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俗称青龙节,据说是端午节。这是中国农村的一个传统节日,叫做“ldquo水龙头部分。龙的兴起与人们对古代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文化有关,而农业文化起源于对自然现象的崇拜。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_龙抬头的由来和风俗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篇1】20_龙抬头的由来和风俗
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我国农村的一个传统节日,名曰“龙头节”。
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
又一说为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便将龙王打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龙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祷,最后感动了玉皇大帝,于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实际上是过去农村水利条件差,农民非常重视春雨,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从其愿望来说是好的,故“龙头节”流传至今。
1、吃春饼
“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吃春饼,名曰“吃龙鳞”。
2、吃爆米花
吃爆玉米花,就是纪念龙为解人间乾旱之苦,甚至不惜冒犯天条。
3、吃芥菜饭
农历二月二吃芥菜饭是温州民间广为流传的习俗,并有“吃了芥菜饭不生疥疮”的说法。
4、吃猪头肉
自古以来,供奉祭神总要用猪牛羊三牲,后来简化为三牲之头,猪头即其中之一。
【篇2】20_龙抬头的由来和风俗
祭社神
节日期间,人们会在社日奉祀土地神,为了给土地神祝贺生日,家家户户都会凑钱。这一天大家将聚集在土地庙,敲锣鼓,放鞭炮,非常热闹。值得一提的是,土地神可能会供在村落的社庙中,也有可能会供奉在门口,还有可能会供奉在家中,总而言之它在中国民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吃龙食
节日期间,人们会吃很多美食,统称为龙食。吃葱饼叫做撕龙皮、吃饺子则叫吃龙耳、吃馄饨为吃龙眼、吃面条名曰吃龙须。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地方还会炒各种炸物,比如说糖炒花生和黄豆,老百姓会直接将其称为糖豆。不但可以当作零食吃,而且可以直接端上餐桌。不过,现在很多人都不做了,直接上集市去购买。
放龙灯
节日期间,人们会用芦苇或秫秸扎成小船,里面还会放进去蜡烛和小油碗,这样等到晚上的时候点燃灯火,便可以直接将其放入河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给龙指引道路,希望可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得到龙的庇佑与照顾,从而生活美满。
围粮囤
节日期间,人们会拿一把小铁铲子,然后铲些草木灰,继而在地上画出一个个圆来。然后利用围仓的圆圈围上好几层,形成一个简易的粮仓。这样就可以将家中收获的粮食全部囤积在里面,人们还会故意装满一些,意味着粮食获得了大丰收。
熏虫
节日期间人们会燃烧熏香,摊烙煎饼,希望可以利用这些烟气驱走毒虫,所谓的毒虫主要就是危害庄稼的一些害虫。之所以这样做,目的就是希望可以获得粮食上的大丰收,从而衣食无忧。
【篇3】20_龙抬头的由来和风俗
龙抬头,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是指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龙抬头日处在卯月的惊蛰、春分之间;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为生发之大象,代表着生机茂发,如《律书》中所云:“卯之为言茂也,言万物茂也“。“卯”是干支历十二地支之一,五行属木,卦象为“震”;九二在临卦互震里,震为龙,表示龙离开了潜伏的状态,已出现于地表上,崭露头角。“龙抬头”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标示着阳气自地底而出,春雷乍动、雨水增多、气温回升,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时节作为一个祈福纳祥转运的日子。
元时期把“二月初二”称为“龙抬头”的日子。农历二月已进入仲春季节,“二月二”处在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惊蛰”、“春分”之间。自古以来,人们在仲春“龙抬头”这天敬龙庆贺,以祈龙消灾赐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农历“二月二”,既是“龙抬头节”,又是土地神诞辰“社日节”。南方“二月二”(古时为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仍沿用祭社(土地神)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既有类似龙抬头节习俗,又有以祭社习俗为主的新”二月二“习俗,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