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文化素质规划八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一】科学文化素质规划
大学生素质目标指思想、文化、身体,即代表德、智、体三个方面。素质的高低不以人种而划分,任何地方都有素质高的人和素质低的人。素质提高代表着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生发展性素质目标和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的政治方向包括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道德素质,包括真诚、勤奋、责任感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包括历史知识、社会知识、文学遗产、人际交往能力等。
大学生发展性质量措施
加强专业技能。
要做好学生的专业素质教育,符合社会需求,提高市场灵敏度,通过市场需求推动人才培训革命,及时调整高等教育监管机制。建立以专业能力培训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加强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技能培训。
2、强化综合素质。
必须考虑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两者相辅相成。在课程设置中,要注重文理的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要传授文学、历史、哲学等知识,还要培养历史感。它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在专业领域更有创造力,还能使学生更善于思考,成为更全面、更成功的人。
加强全面和谐发展。
大学生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在就业选择中,确立正确的价值坐标系,分清崇高与卑下,提升人格,促进职业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而不自负,务实而不庸俗,面对挫折与失败。
具有较强的意志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对事情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认识自我,科学定位,不断提高自我完善的能力。
【篇二】科学文化素质规划
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规划目标是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使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
农民和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素质有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逐步缩小。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重点通过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措施
一切从习惯培养开始,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更加体现在人的细小的行为上。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从习惯培养开始。
习惯养成绝非一日之功,习惯是个大问题,是大智慧。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则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习惯养成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让孩子在习惯养成中发挥主人作用。
通过习惯培养铸造品格,教育犹如海上行船,必须按正确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
【篇三】科学文化素质规划
为了组织实施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20××—20xx年)》(以下简称《科协素质纲要》),根据《科学素质纲要》确定的任务和措施,结合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和《什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十一五”期间目标
到20××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公众科学素质明显提高。围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最关键、最具基础性的问题实现以下目标:
搭建科技服务新平台,注重技术创新,为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农民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强化人才的合理利用,优化人才队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增强科技对提高市域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的能力。
—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重点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城乡劳动人口的科学素质有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逐步缩小;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
—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等公众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得到加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二、实施组织
成立什邡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副市长黄剑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陈碧、市科协主席王昌宁任副组长,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广电局、市畜牧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安监局、市妇联、市总工会、市团委、市科协等相关部门的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市科协,市科协副主席易佑全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各单位负责本单位此项工作的领导和具体实施。
三、任务及责任
对《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的主要任务及责任分解如下:
(一)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牵头部门:市教育局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市文爱办、市环保局、市科协、市妇联、团市委。
(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牵头部门: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局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农业局、市广电局、市文爱办、市团委、市科协、市妇联、市林业局、市畜牧局、市人事局、市水利局。
(三)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
牵头部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责任单位:市总工会、市发改委、市安监局、市环保局。
(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行动
