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精选15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6-22 15:56:18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迪兹,发音是shìjì中文单词意味着过去做过的更重要的事情。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的文章15篇 ,欢迎品鉴!

第1篇: 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自被派驻马兰屯镇前于里村任第一书记,不知不觉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就结束了。在这近两年的驻村时光里,我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早已适应并习惯了在农村的工作生活,对此有一些切身感受,也有一些欣慰,因为当初的一些梦想正在逐渐变成现实,目标正在一个一个地实现。
  理思路 谋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作为“第一书记”,首先要做的就是吃透村情,找准优势,理清思路。20_年5月,我带着梦想,带着责任,带着情感来到前于里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结合村子实际,提出了发展目标,即将前于里村打造成“设施农业特色村、富裕文明生态村、托管服务示范村”,从而实现村强民富。围绕“设施农业特色村”这个目标,一是建设了党员示范棚,引进荷兰熊蜂授粉技术和土壤改良技术,改善提升蔬菜产品品质,杜绝农药残留;二是注册了“台味于里”商标,打造蔬菜品牌,引领设施蔬菜产业的迅猛发展;三是按照“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旅游+农业”、“互联网+农业”三大模式促进蔬菜产业发展,形成以益多多现代农业产业园为龙头,智源蔬菜等种植专业合作社为骨干,辐射带动周边农户规模发展安全优质营养蔬菜产业链,按照统一规划种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收购加工、统一品牌销售的“五统一”方式,与农户签订种植订单,实现企业发展、群众增收目标。围绕“富裕文明生态村”目标,实行分片包干管理,与村四个队五个组的组长签订了生态环保责任书,每个片区都有专人监管。房前屋后垃圾谁居住谁负责,道路沟渠等卫生有片区负责人负责。通过这种网格化管理模式,极大的实现了卫生死角无处遁形,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从而减少了疾病发生源,美化了人居环境。围绕“托管服务示范村”目标,与大型植保公司合作,开展针对主要农作物的全程承包服务。通过对农作物整个生育期的全程承包,实现农作物在防治这个生产环节上的全托管。防治全托管不仅能够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防治效益和防治效率,而且还能够减少农药用量,保护生态环境,为建设生态文明村奠定良好基础。
  抓党建 筑根基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推动乡村振兴,必须建好建强基层党支部。为此,我重点从阵地建设、班子建设、基础建设三个方面着手,一年多来,前于里村已经出现了让人赞叹不已的变化。
  加强阵地建设,夯实党建基础。阵地是村委会办公的地方,也是村委会的形象。通过多方争取,前于里村的活动场所竣工完成,总面积300余平方,两层办公大楼粉刷一新,“民主、务实、团结、奋进”八个红色大字镶嵌在进门大厅上,赫然醒目,五星红旗在办公大楼正上方迎风飘扬。购置了新的办公桌椅,会议室、活动室管理规范有序,党员权利义务、“三会一课”等规章制度一应俱全,入党誓词、流程、党旗及获得的荣誉等全部悬挂上墙,达到了“十有”标准。按照党员居住分布情况,合理划分了5个党小组,党小组组长由各队队长兼任,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空白、不留死角”的党建工作网络,有效夯实了党建阵地。同时,严格落实“三会一课”、“28日党员活动日”等制度,定期召开村班子会议和党员大会,认真组织党建活动,党组织号召力明显增强。通过开会学习,党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增多了,党员的自我意识增强了,能够自觉主动地提出一些有关村子发展的建议和意见。随后,我趁热打铁、顺势而为,完善了村级班子议事决策程序,健全“三务”公开制度,建立了“流动党员花名册”和党支部联系流动党员制度及汇报制度,利用电话、微信等方式加强与流动党员的联络,及时通报党支部的活动情况和重大事项,推动基层党建规范化、制度化。
  加强班子建设,提升履职能力。20_年初,配合镇党委政府,顺利完成了村“两委”的换届选举工作,新选一名能力较强的党员成为村委会委员,班子战斗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一年来,组织召开支部大会2次,组织生活会3次,为党员上课4次,召开村“两委”会、党群议事会10次。注重从致富带头人、优秀青年、退伍军人中发展党员,保证质量,优化结构。培养村后备干部1名,发展年轻的入党积极分子3名。20_年10月31日成立了前于里村党建工作服务队,它是马兰屯镇首家成立的村一级党建工作服务队,其目的是践行党的宗旨,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目前,已开展助老、助残、助困志愿服务活动12次,到设施蔬菜种植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次......慢慢地,干群关系越来越好,群众的满意度越来越高。群众的事办好了,心气也顺了。同时,印制了便民服务联系卡并发放到每家每户,建立了微信群,凝聚了党心民心,团结了各方面力量。
  加强基础建设,密切干群关系。阵地硬了班子强了才能更好的为群众服务。我积极争取资金,投资5万余元按照“十有标准”整修大队部,硬化水泥路面300余平方,粉刷了墙面、篮球架等设施器材,使之成为群众休闲健身之所;投资0.9万元建设村部高标准水冲式公共卫生间一处;投资0.3万元安装路灯14盏;组织清理生活垃圾80余车,整修道路2条,开挖排水沟350多米,清理沟渠1600多米;在村委会大院正门上方安装了一个大型LED显示屏,用于宣传党的政策并招商投放广告增加集体收入,从而使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前于里村的城镇化进程。
  绘蓝图 圆梦想
  前于里村是个基础较好的村,组织让我来这里担任第一书记,就是想让这个村好上加好,一年多以来,虽然也做了不少事情,但是离组织的要求,离我自己当初预设的梦想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感觉时间匆匆,过得太快,需要和时间赛跑。
  前于里村地处马兰屯镇东部,是马兰屯镇唯一的一个旅游大道和新修建的234省道贯穿东西的村庄,交通非常便利,而且紧挨古城城区,离古城较近。这样一个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适合发展观光旅游、休闲采摘农业。目前,我正在开始力所能及的往梦想奋力前行。有钱才能办好事、办成事。为此,我和村委会不断拓宽工作思路挖掘新动能,增加集体收入。一是盘活固定资产。对大队部现有闲置办公房进行整体性出租。二是挖掘土地资源。对村现有集体机动地采取承包方式流转。同时,我和村委会研究提出了要因地制宜谋发展,利用充分挖掘设施蔬菜大棚之间的闲置土地发展种植浅水藕。投资3万余元挖塘建设9个浅水藕池。对于这片浅水藕池,采取以土地入股分红的形式,由村股份合作社统一管理种植销售,按收益比例分成,从而增加村集体收入。三是提供有偿服务。围绕设施蔬菜等农业支柱产业,发挥病虫害防治服务站的作用,为农户提供生资供应、技术指导、产品销售、信息提供等服务获取收益。四是利用大型户外显示屏招商投放广告增加收入。现在村年集体收入已近40万元,争取今年突破50万元。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试想,如果梦想能和政府的发展思路一致,能够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前于里村的发展必将前景光明,大有可为。眼前将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画卷:大道旁一座座美丽的民宿,池塘里一片片红荷映眼,大棚里一串串瓜果飘香;村庄整齐划一,河水清澈,房前屋后杏树、桃树、梨树等竞相绽放,蝶飞蜂舞,鸟语花香;田野纵横阡陌,色彩斑斓,排水沟渠四通八达......
  下一步,围绕乡村振兴,我将继续砥砺前行,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为此,提出了“1123”发展思路,即把设施蔬菜作为一个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把前于里村果蔬第一品牌“台味于里”做成鲁南区域特色品牌,提高品牌声誉度和公信力;引进供销e家农产品电商平台和现代农业示范园两个项目;创建“设施农业特色村、电商村、生态村”。按照这个工作思路,继续发挥“党建+”作用,充分发挥党支部引导、保障、协调、服务的核心作用,以打造千亩设施蔬菜示范基地为重点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开发建设,推进生态乡村、休闲农业融合发展,促进前于里村发家致富进程,让梦想尽快变成现实。

第2篇: 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__是市林业局主任科员,他任__村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半年多来,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入手,积极投身到驻村帮扶工作中,用心用情、扶人扶志、苦干担当,为推进整村集体产业增收努力奔波。
  __带领村“两委”干部,坚持学习和会议制度,以“两学一做”、“4?13”重要讲话大宣讲、“勇当先锋、做好表率”等活动为契机,引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足用好优惠政策,全力建设“整村推进”和“美丽乡村”的示范点,推进香水莲花项目落地,实现“土地租金+务工薪酬+分红+乡村旅游”四方面收入。推进红掌种植扶贫产业,收益全部用于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兜底分红保障、鼓励建档立卡户就业创业奖励。村委会购置28头黄牛交由农户代养,为日后壮大养牛产业打下基础。让干沟四村小组的村民开展蒌叶种植。组织部分不方便外出打工的村民,学习制作彩雕画增加收入。
  __村作为全市迎接省脱贫攻坚“大比武”观摩示范村,以崭新的面貌顺利通过省检查组的观摩。并获得了检查组一致好评。全村村民共同对各家各户、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进行了整治,让全村的面貌焕然一新。目前拆除危房10栋,计划为贫困户入户路进行硬化53条,已有17条正施工;厨厕整改59处,已完工55处。

