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望的实现》原文范文(精选11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6-18 10:51:41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原文,汉语词语,读音是yuán wén,释义为原作品、原件,出于明张居正《女诫直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愿望的实现》原文范文(精选11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 《愿望的实现》原文

  平时放学回家,总看到飞机在我头顶上空飞来飞去,心想:哪一天我能坐上飞机该有多好啊!这一天终于来临了,今年的五一,妈妈真的要带我坐飞机去北京了。当时我听了不知有多高兴,连梦里都想着坐飞机的感觉!

  我最高兴的日子终于来到了。4月29日早晨,我和妈妈早早地来到盐城飞机场。在机场只看到一架飞机停在跑道上,我恨不得一下子就跨上飞机才好呢!可时间没到,我们左等右等,等了近1个小时才登上飞机,可把我急坏了。登机后,我和妈妈坐在靠窗的位子。我环顾了一下四周,这飞机不算大,只能坐30多人,听说有大飞机可以坐300多人呢!不管怎么说,飞机虽小,但我总算坐上飞机了。坐下不久,飞机就准备起飞了。飞机开始加速向前滑动,越来越快,一会儿就离开地面腾空斜着身子向云层穿去,再也看不见地面上什么东西了。突然眼前一亮,飞机跑到云层上面来了!上面晴空万里,碧蓝的天空象锅一样盖在上面,窗外的云彩,有的象棉花,有的象羊群,有的象奔腾的骏马,漂浮在天空中……

  飞机一上一下,有点颤动,有的时候,我连气都喘不过来,耳朵嗡嗡作响,心里又害怕又高兴,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时,妈妈看出我的心思,就给我讲有关乘飞机的知识,还让我张开嘴巴……

  时间过得真快,1个多小时后,广播里传来乘务员的声音:北京机场就要到了,请大家系好安全带……啊,北京终于到了。我和妈妈下了飞机,可怀里还象揣着一个小兔子一样,嘭嘭的跳着。这次乘飞机时间虽然很短,但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第二篇: 《愿望的实现》原文

  寒假里,我阅读了一本书,书名叫愿望的实现,这本书的作者是印度的泰戈尔。

  这本书讲的资料是:苏巴有个十分顽皮的儿子叫苏希,常常搅得邻居们不得安生,无奈苏巴的腿有风湿病,追不上跑得飞快的苏希。

  一个星期六的早上,按常规要到午时两点才会放学,苏希不想上学,因为今日要考地理还有鲍斯家今日放烟花,一整天会很热闹,苏希就想装病不去上学,结果被苏巴识破了,苏巴给苏希吃他最怕的苦药,还把苏希锁在家里一整天。苏希哭了一整天,心想要是变成像父亲那么大多好啊,就能够为所欲为了,而苏巴也想小时候没好好念书,想回到童年。结果被走过的愿望仙子听到了,就给他俩互换了主角,可是两个人的主角换了后遇到更多的烦恼,苏希变成大人后不能爬树,不能游泳。苏巴变成孩子后不能抽烟,不想上学了。他们并不开心,又想变回来,愿望仙子又帮他们变回了自我。

  我从这个故事里认识到:做好自我,做自我该做的事情,不要和别人攀比,认真学习,做一个好学生!

第三篇: 《愿望的实现》原文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进步的阶梯”。

  我轻轻的拿起书,悠闲地坐在那里,津津有味全神贯注地看了起来,书中讲的是:老苏巴的儿子小苏希是个非常顽皮的孩子,同时也是个不爱学习的孩子。老苏巴和小苏希都有各自的愿望和想法,就在这时,愿望仙子从他们家门前经过,刚好听到父子俩的心愿,便决定帮他们实现。第二天,他们一觉醒来,彼此的愿望实现了,但他们实现愿望后,生活中遇到各种不开心,也和邻居们相处的不好,被他们讨厌,糟糕透了!

