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ldquo四个历史&rdquo学习和教育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脉络和逻辑。同时,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广大党员在实践中保持本心,肩负使命的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四史”学习教育宣讲稿的文章11篇 ,欢迎品鉴!
【篇1】“四史”学习教育宣讲稿
***总书记指出,惟独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干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干更加坚定。“四史”是一以贯之的党的思想史实践史,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一以贯之始终不变的。“四史”内容虽各有侧重,但整体讲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
战疫以来取得的各项成果,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也离不开一线所有同志的努力。党员同志全面参与疫情防控斗争,以实际行动守初心,担使命,为战疫斗争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我们深切感受到,科学思想的指引,是重中之重的任务。
思想引领要明确的是,温故而知新,吸取历史经验,才干把握历史大势,才干在历史学习中总结经验熟悉规律,不断前进。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
伟大的历史无不沉淀为精神,精神又无不是历史的,即便历史事件会定格在过去,历史精神却是“永恒的”,值得我们传承并发扬光大,使之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年初的这场疫情,让所有人猝不及防。
仅仅三个月的时间,疫情从呈现到爆发到蔓延,面临着这场大考,不同国家交出了一份截然不同的答卷。各地采取“一级响应”后,如何能保证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答案是,在最危难的时刻,共产党员先上。在未知的风险之前,他们英勇无畏,这便是(初心优秀优秀优秀优秀范文)对初心和使命最好的践行。不管是医护人员,科研人员,教职人员,还是基层各个岗位上坚守的人,每个人都是英雄,这才是真正的“群体免疫”,一线的一般平庸人,为我们筑牢了这一道坚不可摧的保护屏。
这次疫情,是对我党执政能力的检验,也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检验。成千上万个最美逆行者,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为大家,这种壮举深深感染了我,强化了我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惟独人人奋勇争先,将初心和使命牢记心头,并用实际行动去落实,才干传承历史,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实现新变革。“四史”主题教育党课宣讲稿“四史”学习教育宣讲稿
通过这次的四史学习,使我熟悉到了我们在关注着国家实事的情况下也不可以忘记历史;四史的学习可以提高我们的党性修养,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同时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创新性,最终提高自我能力。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不仅照亮了现实,也照亮了未来。通过对党史的学习,我们才干更好的了解过去,才干看清前进的方向。党的历史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自诞生90年来,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英勇奋斗和奉献精神,书写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探究史,自身建设史。这部历史,无论从什么样的高度解读,对于党和国家,对于人民大众对中华民族对于人类文明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它是中华文明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历史,它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动力,是建设学习型的党组织,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动教材。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但是,“四史”在时间上跨越500多年,在内容上任何“一史”都是大部头大容量。因此,有效推进“四史”学习教育,不能简单地断代,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花真功夫下大力气,抓住重点区分层次,要从依次递进的历史知识历史经验历史精神历史方法四个方面,在认知情感意志行动四个层面着力。要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的四史教育,爱国情怀,从根本出发,不忘初心,培养新时代有理想有担当爱国青年。
【篇2】“四史”学习教育宣讲稿
中国共产党立即迎来百年华诞,在近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创新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为什么说已有百年历史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年轻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中经历了哪些危局困境并成功应对?百年大党为什么能带领人民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百年大党的历史和时代使命是什么?
为什么说已有百年历史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年轻的政党?原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在[为什么说百年大党依然年轻]一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百年大党,之所以依然年轻,是由这个党的性质思想路线组织原则以及干部制度决定的。党的性质及其内在具有的这种动态永不止步的先进性,是党历经百年风云依然年轻的秘诀。党始终不渝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可以使党永恒保持思想上的年轻。党坚持不懈实行民主集中制,也使党能够保持组织上的年轻。党十分重视选拔和培养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这也是我们党能够保持年轻的重要条件。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中经历了哪些危局困境并成功应对?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在[百年大党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应对化解危局困境的历史启发]一文中指出,近百年来,党面临众多危局困境,经受了无数风险考验。从来源上看,既有党内国内的内生型风险,也有党外国外的外生型风险,今天更有多种风险叠加的综合型风险。从类型来看,既有疫情地震海啸风暴等自然灾害引发的风险,也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运行引发的风险。从原因来看,重大风险考验的产生,既有不可否认的自然因素,同样也有不容否认的人为因素。从后果来看,来源不同的风险考验会造成不同的影响。纵观近百年来的危局困境,无论形势多么危急风险如何重大考验怎样严重,我们党始终能够成功应对。这其中蕴含着党应对化解危局困境的“秘诀”。坚持领导核心的统领作用,是应对化解危局困境的根本保证;坚持科学把握时势,是应对化解危局困境的熟悉前提;坚持先进理论指导,是应对化解危局困境的思想基础;坚持加强党的建设,是应对化解危局困境的内在要求;坚持依靠人民群众,是应对化解危局困境的力量源泉。
百年大党依然保持年轻的密码是什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钻研院副院长辛向阳在[百年大党依然年轻的密码]一文中认为,虽经近百年,我们党依然充满年轻的气息,依然像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守正创新,始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保持理论上的时代青春活力;二是扎根人民,始终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最强盛的力量;三是自我革命,不断清除自身的病症,锻造风华永茂的品行;四是制度立根,与时俱进地完善制度体系,使党的生命力和活力始终有科学的制度作支撑;五是赢得青年,注重接班人的培养,用日益完善的接班人制度来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
百年大党为什么能带领人民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副主任李庆刚在[百年大党为什么能]一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立即成为一个百年大党,党的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立即圆满收官。短短不到百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带领人民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答案可归结为4个方面:科学理论是精神旗帜,初心使命是价值取向,自我革命是要害核心,制度建设是根本保障。
百年大党的历史和时代使命是什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副主任祝灵君在[百年大党的历史和时代使命]一文中指出,回忆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为百年大党,源于始终如一地肩负时代使命的气质和品行。这个时代使命,写进了党的二大宣言,体现为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写进了党的十二大报告,即“加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三大任务”;写进了党的十六大报告,即“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三大历史任务;写进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篇3】“四史”学习教育宣讲稿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一门必修课。但是,这“四史”在时间上跨越500多年;在内容上任何“一史”都是大部头大容量。既然如此,有效推进“四史”学习教育,就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花真功夫下大力气,要抓住重点区分层次。这第一步就要搞清晰“学什么”。从基本要求看,“四史”学习教育要从依次递进的历史知识历史经验历史精神历史方法这四个方面展开,大体也就是在认知情感意志行动这四个层面着力。
一学好历史知识,形成历史认知
历者过也,史者事也。历史就是过去,它可能是实存的,也可能是被记载或重构的。历史至少是文字记载的历史,通常是以时间事件人物关系环境思想影响等知识要素对过去的叙说。“四史”也是如此,其学习教育最直接的就是对相关信息的了解掌握和认知。
国家都不能没有历史,民族不能没有记忆,忘记历史就是背叛自己。“四史”的学习教育,首先是要学习其中的重大历史节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环境历史思想历史影响等。比如,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就少不了莫尔的[乌托邦]巴黎公社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建立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等;党史和新中国史的学习,就少不了新文化运动1921年党的创建1935年遵义会议抗日战争胜利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建立“一五”计划等;改革开放史的学习,就少不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特区浦东开发开放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加入WTO等。
