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人才重点工作计划(优选22篇)

工作计划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2-10 17:29:07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辽宁人才重点工作计划1

印度政府历来重视科学技术研究,将科技发展视为其提升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主要手段。建国以来,印度政府先后四个标志性的科技发展文件,《科技政策决议》(1958年)、《技术政策声明》(1983年)、《新技术政策声明》(1993年)和《科学技术政策》(20_)。以此来支持和指导本国科技发展。为贯彻科技政策,印度政府各部门按照国家或本部门的需要,在空间技术、核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制定相应“天文卫星计划”““无人月球探测计划”““一体化导弹发展计划”““生物信息研究计划”““信息技术发展计划”等具体发展计划,配合印度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

科技人力资源开发在印度则居于战略地位。《印度科学报告》指出:科技人力资源是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友好之间的重要桥梁,是人力资源的重要部分。为实现其科技强国目标,印度建立起系统的科技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2.印度的科技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根据印度国家应用经济委员会《全国科技调査》(20_)所提供的数据,印度根据教育资格定义的科技人力资源多达4020万,占社会劳动力总量的;根据从事职业定义的科技人力资源为2680万,占社会劳动力总量的。印度的科技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主要由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组成,且各具特色:

义务教育阶段:启蒙性科技教育

高等教育:理工科为主导

印度政府注重高等教育,其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居世界前列。印度现有国立大学250多所,各种公立学院1万多所,私立理工学院1100多所,高等教育的人学率约为11%,属于精英教育。20_年7月24日印度总统帕提尔女士表示,教育是印度最优先发展的产业,印度将大力提升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覆盖率提高到30%,在校人数从1400万提高4000万人。

理工学科在印度高等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建国后,印度仿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建立起6所“印度理工学院”(nT),在全国所有邦设立印度信息技术学院,专门培养高水平信息技术人才。目前,印度自然科学、工程学、医学、农学在校生年增长率高于其他学科'。

职业教育体系:技能之上

印度职业教育具有普通教育职业化特点。1978年印度政府开始实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10+2”的职业教育方案,即在前10年对中小学生着重进行普通教育,后两年分别设立两套课程,一套帮助学生到高等院校继续深造,另一套帮助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培训[5]。在印度,有6700所学校实施“10+2”职业教育方案。为保证职业教育质量,印度政府围绕农业、商业、工程技术、健康与Pam医疗服务、家政科学与人文等六大学科门类提供150多门优质课程。

印度职业教育主要由三类学校承担:以实施职业教育为主的工业训练学校、以实施技术教育为主的多科技术学校、以实施就业为导向的技术高中。工业训练学校主要培养熟练工人与手工艺人,多科技术学校主要培养技术员,技术高中则相当于我国的职业高中。1968年印度《国家教育政策》中提出,至少50%的学生应该接受职业教育。

继续教育体系:多措并举、灵活多样

为跟上技术进步步伐,印度重视继续教育和再培训。例如,印度针对国民文盲人数众多的现实,实施“黑板行动”、“大众半文盲行动计划”、“农村半文盲计划”开展扫盲运动;为加快技术工人培养,印度制定《学徒法》,在大中型企业实行学徒制;为培养高级技工,印度实施高级职业培训计划和针对特殊人群的培训计划;为培养软件人才,印度鼓励软件产业公司独立办学或与高校联合办学,支持在印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实施员工培训计划。在印度,政府各部都建立起技术培训学校或技术培训中心,对本领域的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和管理知识培训[6]。

3.印度科技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建设的经验

根据《人力资源强国报告》,印度人力资源竞争力总体排名世界第54位,虽远落后于中国(第19位),[7]但其科技人力资源开发却富有特色。印度科技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建设的经验主要表现为:

政府高度重视与支持

印度将科技人力资源是视为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友好之间的重要桥梁予以重点开发。印度政府承诺,政府信守支持基础科学、应用研究和人才建设的承诺;保证在大学和科技体系中加强科学基础设施;保证支持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增加对科学前沿研究的资助;保证科研机构的自主性、减少行政干预;保证科技保障体系和为科研人员创造更多的研究机会'基于此,印度先后出台《国家教育政策和实施规戈IJ》、《学徒法》、《印度大学拨款委员会法》等系列文件法律,规范国家办学行为。

重点支持国家战略产业

软件技术、空间技术、核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产业是印度重点发展产业,印度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也集中在这些等领域。科技人力资源开发与国家重点发展产业的高度契合,既成就了“印度硅谷”更为印度战略性支柱产业赢得了发展潜力。同时,富足的科技人力资源使印度成为软件及金融技术人员的“输出国”以软件业为例,印度每年大约培养出10万名工程师,其中5万~6万就业于美国,美国每年发放的H~B1签证中,印度占了44%。

质量为重,强调工程应用

印度的高等教育质量深受国际社会称道,德里大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国际大学、孟买大学、亚格拉大学享誉世界。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和众多一流大学为印度科学技术发展培养大批高级人才,从而使印度成为世界科技人力资源大国。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数学计算能力和计算机应用与开发能力使印度籍工程师、教师、医生和劳工在国际上职业评价良好。据麦肯锡报告,印度学生胜任外企工作的比率为25%,而我国仅为10%。

心态开放,国际化培养

印度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的国际化主要表现为:首先,培养过程与国际接轨。除保留其本土的语言文字、历史等专业之外,印度其他专业在师资配备、课程设置、教材选用上,与欧美国家保持一致[1°]。其次,向外国投资者和世界顶尖大学开放其高等教育产业,允许哈佛、斯坦福和耶鲁等顶尖大学进人印度,帮助印度本土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提升素质。第三,视海外人才为本国“智囊银行”既允许其科技人才对外移民,更鼓励其回国创业。印度的研究所或大学,其科研人员中有近30%甚至50%的教授是从发达国家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服务的[11]。

