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农业农村局工作计划(必备3篇)

工作计划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2-04 19:56:07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淮安市农业农村局工作计划1

10. 精准把握空间治理重点。聚焦“三生”空间一体推进,分阶段开展农地、道路、水体、镇区、园区、社区、村庄内外和集体资源资产等“七空间一资源”全要素治理,实现镇村治理全覆盖。全面厘清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范围,以农地空间、镇区空间和村集体资源资产治理为重点,明确权属,全面整治各种侵占行为。农地空间方面,重点治理违规乱占耕地、溢出土地未收归村集体等行为,实现边界、产权、收益清晰。镇区空间方面,重点盘活闲置低效国有资产,提升镇区环境和功能配套,因地制宜打造小镇客厅,彰显集镇特色。集体资源资产方面,重点治理被强占、侵占、赖占等行为,充分发挥集体资源资产富民强村的带动作用。

11. 科学运用治理方法。坚持全面清、有序收、长效管,严格依法依规、充分激发群众在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中的“主人翁”作用。对排查出的侵占问题及时公示,逐个建立“一单一表一图”问题台账,分类施策,解决一个、销号一个,确保有据可查。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对违规侵占公共空间和集体资源资产行为科学界定,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对违规侵占集体土地、沿河沿路空间种植农作物等行为的整改,可根据农时收获后再统一治理,减小问题处置矛盾。充分发挥非诉纠纷解决机制作用,运用好老党员、老干部力量,通过召开村民大会、上门政策宣讲等渠道,力争将纠纷争议化解在诉讼之前、诉讼之外。全年乡村公共空间治理问题整治率超过95%。对通过治理回收的集体土地,及时开展确权办证,纳入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管理,保障集体权益不受损。对沿河沿路空间,推广“先确权后授权”机制,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维护,确保治理成果常态长效。

12. 务实推动高效利用。把提高公共空间资源利用实效作为根本追求,激活资源资产效能,助推产业能级提升,实现村平集体经济增收超18万元。坚持“先整合后利用”,对收回的零星土地,合理调整、聚零为整,“小田变大田”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坚持“先策划后利用”,拓展老村小、老村部等集体资产使用功能,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旅、乡村民宿、加工制造、冷链仓储,为做好“土特产”文章提供支撑。盘活低效资产,对长期闲置的园区厂房、镇区闲置资产,通过完善规划和配套设施,实施“腾笼换凤”,提高资源资产使用效益。创新资源资产运营机制,鼓励探索村企联建等模式,引入国有平台公司或社会资本共同开发,提升资源资产运营能力。提升镇区、村庄、社区空间治理效果,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小城镇、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和宜居示范居住区,年内综合整治提升集镇10个以上。

13. 全面提升治理水平。把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作为推进乡村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实现治理的叠加效应。强化党建引领,建强建优村级党组织,以县区为单位保持软弱涣散党组织动态清零,整体优化提升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持续深化村干部“双专”建设,深入实施“定制村干”工程和村干部学历提升“8090”计划,推动村“两委”成员在以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为牵引的乡村治理、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建设等领域建功立业。完善村规民约,将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纳入其中,推广积分制、红黑榜等做法,提升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深化依法治理,促进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与网格化管理有机结合,推进“精网微格”工程,开展基层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全面推广“援法议事”,大力培育“法律明白人”,依法依规调处治理中的矛盾纠纷,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持续开展文明镇村、文明户评选,编演促进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年内开展公益性文化惠民活动3000场、送戏下乡380场。

淮安市农业农村局工作计划2

淮安市大道科技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唐亮是淮阴区马头镇黄河村种植能手。早年,他来到黄河村发展辣椒产业,信心满满承包了近千亩地种植辣椒,可是第一个夏天就遭遇“滑铁卢”,“地块高低不平,雨水大了排不出去,辣椒受淹严重,产量锐减。”20_年,淮阴区在马头镇黄河村实施了高标准农田零散地治理项目,总投资250万元,平整土地和改良土壤400余亩,建设灌溉泵站,增设喷灌设施,疏浚硬化排涝沟渠等。今年4月,该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现在灌排设施有了保障,收成也就有了保障,再也不怕旱涝灾害了,动动手机就能打开喷头灌溉实在是太方便了!”唐亮欣喜地说,他计划扩大种植规模,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一户人家有两三个人就可以包个十亩地,种子、技术、销售,公司一条龙服务,村民只要负责种植就行了。”唐亮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椒凰”产量7000斤左右,按照最低收购价每斤元计算,一亩地的产值是4900元,“10亩地收入49000元,对于普通农村家庭而言,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淮安市推行“先流转后建设,先平整再配套”的机制,鼓励县区成立或依托农业平台公司,联合镇街推动项目区土地流转,由村集体、农业公司、家庭农场、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单体规模不超过1000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通过有序引导,力争乡村振兴“三级先导”区内项目土地流转率提升至90%以上,其他项目区提升至85%。土地流转后,实施“小田并大田”,不但农民取得土地租金,溢出的土地还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淮安市农业农村局提供

