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扶贫工坊工作计划1
加强与中央媒体、地方媒体的协调合作,建立常态化的“非遗”扶贫宣传,利用流媒体设立线上线下专题、专栏、频道等,开展“非遗”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主题宣传活动,提升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发展的社会可见度和影响力。积极鼓励各级各地开展优秀“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评比、表彰,并借助各种媒体资源,创新传播渠道,搭建传播平台,加强优秀案例、代表性传承人和生动实践的宣传报道,营造关注、支持和参与“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激发参与人群的工作热情。20_年10月下旬,文化和旅游部、_扶贫办在山东济南举办了第六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其中“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论坛是重要内容。博览会以线上线下方式,集中展览了全国各地700余项“非遗”代表项目、500家“非遗”产品、46个“非遗”工坊,展演了400余部“非遗”题材记录片、专题片,成为广大“非遗”传承人和“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展示和推介的重要平台。
非遗扶贫工坊工作计划2
在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过程中,各相关行业、各级党委政府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巩固拓展“非遗”扶贫成果高度,大力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切实加强产业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组织领导,助力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比如内蒙古、河北、湖南、甘肃、重庆等省区市,积极协调本地文旅、扶贫、财政、宣传、妇联等部门,共同推进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为促进国家和地方品牌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振兴,凸显我国“非遗”扶贫产品独有特色,_专门制定《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明确要求“发挥传统工艺覆盖面广、兼顾农工、适合家庭生产的优势,扩大就业创业,促进精准扶贫,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比如山东、浙江、上海等东部省市,积极发挥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帮助重庆、云南、贵州等中西部省市建设“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销售“非遗”扶贫产品。20_年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围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联合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会,牵手中国时尚设计大师张肇达,打造“天才妈妈×东乡绣娘”公益品牌,并于10月下旬在京举办了公益品牌计划发布会暨公益时装秀,东乡绣娘创承“非遗”文化,一根绣针改变命运,绣出梦想绣出希望。
非遗扶贫工坊工作计划3
“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是依托传统工艺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的一种扶贫模式。国家有关部委发布了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并投入大量资金重点支持14个门类383项国家或地方品牌传统工艺类项目,其中65%的项目分布在“老少边穷”地区。同时,组织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助力“非遗”扶贫,中央美院、唯品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等高校、企业、行业协会,先后在江西、新疆、贵州、青海等贫困地区地设立了传统工艺工作站,帮助当地传统工艺企业和从业者弘扬优秀工艺,培育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和品牌,带动“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织女益家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以西秦刺绣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王金平、冯芮爱和手织布传承人宁卿慧为带头人,以“织女益家”为品牌,以传统“非遗”文化项目手织布、泥塑手工艺品制作为载体,采取“专业合作社+困难妇女+公益”的形式,把农村妇女“请进来”免费教学,把织机免费“送出去”,用指尖上的艺术,绘就幸福画卷,开发产品5种,年产值30万元,带动了当地500多名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传承、带贫、致富多赢。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年堆乡尼玛藏式卡垫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全国农村创新创业优秀带头人、全国乡村致富带头人、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创新奖获得者旦增称来,创新藏毯纺织技术,把藏族传统元素与现代技术相融合,成功研发出“看照片纺藏毯的纸样使用技术”,打造“昵炜藏毯”品牌,采取“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动当地26名贫困户劳动力“不离乡不离土”就近就便就业,实现年人均增收达6万元,用新藏毯织就一条创新致富扶贫路。
(三)培养带头人是根本