  就这样,老苏巴和小苏希父子俩都失去了以往的欢乐和幸福。他们每天都默默地祈祷着,希望变回原来的自己,这时,愿望仙子听到了父子俩的心声后,又再次满足了他们的愿望,恢复了他们原来的样子。

  从中我明白了,我们学生要以学习为目标,努力学习!要珍惜身边现在拥有的一切,要尽自己的努力,把每件事情做好!

第四篇: 《愿望的实现》原文

  《愿望的实现》讲的是一对父子之间的故事。

  父亲老苏巴是一位十分严厉的父亲,而儿子小苏希却是一个调皮贪玩的孩子,父亲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不好好读书,而孩子一心想快快长成父亲那么大,就不用去上学了。父亲想回到自我的童年,不要因为父母的溺爱而不好好读书。仙子帮忙他们实现了各自的愿望,可是交换了年龄后的父子却并没有如他们原本所想的那样如愿。变小了的父亲,依然是一个贪玩的孩子,并没有像自我想象中那样会去好好读书。交换了年龄后的父子都生活得不开心,最终在仙子的.帮忙下又变回了原先的自我,可是经历过这一切的他们懂得了相互体谅,也不像以前那样针锋相对了。

  读完这个故事后,我懂得我们每个人要学会珍惜,珍惜我们拥有的一切,尽自我最大的努力把每件事做到最好,让自我的每一天都充实欢乐!而我自我也有一个小小的愿望:期望我能够慢一点,再慢一点长大,多感受一下童年的欢乐,伙伴们,你呢?

  这个故事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苏希要变得像父亲苏巴那么大、那么自由。到那时,他就能够尽情地玩耍:爬树、跳进水里游泳、吃生芒果、从鸟巢里掏小鸟。他能够到处去游逛,想什么时候回家就什么时候回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没有人会来阻止他。

  可是奇怪的是,那天早上起床后,苏希一点儿也没有去爬树的兴致。看见屋前的水塘,他觉得要是自我跳下去游泳,就会着凉发烧的。所以他在走廊里铺上席子,默默地坐在那里发呆。

  期望有更多的小伙伴一齐来看一看这本趣味的《愿望的实现》。

第五篇: 《愿望的实现》原文

  《愿望的实现》是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经典读本里的一本,这本书里有两个故事,一个是《愿望的实现》,另一个是《纸牌国》,这本书不厚,是很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字量,接近于桥梁书,但是比桥梁书的字又多一些,而且也有适当的插画,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感觉枯燥,因为插图很直观,还能帮助孩子理解故事里的内容,图画也吸引了孩子。

  两个故事都非常生动有趣,《愿望的实现》讲的是一对父子之间的故事,父亲老苏巴是一位非常严厉的父亲,而儿子小苏希却是一个调皮贪玩的孩子,父亲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不好好读书,而孩子一心想快快长成父亲那么大,就不用去上学了。父亲想回到自己的童年,不要因为父母的溺爱而不好好读书。仙子帮助他们实现了各自的愿望,可是交换了年龄后的父子却并没有如他们原本所想的那样如愿。变小了的父亲,依然是一个贪玩的孩子,并没有像自己想象中那样会去好好读书。而长大了变成父亲的儿子老苏希也很可怜,他并不能为所欲为,因为年龄大了。交换了年龄后的父子都生活得不开心,最后在仙子的帮助下又变回了原来的自己,但是经历过这一切的他们懂得了相互体谅,也不像以前那样针锋相对了。

  从这个故事里,孩子会明白“可怜天下父母心”,还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些道理,希望他们都能明白,身为家长的我们也能从这个故事里懂得更体谅孩子,体谅他们的顽皮贪玩,童年很短暂,不要总是逼迫孩子,但是也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积极地引导孩子帮助孩子。

  《纸牌国》是一个带着浓郁童话幻想色彩有故事,三个年轻人来到了毫无生气和活力的纸牌王国,给那里的人民带来了音乐、爱情和快乐的故事。感觉有点像穿越的爱丽丝,在纸牌王国里漫游,但是故事又不一样,这个故事更简单,没有太复杂的人际关系,情节也更适合小学生,孩子能容易看明白。快乐是主题,充满想象的童话故事带领孩子畅游在书中的奇幻世界里。