4.印度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截止20_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过6000万人,居世界首位。作为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的核心内容——中国的义务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和高等教育也取得卓越成就,但人才培养改革的呼声仍此起彼伏。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印度科技人力资源的整体规模尚不及中国,但其巨大成就仍值得我们学习。

充分发挥教育对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性工作

教育投人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我国国家教育投人与经济增长速度则长期失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长期徘徊在3%左右(印度为6%,我国20_年达到4%),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负债运行。因此,必须切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_~20_年)》所提出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达到4%的目标,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人教育途径,多渠道增加教

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

20_年我国高等教育毛人学率达到30%,但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高等院校屈指可数。因此,必须实施“以质图强”战略,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习质量和民族素质[13]。这要求要通过实施有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计划和协同创新计划,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启动高水平师资培养计划,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国际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全球竞争力和人才培养能力。

将工程教育至于更加突出的地位

我国现行教育重基础知识,重考试分数,重学术型,轻技能型,学生记忆能力强,实践能力弱,模仿能力强,创新能力弱,这使构建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创新型、技能型人才不足。因此,必须加强人才发展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转变人才培养模式,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人才、工程技术人才、产业实用专业技术人才开发。

辽宁人才重点工作计划2

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博士后人员出站后在辽、来辽从事教育教学、科研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创办企业等工作。在重大人才工程项目评选、项目资助、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人才评价、投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扶持。博士后研究人员出站后创办科技型企业的,优先申报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优先申请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扶持。鼓励风险投资机构投资博士后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或科技型企业。对企业引进的博士后出站人员从事创新项目研究,可申请进二站或申报企业博士后项目资助。明确职责,全力推进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贯彻落实国家博士后相关政策,制定我省博士后政策、措施,具体实施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的申报,创新实践基地的审批,博士后人员进、出站审核,博士后经费等管理服务、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工作;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做好配套政策的制定,企业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的推荐选拔,企业博士后项目收集,以及博士后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工作。设站单位和有关企事业单位要切实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加大投入,优化环境,充分借助博士后制度,集聚博士后人才。

辽宁人才重点工作计划3

20_年,我厅印发《关于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意见(试行)》,工程技术领域技能人才,符合一定条件的均可申报专业技术资格,对高技能领军人才予以倾斜,如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享受^v^特殊津贴的高技能人才、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辽宁工匠、辽宁省功勋高技能人才等可破格申报正高级工程师,辽宁省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省级技能大师工作站负责人,可破格申报高级工程师。目前已有部分高技能人才获得专业技术资格并享受相应待遇。今年,人社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意见》,将贯通领域扩大为工程、农业、工艺美术、文物博物、实验技术、艺术、体育、技工院校教师等职称系列,支持高技能人才取得经济、会计、统计、审计、翻译、出版、通信、计算机技术与软件等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在技术技能融合程度较高的领域实现应通尽通、能通尽通。我厅相关处室正在研究起草落实细则,将于年内出台实施。

辽宁人才重点工作计划4

(一)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与产业基地为重点,深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对外科技交流合作

抓好国家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会同庐山区玻纤基地参加科技部对基地建设整改工作答辩,与庐山区有关部门商榷拟在庐山生态工业园挂牌**国家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修改完善恒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申报国家科技孵化器材料,并与省科技厅、科技部进行工作沟通汇报。向省、市人民政府申请共青城市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积极为园区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指导共青城市园区4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组织推荐金淞电器公司申报了省工业支撑科技计划项目。筹划向省科技厅申报武宁节能灯产业基地,对武宁节能灯产业基地进行了调研。

推荐江西制氧机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申报省年度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其中:制氧机有限公司、诺贝尔陶瓷有限公司、恒通自动控制器有限公司、白莲钢质制品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通过了公示,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工作取得进展。

(二)以申报科技项目为重点,深入开展综合计划工作

一是培育创新型企业工作取得进展。*雷迪、巨石公司、同方电子、朝阳机械、山水光电等5家科技型企业经过市科技局的积极培育,已通过省工信委、省科技厅、省^v^、省总工会四家认定的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使我市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12家。

三是积极进行部级项目实施监理。会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印发关于印发《市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及其经费管理使用情况监督检查方案》的通知完成山水光电、奥盛、绿野食品等三家企业分别承担的多业务接入平台MSAP、高性能预应力镀锌钢丝的研发以及野生坚果剥壳机的研制与产业化三个部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计划的验收工作;完成山水光电、仙客来、泛美亚、富通化工4家企业承担的的20xx年度部级创新基金项目监理验收工作。

四是服务领导工作调研。积极做好省科技厅副巡视员黄烈之一行来浔调研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服务工作,认真编印市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工作简报2期,及时报道九江市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工作动态。

辽宁人才重点工作计划5

辽宁省委、省政府为了缓解高层次高技术人才短缺的压力,致力于营造宽松的人才政策环境、成长环境、良好的工作和创业氛围,先后制定下发了《^v^辽宁省委省政府关于在老工业基地振兴中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若干政策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在人才培养、选拔、激励、保留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在制定各项规定的同时,还加强对人才工作分类指导,相继制定出台一系列人才专项政策。

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辽宁中部城市群)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从海内外引进紧缺的高技能人才,享受企业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同等待遇,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给予其工资10%的政府补贴。

《规定》指出,要鼓励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岗位技能津贴制度,对在技术改造、技术革新中作出突出贡献,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高技能人才,企业要予以重奖。企业在聘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与本单位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享受同等工资福利待遇。建立优秀高技能人才评选和奖励制度。完善高技能人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技师考评制度。对在技能岗位工作并掌握高超技能、作出突出贡献的骨干技能人才,允许破格或越级参加技师、高级技师的考评。

《意见》要求,省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要支持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辽宁中部城市群)高技能人才引进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对高技能人才开发工作进行捐赠。企业要按职工工资总额的%%提取使用职工教育经费,其中60%以上用于技能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专项用于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专业设备购置和基本建设。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要把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情况,作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营管理者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监督。