要说明的是,“四史”虽然各有其特色有其“知识”,但不能简单认为它们是孤立的割裂的。通过学习教育,既要清晰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之间的区别,更要明白它们在历史理论实践逻辑上的密切关联。这种关联可简单归纳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推动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也就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重要条件;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历史,是以社会主义为取向建立“新社会新国家”的历史;以1949年为起点的新中国史是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从一种模式走向多种形态的历史;改革开放史既是党史新中国史,也是社会主义在中国深入发展的历史,即一以贯之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的历史。这样联系起来学习,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更进一步明白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二吸取历史经验,把握历史大势
假如说“四史”的知识是“一点一点”的,那么将点串起来,由点到线,形成“一条一条”“一面一面”的,就构成“一部一部”的历史。这样的历史从来都不是直线演进的,而是螺旋上升,在人类从民族史进入到世界史的条件下,更是如此;这样的历史是人们在不断熟悉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蜿蜒前进的历史。在这个意义上,“四史”学习教育中,比知识重要的,是基于知识学习,更清晰地洞察历史发展中的合价值性与合规律性,更好把握历史进步规律与发展趋势。这当然是“高标准”,那“低要求”就是吸取历史教训,在前进的道路上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至少是历史上发生过的悲剧不要再折腾再上演。
“四史”中蕴含了很多规律经验,当然也有不少教训。比如,马克思主义基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明,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也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苏联建立建设社会主义取得了重大进步,并在与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的对照中彰显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优越性,但是不能随着时代与环境变化而进行适应性改革,导致体制僵化而又无力自我革新,尤其是无产阶级政党背离了人民立场,结局是政权丧失国家解体的悲剧。这被认为是20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现代国家建设史上的重大事件。
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也犯过错误,在探究中也有过失误,但善于在历史学习中总结经验熟悉规律,不断前进。这表此刻很多方面,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结合起来,适应时代变迁与社会变革,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深化熟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现代国家管理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的领导和执政规律。这正是党领导人民创新“两大奇迹”,并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的要害。这样的学习教育,也就是以史明志以史为师以史为鉴,是学习历史大道把握历史大势,是基于历史经验理性和规律把握现实,有助于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自觉性。
三传承历史精神,坚守历史使命
虽然共产党人是唯物主义者,但党历来高度重视精神力量与精神建党。历史无不沉淀为精神,精神又无不是历史的。党的精神建设与党共同发展,融汇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贯穿于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并成为一种独特政治优势。如革命战争年代锻造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的抗美援朝精神大庆(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改革开放时代孕育的小岗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些精神,一道构成共产党的国家的精神谱系,要传承好发扬好。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毛泽东阐释物质与精神辩证关系指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精神力量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能够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邓小平说:“要懂得些 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假如说历史事件是过去的会定格的,历史经验也可能是有局限的,那么历史精神则是“永恒的”,可以传承并发扬光大的。***总书记也非常重视历史精神的学习传承。他强调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近期调研考察中,他又提到了“西迁精神”延安精神“右玉精神”等。可以说,真正学好历史精神,用历史精神感召人陶冶人教育人,激发党员领导干部的历史担当情怀责任信念,让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恒奋斗,这正是“四史”学习教育的精髓所在。
四梳理历史观念,用好历史方法
比较而言,树立正确历史观学好历史方法论,是“四史”的知识学习经验和规律学习精神学习的实际运用与行动,也是学习教育的最高要求。在学习教育中要逐步形成深化巩固这样的历史观:首先,历史是持续的,不是简单的“断代”史。因此,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要结合起来,并与上海地方史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等“身边”的历史贯穿起来。通过学习教育,树立“大历史观”,要更深刻熟悉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等被历史证明的事实被事实证明的历史,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等新观点新论断。其次,历史是整体的多彩的,不可能完美无缺没有瑕疵,不能用现实切割历史,也不能用历史否认现实。“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通过学习教育,要反对任何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反对丑化党和国家形象,或诋毁诬蔑党和国家领导人英雄模范,或歪曲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人民军队历史的言行。再次,历史是合力形成的“多线的”。通过学习教育,要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历史问题,即使是历史失误挫折,也要在历史的环境下方位上,正确看待认真分析,尤其是对所谓的“历史终结论”等,要有清醒熟悉,做到政治清醒道路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邪路。最后,历史是通的,世界是“平的”。虽然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具有历史必定性,但这并非是当下现实性。虽然目前世界呈现了一些“逆全球化”思潮与行动,但在 世界历史条件下,全球化不可逆转,自我封闭必定落后。特殊是,在“一球两制”长期共存的环境下,要树立“长线历史观”,既反对“崇资病”,也反对“恐资病”,正确熟悉并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产党与其他国家的政党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要交流沟通取长补短,推动文明对话互鉴,充分汲取和借鉴人类文明创新的一切成果。假如通过“四史”学习教育,党员领导干部能够确立巩固并用好这些历史观,那就是最好的成果。
“四史”学习教育,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为完成任务而学习,而要在坚持正确历史观的基础上,学会历史思维培养历史视野增强历史担当。在学习教育中,要历史结合现实学理论联系实际学,党员领导干部要把自己摆进去工作摆进去责任摆进去,能够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新环境,在上海落实“三大任务”持续打响“四大品牌”加快“五个中心”建设等实际工作中,运用历史方法历史智慧历史经验,破解发展难点民生痛点管理堵点,真正把经济社会发展得更好人民城市管理得更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这是“四史”学习教育的最“硬核”的要求,也是其落脚点。
【篇4】“四史”学习教育宣讲稿
xxxxx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同新时代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丰富实践联系起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苦功夫。”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到学习“四史”,这是党中央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继续发扬重视学习、善于进步的优良传统,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将历史经验、现实发展与未来战略相结合,而提出的重要政治任务。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xxxxx高度重视历史,在不同场合多次阐述学习“四史”的重要性与方法论,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学习“四史”必先深刻理解认识“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20_年X月X日,在中共XX市委“四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市委书记XX指出:“要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回首过往,不忘初心,是为了走得更为坚定、走得更为长远。因此,学习“四史”,以史为鉴,服务现实,意义重大!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XX周年,为迎接党的百年华诞,贯彻落实好“四史”的学习教育,更具有历史与现实重要意义。
一、学习“四史”是研判世情、国情、党情,科学把握党和国家所处历史方位的前提与基础
科学把握党和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与时俱进,避免走入误区的保证。通过学习“四史”,研判世情、国情、党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同时也是科学把握党和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的基本依据。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球化进程在曲折中不断推进,全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遭受重大挑战,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重塑世界,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大流行趋势明显。“危机”之中,有危有机,如何利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未雨绸缪,趋利避害,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重要命题。xxx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握国际形势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其中树立正确历史观,就是要求在认识国际形势的同时,还要思考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擅长总结历史经验,从“四史”中准确地研判世情、国情、党情,从而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开展准确指南。
