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优选25篇)

工作计划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2-22 20:00:19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1

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局牵头,相关部门、星海镇、各街道配合

20_年

11.完善空间基础信息系统。依托石嘴山市空间基础信息平台,配合完善平台数据,为各类政务信息的空间定位、时空展现和时空分析提供统一、权威、精准的“一张底图”。

区自然资源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

20_年

12.完善社会信用公共服务系统。配合自治区、市完善信用信息库,完善公共信用信息报送机制,推动实现全市社会信用信息互联互通,逐步完善信用信息记录、整合和应用。

区发改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

20_年

13.建设统一电子档案系统。依托自治区一体化电子档案管系统,规范电子档案管理,实现电子档案的整理、归档、移交和数据共享,提升电子档案的完整性、规范性和准确性。推进电子档案应用,逐步实现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的电子文件以电子形式归档,推进电子文件在重点领域范围应用。

区档案馆牵头,相关部门配合

20_年

14.提升“12345”便民服务热线水平。依托自治区、市“12345”热线平台,完善提升“12345”政务热线服务管理平台功能,强化与自治区、市热线平台与其他业务热线的协同联动,提高政务热线服务能力和水平。

县政府县长

同志们:

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根据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感受、分析和判断,我主要讲两个方面:

一、总结成绩单

20_年是极不平凡、挑战颇多的一年,也是砥砺奋进、攻坚突破的一年。面对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挑战,全县上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开拓创新,牢牢把握“重点工作攻坚年”主基调,凝心聚力,求真务实,攻坚克难,较好完成了全年各项任务,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开创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主要指标逆势上扬。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到xxx%,居全市第3位。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xxx亿元,增长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xxx亿元,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储蓄存款余额达xxx亿元,总量和增幅均居全市第1位,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xxx亿元,增量和增幅分别居全市第2位、第1位。

(二)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围绕全市“xxx”产业体系抓双招双引,新开工招商项目xx个,到位资金xxx亿元,均列全市第2位;新签约项目xx个,合同总金额xxx亿元。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xxx人,与xxx大学xxx院士合作建成了首家院士工作站。东部新区已落地新旧动能转换项目xx个,总投资超xxx亿元。南部科技金融创新区拔地而起,以数字赋能加速新型工业化,新增国家高新企业xx家。在全市率先推出“一车式踏勘”、县乡社区三级“政务云指导”等举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今年以来减免降税xx亿元,新增市场主体xxx余家。

(三)乡村振兴焕发活力。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占地xxx万亩的xxx现代农业示范园加快建设,获批市级农业“新六产”示范县,全市乡村产业振兴现场会在xxx召开。“数字乡村”战略深入实施,建设了全国首个县级现代农业xxx中心,给农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开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项目xxx万平、xxx套,建成省级美丽乡村xx个,累计完成“气(电)代煤”xxx万户,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五)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疫情防控扎实牢固,建成核酸检测机构xx家,5天内可完成全员检测;投入xxx多万元购置医疗物资和设备,应急物资储备充足。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创新“1211”帮扶、“2+x+1”关护制度,全市“洁净庭院”建设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总投资xxx亿元的10项民生实事加速推进,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找准方向标

刚刚结束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下步工作定了调子,提出了下一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一)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二)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三)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五)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六)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国家行政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三、画好路线图

做好明年工作意义重大,全县上下必须振奋精神,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和县委的决策部署,准确判断世情、国情、省情、市情、县情的深刻变化,把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规律,保持战略定力,树立底线思维,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奋力开启全县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刚刚大家也谈了各自体会、感受,提出了针对性、可行性意见,通过发言可以看出,我们对于20_年以及今后几年工作思路,能够达成共识。

三、新一届政府工作计划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v^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v^^v^视察xxx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全省“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定位和“八大发展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聚焦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升级、创新驱动、改革开放、统筹融合、协同发展、乡村振兴、设施提升、绿色发展、民生改善、治理现代化重点任务,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建设成为京津冀特色制造业基地、xxx县域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排头兵、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xxx高质量发展新典范,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县新征程。

(一)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经济总体保持中高速稳定增长,质量效益大幅改善。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保持在6%以上,达到xx亿元以上,人均生产总值突破xx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速保持8%以上。

(二)产业动能转换取得新进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新兴产业加速蝶变壮大,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到2026年,形成xxx、xxx、xxx三大百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为龙头,智能装备、高端零部件等新兴产业为新增长点,农业、制造业、服务业高度协同、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创新发展能力得到新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新要素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引领支撑作用全面释放。到202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达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35%,依托各类企业建成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0个,市级科技创新平台40个。

(四)开放协同发展取得新成效。开放型经济更加活跃,引进外资重大项目和对外出口规模显著提升。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对区域经济带动效应更加凸显,全面建立与京津冀城市群、雄安新区、xxx都市圈及xxx市其他县市区的紧密合作联系,成为全省承接京津冀地区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桥头堡、示范区。

(五)乡村振兴开创新局面。坚持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打造鲁北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新高地。持续提高农业产业化信息化水平,依托xx大学现代农业xx中心、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等项目,全面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平台,建成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农产品电商运营中心和农产品骨干保鲜冷链物流基地,打造服务xxx辐射周边的农副产品物流集散中心。

(六)城乡区域协调取得新突破。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推进,城乡空间发展格局不断优化,形成重点组团、轴带城镇、特色乡村协同发展格局,城乡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差距进一步缩小。到2026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xxx%以上。

(七)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主要污染排放总量和能源消耗稳步下降,建立起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和环境风险管控机制,实现生产、流通、生活方式的绿色化、低碳化转型,生态控制线充分落实,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基本建成,形成宜居宜业、乡美城秀的生态环境。

(八)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同步提升,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分别保持在、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解决返贫、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品质更优,交通、信息、能源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九)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公共文明建设气象蔚然,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法治xxx”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明显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显著提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20_年工作计划

20_年总体工作思路:以^v^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围绕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和县委“xxx”工作思路,坚持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紧紧把握全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以振兴实体经济和强化科技创新为基本立足点,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目的,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全力推进产业能级、城市品质、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社会治理五大提升工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谱写“富强活力美丽幸福”xxx新篇章。

加强自身建设对于党群干部来讲,尤为重要。同志们在工作中要始终做到讲政治、勤学习、有自信、重实干,不断的完善自己,提升自己,更好的担负起工作重任。

一要讲政治。作为一名党群干部,我们不管在哪个部门,干什么工作,必须首先要讲政治,这是首要,是意识,是规矩。对此,我们要始终坚持政治信仰,坚守政治本色,时刻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和清醒,对党忠诚,牢记使命,履行职责,决不能是非面前分不清,以人情代替原则、以感情代替政策,要做到行得正,站得直。讲政治我们还要从实际中做起,那就是不该说的话不要从我们嘴里说出来,不该做的事情我们不能去做。为什么要强调这个问题,原来我们曾经发生过,还没开常委会,干部调整的情况已经传的沸沸扬扬。还发生过纪委一要搞暗访,突击检查工作纪律,很多单位已经得到了消息。从哪里传出去的消息,大家都清楚。这样的情况以后坚决不允许发生,这是最起码的政治规矩,作为党群干部如果都这样不守政治规矩,我们以后发现一定要严查深究,决不姑息纵容那些通风报信和跑风漏气的干部。