第3篇: 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男,1975年8月10日出生,20_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1996年参加人社局工作,20_年由于工作突出被任命农保局副局长,工作期间参加后备干部培训,到县纪检委、巡视办、等单位挂职锻炼。在这19年的工作中曾荣获七台河市劳务输出先进个人多次荣获县级劳动模范、县记功。为响应习总书记号召下乡扶贫工作任吉兴乡团山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

  他是群众的知心人

  **虽然农村工作经验少,但是他迅速转变角色,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增进感情,真情沟通。在驻村工作期间,他走遍了村里的每一条路,到老党员、退休村干部、群众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家中访谈,询问他们对村里发展意见和建议。在掌握第一手资料后,立即与村干部紧紧围绕党建、三农等工作大局,弯下腰“挖穷根”,选准发展路子,培育农民合作社,培养村级致富带头人,增加村集体收入,增强“造血”功能,为下一步发展什么,理出了思路。同时,**找准人社部门业务与扶贫工作的结合点,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开展就业创业培训,通过定向输转、就地转移等方式为贫困户介绍打工地点,尽全力抓好脱贫攻坚这个“第一民生工程”。

  扎下根群众诉求真回应

  俗话说得好,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一个好的村“两委”班子,对全村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坚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针对团山村“两委”班子战斗力不强的实际,坚持学习和评议制度,在努力提高村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的同时,每季度号召党员、群众代表、村务监督委员等围绕精准扶贫工作、人居环境改善、解决村民生活难题等方面对村“两委”开展满意度测评。在他的带动下,团山村“两委”班子成员转变作风,团结一致,积极带领全村群众致富,得到了上级党委的认可。

  身为第一书记,**积极开展党建活动,结合党建“七个一”,抓党建改思想,通过主题宣讲、主题活动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逐步引导全村群众转变过去等要靠和安于现状的落后思想和小农意思;通过民情恳谈收集村民意见,帮助解决难题。在民情恳谈中发现,由于团山村地理位置偏僻,没有路灯给村民们的生活与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存在很大的治安和交通安全隐患,安路灯一直是村民翘首以盼的大事。**当即召开村“两委”会议研究解决安装路灯问题,购买灯具、连接线路、安装实施,每一项都需要不小的费用,由于村经济能力弱无法安装,**又主动承担这一艰巨任务,多方奔走,四处“化缘”。

  在深入了解分析村情基础上,**向派出单位汇报情况、反映问题,争取派出单位的支持。县人社局主要领导李文志局长和主管扶贫工作代振辉局长对此非常重视,先后两次深入到团山村调研指导,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出资4万余元购买无杆太阳能路灯,并协调城建部门免费为团山村安装。随后,**又联系有限电视和农电局线杆单位,得到线杆支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农民割地前将团山村6条道街全部安装上了太阳能路灯,共计44盏。

  村民们看着一盏盏亮闪闪的路灯,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村里终于有路灯了,做梦也没有想到我们村也能像城里一样灯火通明。”“邹书记,你们工作队给我们村干了一件大好事啊!以后我们老年人走路就不怕摔跤了!”看见群众开心的笑容,**心里也跟着高兴:“你们的满意是我们工作队最大的幸福。能为你们干好事、干实事是党交给我们重要的任务。”

  通过对贫困户的走访,了解到农户闲置庭院特别多,这给他使用扶贫资金给贫困户增收提供思路,依托于闲置庭院资源发展庭院经济,选中新品种蓝靛果。蓝靛果项目投资少,适合贫困户参与,带动人员多,收入随着果龄增加而增长。同时利用水利扶贫资金60万元,为团山村改造10晌地旱田改水田项目,为贫困村民每晌地增收500元,利用扶贫资金30万元购买挖掘机,预计年创收3-5万元,通过扶贫产业带动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贫困户增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面对突发的疫情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他带头给不理解的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性的乡亲讲解疫情形势,做思想工作,让乡亲们提高自我防范意识。由于村里人手不足,他还主动参与卡点值守、张贴宣传标语、清洁消毒等各项防控工作,忙得经常是一碗泡面匆匆解决一餐后,又继续开展工作,甚少休息。战中不掉队,扶贫路上不缺位,是他的真实写照,在这个特殊的春节里,**没能与家人好好团聚,却用自己的力量去温暖了整个团山村里的乡亲们,以平凡的举动书写了一名驻村干部的神圣使命。

第4篇: 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20_年2月,刘永林同志受组织选派到梁山县赵堌堆乡董花园村担任第一书记。履职以来,他牢记省派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责任和使命,在全面摸排掌握村情的基础上,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指导村庄经济发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入手,积极投身到驻村帮包工作中,先后在梁山县精准扶贫工作动员大会上代表省派第一书记表态发言,梁山县电视台今日梁山播放了典型事迹专题片,先进事迹材料被选报省委组织部。
  一、勤走访、深调研,理清发展思路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作为省派第一书记,从省城刚一到完全陌生的村庄开展工作,刘永林同志面对的情况简直是千头万绪,难以着手;他采取盯紧靠上的“土办法”,一天到晚地待在村里,按照“五必访五必问”的要求,到老党员、退休的支部书记、支部委员、群众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家中走访座谈,征询他们对村庄发展的建设意见、发展思路;经过近一个月的深入走访调研,终于将村情民意摸清吃透。
  为拓宽党员群众发展经济的思路,他带领村里10余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到潍坊、威海和青岛等地考察农业种养殖项目,学习借鉴外地的致富经验;在多方征询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地制定出董花园村《新农村建设规划》、《贫困户脱贫致富计划》、《村级制度建设汇编》、《村级党建工作规划》、《20_年党建工作要点》、《20_年党员教育培训计划》等相关规划制度,为帮包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抓班子、带队伍,筑牢党建基础
  加强党员干部学习。定期组织召开党员大会、组织生活会,组织带领村党员学习党章,领会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掌握省、市、县、乡的有关政策文件,鼓励带动党员积极建言献策,找寻好的发展思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党员找准自身在思想、工作、纪律、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
  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在工作开展中,他以开展活动为契机,很好地将党员群众团结在党支部周围:一是召开三八妇女节暨创业交流座谈会,就该村党的建设、村庄规划、村集体增收、贫困户脱贫致富、妇女搞创业等议题广泛征询意见建议。二是在“六一”儿童节时,为全村120多名小学生每人赠送了一件爱心书包、一只文具袋和书籍,在为孩子带去欢乐的同时,进一步拉近了与村民群众的距离。三是在“七一”建党节、春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9户特困户党员购买米、面、油等慰问物品,并组织全体党员召开座谈会,重温入党宣誓,加深党性教育。四是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全家福拍照”活动,发放倡议书200余份,春节期间评选“好媳妇”3名,“好婆婆”3名,并发放了荣誉证书和奖品,“拍摄全家福照片”300张,并装裱发放到每户,带动提升村民的精神文明风貌,五是开展关爱特困户过暖冬活动,为7户(11人)送去取暖煤1吨/户、棉大衣1件/人、棉被1床/人、花生油1桶/户、面粉1袋/户。六是多次召开村“两委”和党员代表会议,同委员和老党员进行了座谈,深入了解帮包村特困人员的情况,他利用民政扶贫政策,为孤儿董圣杰争取住房整修款3万余元。
  三、忙“输血”、促“造血”,抓好精准扶贫
  针对该村一穷二白的村集体状况,他认真研读学习省、市、县扶贫政策及有关文件,熟悉扶贫精神,用足用好优惠政策,全力为帮包村办实事、办好事。
  实施农田水利建设,打造高标准农田。为解决群众普遍反映的农田水利浇灌难问题,他发挥水利工作特长,不辞辛苦地全方位考察了全乡的水利工程建设情况,对董花园村每一条田间路、每一座涵桥都进行了调查,找准了董花园村的水利困结所在;牵头完成了《赵堌堆乡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和《赵堌堆乡董花园村低压管道灌溉工程实施方案》的编制,并争取将董花园村纳入到“国家千亿斤粮食项目工程”。组织引导村民成立了“黄河金粒有机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黄河滩区土地416亩,用于种植有机小米;向省水利厅申请专项资金40万元,新打深水机井7眼,铺设地下管道2400米,安装变压器1台,架设农业用电缆3200米,使整片农田实现插卡式灌溉,届时亩均年增收将达20_多元,同时也为村集体带来3.1万元的年管理提成收入。
  建设经营场所,增加村集体和贫困户收入。为破解村集体收入薄弱、贫困户致富无门路的问题,经多方研究论证,他多方筹集资金178.35万元,在德商路西侧村集体土地上,建设上下20间共计1547.06平方米的沿街门市房,用于对外出租,贫困户也可就近就业打工;此项目建成后年租金收入可达24万元,其中8.5万元用于村集体收入,15.5万元用于补贴39户74名贫困群众。通过土地流转、门面房租赁,将使村集体年增收11.6万元,贫困人口年均增收5100余元,年底,村里精准扶贫对象全部实现脱贫。
  四、修道路、建广场,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为响应上级美丽乡村建设有关精神指示,改变群众出行难、缺乏文化娱乐场所的现状,他多方奔走,四处“化缘”:协调资金17.01万元,对村庄6300余平方米的.小街巷、胡同进行“户户通”硬化,使群众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行路难时代;筹措43.64万元,修建面积达20_余平方的高标准文化广场,配套建设围墙、厠所、篮球场、文化长廊、文化墙、舞台、健身器材和景观绿化等,为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好去处。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刘永林同志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精神,团结带领董花园村广大党员群众,共同奋斗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

