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已经发生事。或者想象故事。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叙事护理案例小故事范文(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叙事护理案例小故事
世界上有很多种相遇,最美好的莫过于我在追梦的路上与你相遇。初识叙事,是在20_年护理部组织的叙事护理培训课上,其中朱老师也多次在科室讲课和分享,叙事的故事让我觉得很温暖,叙事的技术却让我觉得深奥、不好理解。今年护理部全院推进叙事护理,通过科室共同学习、微信上关注叙事护理公众号,让我对叙事护理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01
以前经常听护理姐妹们叙事与患者之间的故事,而在不断地学习中,我学到了叙事护理不仅仅可以用于患者,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倾听他人的故事,运用适当的方法,使问题外化,帮助当事人找出遗漏的片段,从而引导当事人重构积极故事,以唤起当事人发生改变的内在力量。
接下来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故事。我的叙事对象是我的儿子,他今年六岁了,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即将步入小学,而我也和其他家长一样,怕他适应不了新环境,提前在家对他一遍遍地叮嘱。由于工作的原因我第一周我都没能亲自送他去学校,而由婆婆代劳了。时间一天、两天过去了,每次回家看见儿子天真的笑脸,心想:看样子儿子在学校已经适应了。
遇见叙事,成长你我
02
周五上午我正在上班,电话铃声响了起来。一看是他数学老师张老师打来的,我的心里咯噔一下,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儿子可能在学校磕着碰着了。
我:“喂,张老师,您好!”
张老师直接问道:“你是徐浩轩的妈妈吧?”
我:“是的,张老师您好!”我颤抖着声音再一遍问好。
张老师:“轩轩妈妈,打扰你工作了,我想和你沟通下孩儿上课的习惯问题,孩儿是个非常活泼,乐于助人,课堂上也积极回答问题,但是就在今天孩儿在课堂上做小动作,在多次提醒无果后被我批评了,整节课都在流眼泪,我担心今天的事情会给他在学习上带来阴影,他回家后请你开导一下他……”
我:“张老师,轩轩其实是个很爱接受新事物的孩子,接受知识也很快.....”
当我还没说完,就被张老师温柔的话语打断了,张老师:“轩轩妈妈,孩儿的成绩虽然重要,但是学习习惯更重要.....”
挂了电话后,我久久不能平复,一直以来轩轩的学习能力让我很骄傲,突然才意识到,相比学习能力,儿子上幼儿园时没有及时“修剪”的坏毛病,如今已经成为“灾难”了。想到一年级的老师和幼儿园的老师肩负的责任不同,挂了电话,满脑子都在想“怎么会这样?”这才刚上一年级啊,难道孩子真的有问题?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注意听、爱做小动作、挑食导致营养跟不上?我把各种不好的标签都贴到了儿子身上。突然觉得我不再是一个骄傲的妈妈了。
在回家的路上,早已怒气冲天,脑海中无数次上演。10万个为什么?上课为什么跟小朋友说话。为什么不注意听讲?为什么要做小动作?就在我怒气冲天的时候。我的手机铃声响了。叮咚一声,原本在气头上的我并不想去关注手机上的来信。在孩子爸爸的提醒下,我拿起手机。看了看,原来是叙事护理公众号的文章推送。
在以往我看到这种文章推送我都会迫不及待的点进去和大家一起分享他们的叙事过程,学习他们的叙事方法。但在今天我满脑子都是张老师的那句:“成绩虽然重要但习惯更重要”。回家后,原本怒气冲天的我见到了这位“小当事人”,他依然面带微笑,若无其事的样子,好像那个上课做小动作被批评的小孩子根本就不是他。我突然想起之前在叙事护理公众号上看到的一篇文章《遇见叙事做更好的妈妈》,原本怒气冲天的我,突然冷静下来。
我想我要做的第一步应该运用“外化”技术,帮助儿子把这个问题和它本身分开,于是我没有提及今天老师给我打电话的事情,若无其事的和他吃完晚饭。
饭后,我拉着他的小手说:“轩轩,待会儿和妈妈一起去散步,好不好?”他高兴地答应了。
我牵着她的小手走在街上,装出一副难过的样子,对他说:“宝贝儿,你喜欢怎样的妈妈?”