牵头部门: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党校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广电局、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市环保局。
(五)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
牵头部门: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人事局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市妇联、市科协。
(六)科普资源开发和共享工程
牵头部门:市科技局、市科协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爱办、市农业局、市广电局。
(七)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
牵头部门:市委宣传部
责任单位:市广电局、市文爱办、市科技局、市科协、市农业局。
(八)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牵头部门:市发改委、市科协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局、市安监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广电局。
(九)政策法规、队伍建设与监测评估
牵头部门:市科技局、市环保局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局、市人事局、市农业局、市广电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市党校。
(十)经费投入
牵头部门:市财政局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局、市人事局、市农业局、市广电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
四、工作进度
“十一五”期间,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工作大体分三个阶段。计划如下:
20××年:
—组织落实,建立工作机构和制定工作制度;
—明确职责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对《科学素质纲要》进行任务分解,由各牵头单位会同有关责任部门研究各项任务的具体实施工作方案;
—组织开展广大群众参与的各类科普活动,多种方式动员全民参与;
—开展工作调研,了解与实施工作相关的情况和问题,指导各单位各部门推进实施工作。
20××—20××年:
—推进主要行动和基础工程,针对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提供并落实相关施;
—落实政策、投入、队伍等相关保障条件;
—探索、研究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工作模式和机制,总结经验,指导各部门推进实施工作;
—开展中期评估。
20××年:
—继续推进实施工作;
—对“十一五”期间实施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
—研究制定“十一五”实施工作的阶段目标、任务和措施。
五、工作措施
《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时间长,涉及范围广,工作量大,难度高。实施的关键在政府推动,核心在全民参与。
(一)加强领导、密切协作。市政府负责领导《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工作进行统一动员部署和督促检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能范围及计划开展工作。牵头部门要按照《科学素质纲要》提出的主要任务和本方案职责分工,会同责任单位以外的有关部门,结合本部门实际,积极参与实施工作。按照《科学素质纲要》规定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各成员单位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范围。
(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以全体公民为科学素质建设主体,发动全民参与《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坚持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抓住科学教育这个关键环节,加强资源整合力度;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作用;加强科普资源建设与共享,努力形成社会化大科普格局。
(三)加大投入、健全队伍。结合科技、科普工作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市财政每年应预算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此项工作的开展,要建立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工作队伍,加强督促检查和检测评估,建立动态协调机制。
(四)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加强领导小组与成员单位间的沟通与联系,建立健全情况通报制度等工作制度,及时反馈和沟通实施中的工作情况。各成员单位间既分工明确,又协同配合,形成整体合力。搭建社会化工作平台,加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与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充分整合、利用现有各类资源,加强所属各部门、单位和团体之间的横向联合,形成上下联通、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
(五)检查监督,责任到位。领导小组负责对各部门的实施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监督,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及时将检查监督情况报告给各成员单位。领导小组每年组织一次督促检查。每年各成员单位应向领导小组办公室书面汇报当年的实施情况。
(六)围绕主题,全民参与。广泛开展宣传和社会动员,系统设计全民参与的科普活动。针对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共性问题,每年确定一个工作主题,围绕主题开展工作。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拟定工作方案,多种方式动员全民参与,充分发挥公民作为科学素质建设参与主体的作用,调动全民参与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积极性。
【篇四】科学文化素质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和谐发展”的良好风尚,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奠定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
(二)工作目标。到20-年,全县党政领导重视、部门配合得力、社会各界共同推进科普工作的格局基本形成;科普组织网络、阵地设施、志愿者队伍、工作手段不断完善;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初步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到20-年,全县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长足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组织网络、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二、主要任务及职责分工
(一)坚持面向未来,强化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教育
1、不断加强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通过校园广播、邀请科技专家教授进校园为学生作报告等形式,对广大学生进行科普教育。重点普及保护生态、节能降耗、健康文明生活、安全避险等知识和观念;利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优势,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
