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以下是i乐德范文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初中记承天寺夜游续写作文三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
夜,很安静。
我坐在床边,像往常一样脱却衣衫,准备睡下。
这时,我突然发现,月光正从门外流入房间,把地面镀成银白的一片。我的睡意顿时散去。
今晚的月色,真美!
我那孤独的心境被此刻的月光照亮了。看,今晚,我不是一人,寂寥如我,还有明月不负我,盛情相邀。
多么美的月亮啊!要是有位朋友与我共赏,该有多么快乐!
这么希望着,我便想起了怀民兄!
怀民兄就住在附近的承天寺里,我快步向那里走去。在此时此刻的良辰美景当中,想必怀民兄也未曾入睡,见我来了,怀民兄也是异常欣喜。我俩便一同在寺院中欣赏那如画的月色。
明亮的月亮散发着皎洁而柔和的光。月光下的庭院格外的清静,如一汪清水,澄净透明。我不禁产生了一种错觉:我是站在地上还是立于水中?我低下头,那清水中似乎还生长着轻盈的水草,随着水的流动而轻轻地摇拽;还有簇拥着的水藻,与荇菜交错分布着,充满了情趣。一时间,我觉得自己仿佛又步入了梦境,但一切却显的既真实而又清晰。我又抬头望望四周,才明白,原来这些不过只是松柏与竹枝在月光下的投影罢了。
沐浴在月光里的一切,仿佛都被月光清晰过似的,纤尘不染,变得格外的干净。
再看看月亮,还是那样高悬于空,遥远而宁静,令人深深沉醉。
想来,这样美丽的景色也许并不罕见。夜夜有月色,处处有竹柏,只是像我们二人这样闲适的恐怕是不多吧!
月色,如诗。我和怀民兄似乎融化于这如诗的月色之中了!
篇二
庭院深深,树影重重。月高挂于夜空,静静地洒下皎洁的月辉,月光朦胧,让这夜晚显得梦幻起来。
月儿无眠,似调皮的小孩儿轻轻地推开门窗,想要看看室内的人此刻在做些什么。
形影消瘦的人,正要解开衣衫走向床边。却见这精灵般的月光投进了室内的地面。如此皎洁明亮。今晚的月一定好圆好圆。何不一赏月下美景,再去眠它一晚?
于是再度披上衣衫,轻轻推开雕花的木门,信步走到室外。只见那月光无言,却已将整个庭院写满。处处都是娴静之美。
虽不及白昼的明亮,却自有一种似真似幻的梦幻之感。
走下台阶,庭院空空。如此月下美景,却无人与我共赏。自被贬黄州以来,总是白天,也鲜有登门造访的人,更何况此时正值夜深?
月光将我的身影拉得那么长。我看那地面上的孤影不禁心生凄凉。忽然想到老友张怀民的境遇与我一样,宦海浮沉此刻我们都是仕途上的失意人。于是迫不及待的踏上了前往承天寺的那条路。
不多时,我便来到了友人的住处。讶然地发现原来张怀民此时也未就寝,正一人独自立于庭院,见我到来,自是一番惊喜。相顾之下,欣喜中却带一点悲凉。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一个地方没有松柏,可是天涯知音却是这样珍贵。
庭中漫步,自有一种悠闲。月下赏景,自有一种欣喜。
向我们这样并肩而行,悠然观景,抛开世俗的名与利,忘却人生中的诸多不如意,将心身托付那一轮明月的人世间又有多少呢?
晚风,轻轻地吹过来。竹影摇曳,枝影婆娑。
庭院化作了一沉清水,澄澈透明。松柏也化作了在水中轻轻摇曳的水草。而此时的我俩,不就正如两条深游水底的鱼吗?
篇三
在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我解开衣服刚想躺下睡觉,突然看到皎洁的月光很淡很淡的照在窗户上映射进来。突然一下子间似乎想到什么,急穿上鞋子,穿好衣服,往承天寺去。路上心里想着,最近的日子中太过无聊,没有可以交谈的朋友,今天一下子就想到了以前跟我同样遭遇的张怀民。
走到寺门口有两个和尚走了出来施主,请问你想找谁?我停顿一下,深情淡定的回了:我来找张怀民!和尚恭敬的回答:施主请进我走进寺中,看到怀民的房间也未熄灯,径直朝前走去。
轻轻敲门,只看到房间的身影朝门口走来,打开门后,也是呆了一下,微笑示意之后,张怀民收拾衣服,和我一起在院子里漫步。我们一起在院里走着抬头看到天空中灰暗一片,有一点星星挂在远方,最耀眼的哪个月亮也安安稳稳的挂在天上。我不禁感叹:哎,怀民兄,今晚的月亮多么皎洁,又不禁让我想到了从前。我脸上浮现了淡淡的伤感,悲痛。怀民定定看向月亮,支声到:谁说不是呢?如此景色怎能不令人伤心!想到家中还有年过80的老母就很担忧,不知她现在过的好不好。我听完之后,也不断摇头,似乎这么无可奈何,说道:家中有妻儿老小,叫我如何放心,也更是思念着家乡的土地,如今被贬至此,我只能与你发泄心中思乡思亲之情。怀民点头。我们坐在庭中,找来酒杯,一同在月光下喝酒。水里的植物纵横交错,漂浮不定,那些竹子,松柏也倒影在水光中。我们都不禁感叹着:哪个地方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这样的竹子,松柏。只是少了现在像我们这样的闲人而已。
谈到这而,我们更是对现在的宋朝皇帝,百姓谈论一番,怀民叹息:我们闲来无事,却得不到朝廷重用,被贬官至此,渴望报效朝廷却是有心无力!可悲!可悲!我们心中都黯然伤神。我们坐起身来,突然想往湖边散步,走在路上,看到了这片江山现在的处境,不禁感慨,不能为国出力,实乃大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