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4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6-16 19:47:51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意见的本意是人们对事物所产生的看法或想法。意见是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机关部署工作,指导下级机关工作活动的原则、步骤和方法的一种文体。意见的指导性很强,有时是针对当时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发布的,有时是针对局部性的问题而发布的,意见往往在特定的时间内发。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

  各镇党委、政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区直属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实施“六大战略”,全力建设“六个示范区”,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坚持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带动,促进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做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层次提升,着力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我区经济发展走在前列,现就促进全区经济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经济发展重点

  1、积极培育城市经济。城市经济是以城市为载体,实现工业集约化发展,服务贸易业发达,国际化、信息化水平高的现代市场经济。要依托各城市功能区块,重点发展楼宇(总部)经济、网络经济、休闲经济、会展经济、商贸商务经济、现代物流经济、都市工业经济、都市农业经济等业态。

  2、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经济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这样一些产业活动而形成的经济集合均被视为海洋经济范畴。依托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等平台,积极发展石化新材料产业、港航物流业、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科技服务业、滨海旅游业等产业。

  3、提升发展创意经济。创意经济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依托宁波市大学科技园等平台,重点发展信息服务、动漫游戏、影视传媒、设计服务、软件产业、艺术品等产业。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着力发展循环型工业、生态农业、循环型服务业、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资源节约与集约利用、污染减排和清洁生产、绿色消费等领域,着力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园区、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循环型产业链、循环经济“绿色系列”、循环经济产品、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循环经济适用技术、循环经济标准和规范等载体。

  5、着力推进开放经济。开放经济强调把区内经济和整个国内外市场联系起来,发挥比较优势,参加国内国际分工。重点鼓励和支持服务贸易发展,促进出口结构转型升级;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促进资金、技术、管理与人才紧密结合;推动企业“走出去”,积极推进优势产业外扩,不断深化国内外经济合作。

  6、做强做优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指除了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包括个体企业、私营企业、外商企业和港澳台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等类型。坚持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降低民间投资准入门槛,拓宽民间投资领域,支持民间资本投向经营性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公共服务、政策性住房建设、金融服务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二、落实扶持措施

  7、加大要素保障。坚持“以亩产论英雄”,鼓励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低产田”企业提高产出水平,加大对未用土地、闲置厂房的处置力度,加大对优质项目的倾斜。积极申请使用国家统筹计划指标和省市预留规划指标,加大滩涂围垦、土地整理、建设用地复垦置换、宅基地整治等力度。加大企业融资扶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力度,鼓励引进区域性金融机构,完善企业融资服务,支持金融组织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加大企业上市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发展股权投资业和推进股权融资,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全力以赴抓好节能减排工作,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低碳经济,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引进各类创业创新型人才,推进人才创新平台建设,加速各类人才培养,完善高层次紧缺人才激励机制。

  8、加大政策保障。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发挥财政各发展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重点支持城市经济、海洋经济、循环经济、文创经济、民营经济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对重大优质项目,可实行“一事一议”。鼓励支持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的改造提升,鼓励支持和产业集聚区和城市功能区的开发建设,加强公共服务载体建设。推进智慧城区建设,努力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企业梯队培育,鼓励支持大企业集团、小型巨人企业、两创示范企业、创新成长型企业和初创期企业等企业发展。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建立完善营销网络,促进内外贸转型升级。做好选商引资工作,积极引进央企、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民营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等。鼓励符合我区产业导向的招商引资。拓展对外经济合作领域,加快服务外包发展。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进科技研发孵化平台、科技合作平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兴办研发、孵化、公共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平台,支持企业与国内外高校院所、科研单位开展科技合作和联合攻关,鼓励重点科技服务业发展,鼓励科技中介机构开展项目代理,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实施品牌、专利、标准化、质量管理战略。

  9、加大服务保障。深化“三思三创”活动,全面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突出服务职能,提高服务效能,推进管理创新,打造法治型、服务型、效能型、廉洁型政府。深入开展“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活动,切实把“双服务”活动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抓手,作为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有效载体,作为着眼科学发展培养锻炼干部的有效途径抓紧抓好。始终围绕中心、突出服务重点,着力解决问题、提高服务实效,注重结合实际、创新服务方式,开展创先争优、打造服务品牌,努力解决基层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坚决清理不符合发展要求的条条框框和办事规章,凡是上级政策和规定范围内的都可以创造性地用足用好,凡是外地已经实行的做法和经验都可以积极借鉴和运用,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增强部门合力,力求做到“平事快办、急事特办、大事集体办、难事千方百计办”。加强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保障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组织协调

