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盘山路,一车游览人,轻装简行,我便开始了泰山之旅。蜿蜒的山路如一条蛇,时隐时现,行云流水。一会儿急转弯,一会又直上直下,路途颠簸,使人头晕目眩,翻江倒海。两旁的树木葳蕤挺拔,树干因为水汽的滋润,漆黑柔软,长出青苔,绿叶遮天蔽日。车行到山谷中,只见层峦叠翠间露出醒目的花岗岩,使这绿色不显得单调,增加了自然气息。
下了车,便是中天门了,接下来一直到玉皇顶,都要徒步攀爬。路两边的石头上经常刻着字,或遒劲有力,或清秀潇洒;有的称颂泰山,有的弘扬道法……泰山石刻,从古至今都名扬四海。山中走不了多远,便能听见淙淙流水声。石缝里,草丛中,经常有细小的水流,潺潺不息,有的只是水滴,“滴答,滴答……”,顺着岩石流下,山泉汇成了一条清澈的小溪,从山顶上奔来,水越来越多,势越来越猛,遇见了卵石,就激起了白色的浪花;又在哪里成为飞流直下的瀑布,站在云步桥上,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声势浩大,响彻云霄。
一转眼,就到了十八盘。台阶真多,得有几千阶吧 。如一条巨龙,它攀附在悬崖峭壁上。顶部是一座门楼似的建筑—--南天门。人们摩肩接踵,远望山路五彩斑斓,天衣无缝。无休止的台阶像垂挂着的天梯,抬起、放下、向前……我的每一步都竭尽全力,重如千钧。日光毒辣, 汗流如雨,爬了不到一半儿,气喘吁吁的我早已衣襟湿透。撑不住了,只能一下子瘫坐在楼梯上,周围热如蒸笼。挣扎着爬起来,却早已力不从心,走两步,歇三步。低下头,看各色的鞋子一步步远去,我咬咬牙,重振旗鼓,向南天门前进。有的人坐下了,有的人站着停下脚步,成功在于坚持,还有的人矢志不渝地前进。也不知过了多久,南天门近在咫尺,台阶剩下五阶、四阶、三阶……终于,我成功了!征服了这“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泰山如一幅画卷,徐徐为我展开。
跨入南天门,真有飘飘欲仙的感觉。令人想起李白的“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方才是炎炎烈日当头,即刻凉气袭人,如坠冰窖。真是到了山顶上的“白帽子”,周围一切,都朦胧如幻,充溢着乳白色的冷雾。随着凉爽清风刮过,如丝如缕的雾气轻烟一样弥漫开来,又如洁白蝉翼纱远铺天边。走上天街,向下望,白茫茫一片,深不可测,犹如身在云端,可比蓬莱仙境。泰山老奶奶、碧霞元君之庙宇皆修建于此。久居山顶,闻花香,听鸟鸣,喝山泉,真是修身养性。难怪是圣人之天堂,隐者之居所,在此仙境,真能修炼得仙风道骨!
不到半个时辰,天方放晴,天色极好。“五岳独尊”的石刻边挤满了合影留念的人,还有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巨石,静静屹立,上面皆刻着字,倒也无什么特别之处。忽有一个不同者,立在日观峰上,向北斜横出,名曰:拱北石。在这上面看日出,何等壮美磅礴。大自然鬼斧神工,真是奇妙瑰丽。
我又游览了典雅遒劲的唐摩崖石刻,歌颂汉武帝功名的无字碑,以及香火不断的神社庙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玉皇顶······一路上,游人络绎不绝。泰山之雄伟,内涵之深厚,文化之灿烂,着实叹为观止。
“五岳归来不看山”,乘缆车下山,那一片世外桃源般的绿色梦寐在脑海里,它的自然与文化,令人深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