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数字化改革工作计划1
1、组织好志愿服务活动
2、发挥“老大姐清洁监督队”作用
3、加大宣传力度
4、加强督查汇报
以农民新居工程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为总揽,统筹推进各方面工作。
一、加快农民新居工程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大农民新居点位拆迁工作力度,确保铁佛、南桥新居工程全面开工建设;二是进一步创新机制,开拓思路,尝试吸引民间资金启动马家河和凉水井两个新型社区的建设。
二、致力打造簇桥商务圈,不断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明确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整合辖区土地资、提高市场驾驭能力,打造特色街道经济的经济工作思路。一是围绕农民新居和新型社区建设所形成的新的商业口岸,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按照区“十一五规划”建立簇桥新经济生态发展区的规划,鼓励支持商贸业发展,提升专业化市场档次;依托西南物流建设,大力发展物流业;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和餐饮娱乐业,努力培植新的税;二是依托农民新居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用好拆院并院的`政策,整合土地资,积极探索集体土地的有效使用途径,拓宽经济发展的空间。
三、大力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做好龙井新居建成后的安置工作,积极探索新居股份制经营实体的运作模式;二是指导新居股份制经营实体管理经营好新居配套资产,确保入住新居村民的收益;三是支持龙井村加快易初花项目建设,不断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四、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提升城市形象。以农民新居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辖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进一步加大城市管理工作力度,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努力缩小城郊结合部和中心城区的差距。
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农民新居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改居和社区建设工作力度;结合村、社区党组织换届,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六、加快区重点项目建设用地拆迁进度。全力支持武侯科技园、西部鞋都和西南物流中心等区重点项目的建设,首力改造规范西部鞋都B区,形成工业支撑体系,依托项目建设推进辖区的城市化进程。
七、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有的是现实的,政策方面的,也有的是历史遗留的,要本着尊重历史、正视现实、实事求是、合情合理的原则,尽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工作的推进中。
2月10日,科创城建投公司组织召开20_年经济工作计划座谈会,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参加。
会议谈过去、谋未来,对公司新一年的财务指标、工程产量、投资重点、子公司考核目标做出计划,对重点工作、关键举措展开讨论,集思广益、条分缕析。会议强调,工作要有计划,分步骤。要打开格局,理清思路,将服务意识根植在心,主动靠前、夯实作风,开展工作提前分析谋划,过程管理不断总结完善,坚持先立后破,找实找准工作节点,对标对表量化目标,围绕核心目标抓落实,聚焦短板弱项促提升。工作要有办法,可持续。既要扣好谨言慎行、廉洁自律“第一粒扣子”,也要对标先进、自我加压“跳起来摘桃子”,不只在工作时长上拉长战线,更要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强化监督,狠抓落实,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形成工作闭环,苦练内功强素质,务实求精促发展。
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通过服务化的形式为业务提供能力编排支撑。
我们的数据中台可以划分为B、O、M三个领域的能力建设,由于历史原因,每个领域数据中台的成熟度是不一样的。B/O域的模型规模已经比较大,对业务的支撑能力较强,后续的重点是创新业务或难度较高的价值模型支持,而M域的模型体系尚未建立,后续的重点是填补空白。
业务中台也有类似的问题,特别是M域的系统虽然支撑的部门最多,但复用水平却比较低,其共性能力的收敛带来的价值会非常大,比如一个简单的电子签章能力,在供应链、综合办公、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等各个领域都有很大价值。
20_年在中台的建设上,自己有二个目标:
(1)数据中台在B域要加强对家庭、政企、变现等创新业务模型的支撑,在O域侧重对精准规划等价值模型的支持,在M域打造一套融合模型体系,支撑报表指标体系和画像体系的构建,为M域的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
(3)业务中台要推进M域系统的解耦,实现共性能力的沉淀,为后续管信域业务流的快速支撑奠定基础。
社区数字化改革工作计划2
(一)如何应对从社区的基础服务管理向社会治理过渡的挑战
(二)如何布局以点带面、以小及大,在建设智慧社区的同时,串联一个智慧的城市
一是加强顶层规划。完善天津市智慧社区顶层设计,对天津市智慧社区建设提出总体的框架、方案和实施计划,研究制定天津市智慧社区发展路线图。二是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智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智慧社区“一库、两网、四平台”建设行动。“一库”指的是社区综合数据库。“两网”指社区公共区域无线覆盖网络和社区管理与服务物联网(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形成覆盖市民政、区县民政、街道、社区的四级网络)。“四平台”:一是社会事务一站式受理服务平台;二是社区管理与服务平台;三是智慧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社区组织管理服务体系、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殡葬服务体系、安防应急联动体系、智慧物业管理体系、智慧电梯预警系统);四是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平台。三是深化试点建设。在顶层规划的指导下,以上述5种不同类型的智慧社区探索为带动,出台指导智慧社区建设的政策措施,鼓励引导各区县、街镇在更大范围和更高标准上,积极参与试点示范工程建设,积累智慧社区建设经验。四是编制标准规范。在试点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推行天津市智慧社区建设地方指导标准。目前,初步设想是首推两套智慧社区建设指导标准,分别是社会事务一站式受理服务标准和社区网格化管理标准,用以指导落实社会事务一站式受理平台和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的建设。
(三)如何顺应移动互联网、虚拟
总之,推进智慧社区建设要有开放的心态和共享的意识,要站位市场视角把握大数据带来的“机会窗口”,要坚持守正创新,要始终将出发点和落脚点定位于为民服务,要依赖职能部门的同心同力、社会资本的广泛投入和市民的积极参与,共同构建面向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智慧社区生态链,推动智慧社区建设不断向更广领域、更深层面发展。
社区数字化改革工作计划3
在“智慧城市”整体框架下,紧扣全区社区体制改革方向,以居民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将各部门延伸到社区的业务系统进行整合,着力构建覆盖全区、分级管理、上下衔接、基本功能与特色应用相结合的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系统,全力拓展便民服务内容和领域,改进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重构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形态与流程,为广大居民提供政府服务协同化、社区管理智能化、居民生活便捷化的生活环境,切实有效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社区数字化改革工作计划4
(一)持续宣传发动,发挥村民作用。广泛深入发动,切实炒热思想,调动群众主动参加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利用会议、微信、标语、倡议书,大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庭院美化工程。将环境整治工作重心从村组转移到农户,深入到每家每户,开展庭院美化行动,让群众自己动手打扫屋子,自觉养成文明卫生的习惯。
(二)整合各类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多方筹集资金,建设扎扒集集文化大舞台、建设田桥景观桥、硬化巷道路面、打造复古一条街、兴建田御史故居、刘邓大军遗址等,扩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收储土地,尽快建设代桥农贸市场,对街道进行立面改造,打造示范街,建设文体广场、街头公园,建设“八个一”工程,将美丽集镇建设向纵深推进。
(三)围绕项目建设,加快工作步伐。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工程量大,要统筹谋划,稳步推进,加快施工进度,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乡村、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
镇20xx年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为xx中心村建设和建成区整治。
工作开展:
1、设施配套整治:新建公共厕所1所,硬化主干道路1500米,入户道路5210平方米,建设水泥护砌400米,景观路桥8座;
2、垃圾污水整治:新建日消80吨微动力污水处理站一座,新修下水道3160米。
3、景观环境整治:道路绿化6787米, 广场、塘埂绿化600米,栽植桃园5亩,建设2380平方米休闲文化广场;
4、特色整治:建设立面整治,整治农户258户;新增村口标识石牌坊、指示牌等。
5、整治改造措施:
一是杂物清理与堆放,重点清除路边、水旁、村口、房前屋后杂物,规范畜禽散养,逐步实现家禽集中圈养;
二是拆除乱搭乱建,清除残墙、旧宅基、旱厕和乱搭乱建设施,清除残墙、旧宅基3800平方米,拆除旱厕144所,每户改造建设“三格式”化粪池;
三是水系治理:整治河塘沟渠,沿水边设置绿化景观带,完成居住区内废塘整治亩,重点打造xx塘亭台、胡圩围塘广场景观带;
四是农宅改造:保持原有前街后院的传统格局,实行“改水、改厕、改院墙”,达到基础设施配套,内外环境统一整洁。
社区数字化改革工作计划5
(一)推进智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推进智慧社区网络设施建设。各有关部门要对各区、县(市)及其组成部门、街道和社区的网络设施建设统一布局、加快推进,到20--年年底,将社区办公场所的网络整合到市电子政务外网,社区网络宽度接入能力不小于10M,逐步扩大社区公共区域WIFI无线网络覆盖率。(牵头部门:市民政局、大数据局及各区、县(市)政府;配合部门:市财政局)
2.加快推进智慧社区硬件设施建设。根据社区规模和实际,为社区工作人员配备一定数量的电脑、打印机、扫描仪、身份证读卡器等标准化办公配套设备,方便社区居民办事。进一步发挥社区“一厅一校”的作用,配备一定数量的电脑,为有需求的社区居民提供上网服务。(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及各区、县(市)政府)