  阅读这些故事,也许有一天,故事和知识终有一天也会帮助孩子实现他们的梦想和愿望。

第六篇: 《愿望的实现》原文

  苏巴的儿子苏希是个非常顽皮的孩子,常常搅得四邻不安。于是孩子的父亲不得不时常跑着追他,想抓住他狠狠地揍一顿。无奈苏巴的腿患有风湿病,而苏希却像头小鹿似的能蹦跳着飞快地逃跑,苏巴的拳头老是打不到苏希的身上。然而,偶尔有几次苏希被父亲抓住,那他就吃足了苦头。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早上,按常规,学校在星期六的下午两点就会放学的。但是苏希还是不愿意去上学,一方面是因为那天要考地理;二来,鲍斯家里今天傍晚要放烟花,从一早起那里就很热闹,苏希想到那儿去打发一天的时间。

  该去学校呢,还是去鲍斯家?苏希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

  到了该上学的时候,苏希就往床上一躺,说:“我的肚子痛得很厉害,今天不能去上学了。”

  苏巴完全明白,儿子是在找借口逃学。他心里想:你等着,看我今天怎么收拾你。但嘴里却说:“肚子痛?那你今天哪儿也别去了,我自己到鲍斯家去看烟花好啦。哎呀,我给你买了柠檬棍糖哩,可是你今天偏偏肚子痛,不能吃了。你安安静静躺着吧。我给你开点帮助消化的药来。”苏巴把苏希的房门关上,挂上了链条,就去调一种很苦很苦的药。这回苏希可倒霉了!他非常喜欢吃柠檬棍糖,可是很怕吃苦药。而且,从昨天晚上,他就急不可耐地想要去鲍斯家,现在看来是去不成了。

  苏巴端着一大碗药刚走进房里,苏希就嘟哝着从床上跳下来说:“现在肚子一点也不痛了,我这就上学去!”父亲说:“不行,不行,你不用去上学了!你把药喝了,静静地躺着休息吧。”

  他硬是让苏希把药喝了下去,然后走出房间,把门锁上了。

  苏希躺在床上整整哭了一天,心想:要是从明天起我变成像父亲那么大年纪,那我就可以为所欲为了,谁也不能把我关起来了。

  那边苏巴先生独自坐在外面也在遐想:我的父母以前太溺爱我了,所以我小时候没能好好念书。唉!要是童年的日子能重新回来,那我一定不再浪费光阴,我要把每分每秒都用来读书!

  正在这个时候,愿望仙子从他家外面的那条街上经过。听到了父子两人的心愿后,仙子想道:“那就让他们的愿望实现吧!”

  苏巴在晚上有失眠的毛病,总要到快天亮时才睡得着。但是那天晚上不知怎么搞的,他睡得特别香甜,天还没亮他就醒了,欢蹦乱跳地下了床。

  苏巴发现自己变得很小了,掉了的牙齿又重新长了出来,满脸的胡须不知哪儿去了,没留下一丝痕迹。晚上睡觉时穿着的衬衫和睡裤显得太宽松了,衬衣的袖子几乎拖到了地上,领口垂到胸口以下;而睡裤是那么大,裤腿拖拖拉拉的,使他都不能抬腿走路了。

  我们的苏希以前一向是每天一大早起来就到处闹腾不休,但是今天却呼呼大睡。他的父亲苏巴的喧闹声把他吵醒了。

  他起床后,发现穿在身上的衣服紧得都快要崩破了,因为他的整个身体长高了一大截。以前他头上长着浓密的黑发,可是现在他摸摸头,发现头发都掉了,整个脑袋光秃得像个灯泡一般,而他的下巴上却长出了一片斑白的胡子,连嘴巴都被遮住了。