自启动“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以来,全国各级各地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把培育优秀“非遗”传承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带头人作为首要工程,列入“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和“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重要内容,出台政策,明确任务,加大培训力度,持续推进,牢牢把贫困村集体、贫困户嵌入“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传统工艺工作站等工作中,变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为千军万马的发展主力,走出了以点带面、以面带片、整体推进、共同脱贫的新路子。截至目前,全国研培计划参与院校累计培训学员近4万人次,加上各地延伸培训,共覆盖传承人群超过10万人次。涌现出“传承指尖技艺、助力精准扶贫”的石丽平、“变指尖技艺为指尖经济”的韦清花、“用苗绣开辟家乡妇女自立自强路”的石佳等一批带贫成效明显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带头人,呈现出“培训一个、带动一片”的良好局面。江西新余市渝州绣坊创始人、中国刺绣艺术大师张小红,发挥新余中国夏布之乡优势,将夏布刺绣与中国画完美结合,创作出一幅幅意境深远的国画绣品,极大提高了夏布刺绣的艺术审美和收藏投资价值,使这朵“‘非遗’之花”长久芳香绽放。目前,新余市发展夏布绣坊7家,其中3家上规模,带动上下游从业人员2000人左右。西藏日喀则市康马县康诺玛尼石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国吉曲巴,采用传统工艺,通过雕刻、涂抹颜料等技艺,把页岩石制成精美的工艺产品,广受欢迎,累计吸纳68名农牧民群众、9名本地大学生就业,成为当地的“明星企业”。
非遗扶贫工坊工作计划4
科右中旗是内蒙古自治区刺绣之乡、中国内蒙古刺绣文化传承保护基地、中国手工刺绣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蒙古族刺绣技艺在该旗传承已有300年历史。近年,科右中旗委、旗政府审时度势、主动作为,大力建设刺绣扶贫就业工坊或扶贫车间等产业基地,形成了“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文化品牌,推动实现了刺绣“非遗”文化产业化大发展。
第一,建立产业政府主导管理体制。一是旗委高度重视。成立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发展专项推进组和刺绣协会,由内蒙古自治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带头人、科右中旗_会主要领导担任负责人,并已连续两年对蒙古族刺绣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了表彰。旗委组织部门在刺绣扶贫就业工坊等企业成立党支部、发展党员,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二是政府加强管理。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出发点,对刺绣”非遗”文化产业资金使用开展绩效评估,规范扶贫就业工坊或扶贫车间资金使用,推动项目加快建设。同时积极搭建展览展示平台,促进企业之间交流合作。三是加强行业自律、社会参与、企业依法运营。政府先后扶持成立了刺绣产业基地、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协会,以及50多个刺绣实训基地、扶贫就业工坊或扶贫车间等,探索出了“企业+协会+扶贫就业工坊(车间、基地)+农牧民(贫困群众)”的产业运营模式。
第三,建立产业双效双赢机制。通过对扶贫就业工坊等长期无偿刺绣技能培训及免费提供基础物料及刺绣图案,逐步建立起了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发展运行机制。一是推动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在全旗173个嘎查集中举办蒙古族刺绣培训班132期,培训绣工14700余人次,并通过绣工们的传帮带,已培养出一至三级绣工14300人,免费设计7000多种图样分发到全旗刺绣扶贫就业工坊和农牧民绣工手中。二是推动扶贫就业工坊增收致富。通过统一培训管理、统一材料发放、统一成品回收、统一收入结算,对扶贫就业工坊等提供服务和保障。三是推动产业影响力提升。成功申报并获译“蒙古族刺绣与现代设计创新创意实践基地”,成功认证“规模最大的蒙古族刺绣技艺展演活动”大世界吉尼斯纪录,20_年全旗蒙古族刺绣产业产值达2000万元,推动289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
政府主导模式是当前“非遗”就业工坊的主流发展模式。如江西省景德镇市委市政府以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大以雕塑、手绘等手工制瓷为主的传统陶瓷技艺的保护和传承,抢救和保护散落在市内古街偏巷的知名手工制瓷名人名坊,历经7年建成占地620亩的景德镇名牌陶瓷作坊园,已聚集“非遗”就业工坊16家,全国各大窑口及知名工坊的传承人23人,新中式陶瓷、国瓷、珐琅彩、鼎器、艺术瓷板、古法陶瓷、创客、研学等不同的陶瓷业态,成为国际范的“手工制瓷基地”“浓缩版”的景德镇。景德镇市还借助特有文化资源和手工制瓷基地的特有优势,规划建设以雕塑陶瓷、手绘陶瓷等艺术瓷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为主题的文化陶瓷片区,积极与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国“八大美院”合作,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文化艺术陶瓷产业过百亿元,不断增强陶瓷“非遗”工坊的带贫益贫作用。又如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加强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大力开发银饰、剌绣、蜡染等“非遗”产品,通过在乡镇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立“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非遗”项目传承保护发展示范村、州级大师工作室、“非遗”研发中心和传统工艺工作站,研发“非遗”产品上百件,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