二要勤学习。今天在座的各位同志都是党群部门的干部,对于学习,我们更要走在前列。在学习上,我希望同志们要重点学习四个方面的知识。要学理论。比如国家和省市召开的重要会议,制定的重大政策,我们就要认真学习,特别是宣传部门的同志,如果不认真学习,不掌握精神,怎么组织区委中心组进行学习。还有,同志们每天必须要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省市的新闻联播以及国际形势和时事政要,这不仅仅是宣传干部的每天必修课,也是我们全体党群干部的必修课。不了解国际形势、国家大事,不了解大政方针,我们怎么找准自身定位,怎么干好工作。要学习机关工作的基本礼仪和基本技能,包括接听电话,办文办会、会议通知等,都要听得懂说明白。要学实践。就是要经常下基层进行调研,学习基层的实践经验,学习基层的首创精神。如果不经常性到基层稿调研,就会脱离群众,造成工作脱节。

三要有自信。为什么要谈这个问题,因为我在私下里听到过这样的议论,甚至还有的同志公开找我,在我面前提出想要从事行政工作。还有的党群干部认为,党群部门不如行政部门,党群干部不如行政干部,没权没钱,感觉低人一头。特别是基层的党务干部感受更深,在各项决策上,行政一把手才是真正的“一把手”,基层党组织书记只是个配角。如果同志们这么认为就是错的,大家要知道,党群工作是党委重要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党委最重视和首要抓好的工作。我们许多领导干部都是在党群部门工作过,历练过,才走上了更高的领导岗位。在党群部门工作,能提高我们的政治觉悟和政治鉴别力,能锻炼我们的综合素质,包括文字、表达、沟通、协调等各方面的能力。一个干部如果有党群部门的工作经历,是他工作中的一件幸事,你会发现,积累的经验和得到的提高会让你受用终生。所以,同志们要珍惜在党群部门的工作经历,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树立起自信,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抓住各种时机,做好工作。

四要重实干。从党群部门工作性质来讲,“虚活”较多,工作量大,特是党办和组织部,经常性的晚上加班加点工作。当然,其他党群部门也都在干工作。但我还是要求同志们在干工作上要务实,这不仅工作要求,更是一种态度、一种责任。关于在重实干上,我希望同志们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有始有终的干。对党委在年初安排部署的工作,比如说在去年年初安排的“创新项目奖评选”、“党建品牌化”和“一场一品、一社一项、一村一业”等工作,都是年初有部署、年中有检查、年末有考核,所以我要求,各党群部门在确定好今年工作重点后,必须一项一项的推进落实,要有始有终,不能虎头蛇尾。第二是不打折扣的干。就是对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党委要求的,同志们要不打折扣,认真执行,不能说上级主管部门给你安排十项工作,你选择三四个去抓,其他的不干了,或者往后推,最后推来推去推没了,那不行。第三是提高效率的干。所说提高效率就是我们确定要干的工作,能一天干完的不能拖两天,能一周干完的,不能拖一个月,总之同志们在干工作上要往前抢,不能拖后。第四是要团结一致的干。同志们在一个部门工作,有分工有合作,分工时要抓好自己负责的,合作时要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把工作干好。

同志们,x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区第x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是我们承担的历史使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v^同志为核心的^v^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振奋精神,同心同德,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加快推进绿色转型发展而努力奋斗!

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2

(十八)优化疫情防控数据支撑体系。完善数据采集链路,加强与本地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协调,按照“应采尽采”的原则,大力开展本地医院、运输、客运、停车场等防疫相关数据实时采集共享,强化涉疫核心数据汇聚;健全防疫数据动态采集、实时共享、深度加工处理、结果及时反馈共享机制,形成业务数据使用闭环;强化大数据分析研判,深入研究疫情态势变化特点,优化排查模型,积极配合做好突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查找、源头追溯、重点区域划分、核酸检测等工作,同时政务服务部门将已汇聚的各类数据共享到_门,为落地核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有效支撑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十九)建设舆情大数据平台。设置大数据图文展示屏(展示区),将粤省心12345热线平台的话务情况、部门的办件情况、群众反映的热点、焦点问题、部门的行政效能情况等数据实时展示,使我们更直观地全面掌握群众诉求分布及诉求办理情况,每月出具热点问题大数据分析报告,提供给市委、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让平台成为一个数据准确的舆情收集站、了解民情民意的“领导视窗”。同时,通过大数据的深度分析,对热点问题及政务舆情找准症结所在,提前做好预判预警,把“接诉即办”转型为“未诉先办”,实现群众诉求与民生大数据的融合,赋能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民生保障工作等,将大大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构建智慧信用应用体系。加快社会信用建设,丰富信用应用场景,将信用报告功能接入粤政易,利用粤政易扩大信用报告使用及面,方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随时查询主体的信用状况,提高人员工作效率,提升主体对社会诚信环境感知度。依托市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归集形成守信激励对象信息库,在“粤省事”“粤商通”等平台上建设守信激励专区,通过完善守信激励工作机制,丰富守信激励措施、拓展守信激励领域、创新各类“信易+”惠民场景,使守信主体在各类服务中获得更多优惠便利,提升公众对信用建设的获得感、荣誉感,促进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和营商环境。(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一)深化“互联网+监管”平台应用。加快推广应用省“互联网+监管”平台,加强民生、安全、食品 药品、教育、扶贫等领域监管数据归集、治理、分析、应用,推进与各行业专业监管系统对接连通,实现市、县(市、区)、镇(街)三级监管全覆盖。加快部署我市执法“两平台”,有序推进相关单位入驻,全力做好行政执法“两平台”在我市的推广应用,着力实现省、市、县(市、区)、镇(街)四级行政执法主体的执法程序网上流转、执法信息自动采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和执法情况网上查询,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责任单位:市司法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二)强化财政数字化监管能力。开展“数字财政”系统建设,通过“数字财政”推进财政制度改革,逐步实现财政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和财政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责任单位:市财政局牵头,各县(市、区)财政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三)着力提高公共资源“智慧化交易”水平。在建设工程和政府采购现有的电子化交易基础上,加快升级完善建设工程和政府采购业务电子交易系统功能,实现各类公共资源交易全面全流程电子化。进一步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监管功能,为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动态监管、违法违规行为联防联治机制提供平台支撑。(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四)提高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能力。建立“三线一单”数据管理及应用平台,实现对“三线一单”成果数据填报审核、综合管理和可视化展示。(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五)提升自然资源数字化管理能力。建设阳江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推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数据治理工作,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数据底板、底图和底线。加快建设阳江市自然资源一体化应用平台,推动自然资源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网办,实现与其他政务系统及省级相关平台共享对接。为各项自然资源业务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六)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推动气象预报预警信息AI发布系统的落地,将阳江本地的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与粤政易、粤商通等平台实现无缝对接。(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七)深化智慧新警务建设应用。实施“雪亮工程”市级共享平台项目,充分发挥视频监控系统的作用,进一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市区智能交通二期项目,夯实、巩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城市现代化交通环境;推进公安事项上线“粤省事”平台,深化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和民生自助服务建设,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服务网络;持续深化“减证便民”改革,推进公安政务服务“无证件(证明)办事”,推行公章刻制业治安管理优化服务措施,探索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公安政务服务优化提升新措施,切实提升企业以及群众办理公安业务便利度。(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八)推动应急指挥系统精细化。搭建应急指挥信息骨干网,接入“广东省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并推广应用。依照“一级建设、多级共用、本地扩展”的思路,依托“广东省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的标准架构和基础应用功能,开展阳江市本地定制化建设,建立一个统一覆盖全市的应急指挥系统,全面提升我市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和处置能力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责任单位:市应急管理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九)构建消防新型信息化架构。建设消防救援支队大数据平台,开展数据治理及数据可视化,全面开展基础数据采集。建设政务网消防专区,支撑指挥网和政务网应用。将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消防志愿活动分别纳入“南粤家政”培训工程和“社会主义文明实践示范所”建设内容。依托“粤省事”开展实名登记制培训和知晓率调查,建设线上消防科普馆。利用“粤商通”平台推行消防安全预约上门服务,全面推行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线上大承诺和自查报备。(责任单位:市消防救援支队、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三十)推动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通过微信平台为公众提供22个商事登记事项和与开办企业关联的4个事项(公安刻章、申领发票和控税设备、员工参保登记、公积金企业缴存)等服务,深化线上开办企业服务功能拓展,实现开办企业“一次采集,一步办结”,实现企业设立登记“智能审批”,秒批秒取营业执照。同时,探索推广“政银通”一体机智能服务,在商业银行网点布设“政银通”一体机,实现企业开办“就近办”。(责任单位:市市场_、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三十一)推动民政业务一体化建设。根据全省民政业务一体化平台建设要求,针对养老、儿童福利、慈善、殡葬、城乡社区等业务,全力配合省民政厅对相对分散的民政应用系统进行整合升级,构建一体化平台,进一步提升民政数字化应用和服务水平。开展数据治理和深化民政数据综合应用,提升内部运作效能和科学决策水平。加快推进婚姻登记业务“全市通办”,满足群众跨区域办理婚姻登记的需求。(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三十二)强化住房数字化管理。根据全省加快推动“数字住房(粤安居)”一体化平台建设要求,积极主动加强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的沟通衔接,全力配合省项目组推进“数字住房(粤安居)”平台的开发使用,围绕住房全生命周期进行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实现市民和企业住房业务全程网办。汇聚房地产管理核心数据,建立完备的房地产行业数据库,全方位满足政府服务监管需求和行业应用需求。(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三十三)提升不动产登记信息化服务能力。利用政务云、公共支撑能力等建设成果,通过引入区块链、大数据分析、电子签章(名)等技术手段,进一步开展“区块链+不动产”、智能审核的探索建设,并通过提升数据共享应用、拓展“交房即交证”“农房一体批量登记”业务等多个方面,推动阳江市不动产登记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三十四)推动公积金业务网上办理。推进偿还纯公积金贷款、纯商贷和组合贷款历次提取网上办理。依托粤省事平台上线公积金贷款部分提前还款、公积金贷款提前结清、按月提取还贷签约、离职提取、退休提取、异地公积金转入申请、还款计划查询、提取明细查询等八个事项。推进公积金业务系统与电子证照系统对接,在电子证照的支持下进一步精简办事所需材料。(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三十五)构建“互联网+退役军人”服务模式。根据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工作部署,推动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退役军人一站式服务、双拥工作管理、优抚信息管理、退役士兵安置等功能模块,完善退役军人数据库。(责任单位: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三十六)提升教育考试招生信息化水平。配合省教育厅推进教育考试招生信息化建设工作,全面完成中高考标准化考点建设工作并正式投入使用。(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三十七)提升农业农村局数字化管理水平。依托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互联网+”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服务体系。做好我市农田建设项目上图入库等相关工作,不断完善农田建设管理信息系统,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协同推进广东农业农村资源综合管理大数据平台应用,不断提升农业农村大数据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三十八)强化国有资产数字化管理能力。建立市属国有企业信息化监管体系,不断优化监管方式,对财务等关键环节实施实时监控、动态监管,积极主动加强与省_的沟通衔接,全力配合省逐步建立和完善面向全国国资国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实时动态监管体系。(责任单位:市_)