3.加快推进社区便民服务终端建设。通过政府和企业协同投入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根据社区规模,逐步为社区配备电子信息显示屏、缴费和公共服务信息查询一体机,方便社区居民缴纳各种费用和查询各类公共服务信息。在社区养老、医疗等领域提供电子辅助终端,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信息化服务支持;在广电、传媒等领域探索高清交互数字终端进入家庭,开设智慧社区专区(频道)。(牵头部门:市民政局、服务业委;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及各区、县(市)政府)
(二)完善社区管理体系建设。
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以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立新型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为目标,健全完善社区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体系,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实施创新驱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对于确需通过社区受理的便民服务事项,要精简手续、优化流程,强化协同办理,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落实社区办理事项准入制度,公开具体事项名称、设立依据、内容、申报材料、程序和办理时限,实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强化流程监督。积极推行社区“全科社工”工作模式,逐步形成“开放式办公、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的服务模式。开展全程委托代理、全年无休假等便民服务,打通市民办事的“最后一公里”。(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政务服务办、大数据局)
2.整合社区政务和公共服务信息资源,搭建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作为智慧社区的业务支撑,兼具政务事项办理和基础信息采集功能。加快统筹社区公共服务网络和信息资源,凡涉及社区居民的政务和公共服务事项,逐步纳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集中办理。加快社区信息系统集约化建设,推动部署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用途单一的各类社区信息系统向社区一口式办理平台迁移或集成,最大限度整合基层业务应用系统、服务终端和管理台帐,增强部门协同服务能力,实现社区服务事项的全人群覆盖、全口径集成和全区域通办,提升社区居民的使用率和满意度。(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3.推进网格化社区服务管理,搭建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作为智慧社区的数据支撑,将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对人、地、物、组织、事件等各种资源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动态管理、及时发布,实行定向网格化管理,为社区居民、企业和政府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动态大数据服务和应用。各地区以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基础和依托,对本行政区域内公共服务资源和信息网络进行整合,搭建区、县(市)级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整合公共服务、基础数据、经济商务、绩效考评等功能,并延伸至街道、社区。(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三)完善和提升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1.创新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服务工作机制。积极推进以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治安、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教育、体育为主的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居民自治”的社区服务创新模式。支持驻社区单位与社区居民开展邻里互助等群众性自我服务活动,为低收入人群、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提供各种服务。鼓励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兴办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城乡社区服务业,推进社区商业服务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鼓励企业以连锁经营、品牌加盟等服务业态进社区。(牵头部门:市民政局、服务业委;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2.完善“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在微信服务平台运营所形成的社区服务、党政服务、媒体服务、便民服务等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构建整体服务框架,进一步开发基于移动端的手机应用,按照智慧沈阳建设要求,打造最贴近社区居民的媒体服务、政务服务和民生服务的平台;同步拓展“社区智慧屋”线上到线下服务模式,到20-年建成300个智慧屋,并以智慧屋为节点,实现“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的社区安全、智慧家居、便民服务等线上功能的线下落地和体验。(牵头部门:市网信办;配合部门:市民政局、大数据局等相关部门)
3.加快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建设。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和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支撑,建设统一的集社区政务、公共和商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整合网上服务、服务热线、移动终端、网络电视、自助服务终端、电子显示屏等服务渠道,充分利用“沈阳新社区”、“我的沈阳”智能门户等资源,为社区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提供统一应用和可扩展支撑,作为各类智慧信息系统的统一入口和信息发布的统一出口,为市民提供“实时在线”的个性化服务,为大数据应用和服务提供社区数据支撑。加快电子政务向基层延伸,将政务公开、事项预约、查询咨询代办等服务推送给社区居民。结合“智慧沈阳”重点工程,对养老、就业创业、气象、卫生、文化、教育等社区公共服务进行信息整合、个性化信息推送和智能服务。以社区养老服务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模式为切入点,逐步拓展各类社区服务与智慧社区的融合。(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社区数字化改革工作计划6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南湖区“智慧社区”试点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筹推进各项工作。针对创建任务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强化顶层设计,更好地指导建设工作的开展。根据创建任务,各成员单位制定具体实施计划,细化分解任务,明确主体责任以及任务完成时限,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制度保障。加快建设与智慧社区创建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建立完善实验区每月一次的部门联席会议及协同推进工作制度,研究完善数据开放共享、数据保护、数据脱敏使用等制度规范,健全重点任务联合督查考核制度与机制,建立创建工作进展和突出问题通报制度,加强创建工作及创建成果的宣传推广激励制度,推动区智慧社区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三)强化财政保障。加强智慧社区创建的资金保障工作,优先保障重大项目、民生项目的资金需求。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创建工作,拓展资金来源渠道,确保智慧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地转化。
社区数字化改革工作计划7
(一)系统建设(20_年10月—20_年12月)。深入调查居民和社区管理服务需求,了解镇(街道)和县级党政部门的业务监管流程,建立健全“智慧社区”数字管理平台,改造智慧社区相关基础设施。
(二)稳步推进(20_年1月—20_年12月)。从武康街道、康乾街道、阜溪街道等开始试点,调试运行“智慧社区”数字系统,并逐步向农村社区推进。吸引尽可能多的相关主体入驻和使用“智慧社区”数字管理平台,形成并做大智慧社区治理的相关数据。
(三)总结完善(20_年12月—20_年6月)。健全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的数据共享、决策咨询、项目运营、主动推送等功能。全面总结智慧社区试点经验和成果,调适智慧社区体制机制,建成一批智慧社区示范点,制定智慧社区建设指导标准和评价体系,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智慧社区建设模式。
社区数字化改革工作计划8
一是协助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工作,需要乡镇、村两委、企业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二是整合数据资源。借鉴高县“智慧城市”的建设经验,整合现有的“雪亮工程”、森林防火、自然灾害等监控设备数据,融合气象、水利、交通、环保等传感设备数据,实现数据资源横向共享。三是下沉数据权限。拓展数据使用范围,将数据权限下沉,尽可能实现市县乡村四级政府的数据共享,实现数据纵向共享。四是增加数据黏性。以需求为导向,在数据更新、关联等领域下功夫,尽可能满足相关政府部门及其他使用者的诉求,提升用户留存度,提高数据使用效率。
社区数字化改革工作计划9
(一)提升社区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
1、完成社区信息基础设施。整合社区网络,结合政务外网提升扩容工程,实现区、镇、社区(村)三级联网。提高社区用户互联网宽带,加快推进公益免费WIFI网络建设,部署信息显示屏等自助设备。(牵头单位:区智慧办、区工信局、区发改局;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区人社局、区农工委、区气象局、区科协、各镇等。完成时间:20--年12月)
2、整合共享社区信息资源。完善社区基础信息采集交换平台,融合智慧高淳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基础数据共享交换标准和流程。结合各部门延伸至社区的工作需求,推广应用低保核对、不动产登记等业务模块,建立社区信息动态交换机制。(牵头单位:区智慧办、区民政局、区发改局;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人社局、区计生局、区残联、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区城管局、各镇。完成时间:20--年12月)
(二)建设智慧社区综合信息管理服务平台
3、建设镇级政务服务系统。实现数据接轨承接,以及系统推广应用,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并以“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为原则,整合各部门业务系统,优化办事流程,实现公共事务通办、联接联办。(牵头单位:区政务中心、区智慧办、区民政局;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计生局、区残联、区住建局、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各镇。完成时间:20--年12月)
