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蚌埠市工作计划(推荐7篇)

工作计划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2-06 17:02:09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20_年蚌埠市工作计划1

1、强化基础保障。教育经费保障有力。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支出较上年增长,增幅居全省第二。全面精准实施困难学生资助,年度绩效评价考核位于全省前列。重点工程稳步推进。蚌山区六中滨湖校区、经开区新城临港校区等7所新建学校秋季按期投入使用。完成三中淮上校区建设项目用地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专家评审,编制申报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领域专项债建设项目。教育信息化水平持续增强。全面启动“三个课堂”建设,完善共享机制,建立市-区-校三级教师数字档案,开展智慧课堂教学抽样赛,促进常态化应用。

2、优化服务内涵。聚焦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推动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认定新优质学校24所。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推进城乡高中结对帮扶。开展基于智能技术的高中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聘请相关学科ABC三个层次的27名兼职教研员开展日常分层次教研活动。2、聚焦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制定《关于推进职业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加快技能蚌埠建设的意见》,中职学校办学条件不达标整改任务全面完成并验收销号。密切学校与行业企业对接。3、聚焦暖民心行动。加大力度补足配齐公办学位,20_年秋季学期新增公办学位3570个,完成年度目标的。建成覆盖市、县、乡街、村(社区)四级的老年学校1084所,县(区)老年学校覆盖率100%,行政村(社区)老年学校覆盖率。

3、深化改革动力。“双减”落地见效。负担“减”下去。全省率先建立“监测-反馈-干预”闭环作业管理平台。服务“活”起来。656所中小学全部按要求开展课后服务,为学生提供菜单式、“一人一课表”个性化服务。监管“强”起来。聘请校外培训特约监督员开展综合治理。全市注销107所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注销,注销率达。全面育人机制不断完善。启动蚌埠市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省级实验区建设。构建了以常态化校园活动为重要依托、以立体化竞赛活动为重要引领、以多元化课外活动为重要补充、以系统化评价机制为重要保证的育人机制。

二、存在问题

(一)城乡校际间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仍不均衡。部分农村地区小规模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方面水平较低,制约了区域教育发展质量提升。

(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仍不充分。教育供给水平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存在差距,城镇新建小区学校配套建设速度明显滞后,优质资源总量还有待进一步扩充,优质资源布局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20_年工作思路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科学谋划重大课题。健全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全面实施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中培育创建优秀党建品牌。健全学生培养三全育人,与安徽财经大学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基地共建。统筹新高考、新学考,确保新老高考有序衔接、平稳过渡。

(二)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深入推进重大事项。组织开展教育布局规划实施效果中期评估,统筹城区优质教育与市区新建校、农村薄弱校结成形成发展共同体,推进驻蚌高校县中托管帮扶工作。扩大教师编制供给、完善师培训、减轻教师工作负担,不断在人才引进上、培养、落实保障、动态调整上多维发力。继续深化教师队伍“县管校聘”和“双线选择,逐级聘任”管理改革。研究制定选课走班运行机制下教育教学日常管理办法。将教育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融入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工作中,深入开展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省级实验区建设,推动五育并举、五育融合向纵深发展。整合与重组双推进,促进职业教育优化升级。

(三)回应民生关切,着力关注重大问题。全面统筹优化全市教育资源配置,加快资源整合和布局调整,进一步缩小义务教育区域和校际差距。校内校外两手抓,巩固“双减”成果。校内聚焦“四个提高”:提高作业设计水平、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高均衡发展水平。校外夯实“四个强化”:强化党建引领、强化培训规范、强化治理手段、强化监管覆盖。