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3

(二十七)“全省一盘棋”推进政务云、网建设。统一规划全省政务云,统筹推进欠发达地市政务云平台建设,实现资源总量满足不少于1000个业务系统上云需求,省级节点初步具备两地三中心容灾服务能力,对欠发达地市已上线节点集中纳管。统一规划全省政务外网,推进欠发达地市政务外网示范点建设。提升省级政务外网承载能力,连通不少于250个政务单位。(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

(二十八)全面推进大数据中心建设。以业务应用为导向,集中开展数据治理专项攻关,建设省市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基本实现对全省统一数据资源目录规范管理,实现省市两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对接联通,建立面向全省的省政务大数据中心门户,打造一站式数据资源服务体验,发布300个以上通用数据服务接口,并实现对不少于100个高频应用的有效支撑。(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

(二十九)强化安全管理保障。建立健全“数字政府”网络安全工作协调、关键信息基础设备保护和网络安全通报预警与应急响应工作机制。建设“数字政府”云平台密码服务资源池、内容安全监管平台、政务网络安全态势监测平台,加强“数字政府”政务网络重点部位保密技术监管,提升“数字政府”网络安全运营保障能力和安全监测监管能力。(省直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别负责)

(三十)完善制度标准建设。加快推进“数字政府”立法,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的智力支持作用,不断完善“数字政府”建设配套制度。建立健全“数字政府”标准规范编制和应用工作机制,实现数据格式标准、程序接口标准、运行维护规范覆盖90%以上的新建系统,50%以上的已建或在建系统。(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

(三十一)提高建设运营支撑能力。进一步规范“数字政府”建设运营中心内部建设,不断提升运营人员政治意识、廉政意识和保密意识。充分发挥基础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以及其他优秀企业在“数字政府”建设中的作用,加强优势资源整合,不断提高“数字政府”建设运营支撑能力。(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数字政府”建设运营中心牵头)

(三十二)加强培训宣贯。分层次分类别开展“数字政府”建设相关培训、研讨活动,以简报、会议等多种形式开展案例分析、经验交流,总结推广“数字政府”成功经验。通过新媒体、新闻发布会等多种方式加强宣传推介,提升我省“数字政府”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牵头)

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本要点部署的各项任务,结合实际提出具体措施,细化任务目标和进度安排,认真抓好落实。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要加强督促检查,定期通报任务落实情况,适时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

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4

近日,我市印发《清远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20_年工作要点》,明确今年我市“数字政府”工作方向。近年来,我局坚持把“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作为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推进“放管服”改革。通过数据治理拉动应用提升,推广“粤省事·粤康码”等粤系列应用,加大对疫情防控的支撑力度,便民利企,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营商环境和民生服务不断改善。

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建立疫情防控“一张表”在线数据填报平台、政策兑现服务信息系统、疫情数据实时共享机制以及加强防控数据分析应用、优化在线政务服务和应急指挥,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群众办事少跑腿,更好实现网上快捷办事、平安办事、健康办事。

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深入拓展“粤商通”企业服务事项,实现平台服务事项超过500项,深化审批制度改革,配合搭建全省统一的规划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完善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力争实现平台注册企业数1000家以上,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数量10家以上,上线金融产品30款以上,中小企业通过平台申请并获得金融机构授信审批金额5亿元以上。充分利用数字政府集约化建设规模效应,打破“数据壁垒”,打通政务服务关键环节,优化平台使用体验,为企业、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推动政务服务再提质。推广“粤政易”平台应用,推进非涉密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全市全覆盖,实现100%镇(街)、村(居)接入。推出“秒批”政务服务,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实现一般登记3个工作日内、抵押登记1个工作日内办结。推行“数字财政”综合管理平台应用,探索12345热线智能化建设。