4、建设社区事务支持系统。建设智慧党建,规范综治三级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社区事务协商(投票)、社区志愿者管理服务、社区事务跟踪管理、社区内部协同工作平台及社区日志、台账等应用系统,整合社区党建、综治等业务系统。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对社区人员、部件和事件信息的三维、可视、动态管理。(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智慧办;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综治办、区人社局、区计生局、区残联、区公安分局、区城管局、团区委、区妇联、各镇。完成时间:20--年12月)
5、建设社工工作量化考评系统。依托镇、社区各类系统产生的业务、服务数据,推广应用社工工作考评系统,形成社工管理和服务工作全面、准确、量化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牵头单位:区民政局;责任单位:各有关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年12月)
(三)深入推进社区信息惠民服务应用
6、拓展社区信息惠民综合应用。根据社区居民需求,应用如拼车、二手物品交换等符合社区特点的居民互助信息服务。建设社区公益捐助系统,组织和引导针对社区内受灾家庭、弱势群体的公益慈善服务,推进新型社区邻里关系形成。实施社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标准化社区文化活动室和星级农家书屋。(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智慧办、区文广局;责任单位:各有关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年12月)
7、提高物业管理智能化水平。推进社区安防应急体系建设,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发布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避难场所、民防设施地理位置等方面信息。推进社区车辆智能化管理、水电气远程抄表、有毒有害气体检测预警、电梯安全监测等系统建设。(牵头单位:区住房中心;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区民政局、区公安分局、区气象局、区住建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各镇。完成时间:20--年12月)
8、推进社区商业增值服务。围绕社区居民生活需求,规范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开发建设生活信息发布、搜索、交易平台,提供家政、配送、教育、健康等增值服务,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智慧办;责任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年12月)
社区数字化改革工作计划10
该项目位于××乡经济、文化中心——××村,距市中心仅**公里,与××乡,××乡相距都很近,交通十分析便利,水电路设施齐全。
该市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古是××、××、××、××等地居民重要的集中赶集交易之场所。如今我乡变化很大,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方面有了巨大的改善,特别是××公路的全线贯通,如今距市中心只有**公里,大大促进了我乡集贸市场的繁荣和当地经济的飞速发展。
该集贸市场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每月逢1、4、7号集中赶集(基本上是每3天一次),赶集人数达万人之多,由于现市极不规范,无市场摊位设施,市场的排水、垃圾清理、防火消防等功能设施全无,造成了市场的严重脏、乱、差现象,晴天垃圾满地,恶臭难闻,雨天积水汪洋一片,赶集的群众和当地居民是怨声载道,群众对些反应强烈。而赶集的人数逐年增多,市场的`杂乱落后已经无法跟上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急需马上建设。该市场改建以后,服务功能将十分齐全,经济效益可观,社会效益好,故建设好该项目很有必要。
社区数字化改革工作计划11
夯实智慧社区基础,完善社区安防、医疗、养老等管理与服务的智慧感知、传输和自助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治理和服务数字系统,设置需求端、供给端、监管端、决策端,建立社区、镇(街道)和县级管理服务平台。以武康街道、康乾街道等中心城区为起点,逐步向阜溪街道、舞阳街道直至农村社区推进“智慧社区”数字系统。整合衔接与社区管理和服务相关的省部级和市县级数字系统。组建专业的平台管理团队,创新平台管理运营机制,推动智慧社区综合平台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结合社区管理和服务职能,打造“数智党建”“智慧安防”“智慧办公”“智慧医养”“智慧城管”“便民服务”“基层治理”“智慧地名”等八大场景。开发多主体应用功能,改善用户体验,吸引社区管理服务各种主体入驻使用“智慧社区”数字系统。做好人员培训和系统服务工作,多角度、多层次提高社区智慧服务水平。
社区数字化改革工作计划12
(二)推进乡村文物资源数字展览,繁荣乡村数字文化。一是充分利用吉林省数字博物馆在线服务平台,打造乡村数字博物馆,截止到20_年,12家乡村博物馆实现数字化展示,其中,8家在线对外开放。二是优化村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实现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小广场全覆盖,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
(三)开展乡村旅游人才培训,统筹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一是积极组织省内重点村镇代表参加文旅部举办的乡村旅游培训班、现场会、考察调研活动。二是组织举办全省导游人员电商直播带货培训和综合业务能力培训,提升乡村旅游人才的数字素养和业务技能。三是依托文旅部吉林培训基地开展持续性的分阶段、分模块、分区域的乡村旅游人员培训工作。
社区数字化改革工作计划13
立足“智慧社区治理共同体”新理念,通过构建“党建统领、多方融合”的智慧社区治理新体系,持续推进数字化政府流程再造,形成以“1234+X”为核心支撑的一体化智慧社区新模式,打造全链条、全周期的“服务多样、便捷高效、管理精确、治理增能”的城乡社区治理与服务新格局,以社区建设数字化进程为契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努力使南湖区智慧社区建设成为展示共同富裕示范区风貌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20_年12月底前,开展一体化数据驾驶舱建设,完善智慧社区数字化平台系统建设,基本实现智慧社区在线化。
——20_年12月底前,深化智慧社区与城乡社区治理与服务能力的融合,抓好中期评估以及常态推进等工作。
——20_年6月底前,全面总结创建经验,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标准化体系。
社区数字化改革工作计划14
(一)构建“党建统领、多方参与”的智慧社区治理体系
加强党对智慧社区建设领导,探索形成党领导智慧社区建设的制度;持续推进数字化社区事务流程再造,用制度重塑和技术创新解决智慧社区建设中的堵点、难点;探索成立智慧社区运营平台商,推进智慧社区可持续发展;拓展社会力量参与智慧社区建设,形成多方融合参与的新路径。
1.加强基层党组织在智慧社区建设中的领导作用。积极发挥各级党委在智慧社区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大力推进“云党建”建设,切实发挥党建在智慧社区建设中的统领作用。探索实施南湖区“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切实提升智慧党建动员和服务群众能力。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智慧社区建设的制度体系,保障基层党组织领导智慧社区建设高效运转。
2.持续推进数字化政府流程再造。以数字化政府改革为契机,按照系统分析V字模型持续迭代,将“业务协同模型和数据共享模型”的方法贯穿到数字化改革的各领域、各方面、全过程。通过系统构建“梳理核心业务-建立指标体系-构建协同体系-加强数据归集-再造业务流程-建立集成界面-任务整体画像”七大步骤,同步推进数据共享模型迭代升级,打造一批多部门多场景的综合应用,设计一批标志性应用场景,推动智慧社区体系的整体性优化和系统性重塑,逐步实现各部门城乡社区信息资源共享。
(二)以“1234”体系为核心,提升智慧高效的数字化社区治理水平
依托大数据中心,搭建一体化智慧社区云平台;完善硬件设施和业务应用两大体系;围绕政府、企业、居民的使用需要,搭建完成部门服务、企业服务、居民服务“三端”;聚焦治理服务需求,搭建物业服务、生活服务、公共服务、社区治理“四大”应用模块。
1.完善一体化社区管理平台和一屏式数据驾驶舱。搭建一体化智慧社区云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强化大数据的互联共享,实现多维度多层面的功能应用。建立完善集社区综合治理、公共服务、商业服务、慈善志愿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打造社区数字化综合应用平台,实现精密智控、精准服务。
2.形成硬件设施和业务应用两大体系。硬件设施体系方面,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和品质提升工程,依托社区智慧电网、气网、水网建设,全面引入车辆导引、垃圾收运等智能感知技术,提升社区出入管理、群防群控、机动车管理、生活垃圾处理等领域智慧化应用水平;加强公共视频联网监控设施布点,依托数字化技术推进社区平安建设。业务应用体系方面,坚持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全面优化业务线上办理流程,以数字化的认知、数字化的思维和数字化的技术,形成线上跨部门多业务协同应用的闭环,实现业务流程再造、制度重塑,让社区变得更安全、更智能、更有温度。
3.打造“GBC”三大应用服务端。打造政府治理服务端(G端),提升社区治理与公共服务水平,赋能社区网格化精密智控能力,提升行业监管效率,满足社区居民对政府公共服务的需求。打造社区物业服务端(B端),建立物业管理系统平台,整合生态服务商提供线上线下增值服务,促进社区物业服务企业现代化转型。打造居民生活服务端(C端),通过微嘉园APP提升居民生活便利性,通过融合线上线下服务,丰富居民生活;推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提高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落实社区治理、公共服务、生活服务、物业服务四大应用功能模块。以“嘉社区”平台为载体,构造以行业管理、社区防疫、智能发现、智慧安防、智慧消防、监测预警、投诉管理、信用评价、事件处置等内容为主的社区治理模块,打造平台一体化智治模式;构造以智慧书屋、5G云诊室、智慧跑道、政务一体、特需人员关爱、健康小屋、乘公交、嘉学堂等内容为主的公共服务模块;构造以线上菜篮子、家政服务、护士到嘉、居家康复、幼儿培训、社区拼购、周边特惠、上门洗车、租赁托管等内容为主的生活服务模块。构造以物业缴费、物业报修、车辆管理、访客登记、垃圾分类、社区投票、服务热线、社区公告等内容为主的物业服务模块。通过构建营造以物业服务、生活服务、公共服务、社区治理等应用功能模块为基础的社区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打造“X”系列典型应用场景
重点以居民需求为导向,落实以智治全面支撑共治的智慧社区六大场景(党的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建设,重点突破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三场景及在社区的实现方式,每种场景至少有一种关键性技术支撑。
1.夯实平安综治场景。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与视频通信技术,链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造网格化管理平台、社区党建云平台、社区人口数据库及基础人物画像服务平台。依托网格管理平台,构建智能门禁系统、车辆门禁管理系统、视频联网和云服务等场景,构建社区物联网,实现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标准化和统一化。
