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作文模拟题目预测及范文:爱国,我从小事做起

高中作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5-12 08:50:52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写作文时若想信手拈来,必须有高质量的作文素材积累。但是素材不能只考虑越多越好,特别是在冲刺阶段,素材积累更要优质高效。所以在我们写好一篇高考作文之前,必须要多读高分范本,去挖掘它们的高分亮点,学习借鉴。今天i乐德范文网整理了《20_年高考作文模拟题目预测及范文》我们来看一看吧!




  3、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江苏灌云县开山岛位于我黄海前,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子王仕花以海島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

  ②20_年5月4日,18岁边防小战士匡扬武从背包里出随身珍藏的一面五星红旗,在“复兴号”上向参加成人礼的同龄人讲述了这面国旗的故事。他所在的部队巡逻在西藏最危险的边防线,14名战友先后牺牲。无数次危急关头,战士们用生命守护住背囊里的国旗,因为那是中国主权的象征。匡扬武说,我坚信,苦地方是建功立业的好地方,我能骄傲地说,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

  近几年,习近平经常引用内涵丰富的经典教导年轻人,如“德者,本也。(《礼记》)”“土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该如何去磨砺自己的品行,建设好自己的祖国?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谈谈你的感想和体会。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爱国,我从小事做起

  “德者,本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是习主席对当代青年的谆谆告诫,高尚的品德是为人处世之本,爱国是一种良知,是永不褪色的主题。

  曾经怀疑自己,是一个冷漠的学生。凡事高高挂起,一副置之不理的面孔。从不问谁当选了新一任国家领导,从不管又颁布了什么新的章程制度。已是高中学生的我,躲进小楼成一统,两耳不闻窗外事,哪管世界闹翻天。无论是中俄朝对美日韩,还是美英法对叙利亚,似乎都与我八竿子打不着。

  冷寂中苦闷中我继续着木然。日子如白驹过隙,生活周而复始,我亦重复着连自己都讨厌的心情。

  月色皎洁的夜晚,完成了各科作业,捧读着《时刻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这本书,轻轻地吟诵,深深地思考,满满的正能量充盈了一度木然冷漠的内心。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全心全意治理兰考,公而忘私,鞠躬尽瘁,临终前对组织上的要求,就是死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感动中国人物李万君,手握焊枪活跃在生产一线,以精湛技能打造最安全可靠的中国制造高速列车。电焊枪发出的刺眼蓝光晕染着飘散的烟尘,更氤氲出大写的工匠精神以及璀璨夺目的“中华技能大奖”。

  科学家黄大年勇于放弃英国的优厚待遇,怀着一腔爱国热情返回祖国,八年时间,他带领团队在航空地球物理领域取得一系列成就。消防战士杨科璋为救怀中的孩子,献出年仅27岁的宝贵生命,书写“英雄归厚土,浩然天地秋”的拳拳大爱……他们爱国、敬业,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无一不感动激励着我,曾经贫乏苍白的心泛起层层波澜。

  原来,在岁月的长河里每个生命个体都承担着自己的责任,创造着人生价值。做点实实在在的小事,应该胜于空喊无数口号。灯火阑珊处我豁然开朗:既然做不来大写,那就安分守己地做个小我吧。

  为人方面严于律己,自重自尊自爱。恪守24字核心价值观,不仅铭记于心还要付诸行动作。爱国铭记于心,从生活细节、日常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爱国,从小事做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课堂上尊师重教,认真听讲,专注心神。

  爱国,从小事做起。校园里遵规守纪,讲文明懂礼貌。不疯跑瞎闹,不恶语伤人,不动手打人。爱护公物,不乱扔垃圾,保护花草树木。

  爱国,从小事做起。团结同学,友善待人。宿舍内,室友头疼脑热了主动帮忙买来热腾腾的饭菜;教室里,同桌在学习上有任何问题,都会自觉主动耐心地答疑解惑;生活中,朋友们有了烦心事想方设法来化解分担……

  爱国,树立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坚守社会道德,遵守各项规则。看到自来水阀门开着,走过去拧紧,举手之劳中收获节约用水的怡然;发现公园座椅上有人乱扔了果皮纸屑,捡起来丢进垃圾箱,轻松俯身中收获自觉环保的欣慰和自豪;路口遇红灯,停下耐心等待,一分钟忍耐中收获了生命的平安和秩序的井然……

  爱国,广义而言,就是爱这个国家,爱这个社会,爱她的子民,爱她的所有;就是自觉遵循,就是不违反不触犯;更是保护,是献出……凡此种种,我们未必全能做到,但只要能具其一,即为爱国,对吗?不狭隘吧?

  爱国,请允许我从小事做起,可以吗?