  他真不愿意起床,他高声打了几个哈欠,又躺在床上,在床上辗转反侧,迷迷糊糊地又睡了一会。后来,他的父亲苏巴闹得实在太厉害了,他这才恼火地起了床。

  父子俩的心愿是实现了,但是他们俩却都陷入了难为情的境地。

  苏希的心愿是:我要变得像父亲苏巴那么大、那么自由。到那时,我就可以尽情地玩耍:爬树、跳进水里游泳、吃生芒果、从鸟巢里掏小鸟。我可以到处去游逛,想什么时候回家就什么时候回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没有人会来阻止我。

  可是这天早晨起床后,却没有了玩的兴致。他不敢像以往那样,跳进门前水塘里去游泳,因为担心着凉、发烧;他想试着爬树,昨天还像小松鼠一般轻松敏捷,可是今天,他刚刚抓住一根树枝,树枝就因承受不住他的重量折断了,扑通一声,他摔倒在地。行人以为他是老顽童,都捧腹大笑。

  苏希平时非常喜欢吃柠檬棍糖,以前看见店铺里摆着各种颜色的柠檬棍糖,总是馋涎欲滴,时常想,要是像爸爸那样有钱,一定买好多好多的柠檬棍糖,装满所有的口袋,吃个够。今天,他打发仆人买来一大堆,可是刚吃第一块,就觉得没有过去那种味道了。他想找以前的小伙伴做游戏,孩子们的吵闹声又使他心烦意乱,很想安安静静地独自坐一会儿。

  有时,他忘记自己已经变成老头了,还像从前那样,喜欢恶作剧。一次,他看见街坊一位老太太头顶水罐走过,就扔过去一块石头,水罐碎了,老太太变成了落汤鸡。人们狠狠地呵斥他,还追过来要揍这个老顽童。

  父亲苏巴的日子也不好过。自从返老还童后,他把自己的心愿早抛到九霄云外。如今,他像苏希一样,不想上学读书了。“爸爸,你不去上学了?”年老的儿子苏希生气地斥责道。苏巴挠着头,哭丧着脸小声说:“今天我肚子痛,不能去了!”“怎么不能去?”儿子苏希恼怒地说,“不要扯谎了,这些把戏我知道得太清楚了!”他用强制手段把自己的小父亲送去上学。

  一放学,小父亲苏巴就急着回家,尽情玩耍起来。这时,年老的儿子苏希正戴着老花镜专心致志地念诵古史诗《罗摩衍那》。苏巴的喧哗声妨碍了他,他手拿戒尺,强迫小父亲坐下做算术练习。黄昏时分,又请来一位家庭教师给小父亲补习功课。

  苏希记得父亲苏巴过去一吃多了就打嗝,消化不好。所以,他严格控制父亲的饮食,不让他多吃。殊不知,父亲变成孩子后,胃口好得简直连线团都消化得了。可怜的苏巴,饿得只剩下一把骨头架子了,苏希以为小父亲患了什么病,就逼他吞服各种药。

  父亲苏巴有时也忘了自己已经变成孩子,还和从前一样,说老人话;上学时,常常不自觉地要抽烟;还叫理发匠给他剃胡子;有时还情不自禁地去打年老的儿子苏希,想教训他一顿……

  苏巴烦恼得很。他一心一意地祈祷着:“唉,要是我像儿子苏希那么老、那么自由,就可以从这些苦恼中解脱出来了!”

  那边苏希也每天双手合十祈祷说:“神呀,把我变成像父亲一样的小孩子吧,我要尽情地玩耍。父亲现在顽皮得我简直没法管束他了,他烦得我一时一刻都得不到安宁!”

  愿望仙子经过时听到了他们的话,想道:“那明天早上就让他们变回原来的样子吧!”

  第二天早晨,父子俩像刚从一场恶梦中醒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苏巴禁不住低声问儿子:“你怎么还不去背你的语法?”苏希回答:“爸爸,我的书丢了!”