辽宁人才重点工作计划6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9年来,促进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的产生,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的学科领军人物,已成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高层次人才计划。实践证明,“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实施,对于我国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这是国务委员^v^在20_年度长江学者受聘仪式暨颁奖典礼上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高度评价。

1998年至20_年,共有110所高校聘任了1 1 08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14位专家学者获得“长江学者成就奖”。一大批长江学者已经成为许多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截至20_年,有24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有57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担任“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有30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取得的39项重大成果分别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以及“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有175项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的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三大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70位长江学者指导的88名博士研究生获得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长江精神引领学者

自从20_年度受聘仪式上部分长江学者发出“严谨治学立身,自主创新报国”的倡议,“心系祖国、自觉奉献,求真务实、严谨治学,勇于创新、追求卓越,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精神就成为引领学者的时代风范。

“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获得者张亚平说:“至高的荣誉应归功于国家对我的教育和培养。我将和在座同仁一起,以‘严谨治学立身,自主创新报国’为己任,胸怀民族振兴伟业,高举自主创新大旗,倾注自己的全部智慧,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勇攀科学高峰,努力培养青年人才,为我国的科教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冯铃(曾在新加坡、荷兰和香港特区工作)说:“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不仅为我们海外华人学者报效祖国架起了坚实桥梁,而且也向世界传递出我国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讯号和华夏儿女同心同德、复兴民族的坚强决心。我深深感到只有将个人的事业与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就感与幸福感。我为自己的回国抉择倍感自豪,并且坚定了用知识回报祖国的决心。”

长江理念推动改革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促进了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带动了地方和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其制度内涵包括的“按需设岗,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合同管理”和“以岗定薪,优劳优酬”的理念,已经成为高校用人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长江学者充分发挥与海外学术界联系广泛的优势,通过主持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联合培养青年教师与学生等多种方式,积极拓展国内高校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空间和渠道。

复旦大学是“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受益单位之一,该校校长王生洪(留学美国)说:“在这一计划带动下,我校于2000年实施了校内的人事制度改革,初步建立起了符合我国特点和国际惯例的人才开放、流动、评估、竞争的机制。一大批优秀人才的加盟,对优化我校教师队伍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评审专家代表、南京大学闵乃本院士(留学日本)说:“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9年来,群星璀璨、硕果纷呈,为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模式。”

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带动下,“珠江学者计划”、“闽江学者计划”、“天府学者计划”等一批人才计划相继实施,许多高校也实施了一批相应的人才计划。一个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环境氛围正在高校逐渐形成。

长江计划不断完善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后,教育部高度重视高等学校人才工作,实施了“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作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的核心内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也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方法,改进完善。

20_年,教育部加大“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力度,特别是增加讲座教授招聘数量;将实施范围扩大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强化长江学者岗位与科技创新平台、重点研究基地的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的人才组织新模式。

辽宁人才重点工作计划7

多年来,尤其是20_年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全面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辽委办发〔20_〕48号)以来,我省在职称领域积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改进评价机制、下放评审权限,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畅通各类人才申报职称渠道,确保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公平公正参加职称评审,一是积极创造便利条件,持续打破户籍、身份、档案、所有制等制约,拓宽民营企业职称申报渠道,申报职称评审时可以由所在单位或者人事代理机构等履行审核、公示、推荐等程序;明确要求各评委会要全面受理本评委会评审范围内的民营企业人才申报职称,确保其公平公正参与职称评审;同时在部分行业协会积极实施协助申报职称、选派评审专家、参与职称评审标准修订等工作。二是持续推行民营企业职称评审“直通车”,仅20_年,积极克服疫情影响,全省组织开展23批次职称评审,1200余人获得相应级别职称;鼓励有条件的评委会对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实行单独分组、单独评审,如支持沈阳市专门面向民营企业人才组织召开专门评委会,20_年首次开展单独评审,非公领域人才共有1287人报名参评,约为往年4倍。三是积极发挥用人主体人才评价作用,鼓励并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组建职称评审委员会,开展自主评审,如东软集团,提高人才评价的客观性和精准性。四是实行突出的倾斜政策,不仅要求各评委会系统清理与企业性质挂钩的职称评定政策,不得制定或者实施歧视性政策措施;同时对工程领域民营企业人才长期以来的实行“一步到位”申报政策,符合相应的学历、资历等条件即可申报相应级别的职称,无须逐级晋升,极大满足了人才职业发展需要。

今年以来,我们在深化职称领域改革的过程中,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一是结合分系列推进职称制度改革部署,在即将印发的我省《关于深化工程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专门提出“畅通评价渠道”,规定“积极探索通过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工商联、行业协会联合会、商会、学会等社会组织受理非公有制领域工程技术人才职称申报。非面向单位、系统内部组建的职称评审委员会,要向非公有制领域工程技术人才平等开放。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不断完善职称社会化申报渠道,建立职称申报兜底机制,确保非公有制领域工程技术人才平等参与职称评审。”二是印发公布《20_年全省职称工作安排意见》,强调要切实提供更加便捷的职称评审服务,各评审机构要及时公布职称评审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职称申报渠道和方式,持续加强职称评审服务政策宣传和信息公开,积极配合推进职称服务标准化改造,确保各类人才申报评审渠道畅通,并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自主开展职称评审。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国家、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意见精神,按照分系列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工作部署,积极会同省直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结合不同行业、领域人才队伍发展实际,加强调研、深化改革,继续畅通民营企业职称申报渠道,激发民营企业人才活力,服务辽宁高质量发展。

辽宁人才重点工作计划8

第十三条因员工辞职、辞退、调动、转岗、晋升而出现岗位空缺的,报总经理批准后可增补招聘计划。

第四章招聘方式

第十四条员工招聘方式分为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两种。

第十五条内部招聘可解决人员富余问题,也可促进内部人才流动与优化配置,使每一位员工获得与其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相一致的工作岗位。出现职位空缺时,一般应优先考虑内部招聘,内部没有合适人选时,进行外部招聘。