(四)提升基础保障,加快建设重大项目。继续分类实施局属学校建设项目等八类重点项目计划,加快推动三中淮上区开工建设。继续推进“双区一点”建设,促进“数据驱动因材施教”的深度应用。推进职教园区资源整合,创建A类中职学校,形成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打造蚌埠市职教园二期,重点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五)锚定安全稳定不放松,系统防范重大风险。在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全面开展安全稳定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强化涉教网络舆情处置工作,加强调度推进和跟踪督办,聚焦信访、校园安全等重点领域扎实抓好专项治理。继续对作业、用餐、课后服务等群众关切的教育方面开展调研,对满意度不高的学校定期回访,切实维护安全和谐的教育环境。

20_年蚌埠市工作计划2

共接受群众政策法规咨询3000余人次,接收劳动人事争议案件317件,其中受理307件,涉及劳动者307人,涉案金额1600余万元。完成辖区企业116名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报名工作。完成年度辖区内69家企业薪酬调查线上数据填报。共办理劳务派遣行政许可新增、延续、变更、注销31起,年审劳务派遣企业60余家。选取10家劳务派遣公司开展了劳务派遣市场专项整顿,提出了整改意见2家,依法注销3家。深入开展维护新业态企业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专项行动,共培训新业态企业11家,走访调研企业6家,发放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宣传材料50余本。落实本年度千户企业培育8家,诊断用工问题10余项。处理各渠道投诉、信访案件200余起。

共接待欠薪投诉1540起,涉及人数7598人,金额总计万元。受理窗口投诉271件,涉及人数2029人,金额万元;市长热线转办984起,涉及人数4146人,金额万元;省部级欠薪平台转办285件,涉及人数1423人,金额万元。行政处罚、行政处理案件15起。下达劳动保障监察询问通知书及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整改指令书89份。

今年以来,区劳动监察大队采取三举措畅通农民工投诉渠道,一是转办的关于农民工工资投诉事件“第一时间”。二是受理农民工投诉事件,打通网上渠道,采用“云办公”。三是联系各在建项目,跟踪项目最新情况,对于项目已经停工的,督促项目施工方定时发放当月农民工工资,超过一个月还未复工的项目,督促项目施工方发放生活费月最低工资的80%,“分类催办”。

专项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强化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落实工作。对区属所有的在建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落实情况进行逐项检查。现场填报《检查反馈表》,制作检查记录,对存在的问题、制度落实不到位的项目下达《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整改指令书》,要求限期整改。突出检查农民工工资专户设立、农民工工资专户发放、农民工工资专户资金拨付、实名制管理情况、劳动合同签订和劳资专管员配备等情况,规范化管理平台使用情况以及劳资专管员对现场工资支付管理情况。

20_年蚌埠市工作计划3

全区机关养老保险征缴收入3422万余元,财政补贴收为3579万余元,社会保险待遇支出7154万余元。退休金每月发放1450人、710余万元。

办理退休47人、死亡抚恤金31人,发放抚恤金、丧葬费万元,审批新增遗属生活困难补助6人。

审批事业单位岗位变动435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生活补贴53人、教龄护龄津贴增长159人。完成事业单位职员等级晋升待遇兑现18人。审批绩效奖励1822人、离退休增加补贴1473人。审批事业岗位津贴83人,乡镇补贴344人,在编教师乡镇补贴1472人、万元,偏远学校教师倾斜资金909人、万元。完成离休人员的一次性生活补贴4人、万元。

完成了全区20_人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和1150名聘用人员考核工作。

20_年蚌埠市工作计划4

我们将继续把问题整改作为落实政策、改进服务、推进工作的重要举措,建立健全问题排查、反馈、整改、验收工作机制,抓紧抓实抓落地。

一是强化疑点数据核查整改。认真落实省厅下发疑点数据的核实整改,做到力行力改。坚持“谁的疑点问题谁负责”原则,将疑点数据分发到相关业务科室,并定期督查整改落实情况,形成疑点数据问题台账、逐一销号处理。  

二是管理制度再完善,下一步我们将通过修订完善制度,堵塞漏洞、规范环节、严密操作流程,将过去欠缺的制度通过这次专项行动立行、立改、立定,形成一套规范高效管用的制度体系。