  10、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经济发展政策制定实施领导小组,加强对政策制定、执行、监督和完善的协调和指导,有效解决本意见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精神,及时出台具体办法或实施细则,及时兑现各项扶持政策。根据发展需要,需另行出台实施细则或对已有政策实施细则进行完善的,要报领导小组同意,并按政策制订流程办理。同时设立纳税十强企业、亩产效益奖、转型升级先进单位、政府质量奖、文化创意奖、服务业十佳企业、出口十强企业和进口十强企业等年度经济发展奖项。

  11、加强绩效评估。建立政策绩效评估机制,按照定量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监测评估和绩效考评,提高政策措施的实效性和经费使用的安全性。责任部门要严格把关政策兑现工作,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奖励资金的使用情况的日常监管。享受政策的企业和单位在兑现时需签订承诺书,履行有关承诺,对弄虚作假骗取套取政策资金、违反规定使用政策资金的,应全额追回政策资金,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2、加强舆论宣传。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多种渠道,加强对政策精神的宣传,努力扩大政策的知晓面。要加强对政策兑现工作的宣传,根据需要,分别在各级新闻媒体上公示政策兑现单位名单,提高企业和社会各界对政策的认可度,增强政策的严肃性、政策兑现的透明度,提高全社会诚信度。

【篇二】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总体要求

  (一)发展目标

  到20_年底,经济开发区总产值力争达到180亿元。到20_年,力争成为250亿级生态园区;到20_年,力争成为500亿级生态园区;到20_年,力争进入省内千亿级产业园区队列。

  (二)发展要求

  以“生态文明理念”为统揽,坚持“生态引领,科学布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突出优势,特色发展”的原则,科学编制和弥补完善园区各类规划,重点发展铝及铝精深加工、高端磨具、特色轻工、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生物医药、大健康等主导产业,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矿产资源循环利用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发展方向

  按照中关村科技园园“一区三园三带”的布局,强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开启全市产业园区高端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的新格局。一区:即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74.08平方公里。三园:一是以站街镇、卫城镇、王庄乡为中心的西部工业园,规划面积64.1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煤电铝一体化,全力推动铝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打造中国西部最大铝城;二是在职教城、云站路及金清线沿线规划建设面积6.4平方公里的绿谷产业园,积极发展大数据、云计算、3D制造、互联网金融、绿色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三是整合改造提升毛栗山3.5平方公里的新医药产业园存量企业,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大健康等特色新医药产业。三带:即打造站街—犁倭—麦格铝精深加工、装备制造、建材、磨具磨料产业带,卫城—暗流特色轻工产业带,王庄—新店—流长铝镁精深加工、装备制造、能源产业带。结合贵安新区规划建设需要,对中八建材加工业园规划区内企业实施“退二进三、退城进园”,搬迁进入西部工业园。

  二、政策支持

  (一)财政政策

  在适宜年度建立经开区一级财政体制,收支单列、封闭管理运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保证经开区地方所得财政收入全额用于工业西区开发建设,让经开区发展逐步形成良性经营机制。自20_年1月1日起,暂定三年过渡期,建立市、区、乡镇三级财税分配机制。一是园区新增产业项目每年产生税收地方留存部分,70%(暂定)部分留存园区用于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30%(暂定)部分留存市财政及属地乡镇用于统筹协调和社会综合服务;二是园区配套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每年产生地方所得财政收入部分(建筑安装营业税及企业所得税等)全额留存园区;三是对工业性土地计提的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市轨道交通建设资金、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上缴省级10%收益部份、上缴市级10%收益部份、教育10%收益部分、水利12%收益部分、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生态补偿基金等由市财政按规定计提应上缴上级部门部分及社保资金,地方留存部分不再计提。园区产业项目足额缴清土地出让金前提下,扣除征地费用、产业项目设施配套、报批土地成本费用、计提应上缴上级部门基金部分及社保资金后的净收益资金全额安排用于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四是留存园区资金统一纳入市财政管理,严格执行市财政资金审批拨付程序,由园区办向市政府提出项目和资金申请报告,市财政局根据资金情况提出意见建议报市政府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审批后安排资金,资金只能用于产业项目土地报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款和偿还银行贷款本息。园区办实施基础设施项目要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按照有关规定接受部门的监督。

