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三长一站工作计划(推荐3篇)

工作计划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1-24 21:10:06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街道三长一站工作计划1

找准“小切口”,解决管理难题。从推动“三长”主动入户了解、发现问题这个“小切口”入手解决城市管理领域“大问题”,充分依靠市民、发动市民,变全体市民为城市管理_,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问题与矛盾,将大部分问题发现在基层一线、解决在基层一线。20_年以来,共巡查、整改城市管理问题近2万件,市民城市管理问题投诉率下降45%,满意度提升至90%。

跟踪“全链条”,提高工作质效。对辖区内“三长一站”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定期调度,发现明显落后于应办理进度或离办结期限前1天仍未处置完成的城市管理案件,通过微信群、电话双重途径进行催办,提醒相关责任部门加快办理进度或按期办结。巡查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全过程跟踪问效,确保问题全部销号,工作落实到底,问题处置效率同比提高63%。

落实“大闭环”,强化督导考核。建立了可量化、可操作、可评价的督导考核机制,每月采取线上工作群监督评价与线下现场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将考核结果与城市管理奖补资金挂钩,并纳入全区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形成“管、督、考、奖”紧密结合的“大闭环”,以督促考,以考促进。20_年,共组织抽查52次,下发考核通报8期,有效提高了各责任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

街道三长一站工作计划2

在社区治理过程中,如何实现信息在社区党支部和居民间的双向互动,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西田社区通过全面实施“三长一站”工作机制,完美解决了这一难题。

“三长一站”工作机制指的是街巷长、楼院长、区片长和城市治理服务站。街巷长、楼院长、区片长要负责好各自职责片区内城市管理方面工作,深入到社区、商户,了解社情民意,当好桥梁纽带,对责任区域内明显的城市管理违规行为进行劝阻或上报,对萌芽状态的城市管理问题进行化解、预警等等。城市治理服务站则主要负责对“三长”的日常联络调度,对“三长”反映的重要问题进行协调处置,联络、组织区域内市政、园林、环卫等各类设施的养护、作业、巡检、执法等专业人员,搭建群众及社会各界参与协商的议事平台,协调解决区域内城市管理相关问题。

这也就是说,社区居民的大事小情都“有地可诉”“有处可解”,充分调动了全民共建社区的积极性,既拉近了干群关系,又能及时解决居民难事,进一步实现服务治理无死角。

全民齐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深入家家户户

在西田社区,由社区党总支书记直接担任城市管理服务站站长,“两委”成员分贝为区片长、街巷长、楼院长,调动全社区楼长、志愿者、网格员参与其中,可说是形成了社区“一把手”带头干、全员参与干的热烈氛围。制度有了,人员配备上了,西田社区还建立起了长效工作机制。街巷长、楼院长、区片长建立工作群,开展日常巡查、上报巡查信息,联勤联动闭环处置。只要居民提出问题,要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解决,及时反馈,实现居民“小事群内办、难事联动办、件件闭环办”。

不仅要社区干部带头干,西田社区还充分发动社区志愿者、热心居民凝心聚力参与城市治理,倡导居民勤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号召全社区居民参与其中,让“小区事、门前事、家里事”事事都能得到解决。西田社区组建了“爱心西田 同心志愿”志愿服务队,进一步提升党员和社区居民参与度,实现了社区内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互动机制。让每一个社区集体的决定都是全体居民的意志体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筑造了为民服务的坚实堡垒。据统计,自西田社区“三长一站”工作模式开启以来,已解决问题36起,有效解决乱停车、乱堆杂物、楼道内电动车充电、调解邻里纠纷等民生问题。社区党员志愿者和爱心西田同心志愿志愿者每周六定期在社区开展清洁、文明等志愿活动,累计已开展52次。

下一步,西田社区将持续优化“三长一站”工作机制,持续发动社会资源、社区居民,广泛征集意见建议,细化工作措施,凝心聚力,推动群众参与城市治理。让社区居民对社区治理由“知道”变成“支持”在化为“实践”,全民同谋划、共参与,用“三长一站”工作机制这根“绣花针”穿起了社区工作的“千条线”,带领全体居民织出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路。

街道三长一站工作计划3

突出顶层设计。城阳区城市管理委员会高位推动,制定印发《城阳区城市管理领域“三长一站”工作实施方案》,区领导挂帅成立领导小组推动工作,创新建立“12341”工作法,即以提升民生福祉为核心,农村、城市两类社区同步推动,区级统筹协调、街道跟踪督导、社区具体负责三级协同联动,明确楼院长包点、街巷长包段、区片长包片,站长牵头抓总四项职责,建立问题处置一套台账,推动“三长一站”工作落实。

多元协同发力。建立“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快速响应机制,以社区为单位牵头建立“三长一站”工作微信群,将市政、园林、环卫、执法等行业主管部门工作人员以及物业公司负责人、城市体检员等纳入微信群,搭建社会各界参与协商的议事平台,及时处置区域内城市管理相关问题,形成问题解决“微循环”。截至目前,已将1393名行业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纳入群中,解决居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1000余件。

坚持试点先行。深度挖掘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样本,在城阳街道西田社区探索建立“红袖标”服务队,巧用“社区回音壁”反馈市民关注热点城市管理问题,在惜福镇街道铁骑山社区探索人机结合运用监控系统辅助“三长”巡查提高问题发现处置率,从农村、城市社区中选出的30个样板社区,相关经验做法已在全区推广。

推荐阅读:

留守儿童街道办工作计划(热门30篇)

街道志愿服务团体工作计划(精选28篇)

街道春节工作计划书(必备73篇)

乡镇街道党委工作计划表(优选7篇)

街道畜牧养殖工作计划(推荐34篇)

街道人大宣传工作计划(推荐14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