  三是加强经办人员基金安全教育,强化工作人员基金安全意识。坚守初心使命,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工作,从主观上自觉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诚、干净、担当做好自己的事、履好自己的责。

20_年蚌埠市工作计划5

经过一年努力,解除了与泰富集团40亿的合作协议,临港产业园基础设施全面复工;破解了电影工业特区项目长期搁置问题,闲置土地资源得以释放;收回了曹山工业设计小镇运营管理权限和道创空间无偿占用写字楼,推进依法解除相关产业园合作协议;解决了18万平方米国有资产长期闲置问题;拟定了中铁置业等存量债务解决方案;化解了34项重大疑难信访问题,实现了发展精力上的聚焦。

(二)以守正创新的举措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实施干部队伍作风攻坚年行动,印发《经开区作风改进攻坚年实施方案》,聚焦“虚、躲、冷、粗、假”5个问题,制定专项实施细则,引导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担当作为;深化“管委会+公司”改革,改组经投集团,落实全员竞聘上岗,建立薪酬绩效考核体系,激发企业活力与内生动力;积极推进区、镇两级扁平化管理,在社会事业、文明创建、综治信访等领域实行合署办公;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升干部队伍专业化水平,机关干部平均年龄下降13岁,本科以上学历占比提升至97%,有经济工作经验的干部占比达40%;专班化推进传感谷建设,建立项目包保、“专题会+例会”工作机制,高位高效推动园区建设。

(三)以二次创业的决心推动重大项目突破

今年新开工建设希磁科技产业园一期等亿元以上项目14个;目前在建重点项目34个,其中产业类项目14个,总投资146亿元。总投资50亿元的8英寸MEMS晶圆生产线项目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窗口指导。总投资10亿元的6英寸MEMS晶圆扩能项目(5000片)部分设备正在安装调试,预计明年上半年达产;总投资11亿元的融薇科技6英寸MEMS晶圆生产线项目全套生产设备已运抵蚌埠,正在开展厂房装修改造;总投资5亿元的仙芈智造新型智能功率模组(IPM)研发生产基地、芯动联科MEMS封装测试生产及研发项目正加快建设,计划年底前正式投产。总投资20亿元的传感谷EPC一期40万方标准化厂房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首批6万方标准化厂房年内建成交付;EPC二期亿元中标单位正进场搭建临舍;比亚迪追加投资10亿元,其中总投资亿元的pack包项目正式投产,总投资亿元的电解液、介质回收等项目即将开工;总投资5亿元的奥福精密陶瓷产业园即将投产。

(四)以专业精准的打法扩大双招双引成效

推动省级开发区核准范围移区和主导产业变更,确定智能传感器、非金属新材料、装备制造为3大主导产业,大力推进基金招商、平台招商、产业链招商。与北京深赛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蚌投集团合作设立的1亿元智能传感器投资基金、与皖投集团合作设立的5亿元智能传感器产业基金正在加快推进。今年以来累计引进智能传感器器件孵化中试线、希磁科技产业园一期等优质产业链上下游项目32个,总投资147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个,50亿元以上项目1个,初步形成了以华东光电集成器件、芯动联科、中科米微为主的研发设计,以北方电子、华鑫微纳、融薇科技为主的晶圆制造,以希磁科技、禹芯半导体、仙芈智造为主的封装测试,以芯智达、金诚聚、中科九衡为主的终端应用为一体的智能传感器全产业链体系和以弗迪电池、奥福环保、大力熊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

