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X月幼小衔接招生方案三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6-22 09:47:08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_年X月幼小衔接招生方案的文章3篇 , 欢迎大家参考查阅!

第一篇: 20_年X月幼小衔接招生方案

  为了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让孩子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结合本园的实际,制定阎村镇中心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指导,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时间和班级:
  活动时间:20xx年3月—7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
  活动班级:大一班大二班
  三、活动目标
  ㈠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㈡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㈢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动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20xx年2月—3月)
  1、成立幼小衔接接工作组,明确责任,分工到人。
  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培训、讨论、辩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
  ⑴认真学习纲要,深入了解“幼小衔接”的目的和任务。
  ⑵结合各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学习兴趣和各班使用的教材,通过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幼小衔接”的工作方法,全面展开“幼小衔接”活动。
  ⑶大班教师之间分享交流,将自己积累的关于幼小衔接互动指导策略的经验进行分享。
  3、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⑴在家长会上介绍《幼小衔接计划》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目的和意义,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并能积极有效的配合我们的工作,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⑵开展有关幼儿小衔接的系列讲座或咨询活动。
  ⑶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在生活、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20xx年3月—7月)
  1、开展《我上小学了》等主题活动,使幼儿初步了解小学生活。
  2、参观小学、体验生活,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
  3、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⑴入学前思想准备:通过参观小学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座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
  ⑵身体方面的准备:
  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⑶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⑷学习方面的准备:
  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保证措施
  ㈠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领导,加强活动过程的管理,确保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㈡落实目标责任制。
  将各项工作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定活动方式,定活动地点,确保活动的扎实开展。

第二篇: 20_年X月幼小衔接招生方案

  为响应<省教育厅全国第五个学前教育宣传月>精神,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以"如何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平滑过渡到小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研究重点,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结合本园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小学,初小了解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熟悉校园环境、教师和学生,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
  2、激发幼儿入学的向往之情,不断加深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的自豪感。
  二、活动时间和对象
  (一)20_年5月31日上午。
  (二)活动对象为幼儿园大班幼儿、教师。
  (三)活动点 ***小学
  三、活动内容和要求
  (一)幼儿方面
  1.入学前思想准备:通过参观小学,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 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 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知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 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 生活、 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 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 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 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二)教师方面
  1.学习幼小衔接文章,精通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掌握小学生活、教育的一些基本行为习惯要求。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加强幼儿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 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4.开展相关主题活动, 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习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
  5.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三)家长方面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2.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
  3.在家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定时作息; 如: 有计划的完成老师留下的任务; 不迟到等等。
  4.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四、活动准备:
  1、对幼儿进行参观前的谈话活动。
  2、返园路上安排人员值守。
  3、与***小学联系参观事项
  五、活动流程:
  1、7:50—8:20 全体人员准时在***小学大门口集合
  2、8:30 排队进入***小学
  3、8:35—9:15 (第一节课)幼儿在教室外面旁听,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
  4、9:15—9:25 (课间十分钟)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
  5、9:35 在小学老师的带领下,幼儿分班参观小学环境,包括教室、图书室、实验室等,了解各设施的功能以及学生应遵守的公共规则,知道这些地方是小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
  6、10:50 与小学老师、哥哥姐姐们告别,请小朋友向小学老师说表示感谢的话。
  7、11:00 全体人员集中,安全返园。
  8、延伸活动:回园后,各班组织幼儿围绕“我向往的小学生活”展开讨论,讲讲自己在小学中的所见所闻及所感。
  六、注意事项:
  1、请家长在7:20前准时将孩子送到***小学门口老师手中。
  2、做好拍照存档工作。
  3、在老师带领下进行参观。
  4、在参观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以下事项:
  (1)注意安全,遵守活动规则,听从老师安排。
  (2)有礼貌,专心听老师解说。
  (3)排好队,上下楼梯靠右边。
  (4)参观时不拥挤,不大声喧哗,保持安静。
  (5)爱护花草树木,不摘花,不踩草坪。
  (6)注意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7)跟随班集体,不个别行动。

第三篇: 20_年X月幼小衔接招生方案

  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使用工具的能力,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更好的衔接,促进幼儿和谐发展,这是研究幼小衔接的实质所在。下面是本学年幼小衔接计划。
  一、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首先,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在实验的后期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区域型环境,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有时又按小学班级式环境体量,这不仅扩展了幼儿的活动空间,又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的体验,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组织幼儿参观小学,我们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引导。
  第二、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幼儿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学习以口头语言为主改为学习以文字或符号为主。
  第三、加强纪律教育。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心理准备方面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应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初步具备热爱集体等道德品质。
  二、幼儿入学准备的具体措施
  1、提高自理能力 要求幼儿会正确的穿衣、裤、鞋,会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懂得自我保护。我们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来强化幼儿的自理能力。
  2、增强文明礼貌 要求幼儿会用日常礼貌用语;在成人提醒下,能遵守班级常规,注意自己的行动不影响集体;学会倾听、不乱插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3、讲究个人卫生 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会正确使用手帕;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整洁。
  4、改变为了使幼儿入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在大班第二学期,可延长时间,适当增加课时。另外,在环境布置上,可按小学桌椅的形式排列课桌,并设立黑板。
  5、带领幼儿参观小学 让幼儿熟悉小学和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使幼儿从思想上、感情上做好入学准备。
  6、进一步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训 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班要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让幼儿学会自理、自立,逐渐养活成人的直接照顾。
  做好幼小衔接,在教育方法、形式上要逐步靠拢。另外,还可以开展知识讲座,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总之,搞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

推荐阅读:

理论学习不够范文(精选16篇)

巡河工作简报十三篇

强化巡察整改日常监督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

党员组织生活会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范文(通用13篇)

女神节创意活动方案(通用12篇)

德能勤绩廉五方面表述范文十七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