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的积累有助于我们的写作,i乐德范文网为大家提供《高中素材积累励志人物400字》,欢迎阅读。
1.高中素材积累励志人物400字
美国专栏作家威廉·科贝特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们的目光不可能一下子投向数十年之后,我们的手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触摸到数十年后的那个目标,其间的距离,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快乐的心态去完成呢?
年轻时,威廉·科贝特辞掉了报社的工作,一头扎进创作中去,可他心中的“鸿篇巨制”却一直写不出来,他感到十分痛苦和绝望。
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位朋友,便不由地向他倾诉了自己的苦恼。朋友听了后,对他说:“咱们走路去我家好吗?”“走路去你家?至少也得走上几个小时。”朋友见他退缩,便改口说:“咱们就到前面走走吧。”
一路上,朋友带他到射击游艺场观看射击,到动物园观看猴子。他们走走停停,不知不觉,竟走到了朋友的家里。几个小时走下来,他们都没有感到一点累。在朋友家里,威廉·科贝特听到了让他终身难忘的一席话:“今天走的路,你要记在心里,无论你与目标之间有多远,也要学会轻松地走路。只有这样,在走向目标的过程中,才不会感到烦闷,才不会被遥远的未来吓倒。”
就是这番话,改变了威廉·科贝特的创作态度。他不再把创作看作一件苦差,而是在轻松的创作过程中,尽情地享受创作的快乐。不知不觉间,他写出了莫德、交际等一系列名篇佳作,成为美国一位著 名的专栏作家。
2.高中素材积累励志人物400字
威廉·劳伦斯
布拉格是英国著 名的物理学家,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布拉格出生在英国一个贫困的'家里,尽管贫穷,父母仍然懂得知识的重要性,省吃俭用供他到寄宿学校读书。布拉格知道父母辛苦,这个机会来之不易,于是学习非常努力。一些富家子弟常常攀比新衣服、新鞋子、他总是无动于衷,从不参与。
布拉格学习成绩很好,老师常常在班上表扬他。这引起了一些富家子弟的妒忌,他们开始和布拉格作对。布拉格总穿一双破旧的大皮鞋,样式古老,非常不合脚。于是大家就开始说这双皮鞋是布拉格偷来的。
学校里的流言蜚语瞒不过学监的耳朵。得知自己学校有学生有偷东西的行为,学监非常气愤,他绝不允许这种有损学校声誉的事情发生,准备开除这个品德败坏的学生。
看到学监把布拉格叫去了,那些富家子弟在背后偷笑,他们心想:这个讨厌的家伙终于要被开除了。
来到学监的办公室,布拉格看见学监盯着自己的大皮鞋,难色铁青,心里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那些讨厌的谣言被学监知道了。问心无愧的布拉格昂首挺胸,迎着学监的目光走上去,递给学监一封信。学监疑惑地打开,慢慢地,他的难色变得祥和起来。
原来,这封信是布拉格父亲写给他的,上面说:“孩子,真抱歉,希望过一两年,我的那双破皮鞋,你穿在脚上就不会嫌大了。我抱着这样的希望:等你一旦有了成就,我将引以为荣,因为你是穿着我的破皮鞋奋斗成功的……”
最后,学监向布拉格道歉,并且在后来的日子里,在生活和学习上都给了他不少帮助。
布拉格也没有辜负父亲的希望,这个穿着大皮鞋奋斗的孩子,长大后因为非凡的科学成就,获得了诺贝尔奖。
3.高中素材积累励志人物400字
1、孙康映雪夜读
晋人孙康,家贫而酷爱读书。夜晚,虽有时间却买不起灯油,只好默默地回忆,消化白天学过知识。有年冬天,他半夜醒来,感到屋内并非漆黑无光,还能隐约约看到一些东西,原来是皑皑白雪反映所致,这给了他启发:何不借雪光来看书呢?于是雪夜,特别是月光映照下的雪夜,就成了孙康苦读的好时光。由于勤奋好学,他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学者,并当上了御史大夫。
2、头悬梁锥刺骨
战国时苏秦,与魏人张仪同师鬼谷先生。他夜间读书,苦心钻研,困倦欲睡时,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血一直流到脚步上。
汉代孙敬好学,读书时,用绳子把头发系在屋梁上,以防止打瞌睡,来督促自己努力攻读。
3、被认为是傻子的科学家
本世纪最著 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童年时并不显得聪明,3岁时才学会说话,父母因而认为他是一个傻子。上学后,有位老师对他父亲说:“你的孩子将是一事无成”,甚至勒令他退学。16岁时,他报考苏黎世大学,又因成绩差而名落孙山。但他并不恢心。通过勤奋学习,成了杰出的物理学奠基人。曾有青年问他是怎样成功的,他写下了这样一个公式:A=X+Y+Z(A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学习、工作,Y代表好的学习方法,Z代表少说废话)。
