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是将城市区域划分为&ldquo网格&rdquo,使这些电网成为政府管理基层社会的单位。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网格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网格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篇1
当前,社区管理已成为社会管理的最前沿。在城市化加速推进,社区承担的社会管理和服务事务越发复杂多样的大环境下,如何进一步加强我市社区服务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社区管理系统设计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各项政策措施在基层贯彻落实的效果。为此,我们对田家庵区社区网格化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我们认为,社区网格化管理是一条新时期基层社会事务管理服务的新路,值得研究和推广。
一、田家庵区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尝试和创新
自20_年以来,田家庵区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理念,逐步推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社区管理网格化,就是在保持街道、社区大格局不变的前提下,按照一定标准将城市社区划分为若干个单元网格,社区承担的管理和服务事项全部在网格内“流动”,从而实现资源有效整合、服务水平提升、社区职能强化的社区管理新模式。
1、网格设计系统化。网格化社区管理的关键在于网格系统的设计。田家庵区设计了基层社会事务管理服务“三级网格”系统,街道为第一级网格,社区为第二级网格,社区再划分出若干个责任区作为第三级网格。其中,网格系统的最小单元第三级网格(责任区)因承担大量具体工作,被确定为三级网格系统中的培育重点。社区委员、各类“条条”协管员直接下放至第三级网格(责任区),并将社区公安干警、楼长、有参与积极性的志愿者等纳入管理团队,充实一线工作力量,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盲区。
2、承载功能综合化。田家庵区在城市社区所推行的网格化管理系统,有效解决了社区甚至街道工作条块分割矛盾、资源调配不优、深入群众不够等问题。从调查情况看,部分街道,如洞山、泉山,网格功能基本囊括了街道、社区工作的主要方面,大体包括社情民意搜集、社会治安维护、突发事件处置、环境监督整治、矛盾纠纷排解、落实社区矫正、党建以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医疗卫生、劳动保障、社会组织管理等多项工作,涉及20多个部门的百余项业务,做到了事情解决在网内、管理服务全方位。
3、责任指向具体化。在第三级网格(责任区),明确一人为网格长,是本网格主要责任人,同时每个责任区配备1—2名工作人员,规定每周至少两次深入网格走访,实现管理服务结构由条状向网状转变。街道不定期进行督查,对不认真履行职责、工作敷衍塞责的责任人,一经发现,即刻批评纠正,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社区两委班子负责对责任区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和业务指导,每周组织召开一次民情分析会,听取责任区的网格长入户情况及解决群众的诉求情况的汇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网格化的推行,对社区传统管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形成了巨大冲击,带动社区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管理模式由粗放变为精细,应急处置由突击变为常态,社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得到提升,条块间的协同性、互助性和综合性得到增强,提高了办事效率,拉近了街道、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距离。
二、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明确要求。田家庵区社区管理网格化开创了街道、社区工作的新局面,但在资源整合、科技支撑、网格划分、投入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现就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提几点建议。
1、推广网格化管理。针对街道社区人口构成复杂、社会管理压力大的问题,建议总结田家庵区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经验得失,条件成熟可在全市范围内加以推广。现在城市社区的规模对精细化的社会管理来说太大,如田家庵区部分社区居民近万人,社居委很难照顾得过来,分成1000人左右的网格比较合理。网格化不仅是管理区域的细分,更重要的是一种服务观念的变革,社区工作人员从坐等群众上门转为主动服务,由主要坐办公室改为定时在网格内巡视,随时解决问题。
2、制定指导性政策。目前,我市还没有就社区管理网格化工作出台指导性文件,各街道、社区的探索仅限于自身的理解、经验及对外地做法的借鉴,工作中存在发展不平衡、理解不一致、操作不规范现象。建议市里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尽快拿出推进社区管理网格化工作的意见,并制定配套方案,明确网格划分标准、工作责任认定、考核监督体系及承载功能、投入保障等内容,引导社区管理网格化工作步入规范、快速发展的轨道。新的政策要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比如: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标准原则上应该不低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政府要为老住宅区引进物业管理,并且要通过政策规定,强化社居委监督物业管理的权利,切实维护好居民的利益。