第5篇: 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我叫xx,中共党员,是三门峡市工商局竞争执法科科长。按照组织的安排,20xxx年4月份到xxx镇久富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久富村位于卢氏县西南山区,是省级贫困村。全村辖6个居民组,174户498人。国土面积xxx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2994亩,耕地面积389亩,人均不足1亩。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基础设施薄弱,生存环境恶劣,群众生活困苦,聋、哑、呆、智障及残疾多达40人,近78%的村民仍居住在土木结构房屋中,个别人家全年收入不到1000元。目前,该村有贫困户为88户258口人,贫困发生率为49.5%;兜底户13户、33人,贫困面比较大、程度较深。

  驻村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的直接指导下,我牢记责任和使命,树立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理念,严守组织纪律,坚守工作岗位,紧密团结村两委班子,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市、县会议精神,坚持“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理念,紧紧围绕“项目兴村、产业富民”目标,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充分发挥作用,倾心投身脱贫攻坚,倾情帮扶贫困群众,新发展产业项目5个,为村、群众办实事好事40余件,争取项目、财物、钱款总价值2600余万元,群众收入稳步增长,脱贫31户111人,贫困率下降22.29%,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党组织堡垒作用发挥明显增强,一举由软弱涣散村、贫困村成为脱贫攻坚先进村,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一致赞扬,连续2年获得三门峡市和卢氏县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称号,多次代表市派驻村第一书记做典型发言。

  一、抓班子、带队伍,党建引领促脱贫

  按照“党建引领、支部搭桥、党员铺路”工作思路,我和久富村两委班子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持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引领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是抓好硬件提升,阵地建设有了新变化。先后筹措资金13000元,对村室、党员活动阵地进行提升改造,坚持制度上墙,配备办公家具;筹集近27万元资金,修建二层楼房,党员活动阵地扩大到280多平方,硬件建设水平大大提升,阵地面貌持续改观,达到了争创“五星级”党支部条件。二是强化党性锤炼,党员担当意识实现新提升。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党员活动日为抓手,认真开展“党员积分管理”等活动,带领村干部、党员先后到狮子坪、洛阳龙峪湾学习党建先进经验,极大增强了党员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党员战斗力大大提升,党员精气神进一步提振。

  三是推进电子商务,脱贫产业有了新发展。市、县组织部门筹资5万多元,建成久富村电商服务站,成为全市“党建+电商+扶贫”模式示范点,助推精准扶贫。目前,已开发农副、药材食材、旅游和花卉苗圃四类产品30多个品种,统一纸质包装,统一标签,提升了上行产品质量和数量,久富村党建引领脱贫,电商产业带动群众脱贫的良好格局已经形成。

  二、抓项目、夯基础,村容村貌大改观

  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我同村两委一班人,大力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宣扬先进典型,坚定群众脱贫致富、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从提升村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入手,一项项群众期盼已久的民心工程得以实施。

  一是积极推进村级道路建设。争取资金近127万元,硬化村级公路9条7.6公里,目前已投入使用,彻底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贯穿全村的投资近600万元的5.28公里宽5.5米的水泥路拓宽工程,已于今年10月9日正式开工,明年5月份将完工投入使用,全村村道面貌将彻底改变。

  二是加快推进文化广场建设。投资46万元建设文化广场,新修了群众娱乐室、阅览室、大舞台、活动健身场地等基础设施,10底正式投入使用;投资11万元的村卫生室4月份已投用。通过积极争取,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为村偿捐彩色B超仪2台,价值38.4万元,极大改善了医疗条件。

  三是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开展村容村貌综合整治,重点对农户房前屋后、村道河道垃圾、粪土乱堆等脏乱差现象进行整治,价值10万元的垃圾车和12个垃圾箱、启明公益基金会捐赠的价值30万元垃圾桶全部到位,并配齐3名清洁员,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得到有力改善。联通公司的宽带网线实现了“家家通”;投资300多万元的农村电网改造顺利完工;投入25元资金对村室、党员活动室进行改造;整治周边环境,实施美化、亮化工程,久富村党群服务活动中心呈现出新的面貌。

  三、抓产业、助脱贫,帮助群众快致富

  致富靠项目,发展靠产业。我和村委一班人把目光紧紧瞄准产业项目,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切实解决农民致富无路、增收无门的问题。

  一是抓住农业产业项目。争取到670亩连翘种植到户增收项目,已通过验收,49.2万元政策性补贴已下发到村民手中;争取到北京启明公益基金会资助资金xxx万元,支持发展大樱桃产业,今年已种植了100亩6000余棵。初步形成长期见效的连翘产业和短期见效的香菇产业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

  二是大力推进劳务输出。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实施劳动力转移就业脱贫,目前全村70余人长期外出务工,60余人在附近打工,人均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

  三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牵手河南省菜源实业有限公司,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8个生态卢氏鸡养殖场,成为久富村第一个集体经济项目,目前已初见效益,集体收入4.8万元,贫困户收入11.8万元。

  四是发展新型集体项目。投资90万元的光伏发电项目已建成,即将并网发电,运转正常每年将给村集体增收纯利润16万元;投资169万元的食用菌科技示范园,也即将动工,预计每年将给村集体带来进20万元的收入。5大新的增收产业项目的建成发展,极大地推动村经济发展,加快村民脱贫的步伐。

  党旗招展千帆竞,凝心聚力万象新。在如炽党旗的引领下,我和久富村党员干部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干事创业的热情、动真碰硬的豪情、奋发有为的激情,书写脱贫攻坚新篇章,让“久富”久富,成为名副其实的永久富裕之村!

第6篇: 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陈地益,男,37岁,富宁县发展和改革局价管股干部,为积极落实“选优配强,尽锐出战”的要求,于20_年2月被选派到谷拉乡多贡村委会担任第一书记。一直以来,他坚持用真情走访群众,用真心服务群众,团结村“两委”班子,千方百计强建设,多措并举促脱贫,使多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民生条件明显提升,脱贫步伐明显加快。

  一、党建引领促脱贫,凝心聚力固堡垒

  多贡村是典型的石山村,地难种、水难挖、房难建是其显著特征,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8户550人,其中未脱贫20户53人。陈地益的加入为多贡驻村工作队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思路。他深刻意识到,要实现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战,必须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只有加强党的建设才能妥善解决好各类矛盾。从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入手抓队伍建设,通过“三讲三评”主动破冰,增强两支队伍凝聚力;通过“三会一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战斗力;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鼓足士气坚定目标。

  二、勤走访深调研,清家底明思路

  从驻村的第一天,他就把熟悉情况,摸清家底作为开展工作的第一步。登门入户转走访,摸实情清底数,与村民拉家常、交朋友,听群众说真话、说实话,甚至是气话、恼话。历时3个月,完成28个村小组695户的遍访,精准把握整个多贡村村情,并在此基础上理清自己作为第一书记的思路,即拉近距离获民心,全力以赴补短板,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群众脱贫获得感。

  图为深入各村寨进行收入核算

  三、争取项目补短板,倾心全力解民忧

  为尽快取得党员群众信任、理解和支持,他带领队员和村“两委”班子发放群众联系卡,把群众当亲人,亲力亲为解群众所难,帮助调节矛盾纠纷5件。动员群众完成旧房拆除22户,建厨房42间,新建卫生间68座,新砌筑房间56间,水窖补漏125口,新安门窗55户,庭院硬化291户,整村小组庭院硬化7个,掀起了补短板的高潮。为解决石山区“晴通雨阻”,他积极向局里反映,争取到总投资为381.96万元的以工代赈项目,完成多贡村委会百岩、多龙、谷麻、谷牙至多立、谷益、坤暧、龙中最后7条进村道路的硬化,使多贡村“弯道超车”成为首先实现村组道路硬化的行政村。

  作为一名第一书记,陈地益只是千千万万个第一书记的一名,但他却用自己的真实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一名共产党员肩上的历史使命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应尽责任。

第7篇: 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xx,男,39岁,20xxx年8月被选派到卢氏县狮子坪乡下庄科村担任第一书记。两年来,他坚持真情走访群众、真心服务群众,团结村两委班子,加强支部自身建设,千方百计发展产业,多措并举强力脱贫,使下庄科村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民生条件明显提高,产业规模明显扩大,脱贫步伐明显加快,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充分体现,其本人第一书记的形象得到广大认可,赢得普遍赞誉。

  凝心聚力巩固堡垒

  xx20xxx年担任下庄科村第一书记之后,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调查了解下庄科村的基本情况,掌握了下庄科的自然、经济等基本情况,找到下庄科成为全乡、全县重点扶贫村的原因所在,除地域偏远、基础薄弱、文化落后、观念陈旧等因素外,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过差是不容否认的重要原因。

  xx深知自己入村的使命和责任,能够安下心、扑下身,有过皱眉、有过叹息,但没有报怨,没有泄气。首先与支部书记、支部成员促膝交谈,共商良策。其次组织民主生活会正常化,开展“两学一做、三会一课”活动,使散兵游泳的个体党员聚拢到组织的大家庭之中,抱团取暖,信心倍增。紧接着分任务加压力,共产党员包户扶贫,荣誉感、使命感激发了热情。