1.1949年3月,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总结回顾了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的历史,认为由于敌强我弱,党的工作重心一直在乡村,且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行之有效的。而经过三大战役,敌我力量发生了转变。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解放全中国、建立新中国的问题,党的工作重心也应转变。因此党中央决定之后党的工作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2.1956年9月党的八大报告指出,针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为解决矛盾,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大会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战略决策对改革开放,乃至现今都有重要借鉴意义。
3.党的十八大以来,xxxxx多次强调要重视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他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出发,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论从史出”,这是党中央再次顺应历史潮流,主动求变,而做出的新时代重要研判。
总之,学习“四史”是研判世情、国情、党情的前提与基础,同时也便于每一个党员深入理解和自觉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学习“四史”是解读世界、读懂中国的依据和方法。
二、学习“四史”是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理清历史脉络的必然要求
历史虚无主义是意识形态领域一种错误思潮,它的本质在于通过“否定人民革命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道路和人民民主专政,试图以乱史而达到社会主义改旗易帜之目的”。就其表现而言,主要有:否定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巨大成就;攻击和丑化党和国家领导人;颠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打着学术的旗号,以片面或虚假的资料,来达到抹黑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的;新时代以来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兴传媒等极尽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小则侵蚀共产党员和群众的思想,大则威胁“两个维护”。与此同时,一些“低级红”“高级黑”言论更具伪装和欺骗性。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涌动。xxxxx曾说过,“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侵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势在必行。20_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以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行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防止和纠正一切偏离‘两个维护’的错误言行,不得搞任何形式的‘低级红’、‘高级黑’,决不允许对党中央阳奉阴违做两面人、搞两面派、搞‘伪忠诚’”。做到“两个维护”,必须以“四史”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将发人警醒的历史案例与先进典型示范教育结合起来,为党员干部提供明辨是非和养正气、祛邪气的良药。
以对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为例,xxxxx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时指出: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并提出了科学评判历史人物的“六个不能”: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xxxxx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贡献,并认为其“晚年的错误有主观因素和个人责任,还在于复杂的国内国际的社会历史原因,应该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和分析”。评价重要历史人物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任何简单或者以偏概全的评价都是对历史的亵渎。
意识形态领域是一个无硝烟的战场,学习“四史”就是批判虚无、澄清谬误的利器。通过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的学习教育;对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的学习教育;对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的学习教育,理清历史发展脉络,培养和锻炼党员和群众正确的历史观。在配合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压缩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生存空间。
三、学习“四史”是汲取经验智慧,提高治国理政能力水平的迫切需要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个成熟的政党必将是一个善于学习、不断进步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来,正是在不断的学习和革新中壮大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有着学习历史的优良传统。
早在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史重大历史问题首次作出了系统总结。这是全党首次系统地学习了党史。这次学习的效果明显,提高了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全党达到空前的团结统一,为党的七大顺利召开、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新中国成立三十二年来的成功和失败、正确和错误进行反复比较,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决议》加强了全党的团结,为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凝聚了民心,增强了动力。
20_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成为本次会议的鲜明主题。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积贫积弱到屹立于世界强林之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伟大成果。这不仅坚持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同时也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的生命力。在今后的发展中,更要有完善的党内集中教育制度,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制度化、长效化。
在党的近百年创业史中,有过挫折,有过苦难,但是党强大的自我纠错能力和自我革新能力保证了大方向的正确性,在此过程中总结了一系列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正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智慧源泉。
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得民心者得天下,为保证人民健康,我党始终把防疫工作看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曾亲自调查研究血吸虫病,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力量,赢得了抗血吸虫病战役的胜利。历史的进程总是惊人的相似。20_年末新型冠状病毒在华夏大地肆虐,党中央高度重视,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不惜牺牲经济增长,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控制了疫情,赢来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重大阶段性胜利,也推动了我国公共医疗卫生防疫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权放在首位,这是我们党一贯的、鲜明的特征。
四、学习“四史”是坚定理想信念,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
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的灵魂,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于以党内自我教育,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凝聚起党员群众的精气神。理想信念在于对未来美好事物的坚定追求,也在于回首过往,这就是学习“四史”的意义所在。xxxxx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及,“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正所谓:“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支撑他们前仆后继、勇敢牺牲的是理想信念,是初心与使命。对理想信念的坚守与追求,是我们党从最初的几十名党员成长为拥有9000万党员大党的关键,也是我们走好新时代新长征路、为中华民族书写千秋伟业的关键。
xxxxx指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在“糖衣炮弹”面前,一些党员干部忘却了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失去了党性,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为人民为金银,患上了“软骨病”。因此必须常态化用科学的理论为共产党人“补钙”,用“四史”为共产党人强骨,避免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形式化、口号化。
20_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中就曾提出:把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党的历史作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要求。学习“四史”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广大党员不断提升自我、净化自我的方法。为在“四史”的学习中,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广大党员应真正做到“四坚”,即:
1.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弄清楚了我们从哪里来、怎么走来、又往哪里去,我们会发现党的制胜法宝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守初心,是每一位党员的责任与义务。
2.坚持斗争精神,敢于担当作为。改革开放已经到了深水区,留下来的问题都是“硬骨头”,共产党员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敢于担当作为。