3、整合社区内资源。社区管理网格化工作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必须在整合资源、强化基层上下功夫。针对社区承担大量行政性工作这一现实,建议在社区层面增设社区工作站,形成社区党组织、社居委和社区工作站“三驾马车”,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居委开展自治,社区工作站承担社区服务管理的日常工作和政府下派的工作。工作运行上,社居委负责“议”,社区工作站负责“行”,“三驾马车”人员交叉任职,分工不分家。同时,要打破街道、社区中相关部门“条条”人员的管理和身份限制,把管理、使用、调配、考核的权限下放至街道,避免“多头领导”弊端,最大限度激发现有人力资源活力。另外,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整合公共管理服务资源,协调各类社会组织、无职党员、群众组织、志愿者队伍、驻区单位、公安资源、服务机构参与到管理网格中来,形成推进合力,通过网格这个平台推进环境卫生、社会治安、维稳、计生、社区服务等全面工作。
4、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网格化管理提质升级的关键因子。建议市里组织力量开发“三维数字社区”集成管理应用系统,利用GIS地理信息技术、传统拍照技术、仿真模拟及实景视频技术,构建三维地理信息、人口基础管理信息、三维全景视频监控平台,精细整合社区管理网格职责,为街道、社区工作建立规范、统一、共享的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
网格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篇2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基层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推动实施加强基层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工作。基层安全生产网格化是推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延伸到最底层,打通安全生产监管“最后一公里”的主要手段。目前,基层安全生产网格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各部门网格化种类多,资源空间被压缩。目前基层网格种类繁多,村居的网格员大多身兼数职,个人精力有限,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难以理清头绪,合理针对性安排好相关工作。
(二)四级网格员自身综合素质不够。村居网格员的身份主要是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而大多村干部对于处理农村业务有较强的能力,但是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短期的培训也只是“蜻蜓点水”,能够履行好一个信息员的工作已然不错,至于开展更深一步的检查工作的确有很大的难度。
(三)管理机制不完善。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涉及到全员的安全管理责任,还缺乏与之相对应的监督和评价机制。目前的网格员身兼数职,工作量大面广,没有相应的考核和奖励机制,那工作的积极性肯定不高,有些都不愿意去开展工作,即使做了,也带着敷衍了事的态度,不能起到网格化管理的作用。
加强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的建议:
(一)提高重视,使安全生产工作常态化。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属地监管责任,对网格员上报的信息进行汇总和分类处置,对属于牵头部门管理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置,属于配合部门的交由其进行处置。一、二级网格要监督下级网格的工作展开情况,不定时展开抽查,同时主动帮助解决疑难杂症,充分调动三四级网格员的工作积极性,加速推动安全生产网格化工作。
(二)提升网格人员业务能力,增强队伍力量。建立网格员学习培训制度,要有针对性的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开堂授课,提升网格长(员)的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同时每年要留一部分编制,用来招录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大学生,入职前再安排专门的培训,充实整个网络的软实力。
(三)科技强安,智慧安监。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为网格员配齐移动巡查终端,实现网格员对网格内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的查询、巡查发现安全隐患的拍照固定、向企业相关人员安全隐患的短信告知、向上级网格报告检查情况等诸多便捷功能的电子信息化,实现“智慧安监”。
(四)完善考核和奖励机制,提升积极性。一要完善奖惩机制。良好的奖惩制度是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的法宝,应当制定详细的网格管理人员的考核标准,包括网格员工作处理的及时性,对网格日常访问情况等,增强网格员的工作主动性和责任心,提升服务效能。二要建立长效保障机制。将村网格化管理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经费投入长效保障机制。
网格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篇3
网格化管理就是利用城市管理与数字化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的一种管理形式,往往都是加强对单元网格中的事件进行巡逻,建立起一种监督与处理相互分离的形式,常常网格化管理能够非常明确的观看出人们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快速的做出反应。与此同时,网格化服务管理在基层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需要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予以协调解决。
