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3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6-23 18:11:43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凡是反映在事迹材料中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都要认真检查。不允许有一点虚假、抬高、拼凑和奉承。“传闻和未经证实”“先进事迹”及“经验”写材料。如果在一段时间内真的很难弄明白,我宁愿暂时不写,也不愿意算数。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幼儿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第一篇: 幼儿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幼儿园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成立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幼儿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突发事件预防。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幼儿园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应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增加幼儿园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幼儿园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3.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幼儿园卫生规范化管理。
  1)食堂、自备水等必须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领卫生许可证。食品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培训上岗并注意个人卫生;对患有"五病"的人员必须 100%的调离。
  2)购销和使用的食品应当定点采购并按规定验收,禁止向孩子分发变质的食品和"三无"产品;食品加工过程和储藏必须生熟分开;餐饮具必须采用高温或药物严格消毒,并有保洁措施。
  3)食品及其原料贮存和食品制作间必须具备完善的安全措施,并落实专人、专锁、专保管责任制,强化安全防范措施,防止投毒事件发生。
  4)加强幼儿园生活饮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
  5)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6)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搞好食堂卫生、教室卫生、和环境卫生,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7)幼儿园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好计划免疫的宣传工作,严格执行新生入学前预防接种证查验和登记制度,提高学生疫苗接种率,防止疫苗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或流行。
  4.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
  3)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的专题教育,增强学生识别腐败变质食品、"三无"产品、劣质食品的能力,教
  育学生不买街头无照、无证商贩出售的各类食品。
  4)督促和组织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合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
  四、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包括:
  重大传染病疫情、中毒事件(食物中毒及急性化学物品中毒)、污染事故、免疫接种事故及严重异常反应,以及其它重大疑难及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一)突发事件监测 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在学校建立考勤监测制度,指定专人对师生员工中的缺勤者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勤原因。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由校医进行登记汇总并进行追踪观察,分析其发展趋势,必要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2.重视信息的收集。要与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建立联系,收集本地及周围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二)突发事件报告 1.建立自下而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并确保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期间,学校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并开通疫情监控联系电话。
  2.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在传染病
  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各部门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出现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医院感染爆发及其他突发卫生事件时,卫生室及学校有关部门应立即向本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2 小时之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3.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4.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任何部门和个人有权向学校报告突发事件隐患,有权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有关部门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定的职责的情况。
  五、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将突发事件的等级分为一般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和特大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级次分类,结合学校的特点,在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
  (一)传染病 1.一般突发事件 ①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疫情通报。
  ②幼儿园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落实各项防治措
  施。
  ③幼儿园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可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但对集体活动要进行控制。
  ④传染病流行时要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食堂及饮用水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
  ⑤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
  2.重大突发事件 ①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园内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②对全体师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③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学校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
  ④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⑤学校根据情况,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3.特大突发事件 ①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②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员的流动情况,教职工外出必须向
  所在部门请假。外出学生和去疫区的人员返校后,必须进行医学观察。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发现异常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学观察,暂停止学或上班。
  ③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动。幼儿园不得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幼儿园不安排教师外出参加教研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应暂缓进行。
  ④对教室、食堂、厕所等场地使用期间每日进行消毒,通风换气。
  (二)预防接种严重反应或事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事件。
  1.迅速报告卫生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请求派遣专业人员进园,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事件原因。
  2.及时将受害师生送医院接受救治。
  3.尽快采取各项措施,消除危害,制止事态的发展。
  4.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缺,杜绝隐患。必要时对事故和损害的责任人追究责任。

第二篇: 幼儿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地应对幼儿园内可能发生的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疾病在幼儿园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教育局文件要求,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预防与控制疾病为中心,加强领导与组织,建立传染性疾病防控机制,保证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组织分工

  我园成立由园长任组长的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日常工作要求

  (1)严格执行幼儿园规定的'《幼儿园卫生消毒制度》,保健室工作要认真执行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原则,把好入园关和晨检关。

