向灾区。

  邱光华机组,他们为了灾区,一趟趟运送伤员、一趟趟送医送药……,因为恶劣天气的原因,飞机撞上了悬崖,他们把自己的热血撒在了抗灾的前线。

  以前我一直以为爱国离我们很远,也不是我们平凡的人的事情,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现在我对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了更深的认识,虽然它不象战争时代那样波澜壮阔,那样惊天动地,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现在认真学习,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长大以后报效祖国,就是最好的爱国,我要让这种爱国情怀永久地刻在我心中,体现在我们的行动中。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2

  虎年开春,国家发改委负责人在谈及我国经济形势时明确表示,“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由此释放出的不仅仅是20_年我国经济向好趋势不会改变的强烈信号,也完整概括了支撑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韧性与未来潜力,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疫情之下,去年我国GDP超过114万亿元,巨大的经济总量显示出综合国力显著提升,说明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也说明我国经济抗风险、抗冲击能力增强。财政收入方面,20_年全国实现20.25万亿元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账。特别是,20_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7万亿元,同比增长34.30%;中央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4万亿元,同比增长30.3%。这些集约化、规模化程度非常高的企业与行业无疑成为了经济增长的“压舱石”。

  从要素条件看,我国不仅产业体系完备,产业可控程度较高,而且国内主要产业链上下游供求关系基本进入日益优化与良性循环状态:一方面,通过持续多年的供给侧改革,过剩与冗余产能基本出清,低端竞争得到充分挤压,产品供给结构更为优良与合理;另一方面,去年国内集成电路产量较上年增长33.3%,汽车芯片等“关键产品”的自主供给量能有望持续放大。同时,国内上游供给端要素短缺瓶颈得到破解,煤炭产量快速回升,煤炭优质产能释放,电力供应平稳有序,主要能源供给进入到价稳量足的市场状态。更关键的是,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40万亿元,数字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而且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日渐强化。

  进一步解读“三驾马车”更能触摸到中国经济增长的后续丰沛量能。在投资方面,统计资料显示,去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9%,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3.5%,显示实体经济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度显著提升;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表现亮眼。对先进制造业与新兴产业的倾斜投资,有利于打牢实体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根基,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相比于传统制造业,这些高端先进制造业的倍增效应将更加稳定持久。

  消费方面,去年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4万亿元,而从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看,七天假期全国非现金支付14.9万亿元,同比增加16.2%,春节假期国内旅游收入2891.98亿元,电影票房超60亿元……从中可以看出消费升级趋势愈发分明,国内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另外,去年CPI仅上涨0.9%,今年物价将继续在低位运行,民众建立起了乐观消费预期,由此对扩大内需战略产生的支撑力不言而喻。

  应当承认,由于后疫情时代其他国家产品的替代效应,中国出口不可能持续出现前两年“井喷”的局面,而且增速边际可能放缓,但是,我国经济对出口的依赖目前已经降至16%,同时作为“外贸巩固提升年”的有力之举,日前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再增加27个,总数达到132个。相比于传统贸易,跨境电商交易匹配度与效率更高,而且距离消费者更近,有利于拓展广阔的出口市场。另外,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今年正式启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赋予国内出口的全新动力有望超预期。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3

  吉祥物“冰墩墩”彻底火了。近日,新一批20_只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冒雪抵京,缓解“一墩难求”的紧俏景象。

  “冰墩墩”何以火爆?从日本记者自称“义墩墩”,为“冰墩墩”代言,到摩纳哥亲王二世请求现场工作人员再给他做一个玩偶;从商场排队五个小时只为一“墩”,到外国记者、运动员倾情“带货”。“冰墩墩”不仅带动了产品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也是“国潮”崛起,走出国门影响世界的实践。

  “冰墩墩”之所以能够火遍世界,也是源于大家对熊猫的喜爱。以熊猫为原型的主体设计,加上富有时尚和运动感的冰壳造型,既表达了冰雪运动的主题,也充满了酷似航天员般的科技元素。熊猫与冰糖葫芦的完美结合,让博大精深的中华元素在“冰墩墩”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国文化也充分融入到了吉祥物设计中。

  北京冬奥会盛大开幕,让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作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透过北京冬奥这个窗口,世界不仅看到了中国的大国风范,也见证了中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魅力。从开幕式上由300多张照片汇成的影像长河《致敬人民》、二十四中国节气组成的倒计时,到100名青年代表伸出双手将五星红旗传递、滴冰蓝色的水墨从天而降,幻化为黄河之水倾泻而下,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盛情演绎,既贡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也彰显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无论是开幕式上用心演绎中华文明的表演者,还是“冰墩墩”“雪容融”奥运文化产品的设计师,都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一环。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一起向未来”,从福娃到冰墩墩雪容融,可爱、健康、积极向上的奥运吉祥物与时代和祖国同频共振,在潜移默化中以文化人,在砥砺前行中引领风尚,在润物无声中培根铸魂。相约北京冬奥会,促进中华文明与人类文明交流与互鉴,共同为世界文化发展带来正能量。

推荐阅读: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工作实施方案【11篇】

党支部书记与党员谈话记录4篇

检视问题和整改落实清单范文四篇

对脱贫攻坚的认识和感受范文(精选3篇)

组织生活会党员查摆问题清单及整改承诺【9篇】

爱国诗歌的四人朗诵稿集合9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