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瑞昌市大壤中型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04万亩,该灌区以前主要是靠一条傍山现浇明渠进行输水灌溉,全长9.3公里,由于渠道线路长,地形复杂,穿河、穿路、穿村庄,加上山体滑坡、渠道塌方,每年都必须对渠道进行维修和清淤,维护成本非常高,而且放水时间特别长,从渠首放水到渠尾最少要2天的时间,同时沿途必须安排十几名守水员带上干粮,日夜看守,既费时又费力,效率低下导致用水纠纷,甚至械斗时有发生。一遇干旱天气就因输水不畅而 “望水兴叹”。 瑞昌市大壤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于2017年10月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2018年4月基本完工,铺设灌溉主干管9.3公里,沿途设置58个放水口,每个放水口都安装了水表进行精准计量。至此,瑞昌市大壤灌区用水管理完成了从“一把锄头放水”转变到“一把钥匙开水”的质变。
二、工程建设情况
为改变这一现状,瑞昌市水利局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调研,一致认为前几年瑞昌市整合资金,在石门中型灌区实施的4000亩低压管道灌溉项目,经过几年的运行证明效果非常好,得到了当地农民的认可,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结合大壤中型灌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地形特点,适合建设一条自西向东顺着北部山边布置的管道,自流灌溉山下的东南平原,最终决定采用低压管道灌溉的方式对大壤中型灌区主干渠输水渠道进行改造。
高丰镇大壤中型灌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项目建成后,实现了从田间工程向源头治理的转变,从“望水兴叹”向“一拧就来”的转变,从“最后一公里”向输水段的畅通转变,有效解决了输水渠道“肠梗阻”的问题,项目实施后成效显著。2019年瑞昌市遇到从1942年以来最严重干旱天气,大部分农田减产50%左右,高丰镇大壤中型灌区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内,虽然也出现一些抢着放水,放了水就不愿意关水,甚至有把放水法兰藏起来的现象,但是农田基本没有受旱,作为重要水源的大壤水库还有近200万方的存水。
三、主要做法
1、成立管护机构。以水务站为基础,4个行政村参与成立农民灌溉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主任由乡政府主要领导担任,负责引导、宣传、管理和每个放水口的放水审批。2019年管委会下面成立管理小组,以村为单位,村干部和种粮大户为成员,具体负责管理村内的放水口、区域内的管道运行;2020年,针对2019年放水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不规范问题,进一步优化了管理措施,实行“四个一”的方式管理,效果更加明显。一是一个机构审批。无论哪块农田要求放水,向管理委员会申请后,由管理委员会统一审批,确定放水口和放水时间,其他任何人无权调水、配水;二是一名管理员管理。58个放水口,全长9.3公里,由一名责任心强、办事公正的管理员管理,签订用水协议,职责就是做好管护和放、关水工作;三是一把钥匙放水。用专门的钥匙可以开关58个放水口,其他任何人没有钥匙,如果他人擅自强行放水,报警查处,严厉打击;四是一支队伍保养。项目建成后,管理委员会与具有维修技术和能力的瑞昌市自来水公司签订维护协议,由自来水公司负责对管道的维修和技术支撑,确保管道畅通。
2、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结合项目实际制定了《瑞昌市大壤中型灌区灌溉用水轮灌制度》、《瑞昌市大壤中型灌区管道维护巡查制度》,编制了低压灌溉项目操作指南,明细管护责任,明晰操作流程,实现工程的长期高效运行。
3、建立长效管护机制。该工程用水计量采取水表精准计量,经测算该区域运行维护水价为0.047元/m3,为了减轻农民的缴费压力,维持骨干工程正常管理和维护,将实行“一提一补”机制,即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高灌溉水价后,建立了农业灌溉节水精准补贴、节水奖励、超定额加价等机制,保障农户种粮积极性和节水收益。用水户在年初灌溉用水之前,根据当年的计划种植结构、种植面积及用水定额按执行水价上缴全年水费的 50%给农业灌溉用水管理小组,年末根据用水户的实际种植结构、种植面积、测量计量的用水量,按照用水定额、供水单价(将分类水价、节水补贴、节水奖励、超定额加价等一并综合计入考量)计算用水户实际发生的年终水费总账,与年初预收水费对比,如多收则返还用水户,少收则由用水户向农业灌溉用水管理小组补交,即“多退少补”。节水补贴资金根据农业灌溉用水管理小组最终核算统计的节水补贴总额,由农业灌溉用水管理小组所在乡镇复核、瑞昌市水利局审查、瑞昌市人民政府核定批准后,由瑞昌市财政将节水补贴资金拨付给农业灌溉用水管理小组。
四、工作意见和建议
建议省发改委尽快出台关于水价监审、水价调整方案、听证公示、水价批复等相关政策指导性文件,解决各地在农业灌区用水水费定价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20_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