  “四议两公开”制度的执行,进一步推动党支部的建设。改变了过去的“只会不议”的不良会风,为民而议,为议而会。党支部的提议要求支部书记放下“土皇帝”的架子,做出为民谋事的样子;党员大会审议,帮助每个党员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提振了精神,提升了责任;两委商议促进了团结,形成了合力;村民决议确保了方向形成了动力。决议公开和结果公开,更加彰显了党组织的坦荡胸怀,密切了党群关系,不少年轻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党组织的新鲜血液、村两委的后备梯队,呈现出后浪推前浪的可喜局面。浴火重生,脱胎换骨,软弱涣散的党支部,真正变成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

  攻坚克难摆脱贫困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稳定民心,增强信心的工作,xx充分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为下庄科要项目跑资金,先后修通了4条到自然村的公路,总里程10.2公里,入户路的硬化结束了下雨水泥路,天晴杨灰路的历史。26万元的文化广场及配套器材,丰富了下庄科的精神文化生活。120万元资金帮助40户居民改造了房屋,向美丽乡村跨进了一步,使下庄科成为卢氏旅游廊道上的一颗明珠。80万农网改造项目,彻底解决了生产动力难题。72万元建设了红庙湾、草沟口、寺而沟三个通讯基站,消灭了信号盲区,沟通了与外界的联系,捕获信息更为便捷。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第一书记担负的重要任务,xx耗费了心血,想尽了办法,找准了路子,做出了成绩。在澄清家底,确定对象之后,关键是上项目、上产业。没有产业来支撑,攻坚脱贫嘴上功。xx一边宣传护林政策法规,一边联系外购原料,帮助群众稳定发展传统产业代料香菇。在争取县林业局提供14.3万株连翘苗,1.6万株核桃苗发展林果产业外,自筹资金2万元,为贫困户购买4000株大樱桃苗、20_株猕猴桃苗,建起了特色水果基地。为了壮大产业规模,提高管理水平,xx与村两委一班人马组织成立了农民合作社,54个贫困户养殖优质黑猪270头,单项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落户安装的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将给村集体带来xxx万元的可观收入。

  民生基础的改善,扶贫产业的发展,帮助下庄科20户88人实现了脱贫目标,同时为持续发展,奔赴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走村串户温暖民心

  驻村工作像回家,走罢东家串西家。xx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与农民的感情之缘可想而知,加上随和爱动的性格,走村串户成了工作常态和必修课程。

  刚到下庄科村的时候,一切都很陌生。xx就抓紧时间到村各户了解情况,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这种沉到底,接地气的方法,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爱戴,也给他的工作打开了方便之门。

  党建工作要求每一个党员都要聚集在支部中,党旗下,长期弱化放任的生活方式,相当一部分党员的模范意识、纪律意识、组织观念日渐淡化,对党建活动冷漠。xx就登门拜访,逐一交谈,回忆历史,谈论现在,展望未来。老党员李国泰就是这样重新回到了组织的怀抱,并且成了活动的积极分子。

  修路架桥,本是惠民利事,但触及到少数人的利益之时,就产生了矛盾甚至冲突。下庄科村近两年新修的几条公路,都是xx苦口婆心,软磨硬缠才得以实施的。

  精准扶贫的第一步是精准识贫。而把“精准”这个动听悦耳的词语落实到实处并非易事,从最初不愿当贫困户脸上无光,到后期的不愿退出怕收益受损,从开始不愿上项目怕担风险,到随后膨大规模挤占份额。不管是调查计算的结果,集体研究的决议,还是张榜公示的内容,都是变成xx一次次“访问”的谈资,晓情喻理,才可以变成可以总结的成绩。

  工作的事认认真真,群众个人的事也尽心竭力,学生上学,看病求医,xx有忙必帮。虽然他是“外来户”,“过路客”,却把自己当成下庄科的一员。无论谁家的红白喜事,他都登门帮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联系群众,关心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九百多天的交流融合,xx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

  遵纪守规塑造形象

  xx性格开朗,为人随和,看似喜喜哈哈,实则细致入微。虽然是天马行空的“独行侠”,却时刻紧崩着纪律之弦,坚守岗位,严于律己,把组织要求的“五天四夜”工作制度演变成“5+2”,“白+黑”。两年多时间从没有脱岗漏岗受处分,也没有迟到参会挨批评。有时晚上开完会驱车回家,第二天早上又出现在下庄科。群众戏称“夜猫子”,妻子嗔怪“像野人”。

  长时间生活在村里,每天和群众打交道,xx很注意生活纪律,自带炉灶、生火做饭。不仅做到不吃请、不收礼,不搞特殊,还自掏腰包买礼品,中秋、春节慰问老党员,自己赢得了口碑,维护了党的形象,树起了“第一书记”的大旗。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作为一名第一书记,xx只是千千万万个第一书记中其中的一名,但他却用自己的真实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肩上的历史使命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应尽职责。

  执着奉献不言悔倾心为民显作为

第8篇: 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某同志自派驻下,在派出单位区委老干部局的关心下,在村两委及工作人员的支持下,认真履行第一书记的岗位职责,按照两年派驻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积极协助村两委班子扎实苦干,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开展走访摸清村情民意。积极开展入户走访工作,通过走访184村民,对了解到的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合理化建议,召开村“两委”工作会议进行研究并及时制定解决措施,制定了两年帮包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保证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二、抓好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建设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围绕“三会一课”制度,建立健全村党支部内部活动各项规章制度,补充完善相关学习活动资料,积极发展预备党员两名。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好村党支部“六个一”活动,使村上党员学习活动走上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主动为村上党员同志上党课,收取党费,不定期的开展谈心谈话,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
  三、注重办实事惠民生。精心组织,丰富村民文化生活:1、与村两委工作人员一起为马公祠村60岁以上老人们包水饺,举办演出开展欢度“重阳节”村百人包水饺共吃团圆饭活动;2、重大节假日个人购买物品走访看望村里的困难贫困户;3、邀请文艺团队到本村开展文化下乡惠民演出活动;4、特邀区摄影家协会为本村拍摄宣传片等。各项活动的开展促进马公祠村文明和谐建设。
  积极开展“净环境、送温暖”公益活动,联合村两委成员、党员、妇联等志愿服务队,开展卫生清洁志愿活动,整治村容村貌,到贫困户家中,为年老多病的贫困户整理室内卫生,积极做工作争取卫生环境帮扶单位资金支持5000元购买蔷薇花种在村主要干道进行绿化;
  积极宣传“消费扶贫”活动,通过在微信、公众号加大对所挂包村扶贫产业项目、集体经济项目的宣传力度,号召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贫困村、贫困户产品,通过“以买代帮”的方式解决贫困户养鸡销售、种植农产品销售等难题,真正做到“消费扶贫”扶到急需扶的人,有效解决了贫困农户产品量小、分散、难以供应的问题,从而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增加集体收入。
  四、集思广益、多方筹资,配合村委做好改善村民生产生活工作:1、走访入户宣传扶贫相关政策,做好脱贫人员思想稳定工作,为贫困户及时发放项目分红;2、由村委出资对村内主干道路灯不亮的,及时进行更换;3、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对雨季受灾的村民走访看望并对受损房屋进行重新维修;4、对因施工致使村上受损的路面及时联系施工方进行重新维护,确保道路畅通;5、在区水务局的支持下,从淋漓湖景区内修建蓄水池一个,安装管道引入到村内,确保全村村民饮水达标;6、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开展村内卫生环境大整治工作,每周六定为村上工作人员卫生清洁日,对村内卫生死角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情况进行清理。
  五、严于律己,严守派驻工作纪律。协助村两委做好各项工作。严格遵守“十不准”等工作纪律要求,勤勉敬业、脚踏实地,与群众打成一片,热心为群众服务,个人出资购买肉、油、大米等食品看望生病的贫困户、老党员,开车帮助贫困户拉地瓜等,积极帮助村民宣传推销农产品,做到在帮扶工作中接地气、受教育、增才干,确实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
  六、冲锋在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今年上半年积极投入到疫情抗击战中去。一是以党建为引领,立即成立马公祠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号召村上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加疫情防控相关工作。自成立疫情劝返站以来做到主动带班,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做好外来人员的劝返工作和本村村民及车辆的出入村登记工作;二是个人先后为村上劝返站捐赠医用手套100只、口罩60个、方便面两箱、八宝粥两箱及其他食品,带动了村党员群众积极参与疫情抗击工作的积极性。

第9篇: 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杨松茂,男,39岁,20_年8月被选派到卢氏县狮子坪乡下庄科村担任第一书记。两年来,他坚持真情走访群众、真心服务群众,团结村两委班子,加强支部自身建设,千方百计发展产业,多措并举强力脱贫,使下庄科村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民生条件明显提高,产业规模明显扩大,脱贫步伐明显加快,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充分体现,其本人第一书记的形象得到广大认可,赢得普遍赞誉。