4.高中素材积累励志人物400字
1、欧阳修
欧阳修晚年,每天把生平所写的文字,加以修改,用心极苦。他的夫人叫他不要修改了,说:何必这样折磨自己?难道还怕老师责骂?欧阳修笑道:不怕先生骂,却怕后人笑。
2、司马光
宋朝司马光出生于官宦世家。从小机智过人,勤奋好学。刚满二十岁即考上进士。他为官清廉,公务之余常利用时间读书,立志写一部通志,作为人们的借鉴。为了把握时间读书,他特意制作一个圆木枕头,枕头的妙用是睡觉时身子只要一翻动,它就会滚动,人也就惊醒了,可以继续研究学问,因此称“警枕”。每当司马光需休息时,便枕着“警枕”,如此学习的结果,终于取得了成功,成为一位学问渊博的人。
3、孙敬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 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4、苏秦
苏秦是洛阳人。洛阳是当时周天子的都城。他很想有所作为,曾求见周天子,却没有引见之路,一气之下,变卖了家产到别的国家找出路去了。但是他东奔西跑了好几年,也没做成官。后来钱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只好回家。
家里人看到他趿拉着草鞋,挑副破担子,一付狼狈样。他父母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他妻子坐在织机上织帛,连看也没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给他做饭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开了。苏秦受了很大刺激,决心争一口气。从此以后,他发愤读书,钻研兵法,天天到深夜。有时候读书读到半夜,又累又困,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虽然很疼,但精神却来了,他就接着读下去这就是后来人们说的“锥刺股”,用来表示读书刻苦的精神。就这样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识比以前丰富多了。
5、宋濂
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
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着名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
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不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动地称赞说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5.高中素材积累励志人物400字
星云大师当初剃度时竟然挨了三通打。
故事要回溯到大师12岁那年。那年,大师随妈妈从扬州去南京寻找父亲,到宜兴时,遇见一位寺院修行的师 父。师 父问他愿不愿意随他回寺院,出家修行。或许这是属于大师和修行的缘机,大师断然表示愿意跟随。
师 父带他回寺院见住持。住持说,在为他剃度前要问他一个问题,如果答不好,将用手中的藤条来做小小的惩戒。他点点头。
住持问他:“为什么出家?”他想了想,答:“是我自己愿意出家。”话音落下,住持的藤条劈头盖脸打下来,说:“你自己愿意出家就出家?没有师 父领你,你如何能出?”少年星云想想,于是说:“是师 父要我出家。”藤条再落下来,住持说:“师 父要你出家你就出家了,你没有主见吗?”星云想想住持的话有道理,再回答:“是师 父要我出家,也是我自己愿意来的。”不料住持又用藤条打了他一顿,打完后再追问:“是谁让你出家的?”他蒙了,不知该如何回答,说:“我也不知道,你打我就是了。”想不到这下住持放下了藤条,说“这回可以了”,这才为他剃度。
著 名文化学者于丹这样解读大师的这则故事。她说,“为什么出家”跟“一个人要怎么进入社会”是同样的道理。
我们进入社会,经过从前的经验,发觉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这样不对。这时开始会想到兼顾一些别人的角度,变得成熟一点。而这个时候还挨打,内心就会出现不平衡,也许就会愤世嫉俗,甚至怨天尤人,以偏概全。这也许是我们大多数人都经过的心路历程。
最后少年星云答:“我也不知道,你打我就是了。”住持却放下藤条,对他的回答满意了。
她这么解读:经过一些体悟和磨砺,我们进入一层新的境界,觉得世界永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但是我不能因为挨打而停止做我该做的事。于是会很勇敢,也很坦然地对世界说,你打我就是了,我继续做我自己的事。
人真正有了这种坦荡和无私,这就是他不挨打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