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工作计划1
1.信用修复。建立有利于失信主体自我纠错的信用修复机制,制定完善相关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明确各类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期限,到期后移出联合惩戒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在规定期限内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的,可向处理其失信行为的行政机关提出信用修复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行政机关收到申请后开展核查并提出处理意见,已整改到位、符合相关要求的,可允许信用修复,同时对外公示。信用修复结果发布生效后,不再对该主体采取惩戒措施。
牵头单位:专项小组牵头部门
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2.异议处理。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异议、投诉制度。惩戒对象对失信行为联合惩戒认定有异议的,应当先向做出惩戒认定的部门提出书面异议,按照“谁决定、谁负责”的原则,相关认定部门应当自收到异议处理申请之日起,在规定时间内予以回复并说明理由。若惩戒对象认为异议处理回复不充分、依据不客观、认定事实有误的,可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提出投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应当召集相关部门,必要时可邀请专家共同对投诉事项进行研究处理。异议投诉处理阶段联合惩戒措施暂停执行,异议投诉被驳回的,其联合惩戒时限从异议投诉被驳回之日起继续计算。
牵头单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工作计划2
1.明确方向。加快推进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守信行为联合激励、信用主体权益保护、信用修复、信用异议投诉处理、征信机构监督管理等方面制度建设,从法规根源上解决信用奖惩依据缺失、信用主体权利救济渠道不畅、信用记录覆盖不全和信用信息互联共享推进困难等问题。明晰各部门实施权责,对制度约束范围、执行主体、实施方式、监督保障等内容进行重点明确,确保制度执行和监督管理落到实处。
牵头单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分类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牵头部门要主动推进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公开和使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信用奖惩指导性意见。各相关部门和县市区(园区)要根据行业类别和区域差异,按照强化信用约束和协同监管要求,对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有关规定提出修订建议或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对目前信用奖惩制度缺失的领域进行梳理,会同牵头部门,及时填补当前存在的信用立法空白。
牵头单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重点突破。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抓紧开展行政管理中信用奖惩机制法规建设,切实规范自然人、社会法人等社会主体的信用奖惩运用。牵头单位协同相关责任部门尽快研究制定绵阳市行政管理中实行信用管理制度的暂行管理办法、绵阳市自然人失信惩戒管理办法和绵阳市社会法人失信惩戒管理办法。各相关行业部门研究制定具体的奖励和惩戒办法。各县市区(园区)在充分借鉴市级相关部门法规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应当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公开、使用和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的制度机制和操作规范。
牵头单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工作计划3
1.建立联合奖惩目录清单。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依据本单位管理职能和权力清单,梳理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明确的联合激励和惩戒事项,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整理汇总,形成联合奖惩目录清单(以下简称目录清单)。目录清单内容包括行政单位、处理措施、实施事由、奖励事由、法律依据、联合奖惩实施单位、措施内容和证据材料等。目录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并根据法律法规规章、机构和职能调整等情况,及时调整更新。相关单位不得对目录清单之外的失信行为实施联合惩戒。
牵头单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2.建立社会信用信息平台体系。建立健全市社会信用信息平台。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整理归集本单位管理领域失信和守信行为信息,通过市社会信用信息平台与有关职能部门、公共事业单位、行业服务机构等共享,市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后期建设中要归集各县市区(园区)、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征信评级机构等组织掌握的信用信息数据,实现政务信息与社会信息互联互通。
强化平台激励和惩戒警示功能。依托市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建立联合奖惩的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发起响应、信息推送、执行反馈、信用修复、异议处理等动态协同功能。在法律法规框架范围内,各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许可、资质认定、荣誉授予时,要通过信用信息平台查询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将联合奖惩信息查询嵌入审批、监管等工作流程中,通过技术手段来辅助和倒逼联合奖惩工作的开展。
建立健全标准规范。制定信用信息采集、存储、共享、公开、使用和信用评价、信用分类管理等标准。统一各部门共享交换信用主体的基本信息、认定时间、认定原因等数据技术规范,制定联合奖惩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
牵头单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工作计划4
