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活动教案:跳舞的小人教案3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6-28 09:09:12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教学计划是为了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进行设计和安排的实践性教学文件。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班美术活动教案:跳舞的小人教案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第一篇: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跳舞的小人教案

  活动目标:
  1、欣赏感受芭蕾舞的姿态美。
  2、尝试运用锡纸创作不同舞姿的小人,体验创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熟悉绘本《大脚丫跳芭蕾》;对芭蕾舞有初步的认识。
  物质准备: PPT、锡纸塑造小人范例、各种大小不一的锡纸、透明胶带、展示架。
  活动过程:
  一、师出示绘本《大脚丫跳芭蕾》引入。
  1、引导幼儿欣赏贝琳达的优美舞姿。
  师:“你们看看这是谁呀?哦,原来是贝琳达!瞧瞧,她又在跳芭蕾舞了,漂亮吗?芭蕾舞和我们平常见到的舞蹈动作有什么不一样?(脚是踮着的,脚、手、身体特别修长等)服装上呢?(有芭蕾舞裙、芭蕾舞鞋)”
  2、教师带领孩子一起舞动芭蕾。
  师:“芭蕾舞是一门非常优雅的艺术,它动作优美,给人一种向上、向外拉伸的舒展的感觉。(教师动作示范)芭蕾舞又被称为脚尖上的舞蹈,时常踮起脚尖,连续不断地旋转,现在让我们轻轻地站起来,跟着音乐一起来感受感受吧。”
  3、幼儿自由表现芭蕾动作。
  师:“贝琳达是一个喜欢芭蕾舞的小女孩,小朋友们把你们喜欢的芭蕾舞动作都表现给她看吧。”
  二、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贝琳达的舞姿,并示范如何制作跳舞的小人。
  1、引导幼儿观察贝琳达的舞姿。
  师:“贝琳达的舞姿是舒展的,优美的,小朋友们你们刚才感受到了吗?”
  师:“那你们猜到我们今天要做的小人是谁了么?(贝琳达)”“对了,一个跳芭蕾舞的小人,今天我们就要把贝琳达从书本里请出来,让平面的贝琳达变成一个立体的贝琳达,站到我们面前,跳舞给大家看。”
  2、教师示范制作跳舞的小人。
  师:“我们今天要用锡纸做芭蕾舞小人,也要把芭蕾舞那种身材修长,手脚细细长长,动作优美略带点弧度,穿着芭蕾舞裙以及踮起脚尖跳舞这些特征表现出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贝琳达的头和身体,小朋友们想想还缺少些什么呢?”
  三、幼儿制作跳舞的锡纸小人,教师巡回指导。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长短大小不一的锡纸,一会小朋友们拿到这些锡纸的时候要先想一想,这些锡纸分别适合做什么?现在开始动手制作属于你的跳舞的小人吧。”
  四、结束。
  幼儿带领自己制作的锡纸小人一起自由舞动,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要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作的快乐。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力求使幼儿自由地创造表现。活动为幼儿提供充分的宽松氛围创作,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以顺应幼儿的创作,并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利用自制跳舞的小人,创造出不同的动态跳舞小人。

