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工作简报5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6-21 12:46:12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工作简报是文牍传播工具之一。1955年6月9日,国务院在《关于所属各部门工作报告制度的规定》中指出:“工作简报:各办、外交、计委、建委、体委、民委、侨委,每两周向总理写一次工作简报,明白、扼要地报告所掌管的范围内重大问题处理、工作中的重要情况和经验。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春耕工作简报5篇,欢迎品鉴!

春耕工作简报篇1

  “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元宵节后,覃塘区东龙镇的农民便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春耕,播下新年的希望。
  近日,记者来到东龙镇义合村,看到菜农黄大伯正在田地里忙着松土播种。黄大伯每年都种好几亩菜地,今年还承包了5亩水田种水稻,立春一过他就开始忙起耕种了。据东龙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员黄朝宏介绍,往年春耕期在2月25日左右,今年春节提前,春耕日期也提前了2、3天。
  今年,东龙镇按照市委“三年工作目标行动计划”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立足“早”字,全力抓好春耕生产,村组、田间地头到处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营造了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春耕工作中创先进、争优秀的'良好氛围。
  开展政策宣传行动,增强农民春耕信心。为了宣传和落实中央扶持“三农”的政策措施,引导和帮助农民进行春耕生产,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发展优质稻、无公害蔬菜、生态农业、规模养殖等农业产业,该镇专门成立了5个春耕生产工作组,深入村组、地头积极落实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利用广播、村务公开栏、拉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广泛宣传发动春耕生产工作,增强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信心。
  开展送科技下乡行动,提高农民生产技能。为帮助农民搞好春季农业生产,该镇组织5支科技小分队进村入户“传经送宝”,深入田间地头“把脉”、“问诊”,传授培苗壮秧、配方施肥、病虫防治等技术服务,切实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同时,邀请了区农业局、农机局的农技专家开展技术培训,以流动课堂的形式进行现场示范演示、讲解指导,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提高农民春耕生产科技含量,增强农民的春耕生产技能。
  开展百名干部闹春耕,掀起春耕的热潮。为了有效提升农民春耕生产的积极性,该镇全面掀起干部闹春耕行动,建立驻村挂点联系工作制度,各驻村工作组深入联系村屯、田间地头指导开展农业生产工作,30多名新农村指导员下到联系结对村,积极帮助规划农业生产和调整产业结构,为各村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把脉。
  目前,该镇已犁地13000多亩,筹备优良水稻良种3万斤,调剂各类优质化肥30吨、农药2吨、农机23台,为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春耕工作简报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

  正当我县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大和全国人大十届一次会议精神,全力组织全县干部群众积极开展春耕生产之际,各位领导不辞辛劳,莅临福贡检查指导春耕生产工作,充分体现了州委、州政府对福贡农业生产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在此,我谨代表中共福贡县委、福贡县人民政府及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下面,就我县的春耕生产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如下汇报。

  一、春耕及农业生产总体情况

  (一)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全力抓好农村工作。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全省春耕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州委农村工作会议等会议召开以后,县委常委会、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会议精神的传达和研究XX年农业农村工作,进一步明确了福贡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及方向,并于3月18日召开了由县四套班子领导、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乡农技站长、各村委会书记主任、县直相关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共286人参加的县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XX年农村工作目标和任务,对XX年小春生产暨冬季农业开发的35个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根据《怒江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怒江州XX年农业生产指导性计划和切实抓好大春生产的意见》(州政办发[XX]27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下发了《福贡县人民政府关于XX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指标及农民增收措施的意见》和《福贡县人民政府关于XX年大春生产安排意见》,提出了促进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措施。抓紧做好资金筹措和物资准备,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贫困户和受灾户搞好春耕备耕生产;加强对春耕生产的指导和服务,组织干部和科技人员下基层,为农民提供政策、法规、技术、信息服务,保证每村有2名以上县乡干部驻村蹲点,帮助农民搞好春耕生产。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及主管副县长多次带领县农业局、发改委、水务局、扶贫办、供销社等有关部门到全县6乡1镇检查指导春耕生产情况,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二)积极开展抗灾救灾,农业农村经济总体运行态势良好。虽受自然灾害影响,但全县上下坚持以人为本,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干部群众通力合作,全面核查灾情和组织开展抗灾自救工作,农业各项收入稳中有增,全县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的发展态势。1至3月,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98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86万元,增35%;其中,农业收入1177万元,同比增长374万元,增47%;林业收入120万元,同比增长37万元,增45%;牧业收入870万元,同比增长245万元,增39%;渔业收入20万元,同比增长12万元,增150%;第二产业收入321万元,同比增长34万元,增11.8%;第三产业收入462万元,同比增长73万元,增18.8%;农民外出劳务收入366万元,同比增长223万元,增155.9%;农民人均收入289元,同比增长100元,增52.9%。一季度农村经济总收入和人均纯收入增势明显的原因,主要是我县认真落实了国家的扶农惠农政策,加大了对农业生产的投入,积极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和发展第三产业。