(五)以办就办好的力度推动社会事业进步

大力实施安居保障工程。今年以来共实施兰凤家园B、C地块等5个安置房项目建设,共计7354套。其中,兰凤家园B区C区、龙湖嘉园三期、淮光新型城镇化项目南区已竣工,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总投资亿元,安置住宅6728套;继续实施卫教提质工程。新城临港分校9月顺利开学招生,首批在校生1000余人;长淮卫镇中心卫生院与蚌埠三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深化紧密型医联体合作;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公益性公墓、农村老年食堂、农村托幼所等场所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织密疫情防控防护网,全区共设置采样点18个,采样台36个,机动采样队6组,确保常态化核酸检测不漏一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加快推进大规模土地流转,提升乡村土地利用效率;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编制《蚌埠经济开发区长淮卫镇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规划》,采取政府支持、企业运营、社会参与的运作模式,在城市规划区外选址建设鹌鹑特色养殖基地和有机蔬菜种植基地,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链条化发展。

二、20_年工作目标和主要举措

20_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_精神,大力实施开发区基础设施优化、环保安全设施提标、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新型基础设施布局、运行机制创新“五大工程”,统筹发展与安全,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将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加以规划和安排,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良性互动,加快打造港、产、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全力打造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引擎”。力争GDP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0%以上;组建不少于2支基金;新开工标准化厂房80万方,建成标准化厂房50万方,实现企业轻资产入驻,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0个以上。围绕上述目标,经开区将从以下5个方面主动发力:

(一)抓党建、改作风,在改革创新上主动发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改革系统性、联动性,不断激发发展活力。一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对标“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持续巩固作风改进攻坚年活动成果。二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经投公司市场化改革,力争实现评级AA+目标,实现由融资平台向“融资、投资、开发建设”的综合性公司转型。继续推动区镇扁平化管理,在更多领域实行区、镇合署办公。三是园区管理市场化运作。加快推进与中新集团、苏州纳米城、中国软件、西电先导中心合作,围绕产业基金、产业项目、园区运营等签约一批合作事项。四是构建高质量产业联盟。发挥企业主体地位,加速智能传感器项目落地,推动园区企业形成产业链闭环。

(二)抓产业、延链条,在双招双引上全面发力。按照纵向产业价值链和横向产业集群两条路径,坚持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全面发力,大力推进主导产业提质增效。一是坚持延链补链。智能传感器产业以做长做强产业链为主攻方向,以晶圆代工能力吸引下游封装、模组、器件企业入驻,以规模化的封装产能捆绑上游研发设计企业,引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力争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0个。二是强化基金招商。发挥基金价值发现、风险规避、资源整合作用,积极推进与上海诚盟合作组建规模25亿元的蚌埠市半导体专项基金、与广发信德、安徽省新兴产业发展基金、蚌埠市产业引导基金合作组建规模20亿元的安徽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基金,构建多层次基金组合,满足企业不同阶段资本对接需求。三是紧盯重大项目。力争北方微电子研究院落户传感谷,北方传感、数码雷管等项目当年签约、当年投产;跟踪慧闻科技、微纳矽邦半导体等小巨人企业发展动向,推动芯动联科向下游布局车规级封装项目、推动希磁科技谋划自建8吋线(IDM),谋划引入积塔碳化硅6吋线等产业链重点项目;围绕新能源布局新材料,紧盯立新硅材、海创正极材料等重大项目,积极推进比亚迪二期10GW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项目,支持奥福环保转型拓展半导体陶瓷新材料项目。

(三)抓园区、强载体,在项目建设上集中发力。严格落实“周调度、月通报”机制,点对点、面对面、长对长、实打实推进项目建设。一方面,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全力服务推进8英寸MEMS晶圆生产线项目和融薇科技6英寸MEMS晶圆生产线项目(6000片)建成试运行;全力推进6英寸MEMS晶圆扩能项目(5000片)建成达产;力争20_年底形成6吋MEMS晶圆11000片/月、8吋MEMS晶圆10000片/月产能。围绕晶圆代工核心能力,充分释放封测核心产能,加快推进芯动联科封测、仙芈智造功率模组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服务推进禹芯半导体、希磁科技产业园等建成项目产能爬升,计划到20_年底,园区封测企业实现产值超20亿元。另一方面,补齐园区基建短板。加快建设传感谷EPC一期4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及配套设施项目,加快实施总投资亿元的临港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开工建设新材料、高端装配、智能制造、医疗器械、临港科创5个专业化产业园区,总投资亿元、总建筑面积159万平米;开工建设27公里市政道路,总投资18亿元;建设安置房64万平米,总投资20亿元,进一步完善临港片区基础设施配套。

