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民俗文化集合3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6-21 10:48:41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全国人民都有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这一习俗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端午节民俗文化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第1篇: 端午节民俗文化

  “端午”的“端”字本义为“正”,“午”为“中”。“端午”,“中正”也,这天午时则为正中之正。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天之道,地支承载地之道,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纪元通用天干地支。仲夏午月午日飞龙在天,此时龙星处在正南中天,为全年周天运行最“中正”之位,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古人历来崇尚中、正之道,“中正“之道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另,端亦有“初”的意思,因此午(五)月的第一个午日,亦谓端午。

第2篇: 端午节民俗文化

  端午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它不仅清晰地记录着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习俗主要有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打午时水、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吃龙舟饭、食粽子、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等。

  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央,正如《易经》九五爻:“飞龙在天”。古人在”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以及举办一些喜庆的活动,特别是与龙相应的活动元素,如扒龙舟这类活动,或是借此吉日做一些祈福辟邪的活动等。端午是“龙的节日”,龙及龙舟文化贯穿在端午节的历史传承中。

  端午习俗内容丰富多彩,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这些节俗围绕着祭龙、祈福、攘灾等形式展开,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传统的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端午节期间通过各种传统民俗活动展演,既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第3篇: 端午节民俗文化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_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20_年开始,端午节正式列入国家法定节日。

 

推荐阅读:

校园端午节活动方案【3篇】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七篇】

一把手监督工作情况报告【九篇】

年法院综合治理及平安建设自查报告三篇

民主生活会活动方案【3篇】

环境保护自查报告怎么写1000字【3篇】

标签: 端午节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