第十六条外部招聘的目的是,引进竞争机制,吸纳优秀人才,提升公司人力资源质量。外部招聘录用的人员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素养、业务知识和技能。

第五章招聘程序

第十七条招聘程序一般包括:招聘需求分析、发布招聘信息、初选、面试、复试、录取六个阶段,具体程序按《员工招聘工作流程》中规定的步骤组织实施。

第十八条对于特殊人才,经总经理批准后可简化流程或直接聘用。第十九条内部员工须取得其所在部门直接领导的同意之后,方可应聘公司空缺职位。

第二十条招聘过程应公开、公正。应聘者弄虚作假的,立即取消其应聘资格;招聘工作人员徇私的,追究当事人责任。对招聘工作有异议的,可向分公司主管总经理提出投诉。

第六章试用与转正

第二十一条经过招聘程序被录取的人员,按分公司人事培训部《试用录取通知书》规定的时间和程序到指定部门报到,办理有关手续,进入试用期。

第二十二条试用人员在上岗前必须参加由公司组织的岗前培训,内容包括: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员工礼仪、行为规范及相关业务知识等。岗前培训合格者方能上岗,对岗前培训不合格人员,取消其试用资格。

第二十三条试用人员的试用期为3--6个月。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应全面考察试用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个人品德、工作态度、知识与技能等。试用期满前一个星期,由用人单位通知试用员工写出试用期工作总结,填写《员工转正申请表》,对试用人员作出综合鉴定,报分公司人事培训部审核,审核合格者报分公司总经理审批。考核结果分为三种:聘用、延长试用期、辞退。

第二十四条特殊引进人才一般不需试用。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由分公司人事培训部负责解释。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20_年人才引进落户青岛怎么办理,都需要哪些材料?

很多大学生刚毕业的时候,对档案和户口置之不理,那么户口和档案到底有什么用呢?很多人并没有注意过,等到我们毕业几年以后,打算结婚生子了,考虑孩子的上学问题时,才默然发现我们现在已经是口袋户,更甚者我们是黑户。我们的档案要么找不到了,要么没有放在档案部门托管,对于评定职称,转正定级,已经和我们无关了。很多人房子买好了,想要落户,但是不知道我们的户口在哪,该怎么办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费!所以我们要有提前意识,早点给你的户口和档案安个“家”。那么现在青岛落户有哪些途径呢?

经常接到客户的电话,在咨询青岛落户的时候,会提到人才引进这种方式,认为自己可以通过这个渠道落到青岛。

没错,人才引进的确是一条落户青岛的重要渠道,是青岛市政府给予高学历的外地人才的一条利好政策。但是政策归政策,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符合要求的,随着青岛的大发展,每年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到青岛,这些年,人才引进政策也是越来越规范,越来越严格。

为了让更多的朋友系统的了解这一政策,现将今年人才引进政策最新要求的材料罗列一下,并附简单解读,希望能帮到朋友们。青岛市人才引进备案提报材料明细及解读:

1,流动调配登记表2份

2,引进单位法人营业执照副本2份(是分公司或办事处的提供当地分支机构的即可)3,引进单位的请调报告

4,原工作单位的现实表现报告(需注明没有练习^v^功,单位盖章)5,毕业证书(本科还需要学位证书)

6,毕业证,学位证验证证书(在海尔路人才交流中心验证)7,身份证复印件8,户籍证明

辽宁人才重点工作计划9

[关键词]科技计划;科技计划管理;改进建议

[中图分类号]F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_)08-0029-03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十五科技计划评估”(批准号:06457265);河北省专家出国培训项目资助

一、国外科技计划的特点

国外的科技计划一般实施决策、管理、咨询与评价相互分离的计划运行模式,即由政府各部门进行科技计划的决策,由各部门委托下属科研机构进行项目的管理,社会相关组织共同参与计划项目的咨询和评价。

科技计划的制定在许多国家已形成较为规范的程序,并有相应的咨询审议机构。在美国,每个领域、部门、科研机构都有十分详尽的计划,科技研究和发展计划的编制通常采用兰德公司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规划、计划和预算一体化的编制方法;在日本,科学技术会议以回答总理大臣咨询的方式提出科技发展大纲,各科技主管部门采用向科学技术会议或本部门技术会议咨询的方式,制定出本部门的重大科技发展计划,一些依法设立的审议会、委员会等机构持续开展科学技术调查与技术预测、分析与评价,为科技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发达国家一般都有不同层次的制定和实施科技研究开发计划的机构。在日本,以研究开发为主要目标的计划,由政府直接管理,或委托部门技术会议、国立科研机构管理;以技术应用和再开发为主要目标的计划,主要委托有关民间机构管理。在美国,一些跨部门的计划一般由国家科技委员会成立由国家科技顾问牵头、合作各方首脑联合组成的高级领导小组制定政策,并进行协调;高级领导小组下设计划工作小组,负责制定计划、预算、执行计划和具体的协调工作。

在科技计划具体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呈现多样化,依据计划项目的领域、性质不同,由相应的部门与机构,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对于基础研究计划和基础性的应用研究计划,一般采取专家管理模式;对于涉及经济发展的技术开发计划,多采用部门与专家相结合或部门、专家与产业界结合的管理模式。例如:美国的“人类基因研究计划”和日本的“创造性科学技术推进计划”属基础研究开发计划,采用的是专家管理模式;韩国的G7计划属技术开发计划,其管理模式则是部门和专家相结合。

在资助模式方面,基础性研究计划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如日本脑科学研究计划。高技术计划多采取政府匹配资金的模式,如美国先进技术计划项目政府资助低于项目研发总投资的50%;日本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划各项目中政府拨款仅占40%;英国大型战略计划一般也采用政府、学术界和企业合作方式,政府与企业各自承担50%。再有,刺激民间科研投资的积极性。是国外高技术产业计划的一大特点。政府所采取与企业分担经费的办法,既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又使企业自身获益。