他说:“我喜欢温柔的妈妈”。想起以前铁匠式教育他的方式,我瞬间眼眶里满含泪水,因为他从没看见我流泪,立即瞪大眼睛看着我问:“妈妈你怎么了?”。
我:“妈妈有一个小秘密,想跟你分享,你可一定得给我保密呀!”。
他说:“妈妈你有什么秘密呀?你告诉我,我一定保守秘密,不给爸爸说,也不给爷爷奶奶说。”
我说:“唉,今天在开会的时候妈妈手机铃声突然响了,声音可大了,但是当时老师正在讲课。”
他说:“那老师惩罚你了吗?”
我说:“老师没有惩罚我,但是我自己很难过,因为我的铃声太大已经打扰到了讲课的老师和听课的同事们。”
他打破砂锅问到底:“那妈妈你当时害怕吗?你是怎么做的呀”,我说:“首先妈妈急忙关掉了手机铃声,然后在培训完以后向老师道了歉,因为妈妈的手机铃声在课堂上响了对她很不尊重,后来妈妈还向一起学习的同学道了歉,因为我因为我的手机铃声影响到了大家。”
他说:“妈妈,你真棒!其实,我也有一个秘密想和你分享。”
我说:“好的,你说吧!我也保证不给爸爸、爷爷、奶奶说。”
他说:“今天我上数学课的时候觉得肚子很痒,就去挠肚子,挠肚子的时候一直动来动去,没有认真听讲,所以张老师就批评了我。”
我说:“那你觉得上课的时候挠肚子这件事做的对吗?”
他说:“妈妈,我肚子痒才挠的,我不是故意的。”
我说:“那张老师怎么批评你的呀?”
他说:“张老师说我上课动来动去,不认真听讲,警告我了我都没有听。”
我问:“那你觉得动来动去有没有影响到其他小朋友,有没有影响到老师讲课?”
他说:“我挠痒痒影响了张老师讲课,还影响到同桌听课。”
我又问:“那这样你觉得影响他们,你觉得好不好?”
他说:“一点也不好,张老师都批评我了,我也不想影响他们。”我发现,孩子其实能意识到上课动来动去是错的,现在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已经变成了,上课的时候再次发生肚子痒该怎么办?我说:“宝贝儿,你的肚子是今天开始痒的吗?”
他说:“不是,前几天就有一点痒了。”
我说:“那你以后有什么不舒服一定要及时告诉妈妈好不好?”
他说:“妈妈,好的,我一定给你说。”
我说:“那今天的事情你觉得应该怎么做呢?你给妈妈提一下建议好不好?”
他说:“妈妈,我们先去买止痒的药吧!这样我在上课的时候就不会再痒了,如果再痒,我也要学会先忍一忍。然后再回家告诉妈妈。”
我说:“你挠痒痒影响到你的同桌和张老师,你觉得应该怎么办呢?”
儿子说:“那我明天去给他们道歉吧。我们赶紧去买药吧这样我以后上课的时候就不会再肚子痒了。”
我说:“宝贝儿,你真棒!你已经学会了承担责任,解决问题了!”