2、广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比赛、“三小”(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活动及其他各种科技知识大赛;建立和巩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开展“大手拉小手”青少年科技传播行动;组织学生进基地、大专院校实验室和大型企业生产车间,进行科普调研活动,在校学生参与率不少于85%。
牵头单位:县教育局、团县委;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环保局、县科技局、县农委、县妇联、*报社、县科协、各乡镇。
(二)立足强基固本,强化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1、加强农民科技培训。依托农函大辅导班,对基层党员干部开展中长期实用技术培训;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充分发挥农函大、县科普活动中心、乡镇农民技术学校等培训阵地的作用,深入实施“阳光工程”,每年对农民培训不少于2万人次,重点开展农村实用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知识、现代科技、农村现代化和小城镇建设管理等培训,切实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在广大待业青年中广泛开展生产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1-2门农业生产实用技术或职业技能。
2、加强农村经济组织建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和扶持由专业户牵头,以乡村能人为核心,以技术推广和传播为手段的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把更多的农民发展成为协会会员,不断提升他们的科技意识,增强他们发家致富的本领。
3、拓展农村科普阵地。在全县建设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配备科普宣传员,推广普及农业科学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改貌。
4、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利用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科普赶集等活动,通过开展科普讲座、举办科普展览、发放科普资料、播放科普影视等形式,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
5、开展“育家风、促民风、树文明乡风”主题活动。以培育积极健康的新型家风为切入点,宣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农村大力革除陈规陋习,切实弘扬文明新风,不断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深化新时期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评选表彰一批家风建设标兵户,推广扶持一批农村文化中心户,征集一批文明和谐的家规家训和村规民约。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农委、县科协;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财政局、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县卫生局、县科技局、县林业局、县司法局、县计生委、团县委、县妇联、*报社、各乡镇。
(三)围绕城镇发展,强化城镇人口科学素质教育
1、深入开展“科教进社区”活动。督促有关部门加大对社区基层公共科普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在资金和场所上给予优先安排;充分利用专家咨询、科普讲座、展览等形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大力倡导“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社会风尚。
2、加强企业职工的继续教育。大力普及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高新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知识,提高管理干部的决策水平和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在企事业单位大力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工作;广泛开展-等活动,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与进步。
牵头单位: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总工会;责任单位:县发展计划委员会、县经贸委、县科技局、县文化(广播电视)局、*报社、县科协、各乡镇。
(四)实行机关先行,强化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教育
1、建立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习机制。认真贯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把科技知识作为干部理论学习和党校培训规划的重要内容,在干部公开招考、竞争上岗以及公务员录用时,充分考虑科学素质因素,切实提高全县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技知识水平。
2、鼓励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参加各类科普活动。有针对性地面向各级领导干部组织系列科普报告会,每年组织不少于3场次;督促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在每年的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带头参与科普活动。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县人事局;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直机关工委、县科技局、县卫生局、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县司法局、县总工会、县妇联、团县委、县科协、各乡镇。
(五)针对女性特点,强化妇女科学素质教育
1、提高妇女受教育程度。坚持男女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创造有利于妇女接受教育的社会环境;强化社区家庭教育作用,不断提高家长素质,完善多元化的资助渠道,帮助特困女学生完成学业;深入实施“双学双比”活动、女性素质工程,在各类文化技术培训中,女性比例要达到1/3以上,切实提高农村妇女的科学文化和实用技术水平;重视残疾妇女接受教育的权利,提高残疾妇女素质。
2、加强妇女人才的培养。研究制定妇女人才培养规划,在政策导向、环境构建、工作条件、资源倾斜等方面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推动妇女工作专业人才、党外妇女人才、优秀女企业家等人才培养工作,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妇女人才梯队,带动整个妇女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女干部和女后备干部的培养,使之经常化、制度化,不断提高女干部的政治、业务和综合素质,提高其参与竞争的能力;根据行业特点,不断提高企业职工代表中女代表的比例,充分发挥女职工在民主参与和民主管理中的作用。
3、提高妇女保健意识。为妇女提供生理卫生、心理健康和卫生保健等咨询服务,不断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积极参与各种有益身心的活动。
牵头部门:县妇联、县委组织部;责任部门: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县教育局、县农委、县计生委、县总工会、县残联、县科协、各乡镇。