1.联合奖惩触发机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根据法律法规授权的管理职能,负责确定本单位管理领域内的激励和惩戒行为对象。对属于目录清单的守信行为、失信行为,根据奖惩对象类型,将守信信息、失信信息报送对应的专项小组,提出联合奖惩申请。对涉及多个失信主体和专项小组的守信信息、失信信息,由专项小组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并提出联合奖惩申请。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和专项小组对成员单位报送联合奖惩情况实时监测,定期出具监测报告。
牵头单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2.联合奖惩认定机制。专项小组组织召开联合奖惩会议,召集奖惩信息涉及的成员单位、非成员单位及县市区(园区)相关部门,共同审查认定是否实施联合奖惩。联合奖惩认定会议决定由专项小组牵头单位印发各相关单位,同时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备案。重大违法失信行为涉及多个专项小组的,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召开联合奖惩认定专项会议,会议决定印发专项小组各牵头部门及相关单位。引入专家团队构建科学评判机制,建立各相关行业及法律等领域专家数据库,从数据库随机抽取专家参与会议。
牵头单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3.联合奖惩实施机制。每项守信和失信行为涉及的实施部门,依据法律法规、目录清单、专项小组或联席会议决定等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对有关主体采取相应的联合激励和联合惩戒措施。各单位实施联合惩戒期限不一致的,按照目录清单以及会议纪要等相关文件,统一各实施部门实施期限。定期将联合奖惩实施情况汇总提交给各专项小组,专项小组负责汇总整理。
牵头单位:专项小组牵头部门
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工作计划5
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各县市区(园区)人民政府
2.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强化宣传力度,推进诚信建设。通过传统媒体及新媒体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引导全社会认识、支持信用信息公示工作,营造浓厚社会氛围,引导广大市场主体树立“诚信兴商”理念,依法诚信经营。加大对失信主体舆论监督力度,依法曝光社会影响恶劣、情节严重的失信案件,开展群众评议、讨论、批评等活动,形成对严重失信行为的舆论压力和道德约束。通过学校、单位、社区、家庭等,加强对失信个人的教育和帮助,引导其及时纠正失信行为。加大对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宣传报道和案例剖析力度,弘扬“诚实守信”的价值观。
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发展改革委、人行绵阳中支
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实施步骤
(一)初步构建阶段。20_年底前,完成社会信用体系平台建设,与全省统一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互联互通,重点行业部门出^v^合奖惩管理办法。
(二)基本建成阶段。20_年底前,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法规制度,建立健全信用目录动态管理机制、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信用主体权益保护机制等工作机制,基本构建我市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法规体系。
(三)巩固完善阶段。20_年底前,全面构建以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平台为基础、以法规机制为保障、以激励惩戒措施为核心的具有刚性约束力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体系。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联合奖惩工作的组织实施,不断拓展信用激励和信用约束范围,使“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处处受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对全市联合奖惩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综合管理。
(二)密切协作。各地各部门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依托市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机制,实现跨地区、跨部门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对接,建立健全奖惩联动机制,确保各项联合激励、惩戒措施落实到位。
(三)强化督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通报、督查机制,及时跟踪掌握工作动态,定期检查联合奖惩情况,分析查找存在问题,对工作滞后的地区和部门,及时通报、约谈,督促整改落实。
绵阳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绵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代章)
20_年3月11日
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工作计划6
重点领域。根据目录清单,通过信息共享,推动其他部门和社会组织依法依规对重点领域(行业)中重点守信行为、失信行为采取联合奖惩措施。一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包括食品药品、生态环境、工程质量、医疗卫生、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非法集资、逃税骗税、逃废债务、欺诈和价格垄断等领域的严重失信行为,以及各重点行业的守信行为;二是《关于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措施的合作备忘录》《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等以税务、工商、证监、法院、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部门(单位)等作为行政处罚实施主体的备忘录所涉及的领域。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人行绵阳中支、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工商局、市法院、市安监局、市环保局
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