遇见叙事,成长你我
03
其实在回家的路上,我没有想到会以叙事这种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原本还打算采用之前“铁匠”的方式。直到遇见了叙事护理,让我在教育孩子这条路上与孩子一起获得了成长。
接下来在和老师的沟通下,得知轩轩上课听讲非常认真。第一单元测试,还考了两个100分。当然也有考差的时候,但这个时候我也不再大呼小叫,总是静下心来和他沟通,把问题找出来,听听他的“故事”,找到问题的原因,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发现儿子也越来越喜欢粘着妈妈了,我俩一起也越来越快乐了。老公说:“你们天天咋那么高兴呀!”儿子神秘地说:“这是我和妈妈的秘密。”
高尔基说过:“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知识。”感恩叙事护理,让我通过不断学习,让自己拥有了尊重、谦卑、好奇的态度,更好地引导、倾听和陪伴孩子,学着做一个“技术型”妈妈。
【篇二】叙事护理案例小故事
一月里一个清冷的晚上,医院里异乎寻常的平静,似乎一切都停止了,又像强风暴就要来临。我坐在7楼护士值班台前,看了一眼台上的时钟。9点了,我把听诊器往脖子上一挂,向712病房走去。712病房在楼道的尽头,有一个名叫威廉斯的病人刚刚住进去。威廉斯先生是一个人进医院的,奇怪的是,他没有跟我们说起他的家人的情况。
他的目光又从白床单上移到我的脸上,问我道:“护士,你能不能……”他犹豫不决,眼里闪着泪光。他可能想要求我什么,但话没说完就哽住了。我抚摸着他的手,等他继续说下去。他擦去了眼角的泪,接着说:“你能不能给我女儿打个电话?告诉她我有轻微的心脏病发作。我一个人住,她是我唯一的家人。”他的呼吸突然急促起来,我把氧气开到8升每分钟,边观察他的脸色变化边说:“当然,我一定给她打电话的。”他抓紧床单,吃力地向我这边移过来。“你能不能马上给她打电话,尽快?”
他的呼吸太急促了。我拍着他的肩膀,安慰他说:“我第一件事就是给她打电话,你放心吧。”我关了灯,他闭上眼睛。712病房暗了下来,氧气在滋滋地响着。我走到窗前,外面静静的,医院的停车场上笼罩着一层薄雾。“护士,你能不能给我一支铅笔、一张纸?”威廉斯先生叫我。我从口袋里拿出小本子,撕下一张黄色的纸给他,并给他留下了我的钢笔。接着,我走回护士值班台,坐在电话机旁咔吱作响的的椅子上,从入院记录里寻找威廉斯先生的信息。很快就找到了,上面记着他女儿的电话号码,我按照那号码拨通了。
詹妮挂了电话。我在整理台上的病人资料时,总是心神不宁。712病房,我要再去712病房看看。我跑到走道的尽头,进入712病房,发现威廉斯先生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我探了一下他的脉博,发现已经停止了。我按了床头的紧急呼救按钮,并立即为他做人工呼吸。然而,一点作用也没有。一群医护人员冲进来了,对威廉斯先生进行了心脏电击治疗,可是,一点反应也没有。威廉斯先生去世了。其他的医护人员一个接一个静静地走出去,我呆站在病床边,窗外刮起了寒风,有一些雪粒打在窗户上。我心里想,怎么会这样呢?我怎样面对他的女儿?
走出712病房,看到一位医生正在跟已经赶过来的詹妮说她父亲的情况。詹妮转向我说:“我要见他。”詹妮把脸埋在床单上哭泣,我不敢看她伤心的样子。我靠在床边的桌子上,我的手把一张黄色的纸碰了下来,捡起来看时,发现上面写着:“亲爱的詹妮,我原谅你。我祈祷你也原谅我。我知道你爱我,我也爱你。爸爸。”我用颤抖的手把纸条递给詹妮,她看了好久,然后把它捂在胸口,呆呆地望着她的已经去世的父亲。
【篇三】叙事护理案例小故事