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再提升。推广“粤监管”平台应用,推进“智慧应急”体系建设,积极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监管一体化能力,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深入实施“互联网+人社”行动计划,积极提升交通运输综合指挥和航道管理数字化水平,实现全市内河高等级航道桥梁净高检测服务100%覆盖,提升全省航道通行效率和行业数字化治理水平。持续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积极构建智慧农业新模式,完善精准扶贫数字化管理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法治信息化水平,大力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充分发挥数字政府改革的支撑牵引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以点带面推动其他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

夯实数字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政务云、网及数据中心建设,构建数据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力争今年年底本地业务系统迁移上云率不低于50%,云资源整体使用率不低于60%。加强新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提升自主创新核心能力,守住安全底线,进一步夯实数字政府基础能力。

完善数字政府改革保障机制。完善规划和制度,提高建设运营支撑能力,加强培训宣传。

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5

(十二)加强“一网统管”市级统筹。出台全市“一网统管”工作指导性文件,围绕经济运行、科技、金融、能源、国有资产、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市场监管、平安建设、应急管理、消防救援、住房城乡建设、交通、农业农村、民生警务、教育、民政、人社、卫生健康、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全面部署专题应用建设,提升政府治理“一网统管”水平。〔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推进“智慧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建设。依托政务大数据中心推进全市通用的“智慧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建设,对上接入省“一网统管”通用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平_动。实现算法、模型、平台和应用接入、数据汇聚、可视化分析等集中管控和调度,提供可感可视可控可治能力,为试点应用专题接入和完善提供技术支撑保障。〔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加快“一网统管”试点专题建设。围绕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应急指挥、智慧水利、消防救援、经济运行等领域,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数据融合共享,依托政务大数据中心阳江分节点加强专题数据库建设,形成一批示范专题应用,初步构建“一网统管”体系,不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水务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市_分别牵头)

(十五)申请“一网统管”地市试点。各地各部门结合本地业务创新专题应用建设,在生态环境、应急管理、政务服务、行政执法两平台、城市治理等方面,积极申请“一网统管”试点,在全市范围内打造一批示范区,以示范引领推动全市“一网统管”工作全面开展。(责任单位:市有关单位、各级政府分别牵头)

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6

(三十九)推动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对政务大厅进行合理分区,升级改造24小时自助服务区、网上办事服务区“数字政府”体验区等,完善服务制度,规范服务流程,全面提升政务大厅软、硬件水平。〔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十)推进线下政务服务事项全面进驻政务服务大厅。按照“应进必进”原则,除有特殊场地要求的服务事项外,凡纳入广东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的依申请办理的市县级政务服务事项须全部授权各单位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窗口或授权委托政务服务中心进行审批(受理)。〔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十一)推进政务服务事项90%以上实现“一窗”分类受理。提高综合窗口人员业务水平,推动综合窗口从分类主题“专窗”向无差别“全窗”转变,提高一窗受理率。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推进“一个窗口”、“一支队伍”和 “一套机制”,完善协办制度,加强培训,提升专窗业务受理能力和精准服务能力,逐步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一窗受理”。〔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十二)完善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认真落实《关于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数据有序共享的意见》要求,全面构建政务数据共享安全制度体系、管理体系、技术防护体系,彻底打破部门信息壁垒,推动数据共享对接更加精准顺畅。

各地、各部门要根据本工作要点,结合实际提出具体措施,细化任务目标和进度安排,认真抓好落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要牵头加强督促检查,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第三方评估,并通报结果。

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7

根据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扬长计划”推荐的典型案例,积极组织学习样板地市经验,加强交流沟通,结合本地实际,复制推广相关试点经验和典型案例,努力推动我市营商环境再优化、基层减负便民再深入、政务服务水平再提质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再提升。

(二十四)推动全市营商环境再优化。

学习东莞、肇庆市典型案例,推广不动产智能化申办、电子化审批;(市自然资源局牵头)

学习佛山市典型案例,推广工程建设项目网上全流程审批;(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

学习江门市典型案例,推广“微信+智能审批”在商事登记中的应用;(市市场_牵头)

学习广州市典型案例,推广共享盾在公共资源交易中的应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牵头)

(二十五)推动全市基层减负便民再深入。

学习广州市越秀区典型案例,推广在城市社区的基层减负便民应用建设;学习韶关市典型案例,推广在市县村镇四级的基层减负便民应用建设。[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牵头]

(二十六)推动全市政务服务水平再提质。

学习肇庆市典型案例,推广“一次办成一件事”智能精细化政务服务模式;学习深圳市典型案例,推广无人干预自动审批(秒批)改革;学习佛山市典型案例,推广政务热线智能化。(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

(二十七)推动全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再提升。

学习佛山市高明区典型案例,推广基于智慧市场监管平台实现“互联网+监管”;(市市场_牵头)

学习珠海市典型案例,推广“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市自然资源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

学习深圳市龙华区典型案例,推广“党建+科技+治理”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牵头]

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8

(一)推进政务外网建设。统筹推动全市政务外网升级改造,按统一标准完成“市—县—镇”纵向政务外网骨干网建设,推进各级政府部门与同级政务外网骨干网接入,实现市、县、镇、村四级政务外网全覆盖。[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_年12月底前]

(二)推进政务云服务应用。完成广东“数字政府”政务云梅州节点挂牌运转和与省级政务云对接。推进50个以上(含县级15个)非涉密政务信息系统迁移上云。[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_年12月底前]

(三)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应用。统筹推动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升级改造,联通省政务大数据中心数据资源80个服务接口。各级各部门编制本部门政务数据资源目录,并依托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完成政务数据归集、实时更新。[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牵头,各级各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_年12月底前]

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9

为做好20_年我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数字政府”改革推向纵深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夯实我市数字政府基础能力,打造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欠发达地市样板,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动营商环境不断改善。

一、夯实数字政府基础支撑能力

(一)完善政务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快政务大数据中心阳江分节点和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部署和使用,开展运维运营。依托省市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中心门户、目录管理系统、需求管理系统、数据中台,加快建立全市一体化政务大数据共享应用体系,实现跨层级数据共享。深入开展省级回流数据和本地汇聚数据治理,加快完成法人、人口、信用、空间地理信息基础库建设,结合本地营商环境和民生服务,主题库、专题库建设和共享应用。加快开展公共数据普查,拓展公共数据的实际应用。推进数据可视化建设,依托政务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用动态实时数据图表方式展现政务服务运行情况及服务效果,为政府各级领导提供直观的、可视化的分析结果,协助领导更好地进行决策。〔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强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开展阳江市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按照等级保护相关要求,在电子政务外网适度增加部署防火墙、入侵防御设备、入侵检测设备、WEB应用安全设备和抗全网行为管理系统等安全设备,完成市级电子政务外网的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网络安全管理运行机制,搭建电子政务外网的安全运营平台,实现阳江市电子政务外网的全网威胁可视化、通报预警与处置和统一安全管理等运营能力。〔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构建泛在普惠的“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体系