三、时间安排和保障措施
(一)时间安排。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工作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习国务院颁发的《科学素质纲要》精神;研究制定贯彻《科学素质纲要》实施意见。
第二阶段:举行*县《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启动仪式;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对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工作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年底召开总结汇报会,交流一年来纲要实施情况,确定下一年重点工作。
第三阶段:推动各项工作开展,针对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提出并落实相关措施;开展中期评估。
第四阶段:继续推进实施工作;对“十一五”期间实施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研究制定-年实施意见,提出-年阶段性目标。
(二)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成立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科学素质纲要》在我县的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科协,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负责协调和落实县领导小组作出的工作部署。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根据职责分工,认真完成承担的工作任务。牵头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会同责任单位研究制订可操作性强的具体工作方案。各地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2、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和完善多渠道的投入机制。根据财力情况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步提高科普经费、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同时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承担的实施任务,统筹考虑和落实所需经费。要广泛吸纳境内外机构及个人资金支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3、强化队伍建设。要注重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不断提升科协干部、各级各类学校的科学课教师等专职队伍的科学素质和业务水平。充分调动在职科技工作者、大学生以及离退休科技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大、素质高的兼职人才队伍和科普志愿者队伍。
4、突出重点环节。坚持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抓住科学教育这个关键环节,努力建立校内外、社区、企业、乡村以及机关等科普宣传教育机制;加强科普资源整合力度和社会化科普资源库建设,推动全县科普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主渠道作用;针对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共性问题,每年确定一个工作主题,围绕主题开展工作。
5、搞好宣传发动。全体公民既是科学素质建设的实施主体,更是受益主体。各地、各部门要高度关注公民的科学需求,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大力宣传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重要性,激发公众的科学兴趣,使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要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利用各种途径和资源,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教育、培训和科普活动,为公民参与科学素质建设创造条件,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实现公民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
6、加强监测评估。建立和完善全民科学素质状况和科学素质纲要实施情况检测指标体系,加强督促检查和检测评估,建立动态协调机制。县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负责对各地、各有关部门实施《科学素质纲要》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并提出年度工作要点和建议。
【篇五】科学文化素质规划
谈到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目标和措施,这里将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主要目标的制定和细化,目标要尽量量化,方便考核
二是措施的制定和分解,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计划,及相关时间安排
具体目标个人将其分为四个大点:1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3立足专业,打牢基础;4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措施则是应结合大学生自身专业和社会实践能力,学校和个人选择有利于职业生涯体系建设的社会实践机会,像对待文化要有科学的观点与支撑、要善于挖掘文化的本质即不可脱离生活实际去分析有关文化、平时多阅读高质量的文章,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名著,在当今手机快餐文化流行的今天这一点尤为重要、多实践,多走访,多参观,设身处地地去了解。在确保学业成绩的同时加强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确定职业目标。
【篇六】科学文化素质规划
为全面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深入实施,加快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全力推进我县创建全省科普示范县工作,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台实际情况,制定xxxx年度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计划。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广泛开展科学素质宣传教育活动
台属各宣传部门,要大力宣传我县科技事业发展成就,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营造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加快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增强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为我县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1.新闻中心、广告中心、总编室针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生态文明、食品安全、医学保健等社会热点焦点中的科技问题,及时开展科普宣传,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来认识问题、指导生产生活。要配合做好本年度“全国科普日”、“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送科技法律文化下乡”等重点活动的宣传报道。
2.社教中心和总编室,要新开辟两个以上广播电视专栏,增加科学素质宣传内容的播出时间及频率。