建管并重 筑牢乡村振兴“耕”基

站在盱眙县穆店镇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放眼望去,土地平整,集中连片, 田、水、电、路、渠综合配套完善。

“我们出台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办法,做到高标准农田竣工验收后,立即落实建后管护实施主体,完善后续监测评价和跟踪督导机制,及时有效修复损毁设施设备。”盱眙县穆店镇维桥社区党总支副书记万春玉说,村里实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安排专门网格员负责巡查发现问题,做好高标准农田管护。

三分建,七分管。淮安市出台实施方案,强化高标准农田建后保护与管护。对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实行“上图入库”管理,落实管护责任,建立管护经费保障机制和标准,确保长久稳定发挥功能。优化调整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种植业结构,加大农业龙头企业招引培育,推广运用先进农业技术和农机装备,引导新型经营主体精准生产,全力提升综合效益。

许昌银 摄

此外,淮安市坚持协同推进,聚焦“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全要素治理,以高标准农田项目区为平台,引导各类项目有效整合,稳妥有序推进村庄撤并、土地流转、环境整治等工作,加大农村路网、生态河道、林网绿化、输配电线路、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等建设,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淮安市农业农村局工作计划3

1.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围绕新一轮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020万亩、产量亿斤以上。围绕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并重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向“三级先导”区域倾斜,全年新建万亩、改造提升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万亩;加快推进淮河入海水道二期、洪泽湖周边滞洪区等流域治理工程建设和淮涟、渠北、临湖等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与提档升级,新建成4个省级节水型灌区。优化粮食种植模式,调优直播稻机改面积50万亩。深化粮食仓储设施整市推进项目建设,新开工建设万吨仓容。严格落实“菜篮子”市县长责任制,加快1万亩绿色蔬菜保供基地建设,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50万亩左右;推进湖泊生态渔业试点和万亩池塘标准化改造;实施生猪生产逆周期调控,确保能繁母猪存栏量12万头、规模猪场保有量550家以上。

2. 全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围绕优质稻米、小龙虾、规模畜禽、螃蟹、绿色蔬菜五大产业集群强链补链延链,力争实现“五群”综合产值650亿元。紧扣“种源、标准、加工、品牌”四项重点推动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年内新增稻虾综合种养28万亩、宜养水面养殖13万亩,建成6个1000亩连片稻虾核心基地,高标准示范推广区10万亩,建成国家级盱眙龙虾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示范基地,招引培植万吨级加工龙头企业2家、5000吨级精深加工企业5家。聚焦“优品种、提品质、强品牌、建基地、壮主体”做大做强稻米产业,年内选定推广“淮安大米”优质品种2-3个,建设优质稻米核心示范基地12万亩,培育年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稻米精深加工企业7个,扩大稻米低温冷储能力3万吨;由淮安文旅集团牵头组建淮安大米集团,负责“淮安大米”品牌建设运营工作。统筹推进规模畜禽、螃蟹、绿色蔬菜产业集群发展,建设20个省级生态健康畜禽养殖示范基地,提升12个千亩连片特色蔬菜基地发展层次。加快淮安红椒、涟水芦笋、淮阴黑猪、洪泽湖螃蟹等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升级改造,积极创建丁集黄瓜、苏嘴西瓜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提高产业集聚度。

3. 重抓农业重大项目建设。树牢“项目为王、环境是金”工作导向,以高效种养、精深加工、体验文旅为招引重点,瞄准行业500强、民企500强等头部企业,围绕闽三角、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主攻北京、上海、福建等地,绘制完善招商图谱,调优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库,开展“4+N”招商活动,全年新签约投资超亿元项目77个、新开工57个、新竣工37个,“农产品加工、新形态乡村产业、高技术农业”项目比重达70%以上。完善每月调度排名、每季过堂推进工作机制,推动卫岗乳业、大角牧风、益海嘉里等投资超10亿元项目加快建设,早日达产。

4. 提升主体载体发展水平。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大育强、平台载体扩能升级行动,增强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现代农业发展能力。积极支持引导龙头企业布局原料生产基地,提高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水平,培育发展“链主”企业,打造农业龙头企业矩阵,年内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加强家庭农场名录管理,加大示范家庭农场培育力度,持续开展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创,全年新培育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农民合作社200个。支持县区高标准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金湖县、清江浦区力争获批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实现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全覆盖。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淮阴区争创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加快实施盱眙县整县推进三产融合示范工程,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样板;加强6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和5个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向镇村原产地布局集聚,新培育国家产业强镇1个。