第二篇: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跳舞的小人教案

  【设计思路】
  中国水墨画,是我们一种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民族间美术,在幼儿园开展水墨画教学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画具有简练、概括的特色,用毛笔蘸墨画画。可大可小,可粗可细,可干可温,挥洒自如,变化无穷,痛快淋漓,中班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观察事物的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小鸡是小朋友喜欢,又熟悉的小动物,教他们画小鸡,比较容易,幼儿学得快、学得牢,也学得轻松。很适合幼儿作画大胆,构思夸张的特点。
  【活动目标】
  1、学习水墨画的握笔和用笔方法。用毛笔的侧锋画椭圆、中锋勾线和画圆点,表现小鸡的外形特征和不同姿态。
  2、能大胆下笔、激发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
  3、培养幼儿喜爱民间美术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群鸡”,带领幼儿观察小鸡的外形特征及动态。
  2、带领幼儿欣赏内容简单的水墨画若干幅。
  3、操作材料“小鸡”,活动贴绒小鸡、宣纸。墨汁、毛笔、洗笔瓶、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小鸡,激起幼儿兴趣。
  1、教师从盒子时拿出三只小鸡,让小朋友观察,并讲述鸡妈妈孵出了一群可爱的小鸡,请小朋友帮鸡妈妈看看小鸡由哪几个部分组成?长得怎么样。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小鸡长得很可爱、圆圆的头、圆圆的身体、还有尖尖的嘴,肚子底下长着两条细细的腿。
  2、引导幼儿欣赏“群鸡”图。
  出示图画“群鸡”:提问:你们看这幅画家爷爷画的一群鸡是什么样子的?它们在做什么?
  教师鼓励幼儿结合自已平时对小鸡的了解,理解国画中各小鸡的动态,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力。
  3、出示动贴绒小鸡,变化小鸡的各种不同姿态,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提醒幼儿可画出各种神态的小鸡。
  二、引导幼儿学习水墨画笔锋的基本用法
  1、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用水墨画方法来画小鸡。它是用毛笔和墨汁来画的。
  2、教师示范:先用毛笔蘸上水墨,让毛笔躺下来,稍稍用力画出小鸡的头和翅膀,翅膀比头画得大一点,再用笔尖像走路一样勾出小鸡的嘴巴,胸,肚子和爪子,最后用笔尖(像跳一样)点出鸡的眼睛。
  三、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鸡妈妈现在要请小朋友给小鸡画像,它还想问问小朋友画的小鸡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幼儿先观察操作材料,后在其空白处作画,教师以鸡妈妈的口吻指导幼儿掌握用笔方法
  四、总结评价
  教师以鸡妈妈的口吻感谢小朋友为它的小鸡画像。游戏:“小鸡小鸡在哪里”。
  活动建议:
  教师的活动小鸡是磁性的,便于教师和幼儿操作。
  活动延伸:
  1、提供给幼儿水墨画的工具材料,巩固小鸡画法。
  2、班级养植角,饲养小鸡。
  3、用圆形、椭圆形拼搭各种不同姿态的小鸡。(幼儿教育)

第三篇: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跳舞的小人教案

  目标:
  1、学习将彩色纸条撕成小纸片,发展手指灵活性。
  2、在示范讲解的引导下,掌握拼贴技能。
  3、对撕纸活动感兴趣。
  4、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准备:
  若干不同颜色的长条纸,一棵树,范画,胶水,抹布
  过程:
  一、复习儿歌《片片飞来像蝴蝶》
  1、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呀?秋天树叶变成什么颜色?秋风吹来了,树叶会怎么样呢?
  2、师幼共同表演儿歌《片片飞来像蝴蝶》
  二、观察图片引起兴趣。
  1、师:呜呜呜是谁在哭呀?它为什么哭呀?
  2、师:大树妈妈的树叶宝宝被风吹走了,我们帮大树妈妈把宝宝找回来吧!
  3、师:大树妈妈的宝宝都躲在这些彩色的纸条里。(师出示彩色纸条)4、师示范并讲解把彩条撕成纸片以及粘贴的方法。
  5、幼儿尝试用长纸条撕成小纸片。
  6.幼儿尝试将撕碎的纸粘贴在树上。
  边做边说一说:我给什么大树找到了什么颜色的宝宝。例如:我给大树找到了红颜色的宝宝……。
  三、共同欣赏作品。
  1、共同欣赏作品。
  2、师幼共同演唱歌曲《秋天》,感受秋天落叶的美丽。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要上好一堂课是需要做充分的准备的,不仅仅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更重要是要让他们感兴趣,这样,孩子们才能跟着你的思路走。

推荐阅读:

教师个人检视问题清单范文(通用18篇)

党建融入生产经营案例范文八篇

年轻人努力奋斗的文章三篇

2023年乡镇党委议事决策规则范文(通用3篇)

关于支部党员干部思想动态分析报告【十篇】

党史学习教育民主生活班子对照检查材料范文(通用15篇)

标签: 中班 教案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