(三)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精细化梳理。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工作,场景化、精细化编制办事指南,提升办事指南的可读性和易懂性。梳理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且办事频率较高的事项,编制形成市、县(市、区)、镇(街)三级“高频事项”清单。在高频事项清单基础上,按照“分类推进、效率优先、节约优先、协同优先、便捷优先、智能优先”原则,进一步梳理即办事项清单、零跑动事项清单、一件事主题服务清单、全市通办和跨市通办事项清单、“秒批”事项清单等。〔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智能化管理。建设事项优化任务管理系统,依托大数据中心数据分析,循环、动态监测相关事项的办件信息情况,动态推进单事项精细化梳理,智能化制定优化方案,自动记录每个事项的优化进度,实时反馈部门事项优化落实情况,更好督促跟进部门落实事项优化工作,形成事项优化提升的良性循环。〔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深化一体化政务服务专题应用

1.“四免”专题应用。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切实开展好我市政务服务“四免”优化专项工作,实现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原则上免提交、政府部门形成的业务表单数据原则上免填写、用电子印章的免用实物印章、可用电子签名的免用手写签名。20_年新增600项市县两级自建业务系统办理事项实现“四免”优化。〔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2. “一件事”专题应用。依托“一件事”综合服务系统,在阳东区率先试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改革。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业务协同,实现“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次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结”,最大限度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精简办事材料、减少跑动次数。20_年新增100个“一件事”主题式在线申办服务。〔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3. 跨区域通办专题应用。基于统一申办受理平台,适应人口流动的需要,在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研判分析的基础上,分批梳理我市全市通办、跨市通办、跨省通办事项清单,建立健全跨区域通办工作机制,通过全程网办、授权委托、收件转办等多种形式,打破户籍地或居住地限制,让群众在就近的办事大厅均能办事,让办事群众少跑腿,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20_年拓展200项“全城通办”服务,同时推动江城区与湖南省郴州市、阳春市与湖南省湘潭市、阳江高新区与云南省曲靖市率先实现“跨省通办”,阳东区与恩平市率先实现“省内通办”。〔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4. 智能“秒批”专题应用。学习借鉴深圳、广州等先进城市智能秒批的经验做法,对我市秒批事项进行攻坚,分批梳理秒批事项清单,完善建设“智能秒批系统”。申请人提交申请后,自动完成审批,即时出具审批结果,提升群众办事体验。20_年落地实施的“秒批”事项30项。〔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网通办”。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广东省工程建设项目“一网通办”主题集成服务接口规范》开发系统接口,接入省工程建设项目“一网通办”主题集成服务,全面实现工程建设项目“一个入口、一张表单、一套材料、并联审批”,分阶段全流程“一网通办”,推进部门数据共享,开发申请用电、水、燃气等功能模块,实现水电气外线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切实提升企业群众办事满意度,推动营商环境不断改善。(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市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深化“粤系列”平台型应用建设。拓展粤省事平台服务事项覆盖范围,推广政务数据和电子证照自主授权凭证化使用,探索市场主体公共服务进驻粤省事平台,实现实名注册用户突破200万,日均活跃用户突破5万。完善粤商通平台涉企服务功能,拓展粤商码应用场景,开展为中小企业赋能系列专项行动,实现注册市场主体用户超过7万,日均活跃用户超过6000。推动政府机关内部依托“粤政易”平台,全面推行网上审批,最大限度减少文件流转环节、简化审批程序、压减审批时限,提升政府内部办事效能。加强粤政图平台支撑服务能力,持续丰富地图产品应用。加强“粤系列”平台管理和运营,促进平台健康高效广泛应用。〔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群众延伸。借助银行自助一体机,推动智慧政务在银行网点及镇(街)、村(居)党群服务中心落地,创新服务模式,构建“互联网+政务+金融”新业态。考虑不同用户需求,重点关注使用智能技术存在困难的老年人等群体,坚持线上服务与线下渠道相结合,有效解决“数字鸿沟”问题,推动服务实现普惠化、均等化。(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各大银行部门配合)

(九)强化政务服务指导监督。全面实施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健全评价、反馈、整改监督全流程闭环工作机制,实现所有评价对应到办事人、办理事项和承办人,强化评价数据综合分析和结果应用,确保差评整改率达到100%,促进政务服务质量持续提升。〔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优化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规范热线服务流程,深入开展领导接访周、现场核单、疑难工单协调会、工单办理结果审核等工作,进一步提升粤省心政府热线12345平台接诉效率与质量。推动热线受理与后台办理服务紧密衔接,打造便捷、高效、规范、智慧的政务服务“总客服”。将12345平台入口纳入粤省事、粤商通,畅通互联网咨询和投诉举报渠道,提高智能应答能力。〔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加强政府网站的管理维护。建立完善政府网站内容保障机制,推动网站改版建设,规范信息发布流程,推动我市政务公开工作迈上新台阶。推动市政府门户网站与广东政务服务网深度融合,加强政民互动,提升政务服务响应能力。(责任单位:市府办公室、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三、开启“一网统管”政府治理新模式

(十二)加强“一网统管”市级统筹。出台全市“一网统管”工作指导性文件,围绕经济运行、科技、金融、能源、国有资产、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市场监管、平安建设、应急管理、消防救援、住房城乡建设、交通、农业农村、民生警务、教育、民政、人社、卫生健康、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全面部署专题应用建设,提升政府治理“一网统管”水平。〔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推进“智慧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建设。依托政务大数据中心推进全市通用的“智慧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建设,对上接入省“一网统管”通用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平_动。实现算法、模型、平台和应用接入、数据汇聚、可视化分析等集中管控和调度,提供可感可视可控可治能力,为试点应用专题接入和完善提供技术支撑保障。〔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加快“一网统管”试点专题建设。围绕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应急指挥、智慧水利、消防救援、经济运行等领域,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数据融合共享,依托政务大数据中心阳江分节点加强专题数据库建设,形成一批示范专题应用,初步构建“一网统管”体系,不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水务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市_分别牵头)

(十五)申请“一网统管”地市试点。各地各部门结合本地业务创新专题应用建设,在生态环境、应急管理、政务服务、行政执法两平台、城市治理等方面,积极申请“一网统管”试点,在全市范围内打造一批示范区,以示范引领推动全市“一网统管”工作全面开展。(责任单位:市有关单位、各级政府分别牵头)

四、加快政府运行“一网协同”

(十六)推广应用“三大主体”——粤政易移动办公平台、电子公文交换平台、办公系统(OA)。

1. 通过“粤政易移动办公平台”实现随时、随地、移动高效办公。推动各地各部门业务系统接入“粤政易”,实现移动办公。各地各部门原则上不新建移动办公APP,已建APP逐步迁移到“粤政易”。

2. 通过“电子公文交换平台”搭建省、市、县(市、区)、镇(街)、村(居)五级横纵连通的公文交换体系,实现全市公文交换秒达。非涉密公文原则上通过电子公文交换平台交换,各地自建OA、电子公文交换系统逐步接入省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3. 统筹全市标准版办公系统,全市统一标准、集约部署、集中运维,各地各部门一网协同、统一应用。(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配合)

(十七)开发“多项应用”。根据需要,不断完善“粤政易”功能,以黏性应用推动“粤政易”移动办公平台用户活跃度。充分发挥粤政易安全沟通协作平台的能力,按照保密管理规定,要求各地各部门将属于工作性质的文字、语音、视频、工作群组、资料传输共享全部转移到粤政易移动办公平台,确保政务信息安全。深挖应用场景,大力推广粤视会、广东网院、知识库等19个省统建应用。创新建设行政执法文书集约送达、智慧后勤、数看阳江、内部“跑一次”等适用于我市的高频黏性应用。(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五、推动重点领域工作提质增效