第七篇: 《愿望的实现》原文

  《愿望的实现》,它被列进了统编语文教科书二年级的必读书目。书的作者是著名的印度诗人泰戈尔,主编是儿童作家曹文轩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陈先云。

  一二年级的孩子不爱上学是常有的事,从孩子们上幼儿园开始,他们就会想各种理由来逃避上学。倒不是因为讨厌上学,而是因为他们天性就爱玩、爱自由,有时还有一些恋家。不管因为什么样的原因,孩子不愿去上学,总是让家长们非常苦恼的。

  《愿望的实现》中,小苏希就是一个这样的孩子。一天,小苏希因为学校里有考试,就不想去上学,想要跑到热闹的街区玩耍。于是他赖在床上,告诉爸爸自己生病了,肚子疼,不能去上学了。

  爸爸一眼就看穿了苏希的小把戏,但他并没有拆穿,而是给他拿了帮助消化的药,让苏希都喝了下去。然后把房间锁上,嘱咐苏希躺在床上好好休息。苏希心里着急又恼火,出不去了,不能玩了,怎么办呢?沮丧的他坐在床上哭了一整天。

  一边哭,小苏希一边在心里想,要是自己能够快点长到父亲那么大就好了,就能为所欲为了。一墙之隔的背后,父亲也很沮丧。他心里想,如果自己能重新回到童年时代,一定不再像苏希一样浪费光阴,要把每分每秒都用来读书。

  正是这个时候,愿望仙子听到了父子俩内心的声音,于是帮助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亲子关系和谐与否,很重要的一个决定因素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能不能做到相互理解和体谅。长辈们常对叛逆的后辈说一句话,“等你当了妈妈/爸爸,你就知道了。”可当孩子们终于懂得父母的用心良苦时,却往往已经太晚了。有什么办法让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够体会到当父母的不易呢?通过泰戈尔的这个小故事,我们也许能够找到答案。

第八篇: 《愿望的实现》原文

  《愿望的实现》这本书讲的是老苏巴和儿子小苏希的故事。老苏巴希望儿子小苏希能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而小苏希却是个调皮可爱不喜欢学习的孩子,小苏西和老苏巴都想变成对方。

  不料,他们的愿望被愿望仙子听到了,愿望仙子帮他们实现了彼此的愿望。可后来他们却过得很痛苦,很不开心,彼此都后悔成为了当初特别羡慕的那个“自己”,最后愿望仙子又让他们成为了最初的真实的“自己”。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人不要盲目羡慕别人的“好”,不能好高骛远,要切合实际,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当下的事情。不能总是认为别的工作、别的环境更好。要知道,自己所拥有的才是最好的,不能见异思迁,总认为“别人拥有的才是最好的,这山望着那山高”,只觉得别人的好,对自己的现状却怨天怨地,那样只能让自己越来越麻烦、越来越痛苦!

  因此,我们每个人要学会珍惜,要意志坚定、持久专一的干好一件事件,尽全力把自己手里的事做到最好,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第九篇: 《愿望的实现》原文

  (印度)泰戈尔

  〔梗概〕苏巴的儿子名叫苏希,可是人常常和自己的名字不相符合:苏巴(意为强壮有力)很瘦弱,而苏希(意为文雅有礼)也不是一个文雅有礼的孩子。

  苏希这孩子非常调皮捣蛋,他常常搞得整个街坊不得安宁。于是孩子的父亲不得不时常跑着追他,想抓住他狠狠揍一顿。但是苏巴的腿患有风湿病,而他的孩子却像头小鹿似的能蹦跳着飞快地逃跑。所以父亲的拳头和巴掌老是打不到儿子的身上。然而,偶尔有几次苏希被父亲抓住,那他就吃足了苦头。