3.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历史与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广大人民群众拥护支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行得通的,这是我们的自信与底气所在。而坚决维护xxxxx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4.坚决自我革命,以主题教育为契机,鼓起“改革再出发”的决心和勇气,将工作实际与理论学习结合起来,以刮骨疗伤的勇气推进自我革命。从而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满足工作任务的需要。伟大的事业需要坚强的党的领导,而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不断学习党在伟大实践中的经验,在历史中检视自己,才能守初心、担使命,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党的青春活力。
五、学习“四史”是发掘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推动思政课创新,掌握学习研究的叙事权、话语权的应有之义
党史的主题色是红色。学习“四史”就是为了发掘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xxxxx近年来多次讲到,“XX是党的诞生地”,也是红色文化的发源地,党的一大、二大、四大皆在XX召开,党中央长期驻扎、活动于此。XX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时期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此过程中留下了诸多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无不蕴藏着伟大的爱国精神与革命精神。
据统计,XX市共有革命旧址遗址共计XXX处,现存XXX处,其中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X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XX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作为XX而言,守护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与初心之地,保存和利用好XX的红色资源,讲好XX的红色故事,为XX新时代的改革开放增加动力,是重要的命题;作为每一位党员和群众来说,保护好这些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是时代的召唤,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发掘好红色文化资源,更应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是学校和社会探索创新学习形式的重要资源。面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学生开展现场教学、情景教学、网络教学,在历史的现场,讲述“四史”,更能入眼、入心、入脑。
就学习而言,“四史”进入学校思政课堂是深入贯彻学习“四史”的重要一环。作为思政课教师,应理直气壮地向学生们宣讲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领导中国人民为了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革命史、建设史、改革史。在思政课堂中,注意讲好红色故事、中国故事,以生动的案例打动人,以多彩的形式亲近人,以深刻的教训教育人,以巨大的成就鼓舞人,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发挥党史育人的重要作用,使青少年学子在心悦诚服的基础上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真正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为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奠定基础。在“四史”入思政课堂中,需适应各阶段学生发展特点,不断丰富、更新教学内容,增添新时代的新元素,探索信息时代学生人才培养新模式。
长期以来,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国往往在西方发达国家后面亦步亦趋。面对国内外新形势、新挑战,中国和平崛起之路不仅需要强劲的经济与科技实力,还应在国际哲学社会科学中提升话语权,拥有与之匹配的哲学社会科学实力。近年来随着国家与社会的重视,以及一大批关于党史新资料的披露,党史研究逐渐成为学术领域的“显学”。学习“四史”更应该研究好“四史”,不断为“四史”的学习教育提供新材料、新成果、新论据。“四史”不一定由中国人来学习研究,但我们必须牢牢掌握“四史”学习研究的叙事权、话语权。这是关系到宣传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讲好中国故事,创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为国家贡献智慧的大事。
深刻理解认识“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是学习“四史”的首要环节,是学懂弄通做实的第一步。我们学习“四史”,既要学习历史知识、历史理论,更要学好、用好历史思维与历史方法。这也正是学习“四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歌功颂德,也不是为了逃避今日的困难与问题,而是为了更好地书写历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我们都是同行者。
【篇5】“四史”学习教育宣讲稿
***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同新时代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丰富实践联系起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苦功夫。”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到学习“四史”,这是党中央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继续发扬重视学习、善于进步的优良传统,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将历史经验、现实发展与未来战略相结合,而提出的重要政治任务。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高度重视历史,在不同场合多次阐述学习“四史”的重要性与方法论,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学习“四史”必先深刻理解认识“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20_年X月X日,在XX市委“四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市委书记指出:“要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回首过往,不忘初心,是为了走得更为坚定、走得更为长远。因此,学习“四史”,以史为鉴,服务现实,意义重大!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__周年,为迎接党的百年华诞,贯彻落实好“四史”的学习教育,更具有历史与现实重要意义。
一、学习“四史”是研判世情、国情、党情,科学把握党和国家所处历史方位的前提与基础
科学把握党和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与时俱进,避免走入误区的保证。通过学习“四史”,研判世情、国情、党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同时也是科学把握党和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的基本依据。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球化进程在曲折中不断推进,全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遭受重大挑战,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重塑世界,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大流行趋势明显。“危机”之中,有危有机,如何利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未雨绸缪,趋利避害,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重要命题。***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握国际形势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其中树立正确历史观,就是要求在认识国际形势的同时,还要思考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擅长总结历史经验,从“四史”中准确地研判世情、国情、党情,从而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开展准确指南。
1.1949年3月,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总结回顾了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的历史,认为由于敌强我弱,党的工作重心一直在乡村,且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行之有效的。而经过三大战役,敌我力量发生了转变。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解放全中国、建立新中国的问题,党的工作重心也应转变。因此党中央决定之后党的工作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2.1956年9月党的八大报告指出,针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为解决矛盾,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大会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战略决策对改革开放,乃至现今都有重要借鉴意义。
3.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要重视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他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出发,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论从史出”,这是党中央再次顺应历史潮流,主动求变,而做出的新时代重要研判。
总之,学习“四史”是研判世情、国情、党情的前提与基础,同时也便于每一个党员深入理解和自觉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学习“四史”是解读世界、读懂中国的依据和方法。
二、学习“四史”是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理清历史脉络的必然要求
历史虚无主义是意识形态领域一种错误思潮,它的本质在于通过“否定人民革命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道路和人民民主专政,试图以乱史而达到社会主义改旗易帜之目的”。就其表现而言,主要有:否定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巨大成就;攻击和丑化党和国家领导人;颠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打着学术的旗号,以片面或虚假的资料,来达到抹黑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的;新时代以来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兴传媒等极尽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小则侵蚀共产党员和群众的思想,大则威胁“两个维护”。与此同时,一些“低级红”“高级黑”言论更具伪装和欺骗性。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涌动。***曾说过,“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侵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势在必行。20_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以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行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防止和纠正一切偏离‘两个维护’的错误言行,不得搞任何形式的‘低级红’、‘高级黑’,决不允许对党中央阳奉阴违做两面人、搞两面派、搞‘伪忠诚’”。做到“两个维护”,必须以“四史”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将发人警醒的历史案例与先进典型示范教育结合起来,为党员干部提供明辨是非和养正气、祛邪气的良药。