在执行模式方面,不同性质项目选择不同执行机构。基础研究类项目主要由政府部门下属实验室和高校执行;而技术开发与推广类项目,多通过有关部门与企业签订合同来委托公司承担,或由政府实验室与公司签订合作研究开发协议来共同承担。

在计划评价方面,各国一般都有专职机构负责计划的审议与评价,以美国为例,国会审议办公室负责人负责计划的审计;白宫管理与预算局和国会评价办公室负责计划项目的可行性评价;各执行机构负责年度项目的自评价。评价方法同样因为计划项目性质的不同而各异。例如,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应用研究项目有严格的验收程序;而政府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计划评价方式则相对简单,基本上不搞定量评估,而采取模糊定性的方式,以专家判断其是否“成功”为标准。

通过对各国科技计划决策、管理、咨询和评价等分析,国外科技计划具有如下特点:

辽宁人才重点工作计划10

(880字)

广州航海学院创办于20xx年,是一所直属于广东省教育厅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航海高等院校。20xx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院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根据学院发展需要,现面向海内外招聘学科带头人、专业教师及博士研究生共119名。

学院坐落在广州珠江之滨,毗邻著名的黄埔港和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校舍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亿元,拥有世界先进的大型海船操纵模拟实训室,国内先进的轮机模拟器实训室、自动化机舱模拟实训室等专业实训室和专门训练设施。

学院是以航海类专业为特色,以工科为主,管理学、社会学科为辅,各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院校。学院设有十个教学单位;形成了以交通运输类专业群为核心,以临港工业制造类专业群、港航工程类专业群和航运服务类专业群为支撑的协调发展的航运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学院立足广东,依托行业,面向华南,辐射海外,服务一线,坚持“以专业为龙头,以学科为支撑,以行业为依托,以应用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突出行业特色,培养高素质应用性高级人才”的办学思路,遵循航海教育国际性、规范性和国防性的要求,注重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根据国家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学院将按照教育部、广东省的要求,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抢抓机遇,与时俱进、科学发展,把学院办成一所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在华南地区起龙头作用,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应用型海事本科院校。

辽宁人才重点工作计划11

对每个研发团队,辽宁省财政给予100万元经费资助,各市财政配套100万。

人才引进工作未来规划

据日前制定的《20_—20_年辽宁省人才发展规划》,为适应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需要,加快建设人才强省,培养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辽宁将实施引进海外研发团队工程,到20_年,通过团队形式引进海外高层次外国专家3000人。

《规划》称,着眼于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围绕新兴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辽宁每年从海外引进100个研发团队,开发100个达到世界前沿技术水平或填补国内空白,并能够形成产业化的工业新产品。

按照《规划》,辽宁用10年左右的时间,重点引进50个由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的科学家、知名专家或学者担任领军人物的研发团队,引进100个拥有曾在国际知名企业担任过高级职务科研人员的研发团队,引进200个拥有在国外重大科技专项或工程建设中执行过重要任务的高级技术人才的研发团队。每个海外研发团队原则上由不少于3名外国专家组成。

到20_年,通过团队形式引进的海外高层次外国专家达到3000人,培养3000名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逐步确立辽宁在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人才优势地位,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创造一批自有品牌、制定一批行业标准,全面提升辽宁的产业核心竞争力。

《规划》指出,海外高层次人才来辽宁工作、创业或开展技术咨询活动,将在税收、保险、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安置,担任领导职务、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参加院士评选和政府奖励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如对入选辽宁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的海外人才,每人给予20万至500万元项目启动资金。

引进人才当有国际眼光。辽宁加速承接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力争在国际产业链中位次前移,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引进海外人才、尤其是海外高端人才是条捷径。

引进人才当有全国视野。我们的一些岗位,当面向全国选拔人才。辽宁正迈向中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东南沿海等先发地区同时也是人才的高地,从全国范围内招揽人才,有利于遴选出更出色的人才,有利于汲取先发地区的成熟经验。同时,还当引进两院院士等尖端人才,请他们为辽宁的发展进行高水准谋划,提供深层次的智力支持,将其科研能力转化为辽宁发展的能量。

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人才不只来自外部,要坚持人才引进与自主开发培养相结合,更多的可用人才就在辽宁,就在我们的城市和农村。不断地在辽宁省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我们就拥有全面振兴的中坚力量,就能得到支撑辽宁长期强势发展的人才队伍,我们就能既获得今天的人才,也能发掘出属于未来的人才。人才强省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就是要着力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的人才,抓紧培养优秀青年人才。统筹兼顾就是要全面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构成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完整人才体系。

人才是兴辽之本,是发展之基。要充分发挥人才队伍对辽宁振兴的支撑作用,就要靠人才推进事业、靠事业造就人才,就要以辽宁省三大区域聚集人才,围绕产业优化升级配置人才。近年来辽宁省已实现了沿海与腹地人才工作整体联动,相继以沈阳、大连为中心,建立起覆盖三大区域的沈阳经济区人才工作一体化机制和辽宁沿海经济带人才合作机制,城市间加强人才深度合作。这样,就遵循了人才开发规律,关注人才资源开发全过程,激发了人才资源有效配置的活力。

立足当下,放眼今后10年,我们还需进一步拓宽人才引进路径,促进引才、育才、聚才各环节的紧密衔接与良性互动,促成人才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形成各类人才各得其所、才尽其用、用当其时的良好态势,创造出辽宁跨越式发展的新优势。