  一个星期六的早上。苏希不愿意去上学,躺在床上说他的肚子痛得很历害。

  苏巴把苏希的房门关上,挂上了链条,就去调制一种很苦很苦的药。硬是让苏希把药喝了下去,然后走出房间,把门锁上了。

  苏希躺在床上整整哭了一天,心想:要是从明天起我变成像父亲那么大年纪,那我就可以为所欲为了,谁也不能把我关起来了。

  那边苏巴先生独自坐在外面也在遐想:我的父母以前太溺爱我了,所以我小时候没能好好念书。唉!要是童年的日子能重新回来,那我一定不再浪费光阴。

  正好,愿望仙子从他家外面经过。听到了父子两人的心愿之后,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听了仙子的话,父子俩高兴得不得了。

  老苏巴在晚上有失眠的毛病,总要到快天亮时才睡得着。但是那天晚上不知怎么搞的,他睡得特别香甜,天还没亮他就醒了,欢蹦乱跳地下了床。

  苏巴发现自己变得很小了,掉了的牙齿又重新长了出来,满脸的胡须不知哪儿去了,没留下一丝痕迹。晚上睡觉时穿着的衬衫和睡裤显得太宽松了,衬衣的袖子几乎拖到了地上,领口垂到胸口以下;而睡裤是那么长,裤腿拖拖拉拉的,使他都不能抬腿走路了。

  我们的苏希以前一向是每天

  他起床后,发现穿在身上的衣服紧得都快要崩破了,因为他的整个身体长高了一大截。以前他头上长着浓密的黑发,可是现在他摸摸头,发现头发都掉了,整个脑袋光秃得像个灯泡一般,而他的下巴上却长出了一片斑白的胡子,连嘴巴都被遮住了。

  他真不愿意起床,他高声打了几个哈欠,又躺到床上,在床上辗转反侧,迷迷糊糊地又睡了一会。后来,他的父亲苏巴闹得实在太厉害了,他这才恼火地起了床。

  父子俩的心愿是实现了,但是他们俩却都陷入了为难的境地。

  苏希的心愿是:我要变得像父亲苏巴那么大、那么自由。到那时,我就可以尽情地玩耍、爬树、跳进水里游泳、吃生芒果、从鸟巢里掏小鸟,我可以到处去游逛,想什么时候回家就什么时候回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没有人会来阻止我。

  可是奇怪的是,那天早上起床后,苏希一点也没有去爬树的兴致。看见屋前的水塘,他觉得要是自己跳下去游泳,就会着凉发烧的。可是,停止了玩耍,他又不甘心。于是他走到附近一棵果树边,开始作爬树的尝试。昨天他还能像松鼠一般轻巧快捷地爬上去的,可是今天他抓住下面的一根小树枝刚想往上爬,树枝就因承受不住他身体的重量而折断了。老苏希扑通一声掉在地上,路过的行人看见这个老头像孩子一样爬树摔下来,都捧腹大笑。

  苏希非常爱吃柠檬棍糖。他常想:要是我也像爸爸那样有很多钱,我就要买好多好多柠檬棍糖,把所有的口袋都装得满满的,不停地吃个够!可是,今天这是怎么回事?仆人给他买来了一大堆柠檬棍糖,他拿起一块放进自己那掉光了牙的嘴里时,他却一点也不喜欢这种味道了。他想把这些棍糖统统给自己那变成了孩子的父亲吃,但是转念一想,不,不行,他吃了那么多的棍糖又要闹牙痛的。

  苏希曾经想过:要是我像爸爸那样自由,我就要成天和小伙伴们玩游戏。可是今天看见这些顽皮孩子在那里吵闹不休,他就感到很厌烦,心想:我静静地坐在这里有多惬意呀,这些闹翻天的小家伙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他的父亲苏巴以前每天在走廊里铺上席子,坐在那里经常想:我要是能返老还童,我一定要整天安安静静地耽在家里,关起门来专心读书、背诵课文。不仅如此,傍晚时分也不再听祖母讲故事了,我要点上灯读书写字一直到深夜十一、二点钟。

  但是现在,当他真的返老还童了,他却怎么也不想去上学念书。苏希生气地斥责他:“爸爸,你不去上学了?”