以对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为例,***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时指出: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并提出了科学评判历史人物的“六个不能”: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贡献,并认为其“晚年的错误有主观因素和个人责任,还在于复杂的国内国际的社会历史原因,应该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和分析”。评价重要历史人物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任何简单或者以偏概全的评价都是对历史的亵渎。
意识形态领域是一个无硝烟的战场,学习“四史”就是批判虚无、澄清谬误的利器。通过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的学习教育;对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的学习教育;对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的学习教育,理清历史发展脉络,培养和锻炼党员和群众正确的历史观。在配合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压缩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生存空间。
三、学习“四史”是汲取经验智慧,提高治国理政能力水平的迫切需要“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个成熟的政党必将是一个善于学习、不断进步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来,正是在不断的学习和革新中壮大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有着学习历史的优良传统。
早在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史重大历史问题首次作出了系统总结。这是全党首次系统地学习了党史。这次学习的效果明显,提高了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全党达到空前的团结统一,为党的七大顺利召开、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新中国成立三十二年来的成功和失败、正确和错误进行反复比较,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决议》加强了全党的团结,为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凝聚了民心,增强了动力。
20_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成为本次会议的鲜明主题。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积贫积弱到屹立于世界强林之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伟大成果。这不仅坚持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同时也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的生命力。在今后的发展中,更要有完善的党内集中教育制度,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制度化、长效化。
在党的近百年创业史中,有过挫折,有过苦难,但是党强大的自我纠错能力和自我革新能力保证了大方向的正确性,在此过程中总结了一系列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正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智慧源泉。
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得民心者得天下,为保证人民健康,我党始终把防疫工作看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曾亲自调查研究血吸虫病,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力量,赢得了抗血吸虫病战役的胜利。历史的进程总是惊人的相似。20_年末新型冠状病毒在华夏大地肆虐,党中央高度重视,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不惜牺牲经济增长,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控制了疫情,赢来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重大阶段性胜利,也推动了我国公共医疗卫生防疫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权放在首位,这是我们党一贯的、鲜明的特征。
四、学习“四史”是坚定理想信念,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
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的灵魂,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于以党内自我教育,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凝聚起党员群众的精气神。理想信念在于对未来美好事物的坚定追求,也在于回首过往,这就是学习“四史”的意义所在。***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及,“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正所谓:“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支撑他们前仆后继、勇敢牺牲的是理想信念,是初心与使命。对理想信念的坚守与追求,是我们党从最初的几十名党员成长为拥有9000万党员大党的关键,也是我们走好新时代新长征路、为中华民族书写千秋伟业的关键。
***指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在“糖衣炮弹”面前,一些党员干部忘却了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失去了党性,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为人民为金银,患上了“软骨病”。因此必须常态化用科学的理论为共产党人“补钙”,用“四史”为共产党人强骨,避免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形式化、口号化。
20_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中就曾提出:把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党的历史作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要求。学习“四史”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广大党员不断提升自我、净化自我的方法。为在“四史”的学习中,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广大党员应真正做到“四坚”,即:
1.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弄清楚了我们从哪里来、怎么走来、又往哪里去,我们会发现党的制胜法宝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守初心,是每一位党员的责任与义务。
2.坚持斗争精神,敢于担当作为。改革开放已经到了深水区,留下来的问题都是“硬骨头”,共产党员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敢于担当作为。
3.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历史与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广大人民群众拥护支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行得通的,这是我们的自信与底气所在。而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4.坚决自我革命,以主题教育为契机,鼓起“改革再出发”的决心和勇气,将工作实际与理论学习结合起来,以刮骨疗伤的勇气推进自我革命。从而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满足工作任务的需要。伟大的事业需要坚强的党的领导,而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不断学习党在伟大实践中的经验,在历史中检视自己,才能守初心、担使命,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党的青春活力。
五、学习“四史”是发掘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推动思政课创新,掌握学习研究的叙事权、话语权的应有之义
党史的主题色是红色。学习“四史”就是为了发掘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近年来多次讲到,“XX是党的诞生地”,也是红色文化的发源地,党的一大、二大、四大皆在XX召开,党中央长期驻扎、活动于此。XX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时期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此过程中留下了诸多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无不蕴藏着伟大的爱国精神与革命精神。
据统计,XX市共有革命旧址遗址共计XXX处,现存XXX处,其中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X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XX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作为XX而言,守护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与初心之地,保存和利用好XX的红色资源,讲好XX的红色故事,为***新时代的改革开放增加动力,是重要的命题;作为每一位党员和群众来说,保护好这些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是时代的召唤,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发掘好红色文化资源,更应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是学校和社会探索创新学习形式的重要资源。面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学生开展现场教学、情景教学、网络教学,在历史的现场,讲述“四史”,更能入眼、入心、入脑。
就学习而言,“四史”进入学校思政课堂是深入贯彻学习“四史”的重要一环。作为思政课教师,应理直气壮地向学生们宣讲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领导中国人民为了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革命史、建设史、改革史。在思政课堂中,注意讲好红色故事、中国故事,以生动的案例打动人,以多彩的形式亲近人,以深刻的教训教育人,以巨大的成就鼓舞人,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发挥党史育人的重要作用,使青少年学子在心悦诚服的基础上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真正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为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奠定基础。在“四史”入思政课堂中,需适应各阶段学生发展特点,不断丰富、更新教学内容,增添新时代的新元素,探索信息时代学生人才培养新模式。