3.广告中心要精心组织,播出一批制作精美的公益广告,增强科普工作对受众的吸引力。
二、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性打造全民科学素质宣传平台
运维中心、广播电视村村通办公室完成年度广播电视村村通、村村响工程任务,实现县内广播电视村村通、村村响全覆盖。积极实施数字化无线覆盖工程,继续扩大广播电视有效覆盖范围。
运维中心在本年度完成新老城区和现代产业园区18块户外大屏接入工程,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大力实施广播电视网站和手机媒体平台建设。台运维中心要积极开展相关设备采购、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工作,保证在年底前完成网站运行和手机APP平台建设。
三、积极开展各类科学技术培训,提升我台干部职工科学水平
由广播电视村村通、村村响办公室牵头,在本年度举办广播电视村村通、村村响技术培训,邀请省内专家对全县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专项业务培训,提高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由办公室负责,举办网站建设、手机APP科学技术培训,让全体干部职工学习掌握网站系统和管理方式,提升台网站管理维护人员的工作水平。
【篇七】科学文化素质规划
一、提出背景
21世纪是科学技术更高更快发展的时代。
每一个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从小就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为了适应科学技术与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我校积极开展少年科技活动,并在各级各类科技活动比赛中获得较大的成果,而且涌现了一批热心指导少儿科技活动的优秀教师。结合师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实际,我校开展了《加强科技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课题研究活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强化科技意识,深化科学知识,培养他们多种能力与良好的科学习惯,加快我校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步伐,整体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基本理念
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引下,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使学生在亲身的实际体验和实践探究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技术能力,并以“科学——技术——社会(STS)”的教育观念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技术的本质、地位、作用和价值,增强技术意识,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科技教育应充分注意重视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并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构建起一个以科学教育为引导、以技术教育为主干、以学生生活为取向、以实际项目为载体、以探究学习方法为基点的学科新体系,通过科技教育树德、增智、强体、益美,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1、以科学教育为引导。科技教育包括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科学教育的功能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观念、习惯、态度等情感因素和适应社会的生存、合作、竞争等现代意识,着重于在实践中进行科学思想教育。因此科学教育主要应该成为渗透其中并贯穿始终的指导思想,为技术教育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2、以技术教育为主干。科技教育中的技术教育,重在通过技术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技术能力、形成技术素养,这是本学科的技术性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因此,必须以技术教育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与核心,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逐步增加技术含量,形成技术素养上的内在序列和梯度结构,从技术设计、技术操作、技术评价三个方面保证学生进行完整的技术活动实践,并加强技术学习领域内不同内容、项目、板块之间的联系与整合。
3、以生活内容为取向。科学与技术教育一般选择对学生的发展有益、对未来生活有用、与科技发展趋势有关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为依据,逐步增加教学中的技术含量,加强科技教育活动,充实具有现代意义的教育内容,增强科学与技术教育的现代性和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广泛地应用于生活,强调学生的生活学习。
4、以实际项目为载体。科技教育是通过进行一个项目的设计,完成一件制作、形成一种作品的形式,学习相关的知识、技能,包括材料的选择、工具的使用和方案的设计,培养合作、严谨等科学精神和态度等来实现教育目标的。一般而言,一个项目就是一个系列性的技术过程,是由若干个技术环节和技术要点所组成的。应对现实生活中选择的内容进行一定的加工或改造,使之成为既符合技术特性和社会需要又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实际项目。
5、以探究学习方法为基点。科技教育活动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探究学习方法的过程,任何项目的设计和制作加工都是通过学生充分的想象和探究来实现的。所以在教学组织和实施的全过程中,都必须以学生的探究学习方法作为基点,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增加弹性和开放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之能够不断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调节,从而加深个人的学习体验,培养其科学探究的思维和方法。
三、实施原则
1、全面性。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教学内容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2、实践性。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动手操作,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开放性。在教学内容、活动组织、学习评价等方面给老师、学生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4、合作性。在参与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教育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团结互助、尽职尽责,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5、适应性。内容贴近学生生活,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利于为他们的人生建造知识大厦永久基础最必需的内容。
四、基本目标
(一)总目标