  苏巴挠着头,哭丧着脸小声地说:“今天我肚子痛,不能去上学了。”

  苏希恼怒地说:“怎么不能去?以前你要我去上学的时候,我也经常这样说肚子痛得厉害。这些把戏我知道得太清楚了。”苏希开始采取强制手段把自己小小的父亲送去上学。

  一放学,苏巴就急着要回家来尽情玩耍,但是这时他的儿子年老的苏希正戴着眼镜专心致志地在念诵古史诗《罗摩衍那》。苏巴的喧哗妨碍他念诵,于是他抓住苏巴强迫他坐在自己身边,手里拿着把尺子对他说:

  “爸爸,请做做算术练习吧!”

  苏希专挑些非常难的算术题给他做,可怜的父亲做一道题就得花个把钟头。黄昏的时候,老苏希的房里有许多老头来下棋。为了让苏巴在这个时候安静下来不妨碍别人,苏希请了一位家庭教师给他补习功课直到晚上十点钟。

  在饮食方面,苏希也管得非常严。因为他父亲苏巴年老的时候消化不好。只要稍微多吃些就要打嗝,所以他不让父亲多吃。但是变得年轻的苏巴胃口好得简直连线团都能消化得了。苏希给他吃得那么少,饿得他心烦意乱。后来苏巴消瘦得只剩下一副骨头架子了。

  老苏希的状况也不好。以前他要是听说村里什么地方有耍把戏的来了,不管天有多冷或是下着多么大的雨,他都会不顾一切地从家里跑去看。如今老苏希要是这么干,就会感冒咳嗽,浑身酸痛,头痛得像要裂开似的,躺在床上三个星期起不来。

  以前他一直是在池塘里洗澡的,但是现在他要是到池塘去洗澡,就会得严重的关节炎,从那以后他每隔两天用热水洗一次澡。不管苏巴怎么撒泼,他也不让他到池塘去洗澡。

  苏希以前总爱从椅子上往下跳,如今他这么跳时,浑身的骨头就格格作响。有时他抓一把豆子放进嘴里才意识到:啊呀,牙都没了,怎么能嚼豆呢!有时他拿起梳子来梳头时才发觉:啊呀,几乎整个脑袋都秃了!

  有时苏希忘了自己已成了像父亲那么大年纪的老头了,还和从前一样干起恶作剧的事来。看到街坊的一个老大娘头顶着水罐走过,他就突然扔过去一块石头把水罐打破,弄得老大娘满身是水。看到老苏希干出这种顽童般的恶劣行径,人们都呵斥着追逐着要揍他,而他自己也羞得无地自容。

  苏巴有时也忘了自己已变成小孩了,以为自己和以前一样老。他走到老头们那里看他们打牌、掷骰子,坐在他们旁边讲起老年人的话来。老头们对他斥责道:“滚开,和孩子们去玩,别在这儿装老了!”他们揪着他的耳朵把他赶跑。

  上课的时候,苏巴常常不自觉地突然对老师说:“给我点烟抽吧!”为此老师常常罚他用一只脚站在凳子上。有时他对理发匠说:“喂,你这坏蛋,这么多天了,你为什么还不来给我剃胡须?”理发匠心想,这孩子真会开玩笑!

  苏巴有时还像以往一样打自己的儿子,苏希被打后非常生气,说道:“给你念书,就把你念成这个样子啦?小不点的孩子竟然动手打老人,真不像话!”

  因为苏巴现在是这么一个弱小的孩子,所以人们常常无缘无故地欺侮他,有的揍他一拳,有的打他一个耳光,有的平白无故痛骂他一顿。

  苏巴烦恼得狠,他一心一意地祈祷着:唉,要是我像儿子苏希那么老、那么自由,就可以从这些苦恼中解脱出来了!

  那边苏希也每天双手合十祈祷说:神呀,把我变成像父亲一样的小孩子吧,我要尽情地玩耍。

  这时愿望仙子来了,父子俩都向仙子顶礼膜拜,说道:“求求仙子,请你把我们变回我们原来的样子吧!”