招才引智工作计划

引进人才协议书

柔性引进人才工作汇报

医院人才引进工作总结

引进优秀人才工作方案

辽宁人才重点工作计划12

20_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提高高技能领军人财社会待遇,鼓励各地区统筹研究出台对高技能领军人才在购(租)住房、安家补贴、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等方面的支持政策,通过提供人才公寓和发放房租补贴等方式,解决引进高技能领军人才的住房问题。各地区要重点考虑高技能领军人才及其直系亲属落户需求并提供相应服务。高技能领军人才子女参加各类招生入学考试的,按照招生考试管理政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此外,20_年起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职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按照技师3500元、高级技师5000元的标准给予职工个人培训补贴;对于在国家、省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选手,按照竞赛层次和获得名次给予一定奖励,我们正在研究起草新的竞赛管理办法,下一步将提升奖励力度,引导更多技能人才积极参与,以赛促训、以赛促建,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开展。

衷心感谢您对技能人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_年5月24日

辽宁人才重点工作计划13

此项工作,省教育厅意见认为:从学校分类上看,中职学校有四类: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和技工学校。按照《职业教育法》等规定和^v^现行的“三定”方案,职业高中、普通中专和成人中专归教育部门管理,技工学校归人社部门管理。技工学校及就读学生与其他类型中等职业学校及就读学生享受平等的政策待遇和发展环境。20_年以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技工学校中,组建了一批“技师学院”,其学历教育基础和依托仍是技工学校,办学层次仍属于中等职业教育。按照现有法律,教育部无权对不同级别的技工认定高等教育学历,需要培养学校具有高等学校资质。^v^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根据高等学校设置制度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一直以来,教育部支持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依法依规申办高职,技师学院可依照《高等教育法》中关于高等学校设置制度的有关规定,由省级人民政府执行专科层次高等学校设置的有关程序,进行规划、审批,并报教育部备案。技师学院依法依规纳入高等学校序列并进行管理后,其毕业生自然可以取得相应学历。

辽宁人才重点工作计划14

在我国,青岛的落户门槛仅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实落户门槛的高低,出来地方性政策外,主要原因还是这座城市的外来人口的多少,及当地经济发展趋势。

宏观政策上看落户到青岛的门槛似乎是越来越低,但是事实正好相反,很多本来符合条件的朋友,今年发现自己的学历落户年限已经过期了,有的费用甚至提供了一倍。20_年7月份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开通,20_年上半年青岛地铁开通3条线,使得青岛的投资环境和居住条件更上一个台阶,每年数以万计的外来人口入驻青岛。

青岛作为山东的经济重地,加之其优美的环境、蓬勃向上的经济发展动力,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青岛学习、生活、创业,与之相伴的户口问题也随之而来。我们在我们公司300个客户里面做过初步调查,发现落户青岛的主要原因是:子女教育和购房(包括申请经济适用房)。

不难发现,作为80、90后新生代父母,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绝不会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外地朋友在青岛早已安居乐业,结婚生子,作为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子女教育。但没有青岛本地户口,却是处处掣肘,为了能上好的学校,他们四处奔走,疏通关系,成本自然也是不低,所以,很多有头脑的年轻父母借鉴了前辈的经验教训,与其在上学的时候劳民伤财,不如在之前就未雨绸缪,先把全家的户口解决了,一劳永逸。

同时,限购令的实施和保障性住房的政策要求,也使众多的外来人员开始逐渐的把青岛户口重视起来,在青岛购房必须满足在青岛缴纳一年以上社保,不然就不具备在青岛购房的资格;没有青岛本地户口,就没有购买经适房和限价房的资格(那可是能省一大笔钱的呀,每平米差价2000-4000元,省下多少可想而知)

天津人才引进落户新政策:本科毕业不超40岁可直接落户天津!

5月16日,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开幕式上,天津发布了新的人才引进政策——“海河英才”行动计划。新政策大幅放宽人才落户条件、自主选择落户地点、简化落户办理程序。

新政策门槛有多低?不用缴社保!不用居住证!

学历型人才:全日制高校本科毕业生不超过40周岁、硕士研究生不超过45周岁、博士研究生不受年龄限制,就可以直接在天津落户,不需要其他任何条件。

资格型人才:获得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以及拥有国内外精算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建筑师、律师等执业资格的,可直接落户天津。

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并在天津工作满1年或中等职业院校毕业并在天津工作满3年,具有高等职业资格、不超过35周岁,具有技师职业资格、不超过40岁,具有高等技师职业资格、不超过50周岁的,可直接落户天津。

创业型人才:创办符合天津产业政策且企业稳定运行超过1年,个人累计缴纳所得税10万以上的,可直接落户天津。

新突破:急需型人才企业做主!

对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重点企业的急需型人才,由企业家自主确定落户条件。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杨光:领军型企业,由企业家自己说了算,企业家说需要什么样的急需人才,由他们自己定标准,政府是照单办理,照单全收,对人才的认定、引进、评价,突出向市场放权。

无房没单位怎么办?人才市场可落户!

来津人才可以自主选择在本人或配偶名下的产权房,或所在单位集体户落户。无产权房、无就业单位或所在单位无集体户的人才,可选择在指定的公共服务机构的人才集体户落户并存档。

几天能办完?3天反馈审核结果!