5.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实施化学农药和化肥减量化行动,推行化肥农药集采统配,实行化肥农药实名制购买、定额制使用试点,农用农药使用量比上年减少。加强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置体系建设,全年废旧农膜回收率达89%以上。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建设,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开展秸秆肥料化、燃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多种形式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以上。深入实施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三品一标”培育工程,支持申创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年内建设洪泽区国家级20万亩绿色稻米基地、4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新建28万亩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72%以上。

6. 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支持市农科院、南农大淮安研究院、驻淮高校等科研院所聚焦现代农业产业集群重点领域,加强研发平台建设,开展良种选育和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按照国家级标准,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做强主导产业,推进淮阴区创建国家级农高区。加强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区域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强化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推广应用和农业技术的培训指导、试验示范等。落实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推荐制度,推进金湖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洪泽国家级水产良种场建设,支持种子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加快先正达万亩MAP示范农场、全程品控溯源农场和淮田万顷数字农场、宇旺生态蔬果物联网基地等示范项目建设,带动智慧园区、智慧农场等扩面发展,提升农业物联网基地覆盖率,新培育市级以上数字农业农村示范基地15个。大力实施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农机装备智能化绿色化提升行动,提高畜牧、林果、渔业、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确保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特色农机化率分别达88%和65%以上。

二、坚持以“三级先导”工程建设为引领,加快推动城乡高水平融合

7. 实施“三级先导”工程攻坚行动。紧扣“193”目标分级分类探索集成集聚、整体联动、自我造血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在市级层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先导区建设试点,在镇街层面推进9个先导镇特色化发展建设试点,在村居层面开展3类村庄建设分类试点,重点在20个村开展现代化和美村庄、50个村开展特色化康居村庄、90个村开展生态化宜居村庄建设试点。严格按照四项规划编制内容和全域整治计划方案,全面实施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统筹开展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生态保护修复和公共空间治理等工程,一体优化“三生”空间布局,年内全市实施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项目不少于10个,各先导镇储备一定数量相对集中的集体建设用地。围绕“七步工作法”要求,突出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分类编制“三级先导”区域重点项目,探索EPCO代理模式,确保年内实施项目不少于200个,完成投资120亿元以上,加快推动农业研学、精品民宿等体验式农文旅和高效种植、精深加工等高附加值产业有效植入,集聚“自我造血”的发展后劲。

8. 深化农业农村集成改革。大力推进农村集成改革,统筹叠加各项改革在“三级先导”区域试点,持续释放改革叠加效应和制度红利。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依托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健全规范经营权流转服务保障机制,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小田变大田、大田变良田”,年内“三级先导”区域土地流转率达80%以上,每个先导镇打造不少于3个千亩连片田块。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宅基地有偿退出和“空关房”常态化整治机制,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资源;推进盱眙县农村宅基地相关改革试点,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试点成果。扎实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建立健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交易规则和增值收益分配机制,20_年上半年,试点县区相关制度机制基本形成,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9. 扎实推进乡村建设。以“三级先导”区域为重点,统筹实施全市乡村建设“183”行动,年内完成“三级先导”区域“路畅、水美、乡韵、优居”四项基础设施工程,实现“一环一带多线”路网有效贯通、先导区水美乡村建设彰显形象、镇村“4+N”环境设施提档升级、农民居住条件分类改善。在此基础上,持续推进“共绘苏乡”规划师下乡活动,累计完成30%左右行政村(规划发展村庄)的村庄规划编制,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新改建农村公路100公里、安防工程500公里,更新改造农村供水管网440公里,在党群服务中心叠加建设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550个以上;按照基础设施“九提升”、公共服务设施“五必配五选配”的标准,完善购物、餐饮、金融、电信等生活配套,打造15分钟幸福生活圈。稳步推进农村住房条件改善,主动适应城镇化发展趋势,鼓励支持农户以进城入镇购房为主要方式改善居住条件,有序引导留乡意愿强烈的农户到规划发展村庄新建改建住房,年内完成5500户改善任务,6月底前完成全市行政村集体土地上现有危房改造工作。统筹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根据实际需求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因地制宜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持续提升村容村貌水平,着力打造留住乡愁记忆的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年内改造提升农村户厕40340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8%以上,建设生态河道550公里,新建省级绿美村庄23个,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3个。

推荐阅读:

应急救援个人工作计划(37篇)

提升医院收费服务工作计划(合集4篇)

公司团青工作计划建议(通用82篇)

药学科研科普小组工作计划(实用25篇)

警务室改造工作计划范文(通用7篇)

线上扫黑除恶工作计划(共14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