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建议提案办理工作计划1
【案由】
近年来,文创产业蓬勃发展,由其延伸出来的文创街区也随之成为新兴的消费热点。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基本指标。作为文化软实力组成部分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对于发展文创产业,惠州有天然的优势。近年来,惠州老城区已尝试打造具有惠州特色的文创街区,如惠城区江南街道的“祝屋巷”,以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在惠州购产筑屋的史实,挖掘了一段历史佳话,并由此打造惠州历史名人文创街区,吸引60多家文创团队进驻,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创业态。
惠城区桥东街道的“水东街”,其始建于北宋年间,历经明清、民国的商埠发展,保留大量的传统“骑楼”建筑,成为惠州老城文化的代表,催生了诸如“水东街综合体”“东坡祠文化圈”“野岛文化社区”等文创街区,成为老街转型的典型代表。
而惠城区桥西街道的“金带街”,保留了不少明清名人故居和惠州传统民俗建筑,目前正进行“修旧如旧”的改造,未来将打造成如广州永庆坊历史文化街区般的、具有惠州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
问题:
惠州在打造文创街区,发展文创产业的尝试上取得不错的成绩,让不少老城区重新焕发新机,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亮点。不过,文创产业的发展也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文创产业总体处于起步阶段,文创街区缺乏联动。
目前惠州打造的文创街区基本在惠城区的老城区一带,主要集中在江南、桥西和桥东三个街道。其中,桥东的“水东街综合体”是最早开始改造的,不过其改造时间过长,投入运营后招商效果不够理想。其后江南的“祝屋巷”参照厦门曾厝垵模式打造惠州版“曾厝垵”文创街区,受到不少爱好文艺风情的青年群体追捧。而桥西的“金带街”借鉴广州永庆坊改造的经验,以“微改造”为主,将最大保留建筑原始风味。
三个街道打造的文创街区模式均不同,有政府主导,民间参与,如“祝屋巷”;也有政府站台,企业唱戏,如“水东街综合体”。这些文创街区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导致出现改造后的街区风格各异,文创产业同质化等问题。
2、文创产业缺乏政策和资金扶持,文创街区容易后劲不足。
20_年, 惠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曾出台《惠州市文广新局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集聚区)管理办法》,有效期5年。管理办法只是作为常规的管理措施,并没有新的政策对文创产业进行统一规划和扶持。
同时,文创街区的改造资金需求总规模较大,没有科学的融资方式、畅通的融资渠道,往往会出现财政资金“投不起”、居民和社会资金不愿投、后期管护资金缺失等尴尬局面。
3、部分文创老街改造没有保留传统文化特色。
桥东的“水东街综合体”是最早开始改造的,不过其改造后的江南风格建筑与岭南传统骑楼建筑有出入,没有保留传统文化特色,引发不少市民诟病。
文创产业需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府在其中起到统一调度的作用,并对文创产业有指导性意见,避免出现同质化的文创街区。
建议:
为大力促进惠州文创产业的发展,我提出如下建议:
1、规划主题文创街区,打造惠州老城“文创大走廊”。
惠州的老城区集中在江南、桥西、桥东等三个街道,且三个街道有天然的文脉和交通相连。针对每个街道的传统文化特色,建议通过规划主题文创街区,串联起各个文创街区,打造惠州老城“文创大走廊”。
如江南街道的“祝屋巷”,可规划为“惠州文化名人街区”,借用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名气,深入挖掘其在惠州的生活痕迹,借以宣传扩大祝屋巷的名气。
桥西街道的“金带街”,可规划为“惠州民俗文化街区”,可挖掘改区域的明清和民国民俗文化、科举文化和传统祠堂文化等,对其进行“微改造”,使其重新焕发新的活力,成为青年群体打卡的网红地标。
桥东街道的“水东街综合体”“东坡祠文化圈”和“野岛文化社区”,可规划为“惠州历史文化街区”,深入挖掘“岭南骑楼”“东坡寓惠”等历史文化,学习故宫文创产品,融入商业元素,打造惠州独有的文创产品。
政府通过统一规划,沿着“慈云路—环城西路—水门大桥—水东街”,设置导引指示牌,串联起三个街道的文创街区,形成一条老城“文创大走廊”。
2、政府出台专门针对文创产业的扶持政策和引进民间资金。
目前惠州文创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以及一些公共服务平台不健全不完善,政府要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文创产业予以扶持。
如桥西街道的“金带街”改造,可参照广州永庆坊修缮改造的BOT(建设-经营-转让)模式,按照“政府主导、企业承办、居民参与”的原则,要畅通社会资本参与渠道,积极鼓励多方资金投入,利用税收杠杆,引导有实力的市场主体参与文创街区改造,并制定社会力量参与文创街区改造的激励政策,在房屋使用、税费减免、人才等方面给予明确的政策倾斜,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3、文创老街改造需要注重传承,保留传统文化特色。
惠城区的“祝屋巷”“金带街”“黄氏书室”“宾兴馆”“水东街骑楼”等建筑均保留惠州传统文化特色,建议通过“微改造”的方式,以“修旧如旧”的宗旨,最大限度保留历史印记,还原古建筑的魅力。
区建议提案办理工作计划2
芦岚卫生院,系芦洲镇卫生院芦岚分院,始建于1984年,位于芦洲镇芦岚派出所旁,地处芦洲镇芦岚圩镇中心位置,是芦洲镇卫生院的一个门诊部。芦岚卫生院内设预防保健科、内科、外科、儿科、预防科、药房等科室,现有病床2张,在编工作人员9人;占地面积160平方米,建筑面积480平方米,担负着芦岚片11个行政村、1个社区共13000多名居民的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及29项公共卫生和部分行政管理功能。目前,因年久失修,门诊楼外墙及房内墙部分脱落,房顶天花漏水较严重,直接影响患者就医、住院环境,且楼房结构和布局不合理,达不到医改标准。