(十八)优化疫情防控数据支撑体系。完善数据采集链路,加强与本地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协调,按照“应采尽采”的原则,大力开展本地医院、运输、客运、停车场等防疫相关数据实时采集共享,强化涉疫核心数据汇聚;健全防疫数据动态采集、实时共享、深度加工处理、结果及时反馈共享机制,形成业务数据使用闭环;强化大数据分析研判,深入研究疫情态势变化特点,优化排查模型,积极配合做好突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查找、源头追溯、重点区域划分、核酸检测等工作,同时政务服务部门将已汇聚的各类数据共享到_门,为落地核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有效支撑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十九)建设舆情大数据平台。设置大数据图文展示屏(展示区),将粤省心12345热线平台的话务情况、部门的办件情况、群众反映的热点、焦点问题、部门的行政效能情况等数据实时展示,使我们更直观地全面掌握群众诉求分布及诉求办理情况,每月出具热点问题大数据分析报告,提供给市委、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让平台成为一个数据准确的舆情收集站、了解民情民意的“领导视窗”。同时,通过大数据的深度分析,对热点问题及政务舆情找准症结所在,提前做好预判预警,把“接诉即办”转型为“未诉先办”,实现群众诉求与民生大数据的融合,赋能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民生保障工作等,将大大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构建智慧信用应用体系。加快社会信用建设,丰富信用应用场景,将信用报告功能接入粤政易,利用粤政易扩大信用报告使用及面,方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随时查询主体的信用状况,提高人员工作效率,提升主体对社会诚信环境感知度。依托市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归集形成守信激励对象信息库,在“粤省事”“粤商通”等平台上建设守信激励专区,通过完善守信激励工作机制,丰富守信激励措施、拓展守信激励领域、创新各类“信易+”惠民场景,使守信主体在各类服务中获得更多优惠便利,提升公众对信用建设的获得感、荣誉感,促进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和营商环境。(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一)深化“互联网+监管”平台应用。加快推广应用省“互联网+监管”平台,加强民生、安全、食品 药品、教育、扶贫等领域监管数据归集、治理、分析、应用,推进与各行业专业监管系统对接连通,实现市、县(市、区)、镇(街)三级监管全覆盖。加快部署我市执法“两平台”,有序推进相关单位入驻,全力做好行政执法“两平台”在我市的推广应用,着力实现省、市、县(市、区)、镇(街)四级行政执法主体的执法程序网上流转、执法信息自动采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和执法情况网上查询,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责任单位:市司法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二)强化财政数字化监管能力。开展“数字财政”系统建设,通过“数字财政”推进财政制度改革,逐步实现财政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和财政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责任单位:市财政局牵头,各县(市、区)财政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三)着力提高公共资源“智慧化交易”水平。在建设工程和政府采购现有的电子化交易基础上,加快升级完善建设工程和政府采购业务电子交易系统功能,实现各类公共资源交易全面全流程电子化。进一步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监管功能,为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动态监管、违法违规行为联防联治机制提供平台支撑。(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四)提高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能力。建立“三线一单”数据管理及应用平台,实现对“三线一单”成果数据填报审核、综合管理和可视化展示。(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五)提升自然资源数字化管理能力。建设阳江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推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数据治理工作,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数据底板、底图和底线。加快建设阳江市自然资源一体化应用平台,推动自然资源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网办,实现与其他政务系统及省级相关平台共享对接。为各项自然资源业务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六)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推动气象预报预警信息AI发布系统的落地,将阳江本地的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与粤政易、粤商通等平台实现无缝对接。(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七)深化智慧新警务建设应用。实施“雪亮工程”市级共享平台项目,充分发挥视频监控系统的作用,进一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市区智能交通二期项目,夯实、巩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城市现代化交通环境;推进公安事项上线“粤省事”平台,深化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和民生自助服务建设,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服务网络;持续深化“减证便民”改革,推进公安政务服务“无证件(证明)办事”,推行公章刻制业治安管理优化服务措施,探索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公安政务服务优化提升新措施,切实提升企业以及群众办理公安业务便利度。(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八)推动应急指挥系统精细化。搭建应急指挥信息骨干网,接入“广东省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并推广应用。依照“一级建设、多级共用、本地扩展”的思路,依托“广东省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的标准架构和基础应用功能,开展阳江市本地定制化建设,建立一个统一覆盖全市的应急指挥系统,全面提升我市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和处置能力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责任单位:市应急管理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二十九)构建消防新型信息化架构。建设消防救援支队大数据平台,开展数据治理及数据可视化,全面开展基础数据采集。建设政务网消防专区,支撑指挥网和政务网应用。将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消防志愿活动分别纳入“南粤家政”培训工程和“社会主义文明实践示范所”建设内容。依托“粤省事”开展实名登记制培训和知晓率调查,建设线上消防科普馆。利用“粤商通”平台推行消防安全预约上门服务,全面推行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线上大承诺和自查报备。(责任单位:市消防救援支队、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三十)推动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通过微信平台为公众提供22个商事登记事项和与开办企业关联的4个事项(公安刻章、申领发票和控税设备、员工参保登记、公积金企业缴存)等服务,深化线上开办企业服务功能拓展,实现开办企业“一次采集,一步办结”,实现企业设立登记“智能审批”,秒批秒取营业执照。同时,探索推广“政银通”一体机智能服务,在商业银行网点布设“政银通”一体机,实现企业开办“就近办”。(责任单位:市市场_、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三十一)推动民政业务一体化建设。根据全省民政业务一体化平台建设要求,针对养老、儿童福利、慈善、殡葬、城乡社区等业务,全力配合省民政厅对相对分散的民政应用系统进行整合升级,构建一体化平台,进一步提升民政数字化应用和服务水平。开展数据治理和深化民政数据综合应用,提升内部运作效能和科学决策水平。加快推进婚姻登记业务“全市通办”,满足群众跨区域办理婚姻登记的需求。(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三十二)强化住房数字化管理。根据全省加快推动“数字住房(粤安居)”一体化平台建设要求,积极主动加强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的沟通衔接,全力配合省项目组推进“数字住房(粤安居)”平台的开发使用,围绕住房全生命周期进行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实现市民和企业住房业务全程网办。汇聚房地产管理核心数据,建立完备的房地产行业数据库,全方位满足政府服务监管需求和行业应用需求。(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三十三)提升不动产登记信息化服务能力。利用政务云、公共支撑能力等建设成果,通过引入区块链、大数据分析、电子签章(名)等技术手段,进一步开展“区块链+不动产”、智能审核的探索建设,并通过提升数据共享应用、拓展“交房即交证”“农房一体批量登记”业务等多个方面,推动阳江市不动产登记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三十四)推动公积金业务网上办理。推进偿还纯公积金贷款、纯商贷和组合贷款历次提取网上办理。依托粤省事平台上线公积金贷款部分提前还款、公积金贷款提前结清、按月提取还贷签约、离职提取、退休提取、异地公积金转入申请、还款计划查询、提取明细查询等八个事项。推进公积金业务系统与电子证照系统对接,在电子证照的支持下进一步精简办事所需材料。(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三十五)构建“互联网+退役军人”服务模式。根据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工作部署,推动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退役军人一站式服务、双拥工作管理、优抚信息管理、退役士兵安置等功能模块,完善退役军人数据库。(责任单位: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三十六)提升教育考试招生信息化水平。配合省教育厅推进教育考试招生信息化建设工作,全面完成中高考标准化考点建设工作并正式投入使用。(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三十七)提升农业农村局数字化管理水平。依托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互联网+”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服务体系。做好我市农田建设项目上图入库等相关工作,不断完善农田建设管理信息系统,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协同推进广东农业农村资源综合管理大数据平台应用,不断提升农业农村大数据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三十八)强化国有资产数字化管理能力。建立市属国有企业信息化监管体系,不断优化监管方式,对财务等关键环节实施实时监控、动态监管,积极主动加强与省_的沟通衔接,全力配合省逐步建立和完善面向全国国资国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实时动态监管体系。(责任单位:市_)