  【解析】

  【详解】审题: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目,本题由材料语、提示语和要求语三部分构成。其中要求语为“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该如何去磨砺自己的品行,建设好自己的祖国?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谈谈你的感想和体会”,这就提示考生必须紧扣材料,结合对材料的理解,阐释自己的见解,写成任务驱动型文章。由两则以上材料组成的作文题目,先分析两则材料之间的关系,是话题一致,话题相反还是话题互补,找到两个材料的共同点立意即可。本题中材料一“王继才夫妇守岛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和材料二“匡扬武等边防战士守护国旗”都是爱国,属于话题一致型。

  立意分析:材料①中王继才和王仕花两人守海岛的事例,“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一句是对两人行为的肯定,两人的道德品质是高尚的,他们为当今社会,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注入了正能量。这一素材适合写“爱国”“奉献”“甘于寂寞”这类话题。材料②“无数次危急关头,战士们用生命守护住背囊里的国旗,因为那是中国主权的象征。匡扬武说,我坚信,苦地方是建功立业的好地方,我能骄傲地说,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用生命守护国旗,这是爱国的高尚品质,保家卫国守边防也是爱国的表现。这个材料适用“爱国”这个话题。通过分析这两个材料,我们发现:这两则材料的共同点就是都有一颗爱国心,都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都能在条件极端艰苦的环境下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另外,还要注意两则材料下面的信息:近几年,习近平经常引用内涵丰富的经典教导年轻人,如“德者,本也。(《礼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习主席这段话强调道德品质的培养对一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性,一个真正的人应该有理想有担当,当代青年应注重品行修养,要有使命感、有责任感、有爱国心。这要求我们在新的历史时代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学生写作时一定要联系当今实际谈自己的体会和认知。

  综上分析,本材料作文立意为“爱国”。

  素材:

  1.爱国主义是什么?爱国主义就是指个人或群众对“祖国”的一种用心的态度,一种支持的态度。而不是做做样貌写几个字挂个横幅,就能够说你很爱国。爱国。不仅仅仅是言语,更是行动。

  2.爱国,是一个恒久不变的话题,每一个中国人,无时无刻不是在为了我华夏大地而感到自豪!而每一个中国人,心中也都会油然而生一种无法替代的情感,爱国。爱国是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以爱国为自豪!

  3.近代科学先驱、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

  4.正因为爱国,才有马援“好男儿为国战死僵场,以马革裹尸还”的气概;正因为爱国,才有霍去病“匈奴为灭,何以家为”的壮志;正因为爱国,才有岳飞“待从头,收拾山旧河”的雄心。古往今来,出于爱国之心而舍生忘死的英雄何止千千万万。

  5.当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爱国就是救灾官兵救人时的奋不顾身,就是志愿者在灾区的一个眼神,一处帮忙,就是全国亿万群众捐款捐物的热情。在奥运会举办之际,爱国就是运动健儿在竞技场上的奋勇拼搏,就是志愿者的一次微笑,就是国民不乱丢垃圾,礼貌现看比赛的行为……

  6.爱国可以从小事做起,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我们可以随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可以遵守纪律和校规校纪;可以不乱砍滥伐;不肆意捕杀动物;还可以不乱扔废电池……

  行文结构:本题建议采用议论文文体,写作时注意论点要正确,论据要充分,论证方法要恰当。

  一篇议论文的经典布局或谋篇模式:

  首先,拟一个观点明确的题目,如本题“爱国,我从小事做起”。

  正文部分:

  第一、写一个简洁明了的开头段,简引材料中“德者,本也。(《礼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这是习主席对当代青年的谆谆告诫,点出“爱国”是做人的底线,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永不褪色的主题。

  第二、写“我”的思想变化,起初的我“曾经怀疑自己,是一个冷漠的学生。凡事高高挂起,一副置之不理的面孔。”,然后写“《时刻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这本书,让满满的正能量充盈了我一度木然冷漠的内心”。

  第三、详写焦裕禄、李万君的事例,点出“爱国”这一主旨。

  第四,写出一组小事例,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列举典型素材,如本文列举现代科学家黄大年、消防战士杨科璋等人新颖典型的爱国事例,阐发自己的见解,“在岁月的长河里每个生命个体都承担着自己的责任,创造着人生价值”,“既然做不来大写,那就安分守己地做个小我吧”。

  第五、联系自身以及现实生活,阐述“爱国,我从小事做起”,我们青少年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具体指出该做些什么,使文章具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

  结尾部分应照应材料以及题目和开头,总结全文,明确或升华深化观点,发出号召,提出希望。

  【点睛】材料作文是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写材料作文,最关键的是审题立意,给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因此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其实就是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构思立意也是多样的。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

推荐阅读:

高二暑假周记600字【五篇】

高考优秀作文素材:寻找一盏灯

高二记叙文600字范文三篇

高三励志作文400字左右

2023年高考作文热点人物素材:术到极致近于道

2023年西藏高考作文题目公布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