在医院这个充满着人生百态的地方,总是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故事,人们可以通过故事来了解一切事物,而且一个好的故事,它可以创造一种世界观,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好的故事不仅可以疗愈身心,促进健康,而且可以从中寻找自信和认同。
今天,是一个寻常的日子,参加完晨会交班,全体护士一如既往地走进病房进行床旁交接班,交接所有患者的病情变化、生命体征、各种管路、皮肤情况……行至30床时,看到病床上躺着一位阿姨,60岁左右,瘦小的身躯蜷缩在病床上,俨然一只受伤的小猫,原来她是昨天夜间急诊收住的一位“中度烧伤”患者,后背大面积烧伤,只见她的眼里满是恐惧、委屈、哀伤,交班护士想掀开盖在她身上的纱垫交接一下创面情况时,她竟然吓得直呼:“疼、疼、疼……”护士长轻轻地拍了一下她的手背说:“阿姨,别紧张,我们只是看一下您伤到哪儿了,我们轻轻地,别害怕。”轻轻揭开纱垫,露出一片血肉模糊,潮红的创面不断渗着液体,光是看看就觉得好疼,虽然刚刚肌注了止痛剂,仍然无法平复她惊弓之鸟般的恐惧,疼痛表现在她紧锁的眉头、有点抽搐的嘴角以及全身紧张的状态中,似乎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紧缩着,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主管医生谢雷医生已推着治疗车进来,准备为她再次为她清创换药,护士叮嘱她:“阿姨,放松点,看看窗外的风景,转移一下注意力,就不会那么疼了。”经过与谢医生的沟通和家属的交流中,才知晓,她是一位资深糖尿病患者,患糖尿病已十余年,在亲戚介绍下在一位所谓“神医”处理疗时,将自己烫伤。还说她认为这位“神医”已将她的糖尿病治好了,近一年她未监测过血糖,而且也再未吃过降糖药,从昨晚入院到现在,监测血糖高达30+mmoL/L,夜间一小时测一次血糖。接下来的两天里,她仍然俯卧在床上,一动不动,不和护士们说话,也不和家里人交流,连护士为她测血糖,有时都不太配合。
第三天下午为她做治疗时,护士尝试与她交谈:“阿姨,您这几天感觉好点了吗?”她仍然双目无光,木然地盯着屋顶,并不作答。护士继续说:“阿姨,您的创面通过这几天的抗炎治疗、换药、红蓝光照射,部分已经干燥结痂了,恢复得很不错呢,您有什么心事儿,不妨给我说说,看看我能否帮到您呢?”说到创面,她似乎有了反应,回过神来似的,“哦!伤在后背,我也看不到,只是明显感觉到没前两天那么疼了,甚至有点痒痒,真的好点了吗?”“真的,您不信,让您女儿看看,是不是如我说的那样。”护士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坐在对面的女儿,她连忙站起来说:“是的,妈妈,看起来好多了,渗的水也少多了,你应该能感觉到吧?”“哦,那就太好了,我以为我从此就是个废人了!眼泪随着抽泣滑落下来。护士趁热打铁:“阿姨,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您现在的状态,您觉得是什么呢?她毫不犹豫地说:“无望。”为什么是无望呢?是对什么事没有信心呢?”“我本来就患有糖尿病,这下又伤的这么重,以后我就是家里的累赘,我女儿还没有结婚,这样下去,老公、女儿都会嫌弃我了。”在一旁的女儿听到这些都快急哭了:“妈妈,您怎么可以这么想,您把我养这么大,我还没有为您做过什么呢,怎么会嫌弃你。”护士说:“怎么会呢,您住院这几天,您老公、女儿还有您的姐姐都轮流守候在您身边,每天帮您擦洗、翻身、买菜、做饭,您这才住了三天,治疗效果显著,我们烧伤科治愈过很多大面积烧伤患者呢,您完全不用担心,一定会治好的,您要对我们有信心,对自己有信心呀!”生活,就是一面镜子,您对着它笑,镜子里的您笑容一定同样灿烂,她竟然破涕为笑了。