长期以来,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国往往在西方发达国家后面亦步亦趋。面对国内外新形势、新挑战,中国和平崛起之路不仅需要强劲的经济与科技实力,还应在国际哲学社会科学中提升话语权,拥有与之匹配的哲学社会科学实力。近年来随着国家与社会的重视,以及一大批关于党史新资料的披露,党史研究逐渐成为学术领域的“显学”。学习“四史”更应该研究好“四史”,不断为“四史”的学习教育提供新材料、新成果、新论据。“四史”不一定由中国人来学习研究,但我们必须牢牢掌握“四史”学习研究的叙事权、话语权。这是关系到宣传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讲好中国故事,创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为国家贡献智慧的大事。
深刻理解认识“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是学习“四史”的首要环节,是学懂弄通做实的第一步。我们学习“四史”,既要学习历史知识、历史理论,更要学好、用好历史思维与历史方法。这也正是学习“四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歌功颂德,也不是为了逃避今日的困难与问题,而是为了更好地书写历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我们都是同行者。
【篇6】“四史”学习教育宣讲稿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学习历史,善于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治国理政。党史、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探索史、奋斗史、创业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而党史、新中国史是这一教科书中最重要的内容。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能让党员、干部从党发展壮大的历史、新中国砥砺奋进的历史中汲取养分和智慧。
通过学习党史和新中国史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要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必须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通过学习党史和新中国史深刻把握党的建设的经验和规律。只有深入了解我们党_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才能弄清楚党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弄清楚艰苦卓绝是什么、是怎么来的,深刻把握党的建设的经验和规律,做到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通过学习党史和新中国史增强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学习党史、新中国史,追寻党的历史上一代代革命先辈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勇气、决心和意志,感悟他们的崇高精神境界和优良作风,就能不断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建设时期亦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我党始终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幸福生活而不懈奋斗,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
学习“四史”,能更深入的了解革命先烈当年伟大的理想信念、体会革命先烈用意志和鲜血铸就的革命精神,通过革命传统教育,能让年轻一代人民公仆对自己的肩负的使命有更直观的认识,继而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更好地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篇7】“四史”学习教育宣讲稿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恩格斯的经典著作。该著作从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的缘由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三个方面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奠定了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基础,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该著作为我们破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疑惑、误读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与启发作用。
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的两大理论基石
世界社会主义有着500多年的历史。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通过对唯物史观的建构与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推动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恩格斯指出:“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因而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由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马克思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提出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表现为生产方式变革基础上社会形态由低到高的依次更替: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再到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都是剩余价值生产,尽管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却严重引发了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这一发现,让社会主义就不再是被看作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而被看作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必然产物,由此决定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灭亡与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
科学社会主义两大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恩格斯指出:“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两个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源于科学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发展阶段,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和价值追求、以工人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公有制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以人民当家作主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共同富裕的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这些都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都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表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源头和根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新成果。否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坚持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就否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性也无从谈起。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实践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
思想就是力量,科学理论就是强大武器。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我们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更好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正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正成为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旗帜,这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汲取人类探索真理的丰富思想养分,对于我们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必定具有深刻的启迪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崭新探索和人类社会的崭新事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又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篇8】“四史”学习教育宣讲稿
幼时只一知半解地跟在长辈身后,听他们讲那战火和鲜血染红的革命岁月。即便自己也唱着“放牛的孩子王二小”,却并不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种危机。
当和外公一同回顾新中国成立之时的视频,对于他每每听到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而流下的热泪,那时的我只能扬起疑惑的脑袋。而他总说:“孩子,当你大了,你会懂得家与国,明白共产党和人民”。于是,我便盼望着长大,好去亲自感受那些硝烟战火中的人影。
一、岁月犹可待,经典永铭
“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岁月沧桑巨变,却抹不去幼年埋在心中的小小种子。我又开始重温时代经典,在党与国的历史中摸爬滚打,但又举步维艰。那些厮杀声和奔腾声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声声惊雷在我的耳畔炸起,阵阵的颤栗感蔓延到每一个器官,久久不能平息。泥土、血浆、炮灰混合在一起,点染在战士们的脸上,斑斑驳驳侵入他们下陷或破裂的新伤旧疤,透过泪水,我却看到他们无畏而灿烂的笑容。
那些鼓舞人心的宣誓词、冲锋曲、红色经典的词句篇章都像长满倒刺,简单的一字一句,一个音符一个韵脚,已是一生一世的描摹,扎得我泪流不止。沉重的庄严感压垮了我,以一种超乎寻常的力量让我为之倒。浙江嘉兴南湖上的红船,风雨中飘摇却又坚韧不拔地挺立,那红色点燃了中国共产党光明的前程,历经打磨而越发光亮如新,经久不衰。草地雪山,吓不住红军战士的赤胆忠心,山高水远又如何?不过是“浪”“走泥丸”,待佳节又重阳,仍可一同赏遍“战地黄花”“如血残阳”,笑谈“还看今朝风流倜傥”。字字句句,像黄河决了堤,滚滚奔涌而来,奏响了“大合唱”。经时光之洗练,吾辈青年也应当踩着前辈们的血的脚印前进,“重走长征路”,将延续下来的光,变成隽永的亮。
二、深思爱国志,吾辈当自强
可如今我们讲爱国,说为人民奉献,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将自己的格局放得很大很大,可我们却不曾深入而纯粹地去品读“四史”,不曾深思当今的繁花似锦是多少淹没在岁月中的同胞的呐喊和挣扎换来的。
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不够踏实,不够笃定,仰望星空不知脚踏实地。多少人尸位素餐,好行小慧,面对iphone12盲目跟风却将斗争得如火如荼的中美贸易抛到九霄云外。针对别国的不当行径却只能当当屏幕后吐口水的“键盘侠”,一转头却将“抖音”“快手”等小视频刷个热火朝天。吾辈青年讲“知行合一”,却将它停在一个“纸上谈兵”的空口大话上;
谈“实事求是”,却难逃夸大其词的自我屏障。好像我们只会望着“诗和远方”的美好光景,却不肯从“眼前的苟且”出发。这如何称得上少年郎的“风骨”?