  (二)执行部门资金计划对口争取机制

  市财政、发改、工信、商务、住建、生态、交通、水利、供电等部门要根据上级政策和部门资金情况,重点对经开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给予倾斜,主动作为、按年拟定、提前帮助经开区申报项目和资金计划,积极协调省、市落实项目资金、争取上级专项补助、贷款贴息和以奖代补等方面的支持。

  (三)坚持财政适度扶持风险承担机制

  经开区融资平台要积极探索不同融资方式完成资金计划,市级财政统筹调度适当提供资金担保,采取资本金注入、融资担保、贷款偿还等方式给予支持。市级贷款融资由市财政部门、金融办筛选经开区在内的成熟项目,牵头接洽、直接参与包装运作,资金到位后须统分结合分配比例,重点支持、适量倾斜给工业园区。允许经开区联合第三方担保或引进民间资金成立园区民营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多渠道开展融资工作。

  (四)探索试行偿债机制

  探索建立市级可偿债机制,定期从财政预算内外可用于建立偿债基金的资金、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益、经营性资产租赁收入、股权投资收益、矿产资源收费权、特许经营权经营和拍卖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存入和监管。经开区每年从市级留存园区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形成备用金,用于预期债务或贷款的偿还,以确保园区债务的如期偿还。

  (五)优先支持工投公司资源配给

  市财政局、金融办、园区办、工投公司要加快工投公司资源、资产、资金、资本“四资”整合工作进度,尽可能将全市工业资产、城区部分优质土地、房产资产或投转固后资产划入公司,将市属资源、经开区市政公用设施特许经营权尽量给予工投公司。

  (六)加大经开区资源配置力度

  在全市范围内整合资源重点调配用于经开区项目建设,将市区足够部分商业地块直接指定给经开区用于融资,并授权经开区实施一级开发,出让收益全部用于经开区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经开区范围内可利用土地资源,核心区范围内土地一级开发均委托经开区管委会负责实施,经开区商业地块出让收益全部用于经开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站街镇、卫城镇、王庄乡等乡镇所属商业地块出让收益在覆盖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后,全部用于经开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三、管理措施

  (一)赋予经开区职责管理权限

  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开发区工业园区健康快速发展的意见》精神,将市属发展改革、规划、国土、住房保障和建设、经济和信息化、科技、环保、商务等单位在市审批权限范围内涉及经开区项目的审批权能够委托的委托给开发区管委会,凡属于经开区管理范围内企业的审批、审核事项,由经开区管委会实行全程代办,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和指导,同时逐步扩大经开区管理权限。各乡镇在经开区红线范围内的任何项目实施,事前必须书面申请经开区管委会审查同意方能办理。

  (二)理顺经开区管理层级

  将工业园区办由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隶属于经开区管委会负责工业园区建设开发的专门机构,经开区管委会作为管理层,园区办作为运作层。在领导职数的配备上可采取交叉任职的方式,由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副主任)兼任工业园区办常务副主任,经开区(工业园区)所辖乡镇长兼任园区办副主任(不占编制);对工业园区办岗位重新进行设置,在不突破原有编制前提下,满足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科学合理地设岗定级。上述有关事项由市编办按照规定程序上报审批。

  (三)强化部门和属地管理责任

  在园区开发建设范围内,除因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涉及规划、融资、招商、建设、管理服务、征拆安置、控违拆违、经济运行、信访维稳、社会治安、文明创建以外,与经开区管委会上述职能职责无关的其他工作事务,原则上归属市属各职能部门、属地各乡镇负责,对经开区在涉及园区管理、项目建设的具体事项上给予支持、配合。

  (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要搭建好银政企互通平台,建立市级金融服务工业信息平台,对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新入驻企业信息及时与金融部门互通,金融部门主动提供咨询服务和金融支持。金融部门要加大对项目融资计划编制的指导力度,争取贷款评审少走弯路。定期组织开展金融服务进企业活动,宣传金融知识、金融政策、金融产品,指导企业规范财务管理,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制定综合融资方案。

  (五)持续开展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持

  推动各类创新要素、科技项目、科技资金向经开区聚集,大力推进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含创业中心、孵化园)发展。结合经开区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需要,引进高层次人才、技术带头人等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依托职教城建设建立实训人才培训基地,搭建职业技术教育与园区产业发展全面融合的转化平台。

  (六)加强规划衔接实现产教城良性互动

  以服务经开区为主要出发点,突出职教城和站街、卫城、王庄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服务经济、商贸居住、产品配送、工业仓储等生产性服务业,最终形成职教城和小城镇推动工业区发展,工业区拉动工业新城和协同职教城建设的良好局面。