  凝心聚力巩固堡垒

  杨松茂20_年担任下庄科村第一书记之后,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调查了解下庄科村的基本情况,掌握了下庄科的自然、经济等基本情况,找到下庄科成为全乡、全县重点扶贫村的原因所在,除地域偏远、基础薄弱、文化落后、观念陈旧等因素外,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过差是不容否认的重要原因。

  杨松茂深知自己入村的使命和责任,能够安下心、扑下身,有过皱眉、有过叹息,但没有报怨,没有泄气。首先与支部书记、支部成员促膝交谈,共商良策。其次组织民主生活会正常化,开展“两学一做、三会一课”活动,使散兵游泳的个体党员聚拢到组织的大家庭之中,抱团取暖,信心倍增。紧接着分任务加压力,共产党员包户扶贫,荣誉感、使命感激发了热情。

  “四议两公开”制度的执行,进一步推动党支部的建设。改变了过去的“只会不议”的不良会风,为民而议,为议而会。党支部的提议要求支部书记放下“土皇帝”的架子,做出为民谋事的样子;党员大会审议,帮助每个党员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提振了精神,提升了责任;两委商议促进了团结,形成了合力;村民决议确保了方向形成了动力。决议公开和结果公开,更加彰显了党组织的坦荡胸怀,密切了党群关系,不少年轻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党组织的新鲜血液、村两委的后备梯队,呈现出后浪推前浪的可喜局面。浴火重生,脱胎换骨,软弱涣散的党支部,真正变成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

  攻坚克难摆脱贫困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稳定民心,增强信心的工作,杨松茂充分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为下庄科要项目跑资金,先后修通了4条到自然村的公路,总里程10.2公里,入户路的硬化结束了下雨水泥路,天晴杨灰路的历史。26万元的文化广场及配套器材,丰富了下庄科的精神文化生活。120万元资金帮助40户居民改造了房屋,向美丽乡村跨进了一步,使下庄科成为卢氏旅游廊道上的一颗明珠。80万农网改造项目,彻底解决了生产动力难题。72万元建设了红庙湾、草沟口、寺而沟三个通讯基站,消灭了信号盲区,沟通了与外界的联系,捕获信息更为便捷。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第一书记担负的重要任务,杨松茂耗费了心血,想尽了办法,找准了路子,做出了成绩。在澄清家底,确定对象之后,关键是上项目、 上产业。没有产业来支撑,攻坚脱贫嘴上功。杨松茂一边宣传护林政策法规,一边联系外购原料,帮助群众稳定发展传统产业代料香菇。在争取县林业局提供14.3万株连翘苗,1.6万株核桃苗发展林果产业外,自筹资金2万元,为贫困户购买4000株大樱桃苗、20_株猕猴桃苗,建起了特色水果基地。为了壮大产业规模,提高管理水平,杨松茂与村两委一班人马组织成立了农民合作社,54个贫困户养殖优质黑猪270头,单项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落户安装的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将给村集体带来15万元的可观收入。

  民生基础的改善,扶贫产业的发展,帮助下庄科20户88人实现了脱贫目标,同时为持续发展,奔赴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走村串户温暖民心

  驻村工作像回家,走罢东家串西家。杨松茂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与农民的感情之缘可想而知,加上随和爱动的性格,走村串户成了工作常态和必修课程。

  刚到下庄科村的时候,一切都很陌生。杨松茂就抓紧时间到村各户了解情况,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这种沉到底,接地气的方法,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爱戴,也给他的工作打开了方便之门。

  党建工作要求每一个党员都要聚集在支部中,党旗下,长期弱化放任的生活方式,相当一部分党员的模范意识、纪律意识、组织观念日渐淡化,对党建活动冷漠。杨松茂就登门拜访,逐一交谈,回忆历史,谈论现在,展望未来。老党员李国泰就是这样重新回到了组织的怀抱,并且成了活动的积极分子。

  修路架桥,本是惠民利事,但触及到少数人的利益之时,就产生了矛盾甚至冲突。下庄科村近两年新修的几条公路,都是杨松茂苦口婆心,软磨硬缠才得以实施的。

  精准扶贫的第一步是精准识贫。而把“精准”这个动听悦耳的词语落实到实处并非易事,从最初不愿当贫困户脸上无光,到后期的不愿退出怕收益受损,从开始不愿上项目怕担风险,到随后膨大规模挤占份额。不管是调查计算的结果,集体研究的决议,还是张榜公示的内容,都是变成杨松茂一次次“访问”的谈资,晓情喻理,才可以变成可以总结的成绩。

  工作的事认认真真,群众个人的事也尽心竭力,学生上学,看病求医,杨松茂有忙必帮。虽然他是“外来户”,“过路客”,却把自己当成下庄科的一员。无论谁家的红白喜事,他都登门帮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联系群众,关心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九百多天的交流融合,杨松茂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

  遵纪守规塑造形象

  杨松茂性格开朗,为人随和,看似喜喜哈哈,实则细致入微。虽然是天马行空的“独行侠”,却时刻紧崩着纪律之弦,坚守岗位,严于律己,把组织要求的“五天四夜”工作制度演变成“5+2”,“白+黑”。两年多时间从没有脱岗漏岗受处分,也没有迟到参会挨批评。有时晚上开完会驱车回家,第二天早上又出现在下庄科。群众戏称“夜猫子”,妻子嗔怪“像野人”。

  长时间生活在村里,每天和群众打交道,杨松茂很注意生活纪律,自带炉灶、生火做饭。不仅做到不吃请、不收礼,不搞特殊,还自掏腰包买礼品,中秋、春节慰问老党员,自己赢得了口碑,维护了党的形象,树起了“第一书记”的大旗。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作为一名第一书记,杨松茂只是千千万万个第一书记中其中的一名,但他却用自己的真实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肩上的历史使命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应尽职责。

第10篇: 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20_年2月,***同志受组织选派到梁山县赵堌堆乡董花园村担任第一书记。履职以来,他牢记省派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责任和使命,在全面摸排掌握村情的基础上,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指导村庄经济发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入手,积极投身到驻村帮包工作中,先后在梁山县精准扶贫工作动员大会上代表省派第一书记表态发言,梁山县电视台今日梁山播放了典型事迹专题片,先进事迹材料被选报省委组织部。
  一、勤走访、深调研,理清发展思路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作为省派第一书记,从省城刚一到完全陌生的村庄开展工作,刘永林同志面对的情况简直是千头万绪,难以着手;他采取盯紧靠上的“土办法”,一天到晚地待在村里,按照“五必访五必问”的要求,到老党员、退休的支部书记、支部委员、群众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家中走访座谈,征询他们对村庄发展的建设意见、发展思路;经过近一个月的深入走访调研,终于将村情民意摸清吃透。
  为拓宽党员群众发展经济的思路,他带领村里10余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到潍坊、威海和青岛等地考察农业种养殖项目,学习借鉴外地的致富经验;在多方征询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地制定出董花园村《新农村建设规划》、《贫困户脱贫致富计划》、《村级制度建设汇编》、《村级党建工作规划》、《20_年党建工作要点》、《20_年党员教育培训计划》等相关规划制度,为帮包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抓班子、带队伍,筑牢党建基础
  加强党员干部学习。定期组织召开党员大会、组织生活会,组织带领村党员学习党章,领会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掌握省、市、县、乡的有关政策文件,鼓励带动党员积极建言献策,找寻好的发展思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党员找准自身在思想、工作、纪律、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
  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在工作开展中,他以开展活动为契机,很好地将党员群众团结在党支部周围:一是召开三八妇女节暨创业交流座谈会,就该村党的建设、村庄规划、村集体增收、贫困户脱贫致富、妇女搞创业等议题广泛征询意见建议。二是在“六一”儿童节时,为全村120多名小学生每人赠送了一件爱心书包、一只文具袋和书籍,在为孩子带去欢乐的同时,进一步拉近了与村民群众的距离。三是在“七一”建党节、春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9户特困户党员购买米、面、油等慰问物品,并组织全体党员召开座谈会,重温入党宣誓,加深党性教育。四是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全家福拍照”活动,发放倡议书200余份,春节期间评选“好媳妇”3名,“好婆婆”3名,并发放了荣誉证书和奖品,“拍摄全家福照片”300张,并装裱发放到每户,带动提升村民的精神文明风貌,五是开展关爱特困户过暖冬活动,为7户(11人)送去取暖煤1吨/户、棉大衣1件/人、棉被1床/人、花生油1桶/户、面粉1袋/户。六是多次召开村“两委”和党员代表会议,同委员和老党员进行了座谈,深入了解帮包村特困人员的情况,他利用民政扶贫政策,为孤儿董圣杰争取住房整修款3万余元。
  三、忙“输血”、促“造血”,抓好精准扶贫
  针对该村一穷二白的村集体状况,他认真研读学习省、市、县扶贫政策及有关文件,熟悉扶贫精神,用足用好优惠政策,全力为帮包村办实事、办好事。
  实施农田水利建设,打造高标准农田。为解决群众普遍反映的农田水利浇灌难问题,他发挥水利工作特长,不辞辛苦地全方位考察了全乡的水利工程建设情况,对董花园村每一条田间路、每一座涵桥都进行了调查,找准了董花园村的水利困结所在;牵头完成了《赵堌堆乡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和《赵堌堆乡董花园村低压管道灌溉工程实施方案》的编制,并争取将董花园村纳入到“国家千亿斤粮食项目工程”。组织引导村民成立了“黄河金粒有机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黄河滩区土地416亩,用于种植有机小米;向省水利厅申请专项资金40万元,新打深水机井7眼,铺设地下管道2400米,安装变压器1台,架设农业用电缆3200米,使整片农田实现插卡式灌溉,届时亩均年增收将达20_多元,同时也为村集体带来3.1万元的年管理提成收入。
  建设经营场所,增加村集体和贫困户收入。为破解村集体收入薄弱、贫困户致富无门路的问题,经多方研究论证,他多方筹集资金178.35万元,在德商路西侧村集体土地上,建设上下20间共计1547.06平方米的沿街门市房,用于对外出租,贫困户也可就近就业打工;此项目建成后年租金收入可达24万元,其中8.5万元用于村集体收入,15.5万元用于补贴39户74名贫困群众。通过土地流转、门面房租赁,将使村集体年增收11.6万元,贫困人口年均增收5100余元,年底,村里精准扶贫对象全部实现脱贫。
  四、修道路、建广场,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为响应上级美丽乡村建设有关精神指示,改变群众出行难、缺乏文化娱乐场所的现状,他多方奔走,四处“化缘”:协调资金17.01万元,对村庄6300余平方米的.小街巷、胡同进行“户户通”硬化,使群众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行路难时代;筹措43.64万元,修建面积达20_余平方的高标准文化广场,配套建设围墙、厠所、篮球场、文化长廊、文化墙、舞台、健身器材和景观绿化等,为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好去处。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刘永林同志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精神,团结带领董花园村广大党员群众,共同奋斗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