1、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精神、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各学科教育与青少年科技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家从事科学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品质与精神,了解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价值规范或准则,如客观性精神、理性精神、实证精神等;懂得科学研究并不神秘,所有的人都可以参与;体会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我们当今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一个人要为现代社会做贡献,就必须具有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态度,以及孜孜不倦、不断进取的科学探究精神。
2、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与社会中的科学知识、技能与方法,提高科学探究与动手能力。通过自然课与课外科技活动使学生对自然科学有进一步的了解,对常见的社会事物有初步认识,学会观察、了解周围事物的方法,知道地区、国家、世界的环境和社会变迁的浅近常识,逐步认识、关心地区的经济生活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具有初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并学会一些前线的体育与保健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同时,要让学生通过进一步接触与熟悉科学研究方法,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要善于考虑和探索,学会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方法。学生要学会使用简单的仪器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能用数据进行描述、比较、表达,能用简单的图表进行说明,能够进行一些小制作、小发明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观察、了解周围事物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学会使用一些常见的社会公共生活设施和收集、整理、运用社会信息的简易方法。在强化基本技术教育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动手又动脑的技术学习的兴趣,开发其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主动运用科学文化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促进其对技术的理解、探究、反思与创造;着重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正确态度,促使他们逐步形成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技术素养、初步的技术创新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3、逐步养成科学的行为与习惯。要求学生能够养成通过提问、阅读科学书籍、使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发现事物的习惯,学会文明交往、行为规范、遵守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准则,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合理的作息安排,爱好体育等各种有意健康的活动,能较好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了解各种环境污染的危害,具有关心生态和环境保护的意识与习惯。
(二)分目标
1、科普知识介绍
(1)认识几位伟大的科学家,了解他们不平凡的事迹,并自觉学习他们的科学品质。
(2)通过科普书籍、报刊的阅读和广播、电视、网络的使用,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
(3)能根据自己的能力,通过手抄报、电子小报、项目作业等向其他人传播科技发展动态,宣传科普知识。
2、科技小制作
(1)通过调查、比较、试验等活动,认识各种常用材料及其不同用途, 学会正确处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废旧材料。
(2)知道纸质类、木质类、金属类、塑料类等材料中一些常见易加工材料的性状和用途, 会使用一些复合材料和连接材料进行部件连接。
(3)知道常见的简单工具的名称及用途,会根据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目的选择工具,会使用一些常用量具。
(4)能根据说明书进行简单玩具的拼装与制作,或根据制作要求和操作示意图进行纸、木模型的制作。
(5)认识一些简单图样,并用图样进行简单的作品设计,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6)能用草图或语言来表现作品的构造、制作过程和设计思路,能在讨论的基础上改造设计思路、制作计划。
(7)能看懂加工图样中的剪切线、折叠线、粘贴面等符号,能理解简单的外观图、实物图、操作示意图,会看简单实物图。
(8)通过动手、动脑搞制作,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通过操作与讨论,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创造能力,养成精益求精的科学品质。
(10)通过观赏、讨论、测试等活动,对作品进行简单评价,形成初步的技术作品鉴赏能力。
3、科技模型(航模、车模、航空、建筑模型等
(1)会自行制作简单的航空模型。
(2)了解飞机升降和转弯的道理,并能运用此知识来对自己制作的航空模型进行调试,能使模型较好地在空中飞行。
(3)了解车模、航模的工作原理,会拼装车模、航模并较好地控制它们。
(4)培养学生对科技模型的兴趣。
(5)在活动过程中能克服困难,善始善终,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
(6)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及省、市、区等举办的科技模型比赛,力争取得好成绩。
4、科学幻想画
(1)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关系,懂得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道理,树立环保意识。
(2)引导学生大胆幻想,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
5、生活科学
(1)能使用常用洗涤用品进行一些器具和小物件的清洗,并注意洗涤安全。
(2)能辨认常见纺织品的标识,能在家长指导下进行一般衣物的洗涤、晾晒和折叠。
(3)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会阅读简单的家用电器说明书,学会使用家用电器,增强安全意识,养成节约用电的习惯。
(4)会使用煤气灶、热水器等,学习做饭菜,初步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能合理进行营养搭配。
(5)懂得一些生活小常识、小窍门,并把它们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6)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身边处处是科学。
6、种养植
(1)通过种植、饲养及农副产品的市场调查等活动,学会简单种植、饲养的一般方法, 了解农副产品的一般生产和销售过程,获得积极的劳动与技术的感受。
(2)种植常见作物、花卉,记录生长和栽培过程,知道栽培作物的水、土、光、肥的一般管理方法。
(3)学习1-2种作物、果树、花卉的繁殖方法,进行一项改良作物、果树、花卉品种的小实验。
(4)饲养1-2种常见小动物,记录饲养和生长过程,知道养殖动物的饲料配置及管理要求,对所饲养的小动物进行简单的训练试验,了解训练方法。
(5)了解农副产品的一般生产、储藏、保鲜和销售过程。
(6)了解一些现代农业技术〈生物治虫、无士栽培、节水灌溉、人工温室等)。
7、科学发明
(1)意识到人类的进步与文明,是建立在无数发明的基础之上的。人类能不断发展,离不开发明创造;在当前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更离不开发明。发明能使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上升到新水平,把人类社会推向更高层次的文明。
(2)能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一些发明创造活动,写一些科学小论文。