  (七)落实保障措施

  上述各项工作,由市督办督查局认真分解到单位、到乡镇,强化追踪落实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篇三】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

  区政府办:

  按照区政府办有关要求,我分局结合本职工作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如下:

  一、加强餐饮业整治、逐步提高辖区水质环境

  餐饮业污水排放及油烟等的监管工作在目前未很好的纳入到政府的监管之中。餐饮业的污染问题一直是群众的投诉热点,对辖区的水环境质量影响比较大,但由于餐饮业解决了大量的就业人员,对待餐饮业的污染问题,需要政府从元提升严格准入条件,过程上多部门联合行动,综合各种因素和力量,进行统筹解决,仅仅依靠环保一家解决难度很大。

  二、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若干意见》的要求,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全市逐步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废物利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通过全市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促进环境与社会的协调统一。

  三、提高城市气化率,改变燃料结构

  逐步改变企业和家庭的燃料结构,积极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限制燃烧原煤。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革新,因地制宜的采取新能源进行生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四、以“创模”为主线,广泛动员,加强舆论宣传

  环境保护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和我市“创模”工作的成败,离不开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这需要不断加大舆论宣传的力度,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宣传活动,积极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投身其中。

【篇四】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

  **年,**县党建组织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市委组织部的关怀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创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为目标,突出先进性教育活动、县乡党委换届、“商山深处党旗红”党建主题活动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四个重点”,抓培训强素质、抓团队强班子、抓承诺促落实、产业促发展、抓典型树旗帜、抓创新上水平,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及党员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等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为经济社会突破发展、构建和谐**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一、推行“四级承诺”,探索长效机制,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加强对村级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领导和指导,坚持培训和试点先行,在2个村进行了试点,对208个村支书进行了集中培训,并巡回各乡镇培训骨干1200人次。创新学习方式,按照“集中、就近、方便”的原则,通过划分党小组、分片组织学习,把个人自学和集体学习结合起来,采取结对送学、帮学,邮寄学习资料、回复学习情况和适时补学等方法,扩大了覆盖面。组织开展了“千名党员下基层,排忧解难促发展”、“百日三集中”、“六个一”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学习安塞经验,推行“四级承诺”制,坚持“积极引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和承诺事项具体化、内容公开化、任务指标化、考核科学化的“四化”要求,确保承诺制扎实有效开展。一是做好准备工作。认真做好农民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的摸查工作,结合新农村建设,在班子好、队伍强的三个村率先开展试点,为打开工作局面做好准备。二是规范承诺形式。针对群众需要及反映的突出问题,结合党员各自特长,每村召开一次党员大会,逐人填写一份承诺书,召开一次群众大会,进行一次公开公示,引导乡村党组织和农村党员分别向群众承诺办1-2件实事,建立承诺档册。三是建立上级扶持机制。针对一些难度较大、困难较多的任务,结合领导包抓、部门包扶,上级党委政府予以政策扶持和适当资金支持,促使承诺顺利兑现。四是建立监督考核机制。组织部门将承诺兑现情况作为年终党建工作考核一项重要指标,基层党委将支部和党员的承诺兑现情况与年终考核评优挂钩,表彰先进,教育落后,确保“四级承诺”作为一项制度坚持下来。今年,全县6335名农村党员向群众做出公开承诺事项14440件,已落实12274件;村支部承诺事项656件,已落实594件;驻村指导组承诺514件,已落实486件;各乡镇党委承诺事项135件,已落实130件。通过“四级承诺”活动,全县修筑村组道路260多公里、便民桥35座,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771件。同时,积极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永葆先进性,建设新农村”等活动,丰富教育活动内涵,并将工作实践经验制度性的巩固下来,建立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我县先进性教育活动受到《人民日报》、《陕西日报》、《商洛日报》和陕西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