  (2)注重日常教学中的保育保健,利用游戏和各种活动教给幼儿一些安全卫生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做好个人卫生。

  (3)保育员要把好消毒关,严格按照物品消毒常规定期定时进行消毒玩具,充分利用物理消毒(日晒)控制疾病发生率。做好环境卫生消毒工作。

  (4)认真填写幼儿园发放的各类观察记录表。

  四、报告程序

  (1)保育老师、班主任发现症状后,立即通知保健医生、园领导,并做好传染源和病人的消毒隔离工作,突发事件指挥领导小组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统一指挥;

  (2)由园领导向教育局领导汇报;

  (3)根据事件需要,经局领导同意后报告地方防疫部门。

  五、处置措施

  (1)保健医生、班主任、保育员做好传染性、流行性疾病的预防和公共卫生工作,宣传防治知识,防范病情蔓延事件的发生。严禁幼儿带病返园和未痊愈返园。

  (2)幼儿或教职工在园出现特殊传染病或疑似病例,班级三位教师和保健医生要立即汇报情况,突发事件指挥领导小组领导应立即亲临现场指挥,在第一时间内选用幼儿园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送定点医院诊治。

  (3)幼儿出现一般传染病症状的,班主任要立即通知其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家长不能到校的,由班主任教师或保育老师送去医院。

  (4)出现手足口病病例的班级每天上午和下午点心后检查幼儿的手心;一旦发现异常立刻送医务室复查并通知家长马上隔离。

  (5)发生严重传染病时,要马上对病人进行隔离,突发事件指挥领导小组要派专人看护,等待疾病防控中心人员,治安组长要封闭和消毒传染区。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6)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人前往探望。坚决杜绝传染病幼儿带病来校,必须由医院出具诊断证明已康复并不再存在传染危害后方准来园上课。

  (7)总协调接待家属和社会人员,要求在事实没有查清楚前,不做任何解释和承诺,做好安抚工作。

第三篇: 幼儿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一、 总则
  为确保校园各类突发事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得到处理,保障我园全体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教育部《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江苏省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以及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和学校制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二、 指挥机构及职责
  1、组织机构
  组 长:陈小花
  副 组长:陈美玲 组 员:幼儿园所有老师及保育员,保健医生,司机。
  2、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师生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原则和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
  (2)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原则。
  (3)冷静、沉着,积极主动和及时、合法、公正处理的原则。
  3、组织管理
  幼儿园成立由园长负责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幼儿园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幼儿园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大家的科学防病能力。
  4、建立孩子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晨检制度,及时掌握幼儿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孩子,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开展幼儿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幼儿园活动室、专用教室、食堂、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整洁卫生。
  三、突发事件预防: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幼儿园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幼儿园应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增加幼儿园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幼儿园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3、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幼儿园卫生规范化管理。
  (1)加强幼儿园生活饮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
  (2)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3)认真开展消毒卫生工作,重点搞好食堂、活动室、午睡室及幼儿园用品的各项消毒工作,做好环境卫生工作,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4、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落实好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孩子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通过橱窗、宣传栏、发放资料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全体教职工和小朋友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
  (3)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的专题教育,教育孩子不买街头无照、无证商贩出售的各类食品。
  (4)督促和组织教职工和孩子们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合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
  四、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
  (一)突发事件监测
  1、建立考勤监测制度,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由保健老师进行登记汇总并进行追踪观察,分析其发展趋势,必要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2、重视信息的收集。要与教育局、保健所建立联系,收集本地及周围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二)突发事件报告
  1、建立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及时发现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期间,幼儿园实行24小时值班制。
  2、严格执行幼儿园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畅通。
  五、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将突发事件的等级分为一般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和特大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级次分类,结合幼儿园的特点,在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

推荐阅读:

乡镇党委书记政治素质自查自评报告范文(精选11篇)

遵守组织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范文(通用3篇)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剖析材料范文(精选18篇)

对照革命先辈方面存在的问题范文(通用17篇)

党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范文(通用12篇)

党风廉政谈心谈话范文(精选19篇)

标签: 幼儿园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