三、细研品“四史”,来者犹可追
品读经典,光亮人生,“四史”究竟能教会我们什么?而我们又为什么一定要去细细研磨“四史”?
《诗经》言:“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人如此,其实一国亦如此。愈加打磨研读,革命岁月的醇香便愈加明显。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把握时代的走势,明晰历史大势,那些伟人的血与肉便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名字便不再只是一个名字,诚然,他们镀着光,镶着金边,可他们更是贴近民众的好战士!精诚的热血洒在天地间,每一个身处水深火热的劳苦人民都看得到。每一个这样的他们,都有故事。那些故事如坚硬的砾石,拒绝被打磨圆润,沉积在历史中,筑成一道大坝,教育、启迪、鼓舞着我们这些后来者。“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这些“精神食粮”凝聚着无法预知的强大力量。
四、传承中华魂,铭记历史训
中国人讲究传承。读“四史”,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从“解放战争”到“改革开放”,从“科教兴国”到港珠澳大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我们看到、品到的是只属于中国人的“一船星辉”,代代继承,口耳相传,有的简明易懂,有的稍显晦涩,有的显焕一点,而有的则暗淡一点,唯一不变的是都能让我们领略到革命精神的真谛。
【篇9】“四史”学习教育宣讲稿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学习历史、总结历史,善于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汲取治国理政方略和智慧的政党。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发展历程中,研读历史、总结历史、借鉴历史,已经成为党的一个光荣传统。
今年1月8日,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总书记关于学习“四史”的重要讲话,既是对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长效机制的新部署,也是对传承与弘扬我们党优良传统的新要求。5月9日,上海市委“四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举行会议,市委书记李强指出,要准确把握“四史”学习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讲活历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打牢党员干部的思想根基,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力量,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提供强大思想保证。
历史学习中的“四知”与“四不知”
长期以来,在中央的要求和指导下,全党范围内已形成了学习研究历史的良好氛围,尤其是学习研究党的历史成为党员干部的新时尚,广大党员干部的历史文化素养、历史思维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历史博大精深,学习永无止境。从以往的学习情况来看,对标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新要求,在历史学习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需要在深化“四史”教育过程中加以克服。
一是知当下不知过往。主要表现为对最近几年、几十年的历史比较熟悉,但是对年代稍微久远一点的历史相对陌生;
对亲身经历过的本地区历史比较熟悉,但是对没有经历过的、外地的、全国的历史相对陌生或比较模糊。例如,上海的党员干部对近30年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进程与辉煌成就感同身受,但是对近代以来党在上海的战斗情况,以及全国其他地区的发展史就不一定很清楚。这种状况与中央深化“四史”教育的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也会在实践上制约党员干部历史视野和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主要表现为只是被动地接受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缺乏对历史发展必然性和规律性的深入思考,在学习中往往表现为人云亦云或不知所云,对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不做深入的梳理和研究。例如,对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既不能走封闭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路的正确抉择理解不深不透,不善于从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70年的
实践中,以及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论证其必然性,更不善于把这个问题放在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历程的宏大背景中,去寻找其发展的历史逻辑。
三是知其一不知其二。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都是各种必然性和偶然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正如恩格斯“历史合力论”所阐述的那样,历史的最终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因此,对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结论,只有从多个视角、多个层面进行综合考察方能得出科学认识。面对浩如烟海的“四史”知识海洋,有的党员干部或因学习时间有限,或因学习方法不当,或因学习能力尚待提高,达不到全面、系统、完整的学习要求,学习中难免存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现象。
四是知其表不知其里。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总结发展规律,为现实工作服务。以党史为例,总书记曾经指出,党史研究就是一门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中国共产党的活动中揭示当代中国社会运动规律的科学。然而在学习的实践中,存在发现不了蕴含在历史表象下的深刻道理,不善于从历史的客观事实中去挖掘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达不到学习目的的现象。
问题背后的“四化”现象出现以上不足和学习短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学习的态度有问题,学习表面化。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基石。在以往学习中,态度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满足于对相关历史一般性的了解,以走马观花、心不在焉的态度对待学习,突出特点是对重要的史实或史学理论停留在泛泛而学、浅尝辄止和一知半解的层面;
二是学而不思,思而不深,不愿下苦功夫学,甚至是为了装点门面、装装样子而学,为了学而学,缺少学习的内生动力。
第二,学习的方法有问题,学习碎片化。其一是学习时间的碎片化。除了一部分从事专业研究工作的人员之外,大部分党员干部只能从工作之余、周末假日、出差途中、开会间隙中“挤”出一点学习时间,无法满足历史学习对连续性、成片化的时间要求;
其二是学习内容的碎片化。大部分党员干部因专业背景和学习条件的限制,无法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研读,学习的临时性、随意性比较突出,对相关史实的掌握没有形成相互联系、逻辑严密的知识体系,而是呈现出彼此割裂、互不联系的点块状。
第三,学习的目的有问题,表现为学习庸俗化。一是学习的途径上,有些人不是通过学术讲座或学术论坛等专业渠道获取历史知识,而是偏重网络平台、街谈巷议甚至口口相传等途径;
二是学习的载体上,忽略正规出版物和权威部门提供的历史读物,而是热衷地摊文学、追捧影视作品、偏好野史传奇等,
对历史研究的前沿信息掌握不及时,缺乏权威性。三是学习内容上,对历史的学习满足于一般性的了解,没有抓住党史、新中国史等历史的本质和发展主线。
第四,学习的方式有问题,学习形式化。深化“四史”教育,就是要通过常态化的学习研究,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达到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锤炼党性修养,增强工作本领,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目的。但是在实践中,时常发生学习场面轰轰烈烈但缺少实质性内容,表面刻苦实则心不在焉的现象,这是形式主义在历史学习中的具体反映。
克服“四化”现象应坚持做到“四学”避免“四史”学习中出现以上问题,可从做好“四学”抓起。
一是坚持全面地学。研读“四史”应坚持在大历史观的指导下,充分激活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宏阔视野,把40年的改革开放史置于新中国70年发展史的大背景中学习,把70年的
新中国史置于近百年党的奋斗历程中学习,把百年党史置于500年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学习。通过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学习活动,夯实“四史”基础知识,构建逻辑严密的“四史”知识结构,全面掌握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前世今生及其发展方向。只有坚持全面地学,才能在熟练把握历史的源、流与变的规律中,深入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
实践的逻辑进路,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由之路的必然性。