(3)培养学生的发明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技术的兴趣,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信念,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8、信息技术
(1)了解信息技术基本作用,了解计算机部件,掌握键盘、鼠标基本操作,能正确开关机。
(2)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方法,能熟练地进行汉字输入,会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基本操作。
(3)能使用计算机绘图工具进行图形的制作、着色、修改。复制、组合。
(4)掌握计算机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能用计算机作文,会在计算机上进行文章的编辑、排版和保存。
(5)了解网络的简单应用,会用浏览器收集材料,会使用电子邮件。
(6)学习网站制作、动画制作、图片处理等模块,能用计算机制作简单的电脑动画,电子报刊、多媒体等作品。
9、科学探究
(1)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2)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3)知道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
(4)能提出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作出书面计划
(5)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测量、采集数据,并作实验记录。
(6)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
(7)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8)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9)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解释。
(10)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能对数据整理过程中发现的冲突或矛盾之处进行分析和判断。
(11)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10、科学知识
(1)学习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空间三大领域中初步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物质世界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用途和变化,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
(3)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物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对人自己的身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
(4)通过对地球与空间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太阳系的概况及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道理。
五、实施建议
1、关于科普知识
通过讲故事、演讲比赛、观看科普录像、自行阅读科普书籍等形式,开展“我心中最崇拜的科学家”主题活动和科普知识竞赛等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开拓学生的科学技术领域,引领学生走进科学的殿堂。
2、科技小制作(包括科技模型制作)
一般来说,科技小制作分为四个阶段,即定向、制作、完成和坚持阶段。指导教师在小制作的每个阶段都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制作对象分别给予具体的指导。
(1)定向阶段。首先要明确任务,制作一件什么东西;然后借助于实物、模像等,通过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认识活动,为需要制作的东西定向,制成图纸。我们通常把这个过程称之为“设计”。指导老师的工作,一是明确下达任务,以防止思想的互相干扰;二是具体指导学生定向和设计。要教育学生在没有设计出图纸之前,不要动手去制作。要培养他们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独立创造的能力,告诫他们,懒于思考和粗心大意都会导致整个小制作的失败。
(2)制作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技能,包括①正确掌握和安全使用工具的技能;②正确地使用材料的技能;③准确地制作零部件的技能;④熟练而合理地把零部件组装起来,成为一件完整的小制作的技能。
制作开始时,学生会很高兴,也会表现出急于求成的心态。这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先慢后快,以保证质量。时间长了,学生的兴趣又会减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制作过程中,除非发现原有设计确实有错误外,一般不要轻易对原设计进行改动。
(3)完成阶段
这个阶段学生会很兴奋、很自豪,认为自己付出了劳动,掌握了一种技能,创造了一种东西,有了成果。而且,总希望自己的成果是最好的,能得到教师的肯定。教师可以粗略地根据小制作的工艺水平评分,肯定成绩和优点,指出不足,并具体分析产生不足的原因,分别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使学生的小制作能得到预想的效果。在完善小制作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正确技能的形成,为下一阶段工作打下基础。
(4)坚持阶段
一件科技小制作完成后,要检验是否达到了预想的目的,就要通过实践,如航空模型要试飞,航海模型要试航,风向环要安装试放……这是科技小制作的关键阶段。经验证明,往往不能一次成功,需要经过多次改进,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辅导教师要针对学生容易灰心的情况,加强思想教育,告诉他们不要灰心,坚持就能胜利。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把这件科技小制作做成功为止。这样,会使学生受到深刻教育,使他们养成持之以恒、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毅品质。
3、生活科学
教学前应尽量让学生理解家用电器等物品的工作原理,认真阅读理解使用说明书。教学时,尽量避免照本宣读,空谈主义,要利用形象、直观的手段向学生介绍,并尽可能让学生当场试验一下,回家后学习使用这些物品,纠正家长在使用过程的错误,科学使用。这样,能让学生记忆深刻并经常应用,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4、科学发明与探究
学生发明创造常用方法有:
(1)加一加
思考方法:可在这件东西上添加些什么吗?需要加上更多时间或次数吗?把它加高一些,加厚一些,行不行?把这件东西跟其他东西组合在一起,会有什么结果?
(2)减一减
思考方法:可在这件东西上减去些什么吗?可以减少些时间或次数吗?把它降低一些、减轻一些,行不行?可省略、取消什么吗?
(3)扩一扩
思考方法:使这件东西放大,或使这件东西的某一部分或几部分扩展,会怎么样呢?
(4)缩一缩
思考方法:使这件东西压缩、缩小;或使这件东西的某部分缩小,会怎么样呢?
(5)变一变
思考方法:改变一下形状、颜色、音响、味道、气味,会怎么样?改变一下次序会怎么样?(6)改一改
思考方法:这件东西还存在什么缺点?还有什么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吗?它在使用时,是不是给人们带来不便和麻烦?有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吗?
(7)联一联
思考方法:某个事物(某件东西或事情)的结果,跟它的起因有什么联系,能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吗?把某些东西或事情联系起来,能帮助我们达到什么目的吗?
(8)学一学
思考方法:有什么事物可以让自己模仿、学习一下吗?模仿它的形状、结构,会有什么结果?学习它的原理、技术,又会有什么结果?
(9)代一代
思考方法:有什么东西能代替另一样东西吗?如果用别的材料、零件、方法等,代替另一种材料、零件、方法等,行不行?