2.优化健康医疗场景。以家庭“智慧养老”与“全民康养”相结合为原则,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并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居家应急救助和健康检测服务。整合线上线下健康服务,对接本地医疗资源,线下上门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提供健康建档、评估、数据监测以及照护等服务。优化阿里健康等小程序,实现预约挂号、在线问诊、预约体检等功能,打造5G云诊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联体,实现居民健康档案数字化管理,实现健康状况在线查看、服药提醒等。
3.丰富邻里服务场景。围绕居民24小时生活需求,打造“优质生活零距离”。摸底社区达人社群聚落、社区市场化服务资源等,形成5分钟、10分钟、15分钟服务圈、全天候服务链、全人群服务面。注重智慧社区向小区下移,打造“社区直通车”线上线下联动的交流平台,构建社区居民与邻居、与社区工作人员互动新方式,打造邻里交流互动新场景。推广“平台+管家”物业服务模式,用现代信息手段集成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公司打造网上“三方协同”场景。打造线上需求线下响应的社区服务体系,通过线上发布居民服务、文体娱乐活动等需求,促使居民之间积极响应,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自我服务的能力。
4.创新社区治理场景。以“最多录一次”改革为基础,梳理社区治理“四张清单”(社区事务、服务需求、辖区资源、服务团队),接通“浙里办”“微家园”等平台,推进智慧社区与“数字政府”系统衔接,构建社区减负办公场景。积极探索社区“云协商”,对有条件的社区试点开展社区“云协商”,完善社区云协商“谁来议、议什么、怎么议、议的效果”等闭环流程,使协商更高效、更便捷、更畅通。打造社区“云客厅”品牌,引入“五民”工作法,创新“五社”联动机制,结合社会组织进网络、云端议事、志愿服务激励,通过线上对接线下互动,引导居民及辖区社会力量参与社区自治共治,破解社区治理难题。
(四)创新智慧社区治理与服务新机制
社区数字化改革工作计划15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智慧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跨部门的市级协调管理机制,市民政局、网信办、大数据局负责具体实施,共同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其中,市民政局负责智慧社区重点项目的建设和组织实施,市网信办负责“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的资源整合和推广使用,市大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智慧社区应用平台建设和基础数据的采集共享。各地区也要建立由各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智慧社区建设工作协调管理机制。
(二)完善政策体系。推动政府引导支持和市场有序参与的有机结合。拓展社区服务范围,在养老、餐饮、娱乐、家政等领域培育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区服务新模式。市、区县(市)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智慧社区建设。同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将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纳入本地区、本部门推进智慧沈阳建设所承担任务中统筹考虑,制定智慧社区具体建设措施。市、区县(市)政府绩效考评部门要将智慧社区建设工作纳入年度政府绩效考评体系。
社区数字化改革工作计划16
加强领导,从规划起步。镇成立了xx镇集镇建成区整治工作领导组,并结合实际,邀请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对集镇建成区整治进行了科学规划,科学确定了“一纵一横、一场一库、八个节点”为重点整治内容,辅以背街小巷整治。
突出重点,从治脏入手。镇自筹资金8万元,更换了镇区垃圾桶,购置了15辆垃圾车;自筹15万元,对建成区平方公里日常垃圾清运和街道秩序整治实行市场化发包,彻底解决“杂物街头堆,垃圾满天飞”的问题。利用建成区整治专项资金18万元,疏浚沿街支渠1700米。投入90万元,整治延伸了镇区下水道1680米。
强化措施,从治乱破题。拆除街道违章搭建12处600平方米。投入4万元,在寿六路东侧新建一处街头停车场,有效解决了市民停车难问题。投入万元,在堰北支渠两侧加装了护栏,提升了景观品味。投入100多万元,对沿街商铺墙体立面进行了规范整治。招商引资投入1000多万元,新建农贸市场,规范了街道经营秩序。投入60万元,对背街小巷进行硬化改造提升。
提升品味,从基础加强。投入100万元,对堰苏路、苹果街1060米路段进行“白加黑”改造。投入26万元,对街道和巷道进行了绿化提升,打造镇区“微景观”。投入4万元,在镇区大光新街重要节点增设了文化墙。投入40万元,在镇区南侧建设集休闲、健身为一体的文化广场,配套公厕一座。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根据《福建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以及我县教育局《关于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及申报福州市智慧校园试点学校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特制定我校“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二、学校概况
大量的信息技术设备的投入和使用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发展以及我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全校教师顺利通过了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培训,***、***等多位老师参加一师一优课评选获得好成绩,20_年4月学校成功承办***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现场会,申报的福建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基于智慧教师环境的互动教学研究》预计年内结题。很显然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稳步发展,在学校教育教学发展中的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存在不足
目前我校智慧校园建设的问题主要是:系统性的整体规划有待提升,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短缺,基础设施装备不先进、不全面,再加上信息技术设备更新换代速度快,已有的设备跟不上更新的速度,不同批次设备间存在兼容问题,信息化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对照《福州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在应用服务融合、智慧学习服务、智慧资源服务、智慧评价服务、智慧管理服务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信息技术设备、绿色能源、智能安保还需进一步完善,在师生发展、特色创新、示范引领等方面需进一步提高。
四、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二)具体任务
1、基础环境建设
核心系统
监管数据无线采集子系统:供监督员使用,实现通过无线数据采集设备采集、报送问题信息,接收监督中心分配的核实、核查任务等功能。
监督中心受理子系统:使用人员为监督中心接线员。通过信息传递服务引擎将监督员报送的问题信息传递到接线员的工作平台,接线员通过系统对各类问题消息接收、处理和反馈,完成信息收集、处理和立案操作,为“协同工作子系统”提供城管问题的采集和立案服务,保证问题信息能及时准确地受理并传递到处置中心。
协同工作子系统:提供给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各个专业部门及各级领导使用,系统提供了基于工作流的面向GIS的协同管理、工作处理、督察督办等方面的应用,对城市管理实现图、文、表、业务管理一体化管理。
监督指挥子系统:为监督中心和处置中心服务,该系统通过大屏幕能够直观显示城市管理相关地图信息、案卷信息和相关详细信息等全局情况,并可以直观查询显示每个社区、监督员、部件等个体的情况,实现对城市管理全局情况的总体把握。
综合评价子系统:通过一整套科学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对城市管理的各方面进行考核评价,既能监督城市管理中发生的具体问题,又能监督管理和执法质量。
地理编码子系统:为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监督指挥子系统等提供地理编码服务,实现地址描述、地址查询、地址匹配等功能。
应用维护子系统:负责整个系统的配置、维护和管理工作。该系统采用工具化思想,实现组织机构、工作流、输入表格、输出表格、地图使用、查询统计等城市管理相关信息的灵活配置,使用系统提供的各种工具和组件,可以配置形成相应的资源信息、业务规则和数据操作定义。
数据交换子系统:建立全市统一标准的数据交换子系统,建设统一规范的市区两级交换标准规范,使得市级平台实时获得区级平台的包括问题信息、多媒体信息、业务办理信息在内的全面的城市管理信息。
拓展系统
城市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依照部件编码规范,提供管理工具用于在部件编码规则发生变化时的快速更新;提供专门的权限控制模块以满足有权限专业部门能够通过IE浏览器来对部件数据进行简单的更新和维护。
自己以前在公司的B域,也就是在营销、销售及服务等领域做了一些数据支撑的工作,当前这些领域的数字化水平还是比较高的,比如针对精确营销已经形成了闭环支撑,无论是从市场细分、营销策划、营销审批、客群选择、营销执行再到营销评估,不仅实现了线上化、实时化,而且具备了相当的智能化水平。
在公司的M域,也就是管理域,无论是人、财、物,还是规划项目、综合办公等等,这些领域虽然较早实现了信息化,但数字化水平还不够,华为数据之道所提的数字化转型,其实大多针对的就是华为公司的M域,这些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运营效率的提升意义重大。20_年自己有幸参与到M域的数字化转型工作上来,当前也设定了一些初步目标:
(1)在规划项目领域,推进规划工作从线下搜集信息、线下人工规划向基于系统数据、线上智能规划转型,推动项目实施工作从简单的线上流程审批管理向各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转型,比如项目物资的端到端管控、项目的远程智能监控、项目的AI智能验收、项目竣工资料的自动生成、项目的自动化报账等等。
(3)在财务领域,基于OCR、NLP等AI技术进一步普及报账的智能填报、智能稽核等应用,持续提升报账的效率;通过信息归集进一步提升转资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
(4)在人力领域,推进人力机器人的优化和应用,为员工提供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的人力服务。
(5)在综合办公领域,基于M域大数据,通过NLP、图计算,RPA等技术,进一步优化和普及面向公文审批人的智能推荐辅助工具,降低审批的操作步骤和时间;在合同、公文、审计等领域普及电子印章;在文书、审计、招投标等领域实现电子归档。