第11篇: 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一、加强学习,提高工作能力。(一)是全面认真地学习有关政策法规,(二)是积极主动的与其他帮扶工作队交流,学习总结帮扶工作方法;(三)是积极参加了各级部门组织的学习交流和培训会议。(四)积极宣传党的各项政策。
  二、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一)走得进,呆得住,多与群众交流,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二)团结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积极与老党员老干部交流,了解村情民意。
  三、结合实际,明确发展思路。(一)积极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努力改善本村生产、生活条件,累计圆满完成了六个自然村秀美乡村建设,四个移民项目建设。(二)结合各级实用技术培训机构,因地制宜发展优质水稻、油菜等种植业、高产油茶,进一步带动贫困户脱贫和一般户创收。(三)在全体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配合下,加强就业扶贫(设置工益性岗位,介绍外出务工)、产业扶贫,今年全村九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四、狠抓党建,谋求发展合力。“两学一做”重温入党誓词,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系列精神,推广“四议两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狠抓作风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了村委活动阵地建设,按上级要求完成了“三化建设”。
  五.很抓环境卫生工作,努力推进乡村文明建设,组织开展环境卫生先锋榜样评选、宣传,提高群众环境卫生意识。
  六.狠抓综治,扫黑除恶,疫情防控工作,所有自然村进出都安装了地网工程,疫情期间,组织党员干部设卡守卡,经常和驻村工作队村干部一起巡查到深夜,加强宣传防控措拖,提高群众防控意识,确保让群众有一个公平,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在做好本村疫情防控的同时,自觉申请到疫情爆发重点地区,协助付家村委会做好设卡守卡,民情安扶,群众生产生活后勤保障,疫情排查,重点人群隔离,疫情宣传,迅速稳控了疫情发展。

第12篇: 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XXX,男,汉族,大专学历,中共党员,现年39岁,1996年12月在部队服役,20_年1月转业后安置到XXX市XX县交通运输局工作,20_年8月向组织主动请缨到XXX乡XX村担任第一书记。

  XXX乡XX村位于XXX乡东南部,省定贫困村,辖9个居民组,耕地514亩,林地21000亩,267户975口人,其中贫困户130户421人,已脱贫103户359人。

  作为一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基层党员,该同志对农民始终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对农村始终有一种无比特殊的感情,时刻牢记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的光荣使命,坚持扑下身子,同村广大干群一道,把脱贫攻坚和党的建设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实处落实,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推动该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扑下身子,搞好调研,当村发展的明白人。该同志时刻铭记“担负着脱贫攻坚的第一责任、担负着村级党建的第一使命,怎样工作才能让组织满意,让群众满意”的责任和使命,把掌握村情作为入村开展工作的第一要务,他主动向乡政府、包村领导和村干部讨教,采取盯紧靠上的“土办法”,和群众接地气、深谈心是自己的强项。一天到晚地待在村里,到老党员、退休的老支书、支部委员、群众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的农户庭院、田间地头,与他们进行面对面交流,征询他们对村庄发展的建设意见、发展思路。在对走访群众反映的情况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区分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分类召开了座谈会,经过深入走访调研,将村情民意摸清吃透,掌握了该村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现状及优势劣势,有针对性的制定了该村脱贫攻坚工作规划,精心绘制了脱贫攻坚对象需求、目标时限、帮扶措施、帮扶责任、组织机构等作战图,挂图作战,对表交账,有计划、有目标的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二、建强组织,夯实基础,当党建工作的带头人。“蓝图绘就,重在添彩”。发展规划制定后,为确保规划如期实现,他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通过借助党建活动载体,来凝聚发展合力。紧紧围绕全市开展的“百村示范千村提升”活动,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引导村“两委”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认真履行党建指导员的职责,每月5日组织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开展党员活动日,主动上党课,提高全体党员的政治思想觉悟;规范开好“三会一课”,要求每个党员研读政策,带领群众学政策,主动用政策为发展服务,深入学习增素质;培养和发展2名正式党员和2名预备党员,壮大基层党组织;认真落实“四必到”“四必访”制度,把关心困难群体放在工作的首位来抓,两年多来组织村两委成员入户看望困难群众40余户,帮助解决实事难事30余件。制定了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确立民主决策,增强组织的战斗力,并加强对村党支部工作的监督,要求村务工作事事要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让群众明白、使干部清白,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村“三委”的战斗力、凝聚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拓宽渠道,调整产业,当脱贫致富的引路人。该同志深深牢记村民如何增收是脱贫的关键,先后带领村民到本县、赴外市5次进行产业发展观摩学习,6次组织产业发展技术培训,打破群众惯性思维模式,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引导全村群众每年稳定发展食用菌230户200万袋,带动108户困难群众户均增收2万元;发展猕猴桃种植136户450亩,并发展林下经济,中药材套种200亩,可带动80户困难群众有稳定增收项目;栽植核桃8400株,130户贫困户共栽植连翘7.5万株;发展兰花种植10000株,可带动22户困难群众户均增收4000元;发展大鲵养殖业,养殖大鲵1000尾。同时,帮助该村成立猕猴桃、食用菌、兰花合作社3个,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贫困户实现了户户都有3个以上长短结合的脱贫项目,为全村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为民服务,实心实意,当农民群众的贴心人。该同志始终做到主动倾听群众呼声,扎扎实实为群众解疑难,办实事先后争取资金1500余万元,从各个方面改善该村基础设施:争取资金60万元高标准修建了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和标准化卫生室;争取资金112万元建设150Kw光伏发电项目,已并网发电,年发电收入15万元,扶持贫困户30户,户均增收3000元,村委终于有了集体经济;争取资金500万元积极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对村级4.4公里道路进行拓宽升级改造,修筑护路坝3公里,路基已全面完工,6月份铺设柏油;争取资金260万元修建月子沟口大桥,已完成桥台建设任务;争取资金70万元对全村3公里河道进行清理整治,河道变得既整洁又畅通;争取资金50万元对村党群服务中心再次升级改造,变成冬暖夏凉经济适用两层小木楼,各项服务进一步完善。争取资金450万元对全村150户居民房屋进行特色民居改造,已完成50户,得到群众一直好评;争取资金12万元修建旅游公厕2所;争取资金4万元安装监控,加强该村平安建设;争取资金15万元为村里配备移动式垃圾箱10个,垃圾清运车1辆,实现了垃圾集中收集,集中清运;同时,本着“搬穷窝、斩穷根、换穷业”的扶贫工作思路,立足拔穷根,动员搬穷窝,使55户177人享受了异地搬迁扶贫政策,已搬迁41户145人;争取市人行扶贫政策,20_年确定该村为金融扶贫试点村,率先在全市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完成了全村130户贫困户和131户非贫困户的基础信息采集,档案资料整理,信息录入和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已为贫困户办理小额贴息贷款57户285万元,解决了贫困户产业发展无启动资金的难题,为全市开展金融扶贫工作做了标杆,目前,该村基础设施基本达标,贫困群众脱贫愿望强烈,“两委”班子团结向上,全村上下和谐稳定。付出总有回报,该同志的工作业绩受到各级领导一致肯定,得到群众普遍赞誉,先后多次被县和乡党委政府表彰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和优秀共产党员”。

第13篇: 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XXX,男,汉族,大专学历,中共党员,现年39岁,1996年12月在部队服役,20_年1月转业后安置到XXX市XX县交通运输局工作,20_年8月向组织主动请缨到XXX乡XX村担任第一书记。