目前,芦岚卫生院所设置的科室,无法满足周边群众的日常需求。没有设置妇产科、化验室、中医科、公卫科、药库等基本科室,甚至部分现有科室也无法达到相关标准,给群众就医造成极大不便。在遇到发生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无法有效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如此次新冠疫情,按规定要设置预检分诊台、发热就诊留观室,做到一人一诊室坐诊看病,发热门诊和普通门诊分开。芦岚卫生院由于设置不合理,只有单独的一个门诊部,不仅给就诊患者带来巨大风险也给医务人员带来巨大挑战,特别是门诊注射室以及留观室都聚集在一起,特别容易引起交叉感染,加大了患者就诊的风险。
医疗卫生事业它不单纯是医疗和健康问题,还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了尽快解决芦岚片区群众就医难问题,我们建议:
1、建议将芦洲卫生院芦岚分院提升改造项目定为20_年惠城区十大民生实事项目。
2、由区卫健部门牵头,加快推进芦洲卫生院芦岚分院升级改造项目规划和报建的各项手续,参照《一级综合医院基本标准》设置,满足群众日常就诊需求。
3、建议区政府统筹解决芦洲卫生院芦岚分院升级改造项目建设资金问题,推动项目尽快实施,加快我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促进我区新农村建设。
区建议提案办理工作计划3
近几年,人口老龄化、二孩政策成为全社会关注的民生热点,国家人口老龄化速度在加剧,生育速度却赶不上老龄化速度,人口红利在慢慢消失。根据原国家卫计委20_年的生育意愿调查结果,经济负担、太费精力和无人看护而不愿生第二个子女3个因素分别占、和。这说明照料压力、女性职业发展以及追求生活质量等因素对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约束性增强。“80后”“90后”的新生代父母,这代父母在新的教育政策、社会文化影响下,在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同时,面临更大的职业竞争和生活压力,需要在职业和家庭间做出适当平衡。不同于以往的传统观念,新生代父母尤其是母亲在生产完后,多数不愿全职在家照顾子女,更倾向于选择返回职场,因此产生子女照看问题。这充分说明公共托育服务成为新生代父母的刚需,但目前的供给相较于巨大的需求远远不够。尽管国家鼓励生二孩,但在城市打拼的年轻夫妻,由于担心生二孩之后没有时间、精力、金钱等问题,而放弃了二孩计划。长此以往,老龄化问题将会更加严重,还会导致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从而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
20_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关于全面二孩的直接配套政策不断修订实施,但间接政策一直处于起步和滞后状态,在诸多的间接配套政策中,公共托育服务成为目前落实全面二孩政策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于延缓老龄化进程,完善人口结构,促进社会和谐以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落实全面二孩政策提供保障,建议加大对公共托育服务支持力度:
一、加大对三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的支持力度,大力培育从事婴幼儿托育服务的专业性社会组织。
1.建议建立和健全婴幼儿托育服务工作管理的机制,由政府牵头,引导各种社会资本和资源进入托育服务业,培育从事幼儿托育服务的专业性社会组织,形成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2.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合力,由教育局、妇联和总工会等部门推进社区幼托点和职工亲子中心等,首先形成一批公共托育机构,起到社会宣传和引领作用。
3.建议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幼托服务机构,并针对单位建立托育机构制定相关的支持鼓励政策。建议鼓励企业建立托育服务机构,建议给与企业政策支持和优惠制度,以增强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二、推进公办托育机构的建设,加大对公办幼儿园和中小学课后托育服务的支持力度。
1.建立幼儿园和中小学课后公共托育服务,建议政府通过“公建民营”方式负责机构的选址和建设成本,引入社会力量负责机构的运营管理。
2.建议公办学校中小学生实行课后集中托管。组织形式方面可以采取学生自愿报名模式,满足上班族家长的上下班时间和学生对课后托管的需求,目前的教育难度有些家长已没有能力去辅导,而学校课后托育服务可以有效解决家长后顾之忧,也解除年轻父母们的生育忧虑,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落实全面二孩政策提供保障。并且从社会资源匹配的角度来看,集中托育相比家庭教育效果更佳、资源配置更高效。
三、加大对社区、民营托育机构等社会化托育服务的支持力度。
建议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引入专业的社会力量参与运营管理,社会力量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管理,并接受政府的监督。
四、加强监察公共托育机构的安全问题。
1.建议由教育局作为公共托育机构的主要分管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参与对公共托育机构设置标准、托育队伍的培训和保障、安全防护、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管理,在托育机构的准入、日常管理、监督和托育人员队伍建设方面形成了较好的联动机制。建议市、区和街镇相关部门均参与公共托育机构的建设。
2.建议制定公共托管服务机构的管理办法。建议由妇联、教育局、人社局、民政局和社会儿童福利行业协会共同制定相关考核标准和管理办法。托育机构老师持有教师资格证等有效证件上岗,并且每个季度加以考评。考评可从学生入手,通过问卷调研形式,询问托管老师对于孩子的关爱、教育程度,有效防止施暴问题的发生。
3.建议构建信息化的托育服务质量监管系统。相关部门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管系统,加强对托育机构的工作检查、监督,同时建立社会评价机制,及时反馈至相关托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