今年来,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县农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系列文件精神,认真履职、务实运作,在巩固农村基层_、发展农村基层民主、落实基本民生保障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社区数字化改革工作计划17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县、镇(街道)成立智慧社区工作领导小组,设置领导小组办公室。村(居、社区)要按照所属镇(街道)工作要求,主动作为,配合做好智慧社区工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全面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迅速开展工作。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有关部门要全面宣传,层层发动,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营造全社会广泛关注、共同参与、共同推进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调度,确保成效。县民政局要切实加强智慧社区工作的检查、指导、督查,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工作成效等情况,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单位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反馈,确保试点任务按时完成。
社区数字化改革工作计划18
(一)工作目标。以“惠民、兴业、善政”为目标,以“互联网+”为创新引擎,以促进信息和资源共享为重点,着力构建便捷高效的社区管理和民生服务体系。到20--年,全市初步建成以一套系统(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两个支撑平台(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基础,三项服务体系(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相互促进融合,市、区县(市)、街道、社区四级信息服务网络互联互通的社区智慧管理和服务体系,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难事妥善解决”。在政府引导下,引进社会力量和资本,建立智能化社会服务模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治理体系和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初步实现全市社区的智慧化。
(二)工作原则。
1.统一规划、多级负责。市级负责顶层设计,并承担全市基础性项目;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负责本地区和本领域的应用推广和拓展性建设任务。
2.科学设计、分步实施。在遵循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广泛调研论证,合理设计,科学试点,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3.整合资源、信息共享。最大限度整合各部门、各层级的社区服务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效率,实现各类服务信息共享和有效对接。
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从社区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需求出发,确定最符合社区实际和特点的建设模式,并科学有序推进。
5.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发挥政府在智慧社区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扩大社会合作,探索互利共赢的建设和运营模式。
6.务实创新、安全可控。鼓励有关部门和企业树立“互联网+”与智慧社区建设相融合的创新思维,推动传统领域通过互联网与社区有效结合。同时,增强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和防护,保障数据和系统安全。
社区数字化改革工作计划19
(一)问题导向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为社区治理带来了新的契机,也带来一系列的挑战。(1)社区资源有待整合。政府各部门依托各自的信息平台将大量工作延伸到社区,但相互之间没有实现有效整合,产生了很多信息孤岛。(2)服务内容有待拓展。社区服务以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民政、计生服务、安全等公共服务为主,服务网络发育不够充分。特别是直接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服务项目不多,难以满足居民的个性化需求。(3)技术手段有待改进。现代社会正以不可想象的速度产生海量数据,这些数据通过不同的途径沉淀到社区,与政府部门的大量公共信息形成庞杂的“大数据”。但目前,在社区层面并没有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整合分析。这不仅造成数据资源的浪费,而且制约了社区服务的效能和质量。
(二)群众期待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最近,我们围绕对智慧社区有着什么样的想法和愿景,在市民中做了一次随机调查,总结起来有这么几个关键词:安全便捷、绿色环保、稳定高效、个性多元等。
(三)政策引导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通过提高信息化运用手段,实现政府创新社会管理,改进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通过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今年,_又连续出台《“互联网+”行动计划》和《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提出要推进“互联网+”益民服务,发展体验经济、社区经济、共享经济等便民服务新业态,推动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文化教育等领域开展大数据应用示范,开发各类便民应用,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这些政策都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智慧社区建设的高度重视。
(四)技术支撑
从没有哪项技术变革能像大数据革命一样,在短短数年时间就由科学研究快速应用到社会生活各个角落。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成熟为“大数据”的应用奠定了硬件基础;可视化分析、数据挖掘算法、预测性分析能力、语义引擎、数据质量和数据管理为“大数据”提供了应用方法。特别是终端感知层、网络互联层、智能应用层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智慧社区建设的实现提供了支撑。
社区数字化改革工作计划20
(一)推进计划
1、调研启动阶段:20--年5月至20--年6月。完成对现有社区业务系统和资源的详细梳理,开展建设方案深化设计工作,对接南京已有的统一平台技术标准。
2、试点推进阶段:20--年7月至20--年8月。选择信息化基础较好、具有代表性的2个城市社区和2个农村社区进行智慧社区试点运行工作。
3、应用推广阶段:20--年8月至20--年12月,根据试点情况对平台进行整改和完善工作,并逐步在全区所有社区的推广应用。
4、持续完善阶段:20--年1月以后,在继续完善社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鼓励支持社区及相关服务组织创新应用,进一步拓展公共服务与增值服务。
(二)保障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各镇、各相关部门分工协作,保障智慧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队伍,形成智慧社区建设长效协调推进机制。针对相关工作任务,加快推进智慧社区综合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建设,确保平台尽快上线并推广应用。
2、落实资金保障。各镇、各相关职能部门安排专项资金并建立动态保障机制,落实智慧社区建设和维护相关经费。同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积极探索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多方投入机制。
3、营造创新氛围。各镇、各相关部门加强对全区智慧社区建设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支持探索创新特色功能,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完善社区便民应用,因地制宜推动智慧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
社区数字化改革工作计划21
年出栏生猪万头,新栽植枇杷3200亩,建村聚居点10个,村级“1+6”公共服务活动中心一个,已投入使用。
一、指导思想
在“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思想指引下,以我区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方向,认真贯彻课改精神,立足以学生为中心,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进取能力为重点,更新教师教育理念,积极抓住契机,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地位。大胆进行任务驱动和小组协作这一新的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尝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并通过教研组的学习活动,使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都有相应的提高。
二、工作目标
1、本学期教研组工作紧紧围绕“创新、开拓、发展、务实”的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思想方法、行为方式、价值观和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积极有效使用目标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有效教学、有效学习,努力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
2、积极推进“以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为支持平台的研究性、探究性课堂教学”的教学实践,加快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渗透关系。本学期教研组将重点着手信息技术课的研究性、探究性,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不再单纯为学信息技术而学习,而是通过完成某一目标任务后自然而然的掌握信息技术技能,从而转变以信息技术知识和课程内容为目标的教学,使教育重心转移到知识学习支持平台方面。
3、大力开展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研活动,积极进行教育研究,充分开展计算机特长教育,使我校每个年级都有使用计算机的高手,在今后的各种计算机比赛中取得较好的名次,提高我校的知名度。
4、努力创造学习氛围,继续通过扎实有效的课题研究活动,将课题研究落实到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和教学工作中,提高业务素质。
三、工作要点
1、紧抓课堂质量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我们教研组根据新教师的实际情况和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组织组内人员进行集体备课,听课,共同提高本组教师任教的基本技能。要求本组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课后要及时进行研讨,根据知识点分析本节课的地位、目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要求任课教师进行简要的知识点分析、课后总结和贯彻落实情况,总结成功的.经验,同时指出缺点和不足,最后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继续搞好课题研究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整市推进试点工作总体部署和“365”工作思路,代桥镇精心组织,科学谋划,群策群力,真抓实干,全面掀起美丽乡村建设高潮。现把我镇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社区数字化改革工作计划22