下载“天津公安”手机APP或登录“天津公安”民生服务平台可在线提出落户申请,^v^门3个工作日内反馈审核结果。审核通过后30日内,携带材料、最多跑一次,在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办理落户手续。

(央视记者孙强毕博超)

辽宁省目前的人才引进现状

据统计,20_年以来,辽宁省引进省外优秀人才万余人,引进海外留学人员万余人次。然而,面对人才紧缺现状,这样的引才力度却远远不能满足辽宁省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需要,截至20_年底,辽宁省具有正副高级职称的有万人,仅占人才总量的,高层次人才依然比较缺乏。从上述的“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到沈阳经济区调查的人才需求总量来看,辽宁省各行业高技能高层次才紧缺压力已成普遍现象,招才聚才已是迫在眉睫的发展必然。

随着日渐增加的人才压力,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怎么能缓解辽宁省的人才紧缺现状?当前人才引进的现状又是如何?辽宁省委、省政府为了缓解高层次高技术人才短缺的压力,致力于营造宽松的人才政策环境、成长环境、良好的工作和创业氛围,先后制定下发了《^v^辽宁省委省政府关于在老工业基地振兴中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若干政策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在人才培养、选拔、激励、保留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在制定各项规定的同时,还加强对人才工作分类指导,相继制定出台一系列人才专项政策。有相关报告称14个市也相继推出了316项促进人才与经济建设对接的政策规定,为全面推进人才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证。辽宁省还不断实施重大人才引进活动,精心打造辽宁聚财用才平台。先后举办了以“招才引智、振兴辽宁”为主题的引进国外专家项目洽谈会暨新技术展、海外学子创业周、“外国专家辽宁行”等活动。

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出台,我省实施的“博士后培养工程”、“百千万人才工程”、“5520工程”、“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海外研发团队工程”为重点的辽宁省五大人才工程全面启动,招才聚才效果明显,为我省各大支柱性产业提高了大量高层次人才,为各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同时也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博士后培养工程”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辽宁本省高校、科研院所较多,我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开创性地实施博士后培养工程,解决众多企事业单位、合资公司的高层次人才紧缺问题,尤其是在优秀青年的引进和培养上,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科技和人才的交流,增强企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20_年,鼓励企业依托实际项目与国家博士后流动站单位联合招收博士后的博士后培养工程在辽宁省率先开始。20_年,辽宁省建立了企业博士后科研基地,博士后科研基地建在相关产业较集中,具备整体优势的经济区域。辽宁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向每位博士后提供6万元经费,市级财政同时配套3万元经费,几年来各级财政共提供博士后经费数千万元。

到20_年,辽宁省共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站81家,工作站77家,省级企业博士后科研基地94家。累计招收博士后20_人,现在站750人。博士后出站留在辽宁的占出站人数60%,他们已是辽宁省各产业中的高层才人才,为各专业奉献着自己的光与热。其中“973”首席科学家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8人,博士生导师158人。这些专家学术在研究学术方面已是硕果累累,研究学术期间共承担3766个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占40%,共完成企业技术改造项目465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260项,累计新增产值亿元。

“百千万人才工程”增强老工业基地后劲

在“百千万人才工程”上,辽宁省选拔出3700多名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突出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着力储备一批科技学术带头人,增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发展的后劲。

1996年辽宁省便开始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旨在选拔和培养上百名45岁左右的国际国内一流科学家;上千名40岁左右的省内各学科、专业领域成绩显著的拔尖人才;上万名30岁左右的专业技术骨干,建立起辽宁省的科技人才梯队。几十年风雨变迁,辽宁省已经发展为经济增长的第四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也已成为我省培养中青年学术技术骨干人才的战略举措。这项举措的开创性、权威性、科学性和长效性在我省广大专业技术人员中间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较高的知名度,已成为了辽宁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品牌工程。

近年来,“百千万人才工程”选拔工作以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沈阳经济区建设和突破辽西北战略实施为目标,加大对农村、企业生产一线以及装备制造、材料化工等重点产业人选的选拔力度,使更多科技创新能力强、创新成果多、创新业绩突出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截止20_年9月,辽宁省共开展五批“百千万人才工程”评选,共选拔3710人,其中百人层次人选1393人,千人层次人选2317人。

“5520工程”为支柱产业稳根基

“5520工程”,即用5年时间,在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五大领域,重点培训20万名中高层次创新人才。20_年辽宁启动5520工程,该工程采取举办高级研修班、专家论坛、特殊培养、学术研讨、国际交流、学习进修、在线学习等多种形式,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根据辽宁经济社会形势发展需要,大力开展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提高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成为大势所趋。到20_年底,辽宁省共举办各类高研班和师资班将达到3000多期,培训五大领域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0多万人次。

“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引进576名紧缺高层次人才

从辽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可以了解到,为满足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沈阳经济区建设、突破辽西北等三大战略快速增长的高层次人才需求,20_年下半年辽宁已开始面向海内外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计划五年内,围绕我省优先发展的重点支柱产业,从海内外引进数十名科技顶尖人才,数百名科技领军人才,数千名学术技术带头人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即“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通过实施“十百千工程”,辽宁省逐渐形成完备的经济科技发展人才智力支撑体系的核心、主题及骨干。

“引进百个海外研发团队工程”显著提升科技研发水平

20_年辽宁开始实施“引进百个海外研发团队工程”,即面向海外引进100个具有世界前沿技术水平的研发团队。把海外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相结合,使海外研发团队带项目、技术、带资金来辽宁创业创新,引进开发国际领先,填补国内空白的现代装备制造、高新科技产品。截止至20_年,已完成6批评审,确认了253个研发团队。研发团队引进效果开始显现,有的已经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海创周”

辽宁人才重点工作计划15

关键词: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体系;人才队伍

科技创新人才是科技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辽宁始终坚持科技计划工作与人才队伍建设相结合,做到科技计划不仅要出成果,更要出人才。更要了解我省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现状和发挥作用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助力创新型辽宁建设,助力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新一轮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辽宁科技创新体系构成概述

科技创新调控系统的主体是政府部门,其职责是营造好的环境,做好宏观规划和战略规划。对于基础性、公益性的创新研究提供基础设施和资金支持,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村科技培训、农村环境保护、实用技术推广给予财力、物力支撑,给科技创新体系完善以政策支持。科技研发体系包括研发主体、研发主体协同机制、研发支持与激励机制、研发与推广衔接机制。辽宁科技研发体系建设,要以“四化”同步、城乡共同繁荣为出发点,研发大中小微企业和乡村当前发展需要的实用技术,突破各类研究机构各自为政的局面,整合研发力量,共享信息资源,避免重复研究造成的浪费。鼓励产学研合作,即在以企业为主体,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在风险共担、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机制下开展技术转让、委托开发、合作开发、共建研发机构和研发平台、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建立产学研示范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实习基地等合作,政府应给予资金支持。