一、存在问题
(一)基层社区负担过重。近年来,各级政府积极推进简政放权,提升社区公共服务能力,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在落实权力下放的同时,把大量属于自身部门职责的行政工作“下放”到社区,大大增加了社区和网格员的负担。社区行政事务多、台账报表多、不合理的证明多,有的社区上墙的工作职责近百项,与中央、省、市要求为社区减负的大方向相背离,也造成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这一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负担过重、运行不畅。
(二)配套改革还不到位。在社区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网格员推行一岗多责的同时,政府职能部门的体制机制配套改革没有到位,仍然按照“以条为主”进行业务部署和考核管理,相关业务系统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数据壁垒,无法实现业务部门系统与市级基础数据库的自动匹配、比对,网格员多头指挥、重复劳动的问题仍然存在,影响了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效能提升。
(三)网格员待遇仍然偏低。目前网格员待遇存在各区不统一、城乡不统一的双重问题,网格员实拿工资总体在2500-3000元之间,与其承担的工作任务、素质要求不匹配,影响网格员队伍稳定。同时也导致男性网格员大量离岗,造成网格员多为女性的局面,影响网格员入户访查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社区事务准入制度。进一步厘清政府与社区的职责边界,对当前社区事务进行梳理,不合理的行政审批、行政监管、政务服务等事务尽可能的进行协调剥离,对于委托社区协助完成的事项,严格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原则,提供相应的工作经费和条件。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社区事务清单制度,政府职能部门需要进入社区或委托社区办理的事务,需要向本级社区建设组织协调机构提出申请,批准后方可进入,有效防止政府职能部门把“权力下放”异化为“职责下放”,切实减轻社区和网格员负担。
(二)进一步推进部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坚持党委政府统筹推进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作为党委政府的“一把手”工程,建立权威高效的统筹协调机制,综合各部门进入社区的工作内容和考核要求,以块为主、条块结合,设计与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相适应的考核评价体系。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制定统一的基础数据信息采集清单,做到一表采集、一次录入、多口应用。积极推动市、区两级集中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建设,作为条块衔接的数据“中转站”,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录入统一进入市、区基础数据库,再由数据库向各业务部门系统自动匹配、导入。
(三)进一步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整体联动。结合市委、市政府深化街道体制改革工作,科学合理界定镇(街)职能定位,提高镇(街)公共服务、公共管理能力。设立镇(街)网格化综合服务管理中心承担镇(街)开展公共服务、承接社会事务、受理居民诉求等职能,向下对接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向上对接区职能部门、区政务中心等,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的上下互动、部门联动。进一步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功能,对各渠道发现的问题实行网络派单制度,逐步实现社区服务管理事项统一受理、分流办理、处置反馈、考核督办,形成区域实施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整体合力。
(四)进一步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加强网格员业务培训,完善网格员选拔聘用、目标考核、管理使用等机制,建立动态化管理的网格员数据库。鼓励社区网格员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探索社区网格员加盟专业社工机构、社工工作室等办法,培育复合型社区工作人才。提升网格员基本待遇,在镇(街)层面对社区事务准入部门的人员经费进行统筹,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以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为基准,合理确定网格员待遇。推广在网格员队伍中考核选拔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作法,形成长效机制,进一步拓展网格员的职业发展空间。
(五)完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级网格化信息平台的信息安全管理和保密制度,严格实行“一级一权限、一机一帐号、一人一密码”,确保信息安全。按照内外有别、分类服务、分级管理原则,服务类信息与外网连通,向城乡居民公开,方便公众查询,管理类信息以内网为主,能公开的公开,不宜公开的应设定权限,确保管理信息不泄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