“社区是我们防控的前沿阵地,是我们的第一道防线。”在5月6日_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如是说。
社区防疫工作存在不少难点
人手不足
信息传达难
过去,社区信息传递基本靠“吼”。现在很多社区都有了微信群,但“刚发的通知就被各种问问题的、表达情绪的,甚至无关的信息淹没了”。
居民因不能及时获取信息,就会产生各种疑问,甚至谣言。尤其在社区出现疫情的隔离期,居民的情绪会格外容易波动。社区工作人员的忙碌不能被看见,常常会成为居民发泄情绪的对象。
数据收集难
鲸会务微站助力社区数字化疫情防控
社区数字化改革工作计划23
1、建设摊位220个,每个摊位4㎡,高度米,砖、水泥结构,每个摊位概算建设成本150元,其中,材料费用100元,建筑工资50元,合计摊位概算建设资金33000元。
2、新建垃圾池4个。每个垃圾池规格为3m×4m,高度为2m,每个垃圾池概算建设成本3000元,合计垃圾池概算投资共12000元。
3、新建市场雨阳场棚,长300米,宽7米,采用砖木架子,上盖水泥瓦,按每平方米需100元建设成本,概算投资共需210000元。
4、新建排水沟2条,共960米,沟的规格为80cm×50cm,上加盖板,按每米200元的建设成本概算,共需投资192000元。
5、安装照明电路平方米;绿化工程平方米。
6、市场地面硬化面积****㎡,厚度20cm,按每平方米造价80元概算,共需投资323200元。
7、工程施工管理及周边协调工作约需支出30000元。
8、征地资金200000元。
所有项目建设完成预算投资为1000200元。
社区数字化改革工作计划24
一是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区主管部门负责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区有关部门、镇和社区负责推广应用并根据实际完善功能。
二是资源整合、条块联动。整合共享全区各级网络、信息资源,纵向实现区、镇、社区所有管理服务事项联通办理,横向实现各部门、各镇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和共享。
三是先行试点,逐步推广。选择典型社区先行试点,完善实施路径和方法,形成长效运营管理机制,加快推广应用覆盖全区。
四是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推进体系,发挥政府在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经费保障方面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建设。
社区数字化改革工作计划25
各镇(街道)是智慧社区试点的主要实施主体,要加强组织领导,根据特色定位,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安排项目、完善措施。
各责任部门要根据任务分解,将相关工作纳入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做到通力合作配合、资源高效整合,创新服务机制,提升服务效能。
各镇(街道):负责各自辖区内智慧社区建设工作,推动便民服务场景实施落地。
县委组织部:指导推动做好数智党建相关工作。
县委宣传部:配合做好智慧社区试点的宣传工作。
县公安局:做好数字身份识别技术推广、人口信息安全保障等工作,指导推动智慧安防场景实施落地。
县民政局:指导推动基层治理、智慧养老、智慧地名等相关场景实施落地。
县财政局:负责落实有关财政激励政策;配合相关部门、实施单位向上争取财政支持。
县建设局:负责配合和指导智慧社区相关的社区用房规划与建设。
县交通运输局:指导推动智慧社区交通场景实施落地。
县农业农村局:指导推动乡村建设中落实智慧社区理念。
县卫生健康局:负责落实分级诊疗及优质资源共享理念,研究制定智慧社区医疗服务相关政策,指导推动智慧社区健康场景实施落地。
县综合执法局:指导推动智慧城管相关场景实施落地。
县大数据局:负责智慧社区数据资源管理协调工作,促进数据共享,给予数字化应用技术支撑,参与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和政策制度。
社区数字化改革工作计划26
(一)缺乏土地保障。中心村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衔接。若不调整规划,将会导致占用的农用地无法办理“农转用”报批手续。我镇扎扒集、集镇美丽乡村建设中,原打算调整土地用途,也就是调成农转用,由于迟迟批不下来用地指标,只能停建。严重影响了我镇此项工作的开展。
(二)镇村干部缺乏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理念和经验,虽然知道要建设什么,但是就是不知道建成什么样式和标准,不懂招投标程序和要求,不懂造价和预算,理论和现实脱节。
(三)政府的主导作用与农民的主体作用“错位”。由于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家中只有老人和妇女,他们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认知度低,参与感不强,不出力、不出智、不出钱,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是政府行为,存在“政府热,农民冷”、“干部干,农民看”的现象,美丽乡村建设中农民主体“缺位”,极大地影响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进程。
社区数字化改革工作计划27
一是丰富拓展科技下乡活动。推动送科技下乡活动常态化,围绕推动产业兴旺传经送宝,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为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创新动能,做到送农户之所盼,教农户之所需,以科技下沉、人才下沉助力乡村振兴。
二是加强科技_队伍建设。根据全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优化科技指导员队伍,适应新时代农业农村科技发展。加强对科技指导员的监督管理,督促科技指导员在x省科技_管理系统及时上传工作动态。积极组织科技_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充分发挥科技_在乡村振兴和服务“三农”中的创新创业和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积极开展科技指导服务。组织督促科技指导员和农科驿站驻站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群众生产难题,通过现场指导、举办培训班、微信群讲课、发放明白纸等多种方式开展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实现自主科技服务常态化,要求科技服务及时化,提升农民种养殖科学化水平。
社区数字化改革工作计划28
(一)夯实基础阶段(20--年1月-8月)。在全市选择部分社区作为智慧社区试点。以推进重点项目试点运行为主要目标,梳理各类数据和业务,制定智慧社区建设方案和建设标准体系。初步建成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率先实现民政、残疾事业、就业创业类事项的一口式办理。通过“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发布各类标准化社区事务事项。初步完成试点社区的一口式办理标准化改造和基础信息化设备配套。初步完成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采集试点社区网格基础数据。
(二)完善和试点阶段(20--年9月-20--年5月)。进一步扩大智慧社区试点范围,在全市网络基础设施完善的社区逐步推广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完善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加大网格化数据采集力度。建成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探索引进社区商业服务。
(三)提升和推广阶段(20--年6月-12月)。在全市推广智慧社区试点成果。社区所有政务和公共事务进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实现跨区域通办。在条件较好的地区探索大数据应用。通过社区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与健康、卫生、体育、教育等其他智慧系统互联互通,在养老、家政、生活服务等领域与线下实体对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商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出多种品牌社区服务。
社区数字化改革工作计划29
(一)社区管理向基层社会治理发展《中国_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中,明确提出“十三五”末要实现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的要求。社区作为基层服务管理的最小单位,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最终阵地和载体。智慧社区不单纯是社区信息化,更是提升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和运行水平的新模式、新路径,是整合社区内人、地、事、物、组织、房屋等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服务信息资源,并合理运行、运营的手段,是推动“互联网+”与社区各种人、事、物、服务等资源融合发展的载体。
(二)智慧社区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落脚点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缩影,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文化生活、民生改善等多方面内容,使政府的智慧政务管理延伸到社区和家庭。可以说,智慧社区是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实现落地的最佳突破口。智慧社区最能体现智慧城市的建设成果。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细胞,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智能社区建设涉及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最能直接感受到智慧城市的便利和好处,也最能将建设成果惠之于民。
(三)社区服务管理从线下向线上迁移、转化当前,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手机等智能终端来解决衣食住行等各种事项,期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各种社会性服务。政府和各管理部门的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各类服务事项从办事大厅向线上迁移,也促使居民更多地选择线上来实现自己的需求。虚拟经济、共享经济在社区这个载体里相互交融,在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助推了智慧社区的建设。在建设智慧社区过程中,我们既要管理服务好实体社区,即传统意义上居民区的概念,也要关注虚拟社区的成长,建设、治理、服务好虚拟社区是智慧社区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社区数字化改革工作计划30
一是大力开展科技成果宣传。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先后到xx镇大集、xx街道xx村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发放《设施蔬菜优质高效栽培的根区调控技术》《设施蔬菜低温寡照生育障碍防控关键技术》《冬小麦-夏玉米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等科技指导资料xxxx多份,同步开展种养殖技术交流咨询,解答群众技术难题,真正把科技服务送到农民群众身边。
三是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服务。调整完善xx人的科技_队伍,依托农科驿站等平台,组织科技指导员和农科驿站驻站专家等通过现场指导培训、微信群讲课等方式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今年,先后开展配方施肥技术指导及推广,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肉鸭养殖技术、桃树秋季雨后管理等科技指导及培训xxx多次,面对面帮助农民解决实际生产问题。