二是坚持深入地学。深化“四史”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经验智慧与精神力量,特别是在当前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四史”教育是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根基,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力量,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提供强大思想保证的重要途径。因此,“四史”学习教育不能满足于对一般史实的了解和掌握,而是要坚持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善于突破历史的表象,深入到历史事件的内核,勇于探索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深入解读重要历史人物在历史转折关头的心路历程,总结提炼中国共产党在为民族谋解放、为人民谋幸福的征程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规律。通过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深刻理解党领导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巨性和必然性,深刻理解在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史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和阶段特征,在深入学习中不断锤炼历史思辨能力。
三是坚持辩证地学。党员干部研读“四史”,既要落实在提高历史文化素养上,更要落实到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的实践上,只有如此,才能凸显建立“四史”教育长效机制的意义。因此,研读“四史”必须要贯彻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和笃行之,真正把握“四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和本质,从而达到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效果。例如,只有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唯物史观所蕴含的辩证法思想,才能科学回应如何看待我国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之间的关系问题,真正理解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绝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四是坚持反复地学。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学习中常常会出现有的知识点记不住、记不牢、记不全和记忆混淆、记忆串门,对有的历史问题理解不深刻、理解不彻底等现象。化解这些“现象”的有效方法,就是要在坚持运用唯物史观、大历史观指导“四史”学习的同时,还要综合运用人民史观等,将“四史”学习融入现实生活中,结合到实际工作中,实现“四史”学习经常化、日常化和制度化,在反复学、反复读、反复研中,丰富对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史的知识储存,深化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重大事件的认识,科学把握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深刻理解改革开放史的艰辛历程和发展趋势。
总之,只有坚持全面地学、深入地学、辩证地学、反复地学,建立健全“四史”教育长效机制,才能教育党员干部开拓 工作视野,增强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不忘初心使命,真正做到信仰如山、信念如铁、信心如磐。
【篇10】“四史”学习教育宣讲稿
同志们:
X月XX日至XX日,在中央第X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要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
“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历史的研究学习,强调,“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同新时代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丰富实践联系起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苦功夫,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深化认识中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今天,我们主要从,为什么学习“四史”,“四史”的价值和学习“四史”的目标三个方面,与同志们作以交流。
一、为什么要学习“四史”?
说到为什么学习习“四史”,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什么是“四史”。刚才说到了,“四史”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包括中国共产党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并逐渐发展壮大,期间都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留下了一些什么样的经验教训,在新时代又面临什么样的新任务等。20_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新中国的历史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怎么创立、建设、发展的,等等。20_年,我们隆重纪念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实际上也是新中国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以改革开放为主要特征,以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到现在是40多年的时间。社会主义的发展史是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社会主义500年。
其中前面三部历史是和中国直接相关的,最后一部,虽然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有所区别,表达的内容有所侧重,但也是相互联系的。整体讲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史”的主线。
***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并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
(一)党史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走向成熟的实践史。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政党,在百年实践中不断总结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统筹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成长为世界上为数不多、具有强大政治领导能力的成熟政党。中国共产党也遭遇过历史挫折,但都能正视和解决实际问题,使自己变得更加正确、更加强大,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之无愧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实施改革开放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十六大以后,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二)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建设新中国的实践史。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己任,带领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逐步建立并巩固了新中国的国体、政体、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推动制订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引领新中国走上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正确道路。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制定了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推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正确判断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使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三)改革开放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实践史。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启的一次伟大革命,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对历史发展趋势的科学洞察,党中央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抓住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关键,带领人民攻坚克难,以经济体系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快速提升了国家综合实力,有效抵御了“苏东剧变”对我国的负面冲击,不断推进我国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使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中国共产党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重点加强了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深化了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了司法体制综合改革,深化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化了国防和军队改革,建立了国家监察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趋成熟定型,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挥了重大作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