  (三)加强管理,努力实现小春生产丰收。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强化领导,迎难而上,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促使全县小春生产暨冬季农业开发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小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7777亩,同比增长80%,其中种植粮豆50691亩,预计产量2683吨,同比增长16%;油菜面积完成24590亩,预计油料产量492吨,同比增长86%;蔬菜完成17678亩,其它作物面积完成4818亩。

   (四)突出重点,确保涉农救灾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上级共下达我县救灾资金150万元,其中,农作物种子补助20万元;化肥补助30万元;农药补助5万元;农膜补助20万元;农田基础设施恢复建设15万元;大棚蔬菜恢复建设30万元;田间管理措施补助15万元;乡镇农技站房屋与仓库受损建设10万元;稻田养鱼恢复修建2万元;苗种补助3万元。这些资金下达后,我县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将资金用于重灾区的农业抗灾减灾、恢复重建和扶持生产发展,有效保障了农业灾后生产恢复和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

  (五)科学制定生产计划,精心组织春耕生产。全年大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计划14万亩(其中:粮豆面积13万亩,经济作物面积1万亩)。开展科技培训37000人次;推广玉米良种5.5万亩,水稻良种1.5万亩。玉米规格化栽培计划5万亩(其中:创新样板0.5万亩),水稻规格化条栽计划0.5万亩(其中:创新样板0.2万亩)。推广玉米地膜栽培0.3万亩、陆稻0.4万亩。秋收粮食总产量计划28185吨,比上年增1%。

  1、春耕备耕有条不紊。截止4月5日,全县共积肥14.5万吨,运肥11万吨,比上年同期分别增2.4万吨、2万吨。翻田15160亩,翻地45926亩,比上年同期分别增150亩、3640亩。薄膜育秧3405亩,比上年同期增275亩。播种玉米30455亩,完成计划的48%,完成豆类种植2110亩,蔬菜870亩,其它作物2965亩,科技培训完成75期,5200人次。

  2、农用物资就位及销售情况。农地膜就位25吨,出售18吨;尿素就位650吨,出售180吨;复合肥就位1480吨,出售840吨。农药就位5吨,出售0.8吨;良种就位140吨(其中:玉米良种100吨,出售98吨,比上年同期增20吨。水稻良种40吨,出售38吨,比上年同期增5吨)。

  3、科技示范和良种推广落实面积情况。一是组织实施完成200亩种桑养蚕试验项目和20亩蔬菜大棚流水式试验生产项目。二是县、乡农技人员每人已经落实高稳产科技示范样板5-10亩;规划种植玉米创新样板10000亩(已种植面积4064亩);玉米地膜栽培10000亩(已种植1950亩);玉米定向栽培16000亩(已种植3500亩);旱作立体高产栽培15000亩(已种植3020亩);无公害蔬菜高产示范XX亩(其中:2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已种植20亩);水稻创新样板4000亩。三是落实县、乡两级玉米新品种示范面积4000亩;水稻新品种引种试验面积310亩;州、县两级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40亩。根据大春良种出售数和结合当前生产实际,全县玉米良种推广面积可达7万亩,水稻良种推广面积1.5万亩。脱毒马铃薯1万亩;豆类1.5万亩。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按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律办事,因势利导、顺势而谋,转变领导农业农村经济观念,以发展的理念和工业思维指导农业生产,以农村经济指标考核农业农村工作。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提高抓好大春生产对促进农民增产增收重要性的认识,始终把春耕生产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加强政策宣传,切实抓好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继续加大对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扶持投入力度;稳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继续加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投入力度;全面落实对粮食、油料、生猪生产的各项扶持政策。始终做到“阳光操作、规范实施、农民受益”,进一步保护和调动种粮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二)深化认识,强化目标责任。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按照“短线产业促增收,长线产业促发展”的思路,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在继续推进“长线产业”建设的同时,加快发展蔬菜、特色经济作物等短线产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深化认识,明确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紧紧抓住当前国家加大农村投入和补贴的有利时机,积极投身到春耕生产的实际工作中。今年的大春生产任务下达后,全县共抽调干部160人组成大春生产工作队协助乡村开展工作,加强政策宣传,任务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实行“三定”责任制,即:定点、定任务、定指标、抓住节令,抓培训、办样板、做示范,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工作,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县农业局和涉农部门相互协调,认真做好农资提前就位和销售工作,满足生产需要,真正做到计划早安排、任务早落实、措施早到位,确保了各项科技项目和科技措施的顺利落实。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以建设高稳产“口粮田”为中心,以提高土壤肥力、提升耕地质量为重点,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农机作业便道、设施农业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重点抓好科技入户工程、农业新技术以及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预警防治、农业科技培训等工作,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民增收。积极推动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土地流转、健全减轻农民负担的长效机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农业产业经营、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组织等各项工作。加强领导、完善措施、继续实施“农民增收行动计划”,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增强农业对外开放步伐。