六、完善政务服务体制机制建设

(三十九)推动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对政务大厅进行合理分区,升级改造24小时自助服务区、网上办事服务区“数字政府”体验区等,完善服务制度,规范服务流程,全面提升政务大厅软、硬件水平。〔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十)推进线下政务服务事项全面进驻政务服务大厅。按照“应进必进”原则,除有特殊场地要求的服务事项外,凡纳入广东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的依申请办理的市县级政务服务事项须全部授权各单位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窗口或授权委托政务服务中心进行审批(受理)。〔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十一)推进政务服务事项90%以上实现“一窗”分类受理。提高综合窗口人员业务水平,推动综合窗口从分类主题“专窗”向无差别“全窗”转变,提高一窗受理率。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推进“一个窗口”、“一支队伍”和 “一套机制”,完善协办制度,加强培训,提升专窗业务受理能力和精准服务能力,逐步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一窗受理”。〔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十二)完善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认真落实《关于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数据有序共享的意见》要求,全面构建政务数据共享安全制度体系、管理体系、技术防护体系,彻底打破部门信息壁垒,推动数据共享对接更加精准顺畅。

各地、各部门要根据本工作要点,结合实际提出具体措施,细化任务目标和进度安排,认真抓好落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要牵头加强督促检查,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第三方评估,并通报结果。

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10

(一)经济运行平稳,结构调整稳中有进

1-4月份,完成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77%;1-5月份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8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1-4月份,新签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合同5宗,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397万美元,同比增长;上半年完成税收总额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国税收入亿元,地税收入亿元。

(二)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产业做大做强

上半年,我街道办以“服务优质企业、培育重点企业”为宗旨,切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工作。1.伯恩光学(惠州)有限公司项目:目前l3厂房的土地已平整,立项、环评已完成、规则设计方案正在公示;2.承兴家俱(惠阳)有限公司:立项、水保已完成,正在按程序办理环评、报建手续;3.睿置(安博1期)项目:4号库主体厂房钢结构已安装完毕,2号库主体厂房钢结构仍在安装;4.喜德盛自行车项目:目前项目拟选址用地约25万平方米土地正在完善征地、村民留用地置换等工作;5.迪诺雅家具项目:目前已完成9栋厂房及宿舍主体封顶,现仍在进行装修阶段;6.华叶项目:目前整收回XX市华盈实业总公司等3家公司4宗用地,合共144747平方米。

(三)以稳定和谐为基石,创建平安秋长

2、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做好法律援助及法律顾问工作。我街道已在11个行政村(社区)配备了法律顾问,实现了“一村一法律顾问”的全面覆盖,在各村(居)委会举行法律“六进”活动暨“百堂法制讲座”,深受人民群众欢迎,有力推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

3、围绕“查、打、控、疏”,重拳遏制“两违”的蔓延势头。今年以来,我街道整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工作共查处违法建设8宗,其中已立案6宗,已结案4宗。拆除违法用地、违法建设16宗,总面积约平方米,其中拆除违法用地10宗,拆除面积约平方米;拆除违法建设6宗,拆除占地面积约平方米,建筑面积约平方米(拆除的16宗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中,包含永久性建筑12宗,占地面积约平方米,临时性建筑4宗,占地面积约平方米)。拆除非法养殖场1宗,拆除面积约300平方米,清除违法抢栽抢种绿化树、果树50000余棵,清除面积约15亩。同时还利用宣传车、公告、标语、画册等媒介,广泛宣传《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张贴、汇报“两违”整治工作进展,引导广大群众知法守法,依法自纠。《南方日报》、《惠州日报》、《新惠阳》等省、市、区主流媒体多次深入到我街道,聚焦整治违法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进行宣传报道。

4、细查安全隐患,狠抓安全生产。我街道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工作部署,结合日常检查和综合排查工作,积极开展职业病危害防控工作、“百名安监干部联百企解百难”、“打非治违”、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火灾隐患重点地区整治等工作。上半年,我街道共出动人员2100多人(次),检查企业1511多间(次),人员密集场所370多间(次),共发出现场检查表20xx多份,下达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23份,依法采取强制停电措施26家,消除安全隐患600多处。同时,我街道对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工作进行了大力宣传,印发了《安全生产法》、《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职业病防治法》、《企业安全知识》、《社区家庭安全常识》、《出租屋消防安全知识》、《危险化学品安全常识》等宣传资料,共发放宣传资料20000多份,悬挂宣传标语66条,大力普及安全科学知识,提高广大员工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自我防范能力,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四)提升城区品质,增强民生幸福感

1、加大市容市貌整治、监察力度,共建美丽城区。上半年,我街道办整治各类违章行为约594起。清理各类乱张贴、乱刻画、乱涂写等“牛皮癣”约4573多处,拆除乱搭建雨篷97处、乱设置户外广告条幅320条,有效地维护了辖区内的街道整洁及居民出行。

2、深化完善城市建设,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完成高岭新湖约1000平方米体育活动场所、维布约6000平方米埔梓公园改造工程;二是完成高岭上围环境整治工程;三是完成周田麻榨背桥梁建设工程。

3、加强宣传、落实责任,开展优质计生服务。坚持“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工作宗旨,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与各部门、包干领导、村(居)委干部、驻队干部签订责任书。加大宣传力度,推进新《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宣传贯彻落实和婚育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和“关爱女孩活动”,我街道设“新家庭文化屋”共11个点,有效转变群众的婚育生育观念。做好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工作,我办共征收社会抚养费元。抓好抓紧人口计生经常性工作,上半年来共落实计生手术556例(含流动人口),户籍人口结扎77例(其中纯生二女户结扎1例),上环142例,落实补救措施2例;流动人口结扎129例(其中纯生二女户结扎3例),上环206例

4、千方百计保障民生,惠民措施落到实处。一是继续做好五保户及低保户审批供养工作。上半年累计有48户五保户、144户低保户,共269人。二是进一步完善敬老院内部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敬老院日常供养管理工作。三是做好残疾人相关工作、高龄老人生活补贴申请及终止、老年人优待证办理、走访退伍军人、归侨人员相关工作。四是做好经常性开展临时救助工作(主要包括五保、低保医疗救助、重大疾病慈善救助及社会困难人员临时救助等)和低保户日常管理工作。

(五)积极开展绩效考核表格填报工作,着实提升行政服务水平

1、依时推进24套考核表任务。为做好绩效考核表格填报工作,我街道成立了绩效考核填表领导小组,明确每套表格责任领导和责任人,要求各线室(部门)全力配合,加强与区直各职能部门协调沟通,统一表格填报事项,实现了信息共享,确保了项目扎实推进。