  XXX乡XX村位于XXX乡东南部,省定贫困村,辖9个居民组,耕地514亩,林地21000亩,267户975口人,其中贫困户130户421人,已脱贫103户359人。

  作为一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基层党员,该同志对农民始终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对农村始终有一种无比特殊的感情,时刻牢记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的光荣使命,坚持扑下身子,同村广大干群一道,把脱贫攻坚和党的建设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实处落实,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推动该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扑下身子,搞好调研,当村发展的明白人。该同志时刻铭记“担负着脱贫攻坚的第一责任、担负着村级党建的第一使命,怎样工作才能让组织满意,让群众满意”的责任和使命,把掌握村情作为入村开展工作的第一要务,他主动向乡政府、包村领导和村干部讨教,采取盯紧靠上的“土办法”,和群众接地气、深谈心是自己的强项。一天到晚地待在村里,到老党员、退休的老支书、支部委员、群众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的农户庭院、田间地头,与他们进行面对面交流,征询他们对村庄发展的建设意见、发展思路。在对走访群众反映的情况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区分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分类召开了座谈会,经过深入走访调研,将村情民意摸清吃透,掌握了该村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现状及优势劣势,有针对性的制定了该村脱贫攻坚工作规划,精心绘制了脱贫攻坚对象需求、目标时限、帮扶措施、帮扶责任、组织机构等作战图,挂图作战,对表交账,有计划、有目标的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二、建强组织,夯实基础,当党建工作的带头人。“蓝图绘就,重在添彩”。发展规划制定后,为确保规划如期实现,他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通过借助党建活动载体,来凝聚发展合力。紧紧围绕全市开展的“百村示范千村提升”活动,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引导村“两委”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认真履行党建指导员的职责,每月5日组织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开展党员活动日,主动上党课,提高全体党员的政治思想觉悟;规范开好“三会一课”,要求每个党员研读政策,带领群众学政策,主动用政策为发展服务,深入学习增素质;培养和发展2名正式党员和2名预备党员,壮大基层党组织;认真落实“四必到”“四必访”制度,把关心困难群体放在工作的首位来抓,两年多来组织村两委成员入户看望困难群众40余户,帮助解决实事难事30余件。制定了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确立民主决策,增强组织的战斗力,并加强对村党支部工作的监督,要求村务工作事事要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让群众明白、使干部清白,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村“三委”的战斗力、凝聚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拓宽渠道,调整产业,当脱贫致富的引路人。该同志深深牢记村民如何增收是脱贫的关键,先后带领村民到本县、赴外市5次进行产业发展观摩学习,6次组织产业发展技术培训,打破群众惯性思维模式,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引导全村群众每年稳定发展食用菌230户200万袋,带动108户困难群众户均增收2万元;发展猕猴桃种植136户450亩,并发展林下经济,中药材套种200亩,可带动80户困难群众有稳定增收项目;栽植核桃8400株,130户贫困户共栽植连翘7.5万株;发展兰花种植10000株,可带动22户困难群众户均增收4000元;发展大鲵养殖业,养殖大鲵1000尾。同时,帮助该村成立猕猴桃、食用菌、兰花合作社3个,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贫困户实现了户户都有3个以上长短结合的脱贫项目,为全村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为民服务,实心实意,当农民群众的贴心人。该同志始终做到主动倾听群众呼声,扎扎实实为群众解疑难,办实事先后争取资金1500余万元,从各个方面改善该村基础设施:争取资金60万元高标准修建了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和标准化卫生室;争取资金112万元建设150Kw光伏发电项目,已并网发电,年发电收入15万元,扶持贫困户30户,户均增收3000元,村委终于有了集体经济;争取资金500万元积极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对村级4.4公里道路进行拓宽升级改造,修筑护路坝3公里,路基已全面完工,6月份铺设柏油;争取资金260万元修建月子沟口大桥,已完成桥台建设任务;争取资金70万元对全村3公里河道进行清理整治,河道变得既整洁又畅通;争取资金50万元对村党群服务中心再次升级改造,变成冬暖夏凉经济适用两层小木楼,各项服务进一步完善。争取资金450万元对全村150户居民房屋进行特色民居改造,已完成50户,得到群众一直好评;争取资金12万元修建旅游公厕2所;争取资金4万元安装监控,加强该村平安建设;争取资金15万元为村里配备移动式垃圾箱10个,垃圾清运车1辆,实现了垃圾集中收集,集中清运;同时,本着“搬穷窝、斩穷根、换穷业”的扶贫工作思路,立足拔穷根,动员搬穷窝,使55户177人享受了异地搬迁扶贫政策,已搬迁41户145人;争取市人行扶贫政策,20_年确定该村为金融扶贫试点村,率先在全市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完成了全村130户贫困户和131户非贫困户的基础信息采集,档案资料整理,信息录入和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已为贫困户办理小额贴息贷款57户285万元,解决了贫困户产业发展无启动资金的难题,为全市开展金融扶贫工作做了标杆,目前,该村基础设施基本达标,贫困群众脱贫愿望强烈,“两委”班子团结向上,全村上下和谐稳定。付出总有回报,该同志的工作业绩受到各级领导一致肯定,得到群众普遍赞誉,先后多次被县和乡党委政府表彰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和优秀共产党员”。