  仙子说:“好吧,明早起来你们就会变成原来的样子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苏巴变得像以前那么老了,而苏希也成了一个和以前一样淘气的孩子了。他们两人觉得像是刚做了一场大梦似的。

  苏巴声音低沉地问道:“苏希,你怎么还不背你的语法?”

  苏希挠着头说:“爸爸,我的书丢了。”

  〔赏析〕多么奇特而巧妙地构思啊!一夜之间年老力衰的父亲回到了童年时代,而调皮捣蛋的儿子变成像父亲那么大的年纪了。父子俩的心愿都实现了。但他们俩却又都陷入了难堪的地步。年迈的躯体无法实现孩子天真的欲念,这是儿子的苦恼;有了儿童的身体,同时也就有了顽皮的童心,想返老还童,好好念书,只不过是泡影,这是父亲的苦闷。最后,只好求愿望仙子把他们都变回原来的样子。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的心理发展与他的生理发展是同步的,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不要互相羡慕,互相抱怨,而应相互理解。

  吸引人的故事情节,充满情趣的对话,细致而生动的心理描写,使得这篇童话更富于吸引力。

  〔作者简介〕罗宾特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印度孟加拉语诗人,神秘主义者,社会活动家。193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向西方介绍印度文化精华和把西方文化精华介绍到印度的最有影响的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两亩地》、《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长篇小说《沉船》、《戈拉》,剧本《红夹竹桃》、《邮局》等。

第十篇: 《愿望的实现》原文

  大家好,我是3号陈天蔚。读了《愿望的实现》这本书,我印象最深的是《愿望的实现》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老苏巴的儿子小苏希是个非常调皮的孩子,经常搅得左邻右舍不得安宁。有一次,小苏希假装肚子疼不想上学。老苏巴一眼就看出儿子是在装病,还给儿子调了一碗很苦很苦的药。小苏希被迫地喝下药,还被锁在房间里。他实在是太伤心了,在房间里哇哇大哭。心想:如果我从明天起我变成爸爸那样,我就可以为所欲为。老苏巴想:小时候没能好好读书,要是能回到童年时代,一定用心读书。他们的愿望被仙子听到了,仙子帮他们实现愿望。愿望实现后,他们并不开心,又想变回原样。仙子又帮他们变回原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盲目羡慕别人,应该做好自己;不能撒谎,应该做个诚实的好孩子。

第十一篇: 《愿望的实现》原文

  这几天我读了印度作家泰戈尔写的《愿望的实现》这本书,我被书中那动人的故事和离奇的情节深深感染了。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有一天,小苏西假装肚子疼不想上学,老巴西知道他是假装的,便说:“我给你调苦药喝吧。”小苏西最怕喝苦药,说:“肚子好了,我就去上学。”可是老巴西硬是让苏西喝了,把他关在屋子里,苏西在屋子里哭了一整天,他想:我要是能变成大人,就能随心所欲了。老巴西也在院子里遐想:小时候没好好学习,要是返老还童,一定好好学习。愿望仙子听到了,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早上,他们发现愿望实现了,很高兴,可是儿子苏西长成大人后吃糖没滋味不能爬树、游泳。父亲老巴西变成小孩后,也不愿上学了,还时不时的抽烟。两人没有了快乐,想变回来。愿望仙子听到了,又实现了他们的愿望。俩人的快乐又回来了!

  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我们每个人要学会珍惜,珍惜我们拥有的一切,尽自己的能力把每件事做到最好,让自己的每天都过得充实,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只看别人过的好,而自己的现状却怨天尤人,那样只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和痛苦!

推荐阅读: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期末质量分析【7篇】

党支部书记党课讲稿2023年范文(精选5篇)

对其他教师党员批评意见清单【9篇】

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工作方案范文(通用3篇)

关于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诗朗诵【三篇】

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十四篇

标签: 原文 愿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