社区数字化改革工作计划31
(一)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实施党建年度综合考核,将村级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分类定级,采取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抓两头、促中间”的办法,进一步健全农村党建工作的动力机制,着力营造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结合20_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对基层党组织实行分类动态管理,加大先进村级党组织的培育和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力度,积极创建“五好”党组织,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结合20_年换届选举工作,我局联合市组织部,深入各县(市、区)、开发区、投资区巡查摸排,调查摸底,加大对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力度。
(二)进一步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农村社会救助兜底工作,做好农民重特大救助等社会救助工作,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加快老龄事业发展。截止目前城乡低保包括低保兜底资金共计支出:4486万元,保障人口达15332户,37772人左右,农牧民重特大救助截止目前医疗救助2177人,支出资金万元,救助限额内救助率已达到70%。1-10月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录入留守儿童288名、困境儿童279名、散居孤儿187名,同时进一步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1-10月对全县1960名60岁以上失能和半失能老人、80周岁高龄老人实施居家养老服务,支出资金万元,20_年我局将争取在全县4个公办养老机构建立日间照料中心,进一步为集中供养老人提供多样化服务。继续对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和孤儿实现集中供养全覆盖。
社区数字化改革工作计划32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区之内,对社区和智慧社区都不陌生。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积极推进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积累了不少经验,呈现出一个全新的局面:社区信息化快速推进,家庭生活智慧化开始初显,创新产品和惠民服务等层出不穷。生活在社区中的每个人都能切身感受到这些变化。智慧社区是什么呢?智慧社区就是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于社区服务管理,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型社区治理模式,使社区管理与服务系统互联化、物联化、智能化,包括智慧物业管理、电子商务服务、智慧养老、智慧家居、智慧医疗等,进而形成一种虚拟与实际交互的新社区形态。概言之,就是“互联网+”支持的社区管理与服务。
社区数字化改革工作计划33
建立健全“智慧社区”数字管理平台,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对接各级各部门既有数字系统,充分使用好“数字乡村一张图”和“我德清”相关功能,促进社区管理服务、职能部门监督管理、党政领导决策咨询等多层次功能的一体化。结合城乡社区治理和“幸福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综合居民、社区、党政机关的管理服务需求,多维度开发“智慧社区”的应用场景,促进社区管理服务的线上线下资源和功能的深度融合,实现社区治理和服务参与面的扩大、便捷度的改善、精准度和智慧程度的提高。
社区数字化改革工作计划34
近年来,为加快美丽天津建设,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天津市把美丽社区作为和谐社区建设新的实践形式。通过两年实践,经第三方评估,创建了299个美丽社区,初步形成了多方共治共创、资源互补互融、成果同惠同享的社区治理和美丽社区建设新格局。
(一)河西区前程里社区——智慧服务
以打造服务型社区为特色,按照“建家”“管家”“当家”“认家”“爱家”的“五家”理念,统一功能配建,着眼于“一个平台管服务”的思路,整合社区治理、居民服务、社工和党员管理三大功能,利用现场管理(OSM)系统,推进社区服务智慧化、标准化和精细化。“智慧河西APP”可对社区24小时监控、图像视频实时回传、自动记录社工巡检痕迹;居民可通过APP查看社区新闻、就业等信息,获取公共服务事项流程,空巢老人可通过紧急呼叫功能联系社区社工。“指尖西岸红”微信公众号,可实现对社区党员的动态管理、即时服务和跟踪考核,有力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社区治理和服务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二)和平区——智慧受理
作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和平区在全市创新设立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把原先分散在各级各部门的服务资源统一下放,简化市、区、街三级流程,通过在街道开设的14个服务窗口,让居民就近办理就业、社保等9大类105项民生事务,其中有30项立等可取,75项限时办结或限时答复。由过去“进百家门办一件事”转变为现在“进一家门可以办百件事”。自和平区小白楼街受理中心试运行4个月以来,该中心已提供各类服务4000余次。
(三)南开昔阳里社区——智慧养老
(四)南市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智慧医疗
为有效化解居民“去大医院看病踏实不方便,去小医院看病方便不踏实”的“两头难”问题,南市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索建设了医疗联合体试点,整合全市顶尖的中医、西医资源服务延伸到街道社区,实现“三通两自”。“三通”是指“医指通”(可提前15天预约全市40家大医院和北京5家知名医院门诊号)“医卡通”(可提前一周预约总医院各科室专家号)“一号通”(可借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体机,自助完成挂号、划价、交费、查询等全部门诊过程);“两自”是指“自动发药机”和“自助打单机”。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让居民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便可以享受到一站式检验、远程影像、双向转诊等8种惠民服务。
社区数字化改革工作计划35
(一)存在的问题: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给旅游业带来极大冲击。虽然我省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疫情的频发散发,导致游客出游信心不足,乡村旅游客源受限。加之文旅企业大多属于中小微型企业,在“暂停”与“重启”之间反复切换,恢复元气、恢复经营常态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下一步举措:一是持续开展重点村镇认定建设,有效整合旅游资源,擦亮吉林乡村旅游品牌,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二是继续加大乡村数字公共文化资源供给,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取得新进展。三是持续开展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全面共建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
一.宣传有关方针政策,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热心为老年人服务,帮助解决特困、独居老人的医、住、行等实际问题。
三.做好家庭赡养老人协议书的签订、定期监督检查。
四.开展教育、文娱、体育等活动。为老年人搭建一个平台,弘扬民族文化,使老年人健康长寿,安度晚年。
五.经常走访居民家,同老年人谈心,做老年人的知心朋友。
六.建立完善的社区老龄组织,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八.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老人提供服务,团结教育老年人发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社会生活,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一、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
通过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构造能够满足数字化校园应用长期持续发展的应用框架,通过这一稳定、可扩展的应用框架为应用系统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撑和服务。该应用框架将充分支持于学校的应用需求和未来发展,同时考虑到系统的总体拥有成本,必须采用先进的理念和思路,辅以成熟的、主流的、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技术,运用现代系统工程和项目管理规范标准,科学合理的进行建设。
建成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数字化校园,消除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建立校级统一信息系统,实现部门间流程通畅,可平滑过渡到新一代技术,对校园的各项服务管理工作和广大教职工提供无所不在的一站式服务。具体目标就是实现“四个数字化”:
1、校园环境数字化
2、教学资源数字化
在我校数字化校园统一的规划下,重点收(搜)集、整合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类教学资源库。将大量的电子备课资源、课件资源、题目资源、案例资源、科研成果资源、学生学习社区资源、教师学习资源、电子图书资料等收(搜)集、筛选、整理、优化,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的优化与整合,完善教学资源库,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使其高效、安全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加强辅助教学力度。
3、教学数字化
以“数字化管理,无纸化办公”为核心思想,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整合完善学校办公OA、一卡通、教师发展档案管理等管理系统,构建覆盖全校日常工作流程的、协同的管理信息体系,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强化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领域中的应用,通过管理信息的同步与共享,畅通我校的信息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达到智能化管理的水平,提高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
4、教学应用数字化
进一步提高教学数字化应用水平,发挥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数字化应用效益,构建智能先进实用的教学应用软件平台,推动信息化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有效使用,践行教育部 “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信息化要求,将信息化技术真正地服务教育,服务老师,服务学生!