  (五)积极完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深入开展农资打假活动。创新信息服务模式,拓展“数字乡村”信息服务系统的功能和作用,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组织农业、供销、工商、质监、物价、公安等部门,加强农资市场检查、强化市场监管,深入扎实开展农资打假工作,有效规范和净化农资市场秩序,确保农资品种对路、数量充足、质量优良、价格稳定,依法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春耕生产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思想观念落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只注重生产的计划安排,未从农村经济的综合效益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下功夫,农业发展的“效益观”没有真正树立。

  (二)主要生产资料涨价。从供销部门和物价部门反馈的情况看,今年化肥平均涨价300元至500元。农资价格上涨,导致农民生产经营成本加大,农民投资物化科技能力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气候条件不容乐观。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春耕阶段可能持续出现阶段性低温和倒春寒,将会对大春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四)农业基础设施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靠天吃饭,确保粮食持续稳定增长的压力较大。

  (五)农业结构调整难度大、进展缓慢。支撑农民增收的产业少,农村经济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没有形成规模。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的优势特色作物规模较少,农业结构调整难度大、进展缓慢,农业的整体效益不高。

   (六)科技贡献水平低。由于历史与农民素质等原因,全县整体的农技队伍、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水平都存在较大差距,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不强,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始终不能很好体现,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四、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一)继续加强对春耕生产的领导。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对大春生产重要性的认识,组织县乡干部和科技人员深入基层,面对面地指导工作,帮助农民落实生产计划,筹备生产资料,为夺取全年农业丰收奠定基础。

  (二)继续优化种植结构。通过强化信息服务、大力宣传典型、组织农企对接等形式,引导农民优化作物种植比例和品质结构。逐作物、逐环节的将生产计划落实到村组农户和地块。根据龙头企业加工需要落实种植计划,签订购销合同,按订单组织生产。

  (三)加强协调服务工作。充分发挥种子部门的作用,切实做好种子的调运、储备、串换和选种,保证生产需要。做好农业新技术的普及推广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业技术实施方案,广泛开展技术培训、送资料到农户,解决好技术不到户的`问题。加大对农用生产资料市场的监管力度,对全县生产资料市场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生产资料行为,坚决查处各类坑农害农案件。

  (四)大力开展扶贫解困活动。将贫困户和受灾户的春耕生产摆上重要位置,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组织县、乡、村和党员干部采取“一包一”、“一帮一”等办法,把春耕生产所需的资金、物资、技术尽快落实到户,确保贫困户和受灾户都能种上地、种好地。

  (五)加强大春作物的中后期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重大灾害预警机制,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安排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科技培训,帮助农民抓好大春作物的田间管理;及时组织群众维修受损水利设施,保证大春生产灌溉用水,确保春耕生产满栽满插;加强大春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适期防治工作,在资金物资、技术上做好充分准备,以便于灾害一出现就立即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力争全县病虫害防治面积达到应防面积的95%以上,确保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的预定目标。

  各位领导,XX年是深入贯彻党的xx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之年,也是实施“xxx”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们坚信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州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决心,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州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州委、州政府的安排和部署,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和问题,全力抓好农业农村工作,为实现怒江“二次跨越”作出积极的贡献。

春耕工作简报篇3

  为抢先抓早全面做好辽中区20_年春耕备耕工作,确保各项农业工作计划顺利完成,为全年农业丰收打好基础,辽中区以早字入手,从“物资、结构、资金、科技”等方面推进春耕备耕工作全面启动。
  物资早准备。辽中区全年需种子3913吨,农膜1410吨,化肥9.4万吨,春耕需化肥5.5万吨。目前,各类农用物资储备充足,下摆量超过30%,经销商订购种子3113吨(含蔬菜、马铃薯302万斤),各类化肥7万吨,农药300吨,农膜1380吨,中小农具12万件,并陆续到货。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47.8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8183台,机引农机具10590台(套),水稻、玉米收获机、插秧机2447台。农机检修已经开始,已检修103台,秋翻地面积达到20万亩。
  任务早谋划。目前,全区各镇针对20_年玉米价格下滑,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召开种植结构调整会议,聘请专家指导,合理进行种植结构调整,20_年全区计划调减玉米面积7.7万亩,确保粮食产量稳定。改种水稻3.9万亩、花生2.9万亩、大豆0.24万亩、设施农业及薯类作物等0.66万亩。
  资金早落实。据调查全区50亩以上粮食生产规模大户种植面积占30%,需要贷款比例增加,预计春耕生产共需资金4亿元,其中农民自筹1.3亿元,需银行贷款2.7亿元,金融部门储备备耕资金4亿元,目前已下摆贷款0.6亿元
  科技早服务。20_年辽中区继续以项目为抓手,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技术协会、农业示范区为依托,结合春耕备耕工作,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有针对性的冬春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开展市场、品种、技术等信息服务,指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20_年计划完成各类农民培训210期,完成专业技术人员和科技带头人培训260人,培训农民8.5万人,发放培训资料11万份,农业科技培训率达到80%,目前已完成培训85期,培训人数1.5万人,发放资料2.2万份,开展农业专题讲座6期。