二、辽宁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现状及问题

(一)辽宁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现状

20_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辽宁省将继续把培养人才贯穿于科技创新全过程,一是着力强化创新人才基础工作。详细掌握科技创新发展重点领域的人才队伍基本情况,以及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和发展趋势,研究提出科技创新人才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职责,突出重点。二是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力度。依托重大专项、平台建设、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重点遴选科技创新杰出人才、科技创新团队和青年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全面落实国家“”、“特支计划”、“推进计划”以及辽宁省“双千计划”,启动实施“十百千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继续组织好大连海外学习创业周活动。三是完善项目人才互动机制。健全完善《省科技厅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工作实施意见》,围绕构建“4+1”链式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项目平台人才基地“五位一体”科技资金配置模式,进一步健全工作体系,不断促进科技计划和人才工作的深度结合,形成人才带项目、项目育人才的互动机制。四是加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工作。逐步建立科技创新人才服务队伍,注重强化人才工作调研,积极学习先进省份经验,做好人才工作战略研究,建立动态管理的科技创新人才库,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和动态考评机制等。截止20_年,辽宁省新增工程院院士3名,总数达到54名;积极组织实施了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计划和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试点,培养具有较高科研能力的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712名;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61名,切实为辽宁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辽宁科技创新人才队伍问题

目前,辽宁省没有专门的职能部门管理科技人才,一方面使得科技人才的管理政出多门,缺乏系统性,未能形成明显的人才管理集聚效应;另一方面也使得项目、人才、基地三位一体的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并未真正建立起来。集聚科技创新人才的载体相对薄弱,辽宁重点名校较少,重点实验室等创新活动的基础条件较为薄弱,难以吸引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二是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较少,民营企业发展速度又慢于南方部分省市,技术人员缺少施展才华的舞台;三是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吸纳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能力较弱;四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缺少留住人才的事业和环境。辽宁是重工业省份,第二产业较为发达,而一、三产业发展相对较慢,这两个产业科技人才的比重也就明显偏低。三是科技人才政策缺失,现有政策落实不到位。部分高校的专业设置内容与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我省重点产业发展的需要,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产业人才培养数量不足,处于紧缺状态。

三、辽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分析

不断加大对各类研发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创业9呼化器的资助力度,努力打造一批国际国内一流的技术转移中心、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孵化基地,促进高层次人才集聚。加快完善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分红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鼓励科研机构和高校科技人员积极从事职务发明创造。发挥研究型大学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学科建设,增加急需的专业学位类别。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制定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政策,建立企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建立政策评估机制,及时了解政策执行和实施效果。积极配合科技部实施国家科技人才推进计划;积极配合省委组织部,依托各类创新平台,扎实做好“辽宁”的评审和推荐等工作;继续实施自然科学基金计划和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计划,努力搭建结构合理的科技人才梯队。不断完善科技人员到农村和农村龙头企业服务的政策措施,创新科技特派的工作模式;继续扩大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数量,真正形成一支“不走的”科技特派团;继续实施“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为学员毕业后管理企业和开展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辽宁人才重点工作计划16

一是积极向上申报项目

先后推荐申报部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项、省级科技项目35项,目前已获批省科技支撑农业类和社会发展类项目各1项,有富民强县和中小企业创新资金6个项目已获公示。

二是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

今年以来组织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市高新技术企业11家,上半年有3家企业已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示,下半年有3家企业已经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初审;申报省高新技术产品13件、市高新技术产品27件,获批省高新技术产品4个。

三是加快企业研发机构建设

申报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研究生工作站1家、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家,目前已获批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家,1家省研究生工作站已公示。

四是深入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

联系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大学、常州大学、省农科院、上海海洋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院所,与我县企业对接开展产学研活动,共达成产学研合作协议45项,共同实施科技计划项目35项。

五是大力引进科技创新人才

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组织7家企业申报省“博士集聚计划”。今年我县获批的1名省“双创计划”引进人才由科技局牵头对接,有3人获批省“博士集聚计划”。

六是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工作

深入到企业中开展宣传培训活动,为企业申请专利提供“保姆式”服务,上半年共申报专利394项,获专利授权208项,企业专利申请、授权数量及质量较往年均有大幅增长。

七是认真开展防震减灾工作

辽宁人才重点工作计划17

积极争取国家对博士后流动站日常经费、博士后科学基金的资助。加大对博士后工作的投入力度,企业博士后研究项目经评估论证后,择优一次性给予每人6万元的经费资助。对于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能够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给予特别资助。市、县(区)要结合实际,逐步加大对博士后工作的财政支持力度。引导和推动设站单位,特别是企业加大对博士后的投入,博士后在站期间发生的科研经费、工资、补贴、专家指导费等可全额计入企业研发成本。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为博士后发展提供保障。注重发挥博士后合作导师作用

要充分发挥合作导师在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培养、质量管理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提高合作导师的责任意识。合作导师可根据科研项目的需要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并可实行弹性聘用期限,或适当延长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时间。合作导师可根据博士后研究人员科研表现,在不低于国家规定标准基础上,对博士后研究人员实行弹性待遇。提高博士后研究人员待遇

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的薪酬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可由设站单位与本人协商确定,或者执行协议工资或者年薪制。积极研究,妥善解决博士后研究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尽快将博士后研究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后顾之忧。有关部门、设站单位要为博士后研究人员配偶的工作安排、落户及未成年子女入学(托)等提供便利和帮助。

推荐阅读:

干部要增强工作计划性(4篇)

农村婚纱摄影宣传工作计划(共14篇)

班级下学期工作计划小班(精选27篇)

检查人员考核工作计划(通用36篇)

测绘院创新工作计划(优选36篇)

驻村日记写工作计划(汇总26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