  二、弘扬团队精神,规范干部管理,加强各级班子执政能力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关于大力弘扬团队精神建设团结和谐领导班子的决定》精神,在全县大力开展创建团结和谐领导班子活动,促使全县领导干部队伍凝聚力进一步加强。县委常委会从加强自身建设入手,自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和完善常委会议事规则、工作规则,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团结和谐、共谋发展的合力。在全县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的落实上,制定了“重大工作责任制、限期终结回报制、不作为问责制”等规定,县委常委带头抓落实,为全县干部树立了榜样。从健全完善制度和严格执行制度上入手,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把基层和重点工程建设主战场作为培养选拔干部的主渠道,以民意为基础、德才为标准、政绩为前提,严格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5+1”文件规定选拔任用干部,不断扩大群众在干部任用工作中的“四权”。先后制定完善了《**县干部机构编制和人事调配管理办法》、县委常委会票决制、新提拔副科级干部试用期制度等12项干部培养、选拔和管理办法,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结合县乡党委换届工作,对科级干部进行互补性、需求性、调整性、培养性交流,换届中基层党委做到“六个必须”、领导干部做到“六个严禁”、组工干部做到“六个不准”,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团结和谐,干部队伍风清气正,圆满完成换届工作任务。通过换届,科级领导干部的平均年龄下降2.7岁,达到37.3岁,具有大专以上文化占88.5%,妇女委员达13%,班子年龄、文化、性别等方面结构进一步优化,执政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三、深化“三级联创”,扎实开展“商山深处党旗红”党建主题活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一是突出抓好农村基层班子建设。对后进村坚持发现一个整顿一个,全年集中整顿6个相对后进村,解决了一批热难点问题;编印了《**县村级组织档案册》,严格执行基层组织建设重大情况报告制度,对村级组织实行动态管理;出台并认真执行《离职村干部生活补助办法》,给283名连续任职20年以上的离职村干部发放生活补助金,调动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加强党员规范化管理。对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实行信息库管理,发放党员证,规范党组织关系接转,使党员管理逐步迈上系统化、规范化轨道。三是实施“三大工程”,深化“三树”活动。围绕市委提出的“432”创建活动,结合我县实际,积极实施旗帜工程、堡垒工程、四培双带工程,制定了评定标准,确定了培养对象,明确了创建目标,落实了创建责任。一年来,农村致富能手入党163人,占新发展农村党员的85.3%;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180个,占全县总数86.5%;在90%以上的县直机关单位都建起了党员活动室,创建“五型”机关42个。今年省委表彰我县先进党支部1个、优秀共产党员1名,市委表彰我县“旗帜党委”1个、“标杆支部”2个、“红星党员”3名。采取拍摄专题片、编发信息等方式,通过电视和报刊大力宣传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先后摄制了《协会为农民搭起致富桥》、《“三秦要塞”树丰碑》等电教片6部,其中省级电教系列片采用2部,市级采用6部,推动了“商山深处党旗红”党建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四是创新活动载体,促进农村党建与经济建设互动双赢。扎实开展“双示范”活动,全县共创建党组织科技示范基地316个,培养党员致富示范户2359户;开展“帮扶贫困党员致富”活动,全县509名贫困党员脱贫,112名贫困党员成为致富能手;探索和完善“党委(支部)+协会”党建工作模式,全县各类产业协会发展到364个,会员9300多人,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落实“三项措施”,搭建“四个平台”,全力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抓住有利机遇,围绕新农村建设制定了全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规划,积极落实“三项措施”促进工作开展:及时竞标议标,对相关人员集中培训,全程跟踪管理;加大资金投入,争取县财政为每个村落实了5000元配套资金,从县管党费中为每个村下拨5000元启动资金;打开绿色通道,协调县相关部门为每个村免除各种费用6000元。全县第一批实施工程21个村,县筹集建设资金21万元,乡(镇)、村筹集46万元,目前新建的已有14个村完成主体或即将完工,进行改造风格4个村中2个村已完成改造。同时,充分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党员教育培训、实用技术推广、村民自治和文化交流“四大平台”作用,将中、省、市的大力支持转化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力的增强,为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农村提供阵地保障。

  五、构建和谐机关,规范干部队伍,加强组织部门和组工(党务)干部自身建设。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落实到日常工作中来,开展“学习兴部、能力强部、纪律治部、形象立部”活动,和和气气办事,公公正正做人,努力提高组工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个人修养,全力建设工作效率高、人际关系融、资源消耗少、办公环境优的和谐机关。围绕“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的要求,重新修订了《**县组工干部守则》,对全县组工(党务)干部提出了十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实行工作“月安排,周汇报”和周五集中学习制度,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事项坚持部务会集体研究决定,充分发挥分管部长和各股室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今年来,我县党建组织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上级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决心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十七大和市委第二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工作力度,促进全县党建组织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推荐阅读:

关于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安排【三篇】

八年级上册政治第四课笔记范文七篇

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三篇】

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记录范文(通用6篇)

离开工作岗位的告别语【6篇】

组织生活会通知(通用15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