后来的日子里,阿姨无论是换药、做理疗、还是监测血糖,对医护人员的工作都非常配合,而且随着护士们日复一日的心理疏导,她紧锁的眉头也渐渐舒展开了,跟医护人员、同病房的其他患者以及自己家人沟通交流也越来越多。还夸谢大夫不仅帅气,还年轻有为,医术精湛!每天饭后都由家人陪伴在病区内或者楼下的小花园里散散步,血糖也逐渐控制在了正常范围。
在这半个月的时间,科室医护人员亲眼见证着她态度的转变和身体的康复,并由衷地未为她高兴。越来越多实际的案例让医护人员觉得,有必要将心理治疗、叙事护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通过心理交流和沟通来改变患者面对疾病焦虑的心态,而且还学会了更好的倾听和交流。医学,真是一门伟大的课程,活到老学到老,而且,一切为了健康,它永无止境。
【篇四】叙事护理案例小故事
在医院这个充满着人生百态的地方,总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故事。甚至,我们可以通过故事来看一切的事物。好的故事不仅可以治疗心理疾病,促进健康,而且可以从中寻找自信和认同。
叙事护理就是这样,透过语言描述来复活我们的经验和感受,使经验、感受重现。充分发扬“人本位”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注重人文关怀。尽力做到及时、到位、专业、规范、安全、舒适的护理。而今天,我所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前几日,科室收住了一位青光眼的王大爷,1年来反复眼胀眼疼,这次眼胀痛2小时入院,但程度较以往更加厉害,已经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伴随而来的就是入科当天王大爷自己内心的烦躁和对自己家人和医护人员不由自主的坏脾气。在经过当晚的降眼压治疗后,次日王大爷眼痛比入院时有了明显缓解。第二天我们护理查房,王大爷说他已经不疼了,我们也发现王大爷话多了、愿意和别人沟通交谈了、不再乱发脾气了,但我们总觉得,在他眉宇之间,仍然流露着一丝丝解不开的忧愁。
于是,在我们给他做治疗的同时,试着跟他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天:“王大爷,您现在已经不疼了啊,怎么感觉你现在还是眉头紧锁的样子,家里有什么烦心事?”
王大爷睁开了眼睛,看了我一眼:“谢谢你,孩子,家里没什么事,孩子们都很孝顺,还是这青光眼折腾的我啊,昨天晚上我来的时候态度不好,给你们添麻烦了,我平时不是这样子的,1年多了,每次疼起来一次比一次厉害,看谁也不顺眼,做什么事都不顺心,然后就变成昨天那样子了”
“都已经1年多了啊,那您怎么不早点治疗呢?听说您上次发病时还是在济南时呢,就近在济南就诊的,济南的医学那么先进,您家里条件还那么好,那您还有啥发愁呢?早点彻底治疗多好。”
“我知道,但是我心里就是没来由的害怕,济南的医生也跟我介绍过,但我觉得他们说的太轻松了,我在网上查的东西不是这样啊,做手术还有那么多风险,做完还有那么多并发症,家里的孩子们对我也都不理解,觉得是我胆小,你说我都这么大年纪了,我这样是胆小么?”王大爷一边说,一边不好意思的扭过头去。
奥!我似乎知道他眉头紧锁的原因了,这也是患者普遍的一种术前焦虑心态。“您等我一下,我去给您拿个东西看看您就明白了”。我在办公室拿出青光眼护理宣教手册,手机里翻出了过去青光眼患者康复出院的照片,再次回到了王大爷的病床前。
“王大爷,您看,这是照片都是以前的患者留下的,他们跟您的病情一样,都是青光眼,您看这位老大爷,现在都80多岁了,这张相片是去年拍的,他也是青光眼住的院,也是在咱们这里做的手术,五天后病情好转就出院了,上个月还过来找我们的医生复查聊天,人家这么大年纪手术效果还这么好,您才65岁,正当壮年呢,身体条件比他好太多了!”
