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陋室不陋

高中作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5-14 10:31:57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高考作文最能体现考生对语言文学的掌握和运用,体现考生的逻辑思维、体系架构。因此优秀的作文不仅能让判卷老师眼前一亮,还能让自己得高分,下面i乐德范文网和您一起来看一下20_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吧!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颜回“箪食瓢饮”却能“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原宪居鲁时,桑枢瓮牖,上漏下湿,却能“匡坐而弦歌”。他们虽居陋巷,内心世界却充盈着无比的快乐。他们留给我们的疑惑是,当人们面对简陋匮乏的现实生活时,内心幸福感究竟来自何处?精神的丰盈是到底如何构建的?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佳作赏析】:陋室不陋

  富丽堂皇的皇宫大院、高楼大厦,朴素简单的草房寒舍、小巷人家,后者可以因居室主人的种种美好品行而优于前者。正如刘禹锡所说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不陋,因其淡泊名利而高雅。草庐门联上镌刻着“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虽身居陋室,然心知天下事,这是诸葛亮高尚志趣的彰显;隐居在山林茅屋间,却有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雅致,这是陶渊明对恬淡生活的向往;居一间陋室,浅酌一杯小酒,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窗外云卷云舒,这是白居易对生活的享受。他们身居陋室,却有着超脱世俗的追求,看淡了名利,他们精神的芳香充溢着整间草屋茅舍,陋室不再简陋。

  陋室不陋,因其奉献而温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明明可以有着更好的生活,却甘愿身居陋室,过最简朴的生活。是什么让他们甘之如饴?那是一种奉献。马旭奶奶年老之际将其毕生积蓄捐给了家乡,助力家乡的发展,记者采访她时,见到的是又旧又破的木屋,一张不大的床,一双打了好几个补丁的鞋子,几件简单的家具,这便是马旭奶奶的家。马旭奶奶说能多省一点就能为家乡的发展多贡献一份力量,说着说着,马旭奶奶的嘴角洋溢出了甜甜的微笑,此时,简陋的小屋中充斥着温馨,马旭奶奶的内心也充满着幸福。不仅马旭奶奶是这样,唐上君爷爷亦是如此,退休之后义务辅导留守儿童,他说这是他最幸福的时光了。他那简单朴素的家不仅是孩子们的学堂,也是幸福扎根的地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人因奉献而幸福,社会因奉献而温暖,陋室因奉献而温馨。

  陋室不陋,因其大爱而美好。云南昆明火车站突发*,乘客四处逃散,人心惶惶,混乱之际,附近一家餐馆的老板娘陈芳毅然决定打开店门,让惊恐的人群进来躲避,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仅八十多平方米的小餐馆竟容纳下了两百多人。这家小餐馆并不豪华也不宽敞,却成了两百多人的躲避场所,也成了他们惊慌心灵的栖息圣地。是什么让老板娘陈芳不顾一切,开门以待?我想那是一种爱,一种人间大爱。“纵使房子再小,能救一个就是一个”老板娘陈芳是这样回答的。是啊,房子虽小虽简陋,亦可安抚乘客的心,也感动着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陋室因其大爱而美好。

  淡泊名利的品质薪火相传,奉献的精神代代传承,人间大爱流淌,幸福的种子播种于每一心田,陋室见证了美好品德的传承与发展,陋室传递着古人的智慧,弘扬新时代正能量。陋室不仅不再简陋,而且熠熠生辉。

  点评:小作者从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入题,引出中心论点:因居者德馨,陋室不再简陋。主体部分层次清晰:陋室因所居之人淡泊名利、奉献、大爱而不陋,可见精神的丰盈才是人生幸福的根源。材料丰富,既有历史人物陶渊明、诸葛亮、刘禹锡,也有新闻人物马旭、唐上君、陈芳,典型而富有时代气息,有力诠释了陋室生辉精神的传承。

推荐阅读:

2023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克服恐惧,勇敢抉择

2023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2023高考作文素材范文三篇

高中春天作文500字10篇

2023高考作文成语典故素材三篇

2023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以立安身,守信安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