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防控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三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6-13 19:36:15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它一般应建立在综合防灾规划上。其几大重要子系统为:完善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强有力的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体系;综合协调、应对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统;充分备灾的保障供应体系;体现综合救援的应急队伍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小学防控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三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小学防控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

  为及时发现甲型流感疫情,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止疫情蔓延,保护师生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甲型流感疫情应急处理的组织、协调与管理

  为加强预防甲型流感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其他领导及班主任为成员的校预防甲型流感工作领导小组。发生甲型流感疫情时,要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与卫生、防疫等各有关部门加强信息沟通,密切配合,开展各项预防控制工作。

  二、甲型流感疫情的监测和报告

  1、各班班主任每天早中晚对学生进行统计检查,并做好记录认真填写附表。对于体温≥38℃,并伴有咽痛、咳嗽、全身疼痛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要给其带口罩并实行就地观察、就地隔离,并及时报告校预防甲型流感工作领导小组。

  2、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无法明确诊断的不明原因肺炎和曾到过疫区,或与甲型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一周内出现流感临床表现者应警惕甲型流感的可能。由校预防甲型流感工作领导小组在第一时间向卫生、教育部门报告,并及时转送到相关定点医院治疗。对于这类患者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的防护,接触患者及其分泌物后应洗手。

  3、对甲型流感患者及疑似病例接触过的用品和住室,及时进行消毒。

  三、落实以切断传播途经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搞好餐厅卫生,食用猪肉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生熟分开,加工前后彻底洗手。清理环境卫生,开展消毒、灭蝇工作。打喷嚏、咳嗽、上厕所后要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使用的纸巾应以合适的方式丢弃,勿随地吐痰,勿重复使用口罩。不得用不干净的手接触口、鼻、眼睛等部位。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搞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

  2、食堂工作人员上班时必须戴口罩、帽子。其他人员进入隔离室时必须戴口罩、帽子。

  3、大搞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全校师生清除卫生死角,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

  4、每天对宿舍、教室、厕所消毒一次。 

  5、加强门卫管理制度,外来人员一律不准入校,必要时必须经校委及办公室同意,方可进入。

  6、实行零汇报制。每天下午3点班主任向办公室汇报,4点前办公室向教育局汇报。

  四、保障措施

  1、技术保障。

  进行“甲型流感”防治知识的全员培训,使其掌握甲型流感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疫情,迅速采取初步救治和隔离、防护措施。

  2、医药物资保障。

  保障抗病毒药物、消毒液、防护服、体温计、口罩、手套等防护药品和器械的储备。

【篇2】小学防控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

  一、防控目标

  1、开展甲型h1n1流感预控知识宣传,增强师生自我防范和个人保护意识,强化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2、高度警惕,加强防控,执行传染病监察、登记和报告制度,搞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一旦发生疫情,协助疾控机构开展传染病调查。

  二、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要切实提高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采取措施,有效预防控制甲型h1n1流感,并将其作为当前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来抓。根据通知精神,切实做好流感防控和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同时,要结合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点,制订并完善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进一步建立和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做到科学防范、早期预警、有效处置,保障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切实到位。

  三、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研究部署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开展甲型h1n1流感预控宣传工作,做好疫情监测、登记、报告等工作。

  四、落实防范措施

  1.坚持晨检制度,畅通报告渠道

  班主任要坚持对学生每日晨检,对缺勤学生进行询问,对生病请假在家的学生要通过电话等方式询问病情及主要症状,并在晨检表上填写因病缺课的学生的主要症状,如发现有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应立即报告学校,由学校按要求及时上报区教育局。

  2.落实消毒隔离制度

  班主任对在校生病有发烧、咽痛、咳嗽、食欲不振、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乏力等症状的学生,实行隔离,并通知其家长及时送到正规医院就诊。对有流感疑似病例的教室、公告场地进行消毒。

  3.做好健康教育,消除恐慌心理。

  学校密切关注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趋势,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及时加强宣传力度,有效利用晨会、校园广播、班队会、宣传栏、致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普及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引导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师生卫生防病的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消除恐慌心理。

  4.保持空气流通及环境卫生。

  教室、办公室等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使空气流通、新鲜。开展全校爱国卫生活动,大力整治学校内部环境卫生;加强饮水卫生监督管理,加强学校洗手设施的完善和管理,努力消除传染病可能发生或传播的条件。

  5.建立资金保障制度

  根据需要,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各种防控措施的`落实,如体温计、口罩、消毒用品等防护用品的储备。

  五、紧急疫情应急处理

  1.严格执行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告程序,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出现疑似甲型h1n1流感疫情时,学校领导小组必须马上启动本校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向区教育局、区卫生疾控部门报告报告,同时向黄龙卫生院、黄龙街道报告。并采取果断措施,对病人实施严格隔离,到指定医院进行治疗。

  2.对与甲型h1n1流感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师生进行就地隔离,并进行医学观察1周以上,待未发现流感样症状并经指定医院医生检查确认后方可复课。

  3.对甲型h1n1流感病人到过的场所及用过的物品,迅速、严密、彻底做好全面消毒工作。

  4.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作好流行病调查及善后处理工作。

  六、责任追究

  实行责任追究制,对在防控工作中未依照规定履行工作职责,对疫情进行隐瞒、缓报、谎报,造成甲型h1n1流感疫情传播、流行或者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追究其责任,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篇3】小学防控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

  一、常见春季传染病

  春季是各种疾病的多发季节,其中春季传染病的危害最大最广,必须要做好预防措施。春季传染病最常见的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这些传染病大多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二、春季传染病预防措施

  1、每个班级要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学校定期实施药物喷洒消毒措施。

  2、和家长沟通,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3、注意学生个人卫生习惯养成。做到服装整洁,勤换、勤洗。不要随地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4、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每天参加体育运动1小时,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跑操、眼保健操、体艺2+1活动。

  5、早睡早起,保证睡眠时间,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

  6、近期天气多变,注意衣物添减。注意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不浪费粮食。

  7、发现有感冒、咳嗽、发烧等症状,及时就诊。如有传染病的情况,应马上上报给班主任,采取隔离治疗。

  三、春季传染病上报流程

  1、班级发现有春季传染病症状的按照文件流程上报,发现有疑似症状,马上到医院就诊,确诊后凭医院证明在家隔离治疗。1—9人有症状的,在学校安保处备案,学校上报给防疫中心和区文教体基教处备案,其余学生正常上课。10人及以上有症状的,在学校安保处备案,填写开发区学校学生传染病听课申请表,有学校校长签字,区文教体工作局基础教育处签署意见,去文教体工作局领导签署意见,根据文件批复按照规定听课。所有学生康复后凭医院证明再复课。

  2、每日做好班级晨间表册,发现问题马上上报给安保处z老师。

 

推荐阅读: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范文六篇

教师成长经历:教师个人成长故事范文十篇

产生问题的原因剖析【5篇】

对领导班子的评价七篇

批评与自我批评内容【十五篇】

关于对照党史学习教育目标要求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差距【五篇】

标签: 防控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