“是?”王大爷仿佛一瞬间有了精神,坐了起来,接过照片仔细的端详着。
“王大爷,您再看这些,这些是我们科室专门制作的青光眼的健康教育手册,上面详细的说明了青光眼的健康宣教。手术以后一般也是住院四五天左右就能出院,出院后您就和正常人一样了,这份资料我就留给您了,您文化这么高,好好看看,别一味只相信网上的,在网上查,有时候就是自己吓唬自己”。说完,我对王大爷比了一个加油的手势,就退出病房忙别的去了。
后来的日子里,王大爷无论是做术前准备,还是术后治疗,对我们的工作都特别的配合,而且,我们发现,随着我们日复一日的心理疏导,他的眉头紧锁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跟我们医护人员、跟同病房的其他患者、跟自己的家人沟通和交流也越来越多……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越来越多的实际案例让我觉得,我们更有必要将心理治疗、叙事护理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心理交流和沟通来改变患者面对疾病焦虑的心态。而且,也让我学会了更好的倾听和交流。
【篇五】叙事护理案例小故事
一月的一个寒冷的夜晚,医院异常平静,似乎一切都停止了,就像强风暴即将来临一样。我坐在7楼护士值班台前,看了看台上的时钟。九点钟,我把听诊器挂在脖子上,走到712病房。走廊尽头712病房,有个病人叫威廉斯,刚住进去。威廉斯先生一个人进了医院。奇怪的是,他没有告诉我们他的家人。
他的眼睛又从白床单上移到我的脸上,问我:“护士,你能……”他犹豫不决,眼里闪着泪。他可能想问我什么,但话还没说完就哽住了。我抚摸着他的手,等他继续说下去。他擦去眼角的泪水,然后说:“你能给我女儿打电话吗?告诉她我有轻微的心脏病发作。我一个人住,她是我唯一的家人。他的呼吸突然急促起来,我把氧气开到每分钟8升,一边观察他脸色的变化一边说:“当然,我一定要给她打电话。他抓起床单,吃力地向我移来。“你能马上给她打电话吗?尽快 ”
他的呼吸太快了。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他说:“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她打电话,你放心吧。我关灯,他闭上了眼睛。712病房变暗了,氧气在滋滋地响。我走到窗前,外面很安静,医院的停车场上笼罩着一层薄雾。护士,你能给我一支铅笔和一张纸吗?威廉斯先生叫我。我从口袋里拿出一本小书,撕下一张黄纸给他,把我的笔留给他。然后,我走回护士值班台,坐在电话旁边吱吱作响的椅子上,从入院记录中寻找威廉斯先生的信息。很快就找到了,上面记着他女儿的电话号码,我按那个号码拨通了。
詹妮挂了电话。我在整理台上的病人资料时,总是心神不宁。712病房,我要再去712病房看看。我跑到走道的尽头,进入712病房,发现威廉斯先生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我探了一下他的脉博,发现已经停止了。我按了床头的紧急呼救按钮,并立即为他做人工呼吸。然而,一点作用也没有。一群医护人员冲进来了,对威廉斯先生进行了心脏电击治疗,可是,一点反应也没有。威廉斯先生去世了。其他的医护人员一个接一个静静地走出去,我呆站在病床边,窗外刮起了寒风,有一些雪粒打在窗户上。我心里想,怎么会这样呢?我怎样面对他的女儿?
走出712病房,看到一位医生正在跟已经赶过来的詹妮说她父亲的情况。詹妮转向我说:“我要见他。”詹妮把脸埋在床单上哭泣,我不敢看她伤心的样子。我靠在床边的桌子上,我的手把一张黄色的纸碰了下来,捡起来看时,发现上面写着:“亲爱的詹妮,我原谅你。我祈祷你也原谅我。我知道你爱我,我也爱你。爸爸。”我用颤抖的手把纸条递给詹妮,她看了好久,然后把它捂在胸口,呆呆地望着她的已经去世的父亲。
【篇六】叙事护理案例小故事
心境一科示教室,我院叙事护理学习班成员正在进行第一次案例分享,这次活动以“感受患者疾病背后的故事”为主题,由第一小组的11名护士分别进行分享。 他们从叙事案例介绍、叙事技术的展现、患者的反馈、个人的感受和体会等分享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有与患者的叙事、家属的叙事、朋友的叙事,也有与不同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发作、木僵、拒食患者的叙事。通过叙事,不仅了解了患者疾病背后的故事,发现了患者的例外事件,给患者以信心和力量,也稳定了患者的情绪,达到了患者的认可,密切了护患关系,同时也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效果。 下面分享一个早期干预一科护士毛炎炎讲述的叙事案例:赶走“坏人”