数字乡村既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自20_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数字乡村战略以来,国家先后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_—2025年)》《数字乡村建设指南》等重要文件,为农业农村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宜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宜宾将打造国家数字乡村试验区,加快建设数字乡村,提升城乡数字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
宜宾在探索数字乡村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兴文县成功入选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也是全省唯一入选《数字乡村建设指南》代表性案例的试点地区。“乡村振兴一张图”、数字乡村和数字商务进农村工程等项目也在规划实施推进中。然而,数字乡村建设是一项全新的、系统的重大工程,在推进过程中还面临一些困难:一是基层干部数字意识淡薄;二是建设资金保障不充足;三是前期数据采集工作任务重。
社区数字化改革工作计划36
未来社区是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和人民幸福的美好家园。浙江省长兴县通过创建未来社区,对周边老旧小区改造、未来乡村建设起到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联建联创 全员参与推动未来社区落地
一是政策保障,建设提质增速。成立未来社区建设服务工作专班,研究制定《长兴县未来社区实施方案》,实行县、街道、社区三级联动,落实“12357”工作制度(即每1个场景阵地,安排2名专班人员驻点服务,早中晚3次反馈建设进度,提供用地用房用水用电用工“5用”保障,每7天召开一次专班工作会),倒排时间节点,狠抓社区建设,全力保障高质量完成。二是多元协作,供需精准匹配。以党组织为纽带,发动党员、乡贤、企业家等700余人参与未来社区建设。集结一批懂技术、有方法的志愿者,通过走访交流、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深入研究群众医疗、养老、教育等各方面需求,把牢未来社区建设风向标,全面保障供需匹配。三是以小见大,场景落细落实。以绣花功夫抓早抓小抓细微,高标准建设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低碳、服务、治理九大场景,推动全龄共富课堂、便民义诊、积分银行、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纠纷调解等18个数字化小场景应用上线,完成口袋公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29个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构建10分钟生活圈。
多智多能 全面革新实现服务上云上线
一是搭建数字体系集成智慧服务。依托本地数字化基础设施“掌心长兴”,打造未来社区智慧服务平台,以一体化、智能化数据平台为支撑,建立“139+N”(即党建统领+“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建设思路+九大建设场景+N个精细化场景应用)数字化应用体系。例如,长兴县齐北社区完成对该社区9016名居民、48家企业及330家商户的数据登记、集成、归纳和管理,智能化展现健康、教育、治理、服务等8个相应的服务界面以及知享保健康、一芯畅行、共享空间预约等44个服务项目。二是畅通数字渠道实现智慧互联。依托“139+N”数字化应用体系,推动教育、创业、治理、交通等九大场景数据互通,多跨协作。如建立托育、培训在线平台,高效均等配置教育资源;设置家头条、邻里帮、文E家三大文化板块,提供民情直通车、社区助手、四点半学堂等便民服务;依托龙山码、社区E家清、智能出行、智能物流等数字化模块,助推治理高效化和交通便捷化。三是便捷数字应用共享智慧福利。依托健康大脑,建设智慧健康站,实现健康数据共享互阅。推动医疗资源下沉,连通市县影像、检验、心电等诊断共享中心,提供“社区检查、医院诊断、报告回传”共享服务,累计为3560名居民提供数字健康服务;聚焦数字赋能,面向社区创业企业开发“创业在线”模块,提供龙山新电商孵化园等5家园区的“一键申请入园”服务,累计培育49家企业、300多名青年创业人才。
普适普惠 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民生民利
一是高标准保障幼有善育、老有善养。建立太湖娃、向日葵亲子小屋等幼儿托育场所,为适龄儿童提供生长发育监测服务,数据贯通市妇幼信息平台,由家庭签约医生对儿童肥胖、近视等情况进行早期干预。目前已为1744名儿童提供健康咨询、治疗预约等服务;打通社区智慧服务平台与居家养老服务系统,实现数据协同,提供日间照料、运动提醒、定期复诊、配药送药等个性化服务。新建老年活动室两家,开展数字业务代办、智能手机培训、老年大学等多元活动,累计参与活动3390人次。二是高品位构建绿色家园、低碳生活。利用社区闲置空间,打造11座口袋公园,完善休闲游憩、运动健身、文化科普、儿童游戏等设施,提升社区绿化品质,构建“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绿色生活圈。依托社区智慧服务平台,搭建智慧集成的能源管理及服务平台,采取多元能源协同供应,在浙北商业广场内建筑屋顶设置1万余平方米的光伏发电装置,用电量同比减少49%。三是高品质提供优质保障、个性服务。在未来社区配备10台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设备、100台SOS一键求救报警装置,新增267个视频监控点位、59个高空抛物监测相机,切实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均衡设置15个智慧百姓健身房、社区综合运动场、健身苑点等全民健身场地,增设智能充电桩、建立智能停车系统,全方位提升居民运动健康、安全便捷出行等智能化保障水平。打造共享空间预约使用模块,社区居民可以线上预约文化礼堂、自助书房等共享空间。
多点多面 全视角提炼未来社区建设的长兴经验
一是要有高质量的支持政策供给。未来社区创建成功的关键在于政策的有效供给。在湖州市率先制定出台了《长兴县促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未来社区建设)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从高效集约空间资源、优化病有便医模式、促进医养资源共享、创建节水型社区等6个方面落实了一批硬核的制度性安排。二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未来社区建设的根本价值追求。始终从群众最关心、最操心、最揪心的事情着手,在创建之初,通过发放总计2000余份调查问卷(覆盖率),以了解到的社区居民在医疗、养老、物业等方面的诉求最多、呼声最大的问题为依据,相继开发植入了一批好用管用的特色应用。三是要坚持“大家的社区大家建”。未来社区的创建不应该政府大包大揽,要靠全县社区居民的力量。在创建中充分调动广大居民的积极性,总共吸纳136名有热心、懂技术、会干事的志愿者参与未来社区创建工作,志愿者包括社工、居民、商户、创业者等各类对象。四是要坚持整合各方资源。未来社区的创建不是用钱就能“砸”出来的,特别是在当前各级财政日益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