第14篇: 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现任信阳市委组织部派驻金刚台镇杜畈村第一书记。江峰同志牢记组织嘱托,筑强战斗堡垒。加强村党员队伍建设,组建“杜畈村党员微信群”,增强外出务工党员参与村级事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建设先进典型宣传教育基地和党员政治生活馆,以良好的党内政治文化熏陶感染激励广大党员。他发展集体经济,推动精准扶贫。投资134万元开展集体经济试点项目建设。华原香瓜子厂、伊袖服饰扶贫车间先后落户生根,本生专业合作社、益农合作社带贫效果更加明显,真正实现了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把钱赚。他汇聚点滴小事,成就惠民大事。累计收集20_年4个季度外出务工收入证明479份,为贫困户节省交通开支13.6万元。协助镇卫生院办理贫困户轻度慢性病就诊卡109份,协助3名贫困户家庭成员获得助学贷款和助学金。他倡树新风正气,提升治理水平。把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作为乡村振兴的新起点,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活动,让新风正气在村里张扬,让村规民约在户间流淌,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实现基层治理水平的提升。
  **,现任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派驻河凤桥乡新桥村第一书记。面对贫困群众的热切期待,在具体工作中,他紧抓党的建设不放松,把强班子、带队伍贯穿驻村工作全过程,带头讲党课,指导规范党务工作,注重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同时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坚持壮大合作经济。积极协调3×60KW光伏电站项目的接入并网工作,并利用村集体资金50万元,重新申报一组60KW的光伏发电项目,逐步扩大村集体经济。在村原有4家合作社的基础上,又注册一家绿食种养合作社,带动村民通过参与基地务工方式实现增收致富。在他的帮助和努力下,为贫困户杨林远申请了小额贷款发展特色养殖,该贫困户致富奔小康的强烈愿望被充分激发,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成为当地的一段佳话。他坚持办好群众最急最盼的事,办好群众普遍受益的事。努力帮助2名困难群众协调贷款5万元、帮助销售商城农产品40余万元、解决6名学生上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当地村民纷纷称赞他是一名有着为民情怀的党员干部。
  陈铁帮,现任省银保监局派驻商城县伏山乡簪子河村第一书记。近几年在他的带领下,该村各项工作一步一个新台阶。他注重党建引领扶贫路。协调19.5万元经费努力打造党支部建设软硬件,建立健全四项基础机制,不断提升簪子河村党建工作水平。他积极推进产业带贫。牵头与商城县本生种养专业合作社、山信集团等签订协议,带动43户贫困户入股分红;光伏带贫12户口,每年每户可分红3000元。他严格落实惠民举措。“一对一”结对帮扶,依类分析,因户施策。对因病因残的42户贫困户,32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4户缺劳动力的贫困户有针对性精准施策帮扶,真正做到真扶贫、扶真贫。他持续改善基础设施。积极争取各种项目资金1058万元,协调资金20万元修复饮水工程解决了20个村民组的人畜饮水困难,为学校、幼儿园投资30万元,把簪子河小学建设成为远近知名的先进学校。他注重壮大集体经济。筹集资金500万元,与企业联合注册茶叶深加工公司,20_年村民每亩茶叶增收500元-800元。村集体产业创收20万元,实现由“被动输血型”向“自我造血型”的根本性转变。
  ***,现任商城县非税局派驻伏山乡余子店村第一书记。两年来,他扎根基层,脚踏实地发展产业,满腔热情服务群众,谱写出一曲爱岗敬业、服务群众的奉献之歌。对余子店村15个村民组共45个自然组的500余户群众逐组逐户开展走访,全面掌握村情民意,广泛宣传精准脱贫政策。只要听说哪家有困难,总是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取得了村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为改善余子店村生产生活条件,20_年以来,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争取各类资金140万元,新修该村庄山、桃园、廖坳等3个村组公路4.5公里,整修大塘5口,全面完成第二轮农网改造,宽带及户户通电视已覆盖到位。为做好产业扶持,他配合“村两委”,制定余子店发展规划,致力发展“大别山田园综合体”旅游项目,配合举办商城县首届插秧节,打造余子店村集体经济新的增长极。辛勤付出换回累累硕果。到20_年年底,余子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67户658人已脱贫159户640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以下。
  ***,现任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派驻商城县田湾村第一书记。20_年11月入村以来,他坚持吃住在村,克服生活和身体困难,20_年1月刚做完手术就到村工作,20_年6、7月间,在父亲身患癌症住院弥留之际,他匆忙往返于商城和合肥之间,夕发朝归,从未耽误过工作。他紧紧依靠省厅的坚强后盾,积极发挥驻村干部的代表作用,选项目、找帮扶、拉资金。20_年为田湾村争取帮扶项目6个,总投资近200万元。修建了面积约960平方米的田湾村小学操场,新建了占地20多亩的红色文化公园和面积130平方米的党群政治文化宣教大舞台,利用群众旧房舍改造成党员政治生活馆。开展孝亲敬老、慰问军烈属、党员义务劳动等丰富多彩的专题文化活动,活跃党员干部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他还带领村两委多方调研,在他的倡导下,田湾村以光伏发电和蓝莓种植为基础,多方发展产业。积极引进熊世祥、肖贵昌等成功人士回乡创办农业综合体,发展特色产业。李育军同志持之以恒,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努力做党的好干部,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现任商城县行政服务中心派驻李集乡何楼村第一书记。驻村以来,孙勇三措并举下足绣花功夫,做好扶贫文章。首先是党建引领,夯实基层堡垒。他紧紧围绕“四位一体”扶贫模式,把党建与脱贫攻坚互促共进,帮助何楼村理清发展思路、争取优惠政策,实现了何楼村集体经济收入由0到9万元的突破。他注重多方争取、美化人居环境。充分发挥单位和个人资源,内引外联,争资金、跑项目,累计为何楼村新修水泥路4.2公里,整修万方大塘13口,新建文化广场1个。利用驻村第一书记专项资金新修公厕一处,安装太阳能路灯10盏,新建垃圾池4个,何楼村旧貌换新颜。他真情为民,办好惠民实事。为贫困户王正江的儿子争取助学金3000元。每逢节假日积极组织单位帮扶责任人开展走访慰问,给群众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累计价值5.6万余元。新建“爱心超市”,通过“以奖代补、多劳多得”的脱贫正向奖励机制,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在孙勇的努力下,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电商扶贫、光伏发电等诸多扶贫政策在何楼村落地开花,群众正走上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现任省税务局派驻伏山乡南冲村第一书记。20_年8月驻村伊始,为了尽快使群众脱贫致富,他坚持以村为家,四个月时间走遍了村各个角落,访遍496户人家,找穷根、寻“病因”, “一户一策”量身定制帮扶措施776条,帮助68户70名贫困学生落实教育补贴、18个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120户贫困户申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办理慢性病卡;给符合条件的60个残疾人员办理残疾证、52个贫困人员办理低保,并利用产业项目带动120户贫困户每年增收3000-5000元,确保贫困户帮扶率100%。他先后争取投入资金502万元,修建了村组道路、灌溉大塘、溢流大堰、河堤等基础设施,恢复可耕农田360余亩;安装路灯和宣传标语、实施安全饮水、开展网格保洁、新建文化广场和村民活动中心、开办爱心超市和爱心食堂等。同时,他围绕产业扶贫,建设了“大别山原产地加工厂”,形成“产供销”一体化,让群众就业不出村、收入有保障。他用真心真情真干铺就脱贫致富路,一项项脱贫攻坚举措,一件件惠民实事,增强了贫困人员的脱贫内生动力和致富能力,实现了南冲村20_年整村脱贫。
  ***,现任信阳市质监局派驻金刚台镇卢店村担任第一书记。他不忘初心有定力。驻村三年来,共筹集帮扶资金91.4万元,联系有关单位援助水泥70吨,为村部高标准打造党群服务中心,20_年被评为“全县严乡强村育新示范村”。他牢记使命有担当。针对山区实际,提出“人均一亩茶,人均五头羊,集体收入年超十万”的“一五十”发展目标,成立卢店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茶叶专业合作社、怡思源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走出了一条村企合作之路,实现稳定脱贫53户103人。他务实为民有情怀。始终秉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理念,发挥帮扶单位优势,通过多种途径争取项目资金960余万元,他富民强村有实招。提出“发展全域旅游、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富民强村总体思路,先后修缮国仁学堂、红军墓群等,打造“千亩桐花谷”“怡思源生态园”等乡村旅游景点,全面提升乡风文明。20_年10月,值全市驻村第一书记轮换之际,夏长国毅然选择了留任,奋力谱写不破楼兰誓不还的脱贫史话。

第15篇: 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男,仡佬族,全省优秀共产党员,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安顺市第四次党大会代表,关岭自治县林业局林政站站长、普利乡长田村第一书记。
  初来乍到 立下军令状
  20_年7月,严泽江响应县里面脱贫攻坚的号召,放下了家中嗷嗷待哺的小孩和患病需要照顾的老人,带着未知,来到了离家40多公里的长田村。
  初来长田,眼前的山村,贫穷的村貌,他显得有些失望,长田村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无集体经济,属典型的“空心”村,贫困人口283户1284人,贫困发生率37%,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村民居住的房屋大多破旧不堪,甚至还有“清风穿墙过,屋漏无处干”的住房……。一种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他心头翻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组织的嘱托不能忘,誓要带领群众改变穷貌。“唯有带着责任和感情,视群众为亲人,真情帮扶,真心带动,才能改变贫困村的落后面貌,才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在他的民情日记本里有这样一句话。
  入村半年,严泽江走遍了长田村13个村民小组15个自然村寨,走遍了长田村所有建档立卡户,记住了建档立卡户的信息、房屋情况,劳动力情况、入学情况和致贫原因等,他了解的甚至超过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因用心用情开展工作,严泽江在村里真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现在严泽江如同信息储存的数据盘,对建档农户的所有信息如数家珍。
  走访了一天的严泽江回到村办公室,开始静下心来整理一天的工作——撰写民情日记,这是他工作的“记账薄”,他把走过的贫困农户,一一记在本子上,并将需要解决的事项重点注明,因学致贫的是哪几家,因残、因病致贫的又是哪几家。工作中的严泽江不仅体现出了一个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更可贵的是他始终站在贫困群众中,和贫困群众在一起,王万献户因其之子王军瘫痪,严泽江便到县残联帮他协调轮椅,并亲自送到家里,还用心鼓励他家要振作精神搞发展。詹友坤夫妇,詹友坤为精神病患者,去年送往医院治疗至今未愈,妻子杨和琴是聋哑人,生活困难,严泽江多次为杨和琴购买生活物资,因学致贫的刘定彬户差点被删除,通过他认真核实后发现其孙女考上内蒙古大学,家庭经济的确困难,绝对不能删......。
  率先垂范 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自从严书记来到我们村后,经常喊我们这些老党员参与村发展的谋划和决策,时常叮嘱我们一定要发挥好一名老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尽余热,积极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为我们村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今年63岁的老党员陈胜睦会后同其他党员议论说道。今年4月,严泽江组织召开全村党员及群众代表大会,对长田村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各位党员及群众代表商讨,并诚恳地听取意见和建议。严泽江到长田村后,同村支两委班子一道把抓基层党建作为脱贫工作的关键,着力提升村支部引领发展的能力。严泽江还“盯上”村中的致富带头人、优秀大学毕业生,将他们作为党员发展对象,纳入村级班子人才储备库。目前已培养村级后备干部4名,吸纳1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村担任文书,为村支两委增强了活力。
  村支两委一班人在严泽江的带领下,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之中,他们放弃了自家的家务、放弃了休息时间,冒严寒、顶酷暑,坚持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
  打牢基础 铺好致富路
  说起变化,尤其是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长田村村民周仕洪竖起了大拇指:“从去年到现在,我们村子的建设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啊,村组公路、机耕道、串户路、庭院硬化、土地流转、连片产业、大批扶贫项目等,样样都饱含着严书记的辛勤与汗水啊!”截止目前长田村已完成串户路37414.5万平方米;庭院硬化17500平方米;组组通5.22公里,机耕道16.9公里。
  严泽江刚刚入驻长田村时,长田村几乎没有任何产业,全部为传统的农业模式,整个长田千亩的耕地全部用于种植传统玉米。他深深意识到,长田村必须立即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型特色农业产业,唯有如此才能带动群众致富,实现村级集体经济“零突破”。在他的动员和带领下,长田村迅速成立了自己的村社一体合作社—关岭长田村和美康种养殖农民专业和作社,然后他又多次动员村干部和群众踊跃发展新型农业产业,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在20_年7月底至今,长田村村社一体合作社已从群众手中流转土地710亩,已种植晚秋黄梨套贵农5号刺梨套紫花苜蓿300亩,种植贵农5号刺梨套种紫花苜蓿110亩,单独种植紫花苜蓿100亩(下步将用于套种黄金蜜桃),

推荐阅读:

领导班子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报告范文(精选3篇)

学生信息道德培养活动方案和活动简报集合18篇

牢记领袖嘱托永葆绝对忠诚征文范文(通用6篇)

党务工作者面试题目范文(精选3篇)

领导干部征求意见范文十五篇

民族团结工作存在的问题【三篇】

标签: 优秀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