(四)抓服务、筑优势,在关键配套上持续发力。以优质基础设施夯实产业发展根基,以关键配套能力提升专业化园区核心竞争力。一是完善园区政策配套。加强对“声谷”“视谷”省级政策研究,围绕流片补助、检验检测服务补贴、IP使用补贴等环节谋划针对性支持政策,争取出台省级政策。二是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采取BOT模式加快推进5000t/d园区级污水处理厂、电镀中心、2000Nm³/d园区级大宗气站、危废集运中心、综合能源系统等基础配套项目建设,尽快完成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尽快开工建设园区级大宗气站、污水处理厂、绿色综合能源、5G智慧园区;尽快重启中诚国际港码头建设,打通新航运通道。三是推进特色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公共服务示范线厂房装修和第四批设备采购,尽快运行压力和ASIC工艺线,加快合作落地一批实训基地、研学基地正,持续扩大传感谷综合展示中心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园区影响力。四是实施综合能源特许经营权招标,临港热电联产项目通过审批,谋划推进临港片区储能项目建设。

蚌埠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_年11月21日

20_年蚌埠市工作计划6

截至目前,青年见习岗位开发321人,完成任务的128%;青年见习岗位上岗180人,完成任务的180%;短期就业见习岗位开发120人,完成任务的100%;公益性岗位开发300人,完成任务的100%;临时性专岗完成160人,完成任务的100%。圆满完成了“53353”拓岗计划。

率先完成20_年“三公里”就业圈要覆盖全区50%社区要求,在先期推荐的小蚌埠镇桃花园社区和吴小街镇通城社区试点的基础上,又将另外17个社区全部纳入“三公里”就业圈实施范围,实现全区“三公里”就业圈覆盖率100%。收集全区就业年龄段个人信息36081人,录入人员数全市第一;录入企业信1024家,在全市位于前列。为淮上区19个社区申请开通了人社系统金保工程网络,打通了镇(街道)和村(社区)的就业创业、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认定等工作。

今年以来,我局的各项就业目标任务均实现了圆满和超额完成。其中,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目标任务数377人,完成100%;求职用工精准对接计划-招聘活动数101场,完成任务的202%,求职用工精准对接服务企业数1435个,完成任务的,求职用工精准对接达成意向数2315人,完成任务的。

截至目前,以“金秋送岗位、就业暖人心”为主题的农民工专场招聘会开展了6场,全区农民工专场招聘会中502家企业提供4890个岗位,1559名农民工等求职人员通过现场招聘会求职,达成就业意向822人,与用人单位对接成功280人。

20_年蚌埠市工作计划7

全区城乡居保参续保缴费57228人,完成%,平均缴费水平元。发放养老保险金待遇41132人,共发放养老金万元,符合领取条件养老金发放率达100%。发放城乡居保待遇人员41132人,月发放万余元,发放率100%。发放老农保待遇人数66人,月发放元,发放率100%。享受老字号补贴人员2861人,月发放金额万余元,发放率100%。

符合参保条件的52名退捕渔民全部参保。城乡居保按年补贴33人,每人3000元,已经补贴到位。

报征22个项目2296余亩土地,涉及被征地农民13712人,社保费万元,已全部缴纳到被征地社保基金财政专户。

推荐阅读:

教研室工作计划小学语文(共22篇)

关于环境绿化的工作计划(精选43篇)

燃气公司人员工作计划范文(合集28篇)

足疗技师个人工作计划(必备8篇)

中专教学工作计划(合集5篇)

双减课后服务教研工作计划(通用17篇)

标签: 工作计划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