2、完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成立至20xx年5月底为止,累计受理项目32宗,成交29宗。其中建设工程交易27宗,村物资采购2宗,建设工程交易累计挂牌金额万元,成交金额万元,节约万元,节约率为;物资采购挂牌金额万元,成交金额万元,节约万元,节约率。

(六)加强农村基础建设,打造美丽乡村

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投入资金约30万元分别对茶元、官山、周田等村水毁农田水利渠道进行修治;二是投入资金20万元全面开展美丽乡村、绿满家园活动,对茶园公园、白石和官山村道进行绿化;三是做好非法养猪场清拆前统计登记工作;四是做好动物防疫、防治工作。发放防治红火蚁药物到各村,防治面积约3万平方米。投入资金4万元完成春季动物防疫完成春季动物防疫,禽只注射防疫药约90万只,清场禽面积约15万平方米;五是对各山塘水库进行全面的汛前安全检查,各水库应急防洪沙石到位防洪沙56方、石56方,共投入资金3万元;五是联合上级部门共对10户20xx年贫困户泥砖房进行改造,全部验收合格,并做好档案资料。

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11

(一)做好组织保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直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要指定一名分管领导和一名负责同志具体负责对接落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督促和指导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相关单位按要求完成今年我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_年12月底前]

(二)做好资金保障。市、县两级财政部门要把“数字政府”建设专项经费纳入同级政府预算;整合部门信息化项目年度预算,统筹资金管理使用;用好用活省支持原中央苏区发展的政策,积极多渠道争取国家或省专项资金支持。[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财政局等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_年6月底前]

(三)做好人才保障。加强“数字政府”人才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有目的地培养本地人才;加强交流学习,主动到先进地区学习取经;将“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列入领导干部和各级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学习培训内容。[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委组织部等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持续开展]

(四)加强建设运营支撑能力。加强资源整合,强化市政务大数据管理中心职能,选优配强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提升运营人员政治意识、廉政意识和保密意识。充分发挥基础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以及其他优秀企业在“数字政府”建设中的作用,不断提高“数字政府”建设运营支撑能力。(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各相关单位配合,完成时间:20_年12月底前)

(五)加大舆论导向宣传。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融媒体平台等,广泛宣传“数字政府”建设、服务新理念、新做法,加强对“数字政府”建设的舆论引导;大力推广“粤省事”(梅州),提高公众认知度和平台活跃度。[市委宣传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广播电视台、梅州日报社等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完成时间:持续报道]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本要点部署的各项任务,结合实际制订实施方案,细化任务目标和进度安排,提出具体工作措施,认真抓好落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要加强督促检查,定期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工作推进情况,适时组织开展工作落实情况评

数字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报告12

 为进一步加快我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通过理顺机制体制和完善平台建设,推动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做好“数字政府”建设统筹管理

   (一)编制“数字政府”建设三年规划。 以购买服务方式聘请专业机构编制全市“数字政府”建设三年规划,制订详细的建设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为全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提供规划指引。[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 月底前]

   (二)设立“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专家库。专家库成员为我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提供决策咨询、技术支撑。专家库成员从机关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选聘。(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6月底前)

   (三)建立健全“数字政府”建设制度规范。

     ⒈出台《梅州市市级政务信息化服务项目管理办法》《梅州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办法》《梅州市政务服务数据安全管理暂行办法》《梅州市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方案》《梅州市网上中介服务超市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以及相关实施细则。(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0月底前)

    ⒉完善我市《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信息和数据安全保密制度》等。(市委网信办牵头,市_等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6月底前)

   (四)强化安全管理保障。建立健全“数字政府”网络安全工作协调、关键信息基础设

备保护和网络安全通报预警与应急响应工作机制。建设“数字政府”云平台密码服务资源池、内容安全监管平台、政务网络安全态势监测平台,加强“数字政府”政务网络重点部位保密技术监管,提升“数字政府”网络安全运营保障能力和安全监测监管能力。(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委网信办、市_、市公安局等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二、夯实“数字政府”基础设施

    (一)推进政务外网建设。统筹推动全市政务外网升级改造,按统一标准完成“市—县—镇”纵向政务外网骨干网建设,推进各级政府部门与同级政务外网骨干网接入,实现市、县、镇、村四级政务外网全覆盖。[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二)推进政务云服务应用。完成广东“数字政府”政务云梅州节点挂牌运转和与省级政务云对接。推进50个以上(含县级15个)非涉密政务信息系统迁移上云。[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三)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应用。统筹推动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升级改造,联通省政务大数据中心数据资源80个服务接口。各级各部门编制本部门政务数据资源目录,并依托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完成政务数据归集、实时更新。[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牵头,各级各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三、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水平

    (一)提升信息化应用实现减负便民。围绕群众办事“三少一快”、基层干部“减负提效”,开展基层服务事项梳理优化、审批便利化改革,深化电子证照、数据共享服务的应用,推行基层证明网上开具服务,把大数据服务支撑能力延伸到基层,让数据跑腿代替群众和基层干部跑腿,实现基层办事提交证明量大幅度降低。[市司法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二)提升自助终端服务覆盖面。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部署政务服务一体机,在每个县(市、区)不少于10个镇(街道)或行政村(居委会)党群服务中心等基层场所部署政务服务一体机,基层服务事项入驻不少于100项。[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三)提升梅州特色“粤省事”移动政务服务品牌。

     ⒈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上线应用。做好214项国家、省、市三级垂直业务系统事项接入上线工作。(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12月底前)

     ⒉推动本地特色服务实现“指尖办”。新增22项惠民补贴申办服务事项进驻“粤省事”(梅州)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实现189 项梅州特色服务事项进驻。[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⒊开设三农专题助力乡村振兴。推动涉农政策、特色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现代农业产业园、扶贫项目和农技服务等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事项在“粤省事”(梅州)移动政务服务平台“指尖办”。[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扶贫开发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等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⒋打造政企沟通平台。建设政企沟通电子平台,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密切政企关系,助推企业发展。[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梅州高新区管委会、蕉华工业园管委会等各相关

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6月底前]

     ⒌推进财政电子票据服务应用。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积极配合省财政厅推进我市电子票据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我市非税收入解缴与省财政电子票据管理系统一体融合,促进教育收费电子票据运用,有序推进重点民生领域财政用票服务保障落地与拓展。(市财政局牵头,市教育局等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四)提升“一网通办”服务能力。配合省升级广东政务服务网,改造市统一申办受理平台,提高市内业务“一网通办”服务能力,实现市县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70%,镇村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50%,市县级100个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五)提升实体大厅服务水平。推动市级服务大厅扩容提质,全面落实“三集中、三到位”,实现市县两级70%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受理”;开发智能客服平台预约系统,实现线上预约与大厅现场排队叫号系统一体化;运用“互联网+监督”手段,加强对审批服务的全过程监督,提高行政效能。[市级实体大厅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市各相关部门配合;县级实体大厅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牵头,完成时间:20xx年12月底前]

     (六)提升可信身份认证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服务

推荐阅读:

撰写公司年度工作计划(共80篇)

绿色建筑推广年度工作计划(共16篇)

支部年度工作计划表(汇总11篇)

培训班年度工作计划(必备34篇)

企业规划部年度工作计划(汇总13篇)

音乐培训年度工作计划(优选68篇)

标签: 报告 政府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