作为一名责任护士,每日都要为患者查房,之前更多注重的是患者的精神症状是否改善和消失,基础护理方面做的是否到位,很少耐心的去感知患者的内心情感,通过一步步学习叙事护理以后,我的工作方式、态度悄然的发生着改变。
科室一级病室有位17岁的小姑娘,少语,易激惹,不愿和护士沟通,偶尔说句话也是我要出院,患者拒食,宁可接受鼻饲治疗也不吃饭,每天都躺在床上。有一天又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我看她还是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我走过去拍拍她说:“玲玲(化名),今天的午饭是菜花炒肉看上去味道很不错,咱起来吃饭吧?”她闭着眼睛没有说话。我继续说:“你看其他人吃的可香了,你不想尝尝吗?”她睁开眼睛看着我蛮横地说:“我不吃。”我平和地说:“你现在的状态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吗?”她突然坐起身态度依旧很蛮横:“是没好处,但我还是不吃,这里的饭太难吃了,我自己做的饭比你们这好吃一万倍,我要出院。”
我以惊讶的语气说:“自己做饭?你可真棒,据我了解像你这个年纪的孩子会做饭的可不多,你都会做什么饭啊?” 她:“我会做蛋炒饭,西红柿鸡蛋、黄瓜炒肉丝好多呢。要不是跟我爸爸吵架我才不会来这里呢。”说着说着她哭了。我递上纸巾让她擦擦眼泪,并拍拍他的肩膀,我问:“在家与爸爸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吗?能跟我说说吗?”
她:“我爸妈都觉得我有病,对我看管很严,哪儿也不让我去,我很讨厌他们,而且我耳边经常能听到一个男同学在说话,说我这不好,那不好,做啥事都说我做不好,说我笨,有时又能听到他讲电视剧里的话又很搞笑,有时晚上突然就听到这声音,我就有点害怕,觉也睡不好,听着听着心理很烦,我想去打工我爸不让去,这次是和我爸打了一架他们把我送来了。”
我:“你这些情况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如果让你给听到的声音起个名字你会叫它什么?”
她:“一年前就开始有了,听到这个声音我就很心烦就叫他“坏人”吧。”
我:“坏人的出现给你带来什么影响呢?”
她:“自打它出现了,我没法正常上学了,我也变得心烦,爱发脾气,有时自言自语,同学们都觉得我奇怪的,与同学们相处的也不好,现在在家休学呢,我妈也不上班了,在家看着我,哪儿也不让我去,心理更烦,烦了我就骂她,他们都觉得我精神病。”
我:“嗯,玲玲,你妈妈经常打电话询问你的情况,每次都嘱咐护士说我们玲玲不吃洋葱,不吃蒜,可见你妈妈真的很关心你。坏人没出现的时候你的生活是怎样的?”
她嘴角上扬露出一丝微笑说:“我很幸福啊,我从小就学习成绩好,同学们都喜欢和我玩,还喜欢和我妈妈一起去逛街,我爸妈没得说那是对我一万倍的好。”她垂下头继续说:“姐姐,我回家了,我得向我妈妈道歉,不应该骂她。”
我:“你妈妈那么疼你是不会往心理去的,看到妈妈很爱你,你也很爱妈妈,你是个懂事的孩子。你想不想把坏人赶走?”
她坚定的说:“想。”
我:“好,护士会帮助你,我们一起努力把它赶走好不好?”
她:“好。”
我:“要想赶走它,我们首先得有力气,如果你再不好好吃饭,身体不但会变弱还可能会出现电解质紊乱,到时候就得补液治疗,这样不但战胜不了坏人,而且离出院不也更远一步吗?”
她:“嗯,护士姐姐,你说得对,我得好好吃饭。”
我俩相视一笑,我:“那快起来洗洗手吃饭吧,饭都凉了。”她起身下床,吃了一整份的午饭。
后来她改为了二级护理,我成了她的负责护士,每天查房她都主动跟我说话,说:“护士姐姐,我能跟着你说会话吗?我现在吃饭可好了,耳边的声音也少了,感觉声音变远了听不太清了。”
看到病人变得越来越活泼开朗,症状越来越少,自己心理也是满心欢喜。这也许就是叙事带来的效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