(10)搬一搬
思考方法:把这件东西搬到别的地方,还能有别的用处吗?这个想法、道理、技术,搬到别的地方,也能用得上吗?
(11)反一反
思考方法:如果把一件东西、一个事物的正反、上下、左右、前后、横竖、里外、颠倒一下,会有什么结果?
(12)定一定
思考方法: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或改进某一件东西,为了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和防止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疏漏,需要规定些什么吗?
5、种养植
要让学生了解当地种养的情况,知道种养植所需要的条件,学校开辟种植园地,分年级分种类,开展小种植活动。
6、电脑操作
(1)电脑绘画
指运用各类绘画软件或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制作完成的作品,包括主题性单幅画或组画,或者是针对一定目的和用途制作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美术作品。
创作的视觉形象可以是二维的或三维的,可以选择写实、变形或抽象的表达方式。
作品表现形式可以是手绘效果的,即用一定的技术处理手法,用电脑来模拟绘画效果;也可以是图像素材重新组合的,即将自己获取的图像资料进行筛选,挑选出需要的视觉信息进行创作,有意识地表达主题。
(2)电脑动画
指运用各类动画软件,通过角色(原创)绘制、音效处理与动画制作,完成的二维或三维的电脑作品。
作品可以是表现一定故事情节的动画小品,也可以是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多媒体动画节目。(3)文字编辑与电子报刊
指运用各类文字、绘画、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参照电子出版物的有关标准,创作的电子报或电子刊物。
电子报应该含有(真实或虚拟的)报名、刊号、出版单位或出版人、出版日期、版面数(2到4)、导读栏等报纸刊物所应包含的有关要素。在导读栏中至少有两个以上的栏目设置超级链接。
电子刊物应该含有封面、封底、目录页、(真实或虚拟的)刊名、刊号、主办单位、主编和编委、出版日期等刊物所应包含的有关要素。除封面和封底外应有2到4面正文页,在目录页至少有两个以上的栏目设置超级链接。
(4)网页制作
使用语言或网页制作工具编制的基于互联网环境的,阐释某个主题或传递某些信息的作品。
(5)程序设计
以各种计算机程序语言编写的具有较为明确的设计思想、贴近作者学习生活的程序软件,或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各学科知识的小游戏软件。
(6)图象处理
能够基本掌握图象处理的基本技法,能够运用这些技能制作出主题鲜明、色彩搭配、结构合理的作品。
六、实施措施
1、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科技教育活动的指导,学校应专门成立由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年级组组成的科技活动领导网络并明确责任。
2、制度保证
学校不定期地召开各种研讨会,推进特色活动进程。各年级组定期召开研讨活动,讨论解决课题开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导教师间还应随时对所遇问题进行交流、协商。
3、加强培训
人人都是科技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为了提高活动的成效,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实行“团体指导,协同教学”,提高全体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的能力,激发教师参与科技综合实践活动的热情。
4、完善设施
为了保证科技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在资金上给予保证,根据需要开辟种植园地,添置相应的设施和器材。
5、成果展示
为了展示学校科技综合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
(1)学校每学年举办一次科技节。
(2)学校建立科技成果展示室,定期组织师生学习、参观,接受科技熏陶、教育,激励全校师生发明、创造热情,取得更大成绩。
七、评价方法
科技教育活动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评价应以主体性、过程性、形成性和发展性评价为主,它应根据学生在科技教育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和表现状况,对其优点、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进行多样性地评价,关注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中的个别差异。强调评价的整体观、多元化、过程性。
在评价方式上,主要对学生采用形成性激励评价方式,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自我评价、档案袋评价、他人评价。
(1)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以学生自身作为评价主体的一种评价方式,根据科技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由学生设计一张自我评价表。对于自身获得的学习结果、思考方式、生活方式、心理变化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促进自身向好的方向发展。
(2)他人评价
评价表式的评价、档案袋的评价都是以学生的角度出发,体现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和过程,而在科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同学、教师、家长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为学生设计一张评价卡,在每一次活动后,由同学、老师或家长来填写评价卡,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
【篇八】科学文化素质规划
一、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提高思想道德认识,重视思想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水平.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造福.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也难以避免人格上的缺失,甚至危害社会.
二、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是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