春耕工作简报篇4

  神湾镇吹响春耕备耕集结号,多措并举抓落实,为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增收开好头,起好步。
  一是摸底排查,准确把握实际情况。神湾镇组建了涵盖农社局、经信局等多个职能部门的专职小组,通过入户走访、抽样调查、实地调研等形式,深入到全镇各村(居)种植户家庭、农贸市场和田间地头,调查开年春季备耕情况和种粮补贴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尤其是针对农药供货不足、农贸产品价格不稳定等问题,神湾镇召开专题调研会研究具体应对措施,有力保障了今年春耕工作平稳有序开展。据统计,20xx年镇春播总面积约1298亩,其中春播粮食作物598亩,油料作物110亩,蔬菜590亩,播种面积持续保持稳定。
  二是筹备物资,充分满足生产需要。神湾镇把握春耕种植实际需求和农贸市场开放特点,积极协调各农资经营单位及个体户调备春耕生产急需的种子、化肥、农药等物资。目前,已调备氮磷钾(折纯)各类化肥41吨,农药(有效成分)2500公斤,农膜7000公斤,早稻种子200公斤等春耕生产农资,切实满足全镇生产需求。同时神湾镇积极配合市农业局开展执法检查,年初共出动农业执法人员12人组成市镇联合执法组,对全镇各农贸市场开展联合执法行动2次,严查农资产品店经营管理和产品质量情况,确保农户买上放心种子、放心农药和放心化肥。
  三是宣传动员,广泛调动生产热情。及时向各村生产干部和镇内种植大户传达我市关于提高农业种植扶持力度的有关精神,引导和鼓励种植户积极申报农业专项资金,为广大农户注入强心剂。依托镇电视台、政府官方网站、政务微博、村居公共宣传栏等媒介,广泛宣传我市种粮直补相关政策,表明镇大力支持农业生产,全力保障“政策落实不走样,给农民的好处不缩水”的决心,着力营造了“农民有实惠、生产有奔头”的浓郁春耕备耕生产氛围。

春耕工作简报篇5

  4月28日,记者从湖北省农业厅获悉,目前全省夏粮夏油作物长势较好,夏粮夏油丰收大有希望。但受国内外市场波动和经济大环境影响,水稻、棉花等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农民依靠家庭经营增收空间变窄。

  据统计,全省两夏作物在田面积4723万亩,比上年扩大40万亩。其中,小麦1642万亩、扩大31万亩,油菜1877万亩、扩大4万亩。当前小麦已进入结实期,总体上小麦长势好于去年,油菜长势与去年相当,小麦、油菜丰收的基础较好。虽然4月上旬我省遭遇大风低温连阴雨天气,但抗灾行动迅速,抢管及时,灾害影响不大,如果后期天气正常,田间管理精细,夏粮夏油丰收大有希望。

  据了解,湖北省春夏播种植意向,呈“增粮稳油减棉”态势。预计春夏播作物面积6542万亩,比上年扩大6万亩。分作物类别看,粮食意向面积4573万亩、增88万亩,其中水稻3251万亩、增35万亩,玉米1010万亩、增46万亩。油料面积443万亩,与上年持平;棉花意向面积430万亩,比上年调减87万亩,调减的棉花面积主要改种水稻、玉米、豆类等作物。春季蔬菜生产,与往年同期比,面积略增,产量略增。春茶生产开园提前,名优茶产量比去年增加。柑橘管理积极性提高,田间管理措施到位,有机肥使用增加。

  据介绍,目前湖北省春耕备耕物资准备足,市面上水稻、棉花、玉米等作物种子供应充足,全省春耕春播用肥已储备到位。

推荐阅读:

党委工作报告范文(精选13篇)

小班上学期安全教案《我会保护自己》范文(通用9篇)

村委会年度村务情况工作汇报集合3篇

改革开放前后家乡变化调查报告(通用3篇)

消防应急演练工作预案12篇

我们班四岁了道德与法治教案范文三篇

标签: 工作简报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