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红色文化【三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6-28 19:52:40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它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如何学习红色文化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如何学习红色文化篇1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引导和激励广大师生学习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

  共绘红色画卷

  同学们将对先烈的追思、敬仰寄于彩色的画笔、文字,感悟革命先辈报效国家的高尚情怀,用革命精神滋润孩子幼小心田。

  同学们怀着崇敬之心学习红色文化,观看纪录片《红色传奇》,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他们未来学习的目标,孩子们用稚嫩的手,认真的心,书写着他们缅怀革命英烈、童心共筑中国梦的观后感。

  踏寻红色足迹

  踏寻红色足迹,争当爱国少年。使红色基因融入学生日常学习中,将红色火种播进孩子的心中,汇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此次《红色传奇》进校园活动教育主题活动,南宁市民主路小学五象校区的学生通过动眼看红色传奇故事、用心悟先辈革命情怀,动手写红色征文的活动,让同学们领略“红色传奇”的真谛,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革命精神的传承,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如何学习红色文化篇2

  目前,我国各省都有不少的红色景点,蕴含着丰富的红色精神。这些都是革命先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们见证着党和国家一直以来艰难困苦的发展历程,其背后的历史意义以及教育意义无比珍贵。所以,青禾社会实践队希望通过此次宣传,呼吁大家了解红色文化,珍惜红色资源,希望在了解当中增强对党史的学习,同时学习党的精神。

  红色资源中的“人”、“物”、“事”,作为红色革命精神的物质载体,是我们保留红色记忆宝贵的历史资料,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不断获取力量的不朽的精神支柱与力量源泉。各省的红色资源都带有当地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财富。这些财富值得每一个中国人了解与学习。寻访前辈人的足迹,缅怀他们的战斗历程,就是要将这两种精神继续发扬下去,永葆其强大的推动力量。

  红色精神的内容很丰富,最主要的是爱国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受屈辱的历史,但由于中国人民热爱自己的祖国,才使得中国人民取得胜利,结束了被压迫的历史。在抗战时期,面对缺衣少食的艰苦条件,中国人不惧怕,凭借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红色精神支撑着每一位革命先烈,才使得中国人民能够洗刷屈辱,建立一个无限光明的新中国。

  每个人都能够学习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不可否认的是青年学生作为弘扬红色精神的中坚力量学习红色精神更重要。也曾有“重走红军路”的话题,但对红色精神的传承不应该仅停留在场景的模仿和身体劳累的感受上,而是体现在价值观的校正和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的身体力行当中。

如何学习红色文化篇3

  文化事业关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弱兴衰。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工作。红色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共产党人留给中华儿女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承载着党和人民对于那段救亡图存的激情年代的共同缅怀,同时铸就了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历史记忆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基因。目前,在全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显然更为需要广泛学习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使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发挥引领作用。

  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对于红色文化精神内核的发掘与弘扬,主要从三个维度展开:

  第一,强调破旧立新、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回顾百年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始终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最终带领中国人民赢得了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以非凡的魄力与智慧,在一个灾难深重的国家创造性地解决了革命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问题,并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众多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而上述革命精神无不蕴含着破旧立新、追求解放的思想内核,其核心价值理念迄今仍是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中国人民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需要指出的是,红色文化中蕴含的开创与批判精神不仅针对亟待变革的社会现实,同时也体现在对于各类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思维桎梏的勇敢突破,而这一点对于当代中国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高度开放的思想体系,任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条化的做法都必然会对具体的社会实践产生危害。正因于此,全党必须注重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养分,继续坚持走在时代潮流前列,实现思想、制度、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全面创新,进而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向前。

  第二,突出团结一致、勠力同心的凝聚精神。革命不是单打独斗,它需要团结群众、凝聚人心,这也体现了我们党“人民至上”的立党理念与集体主义的价值追求。在长期艰苦的斗争岁月中,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宣传、发动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和衷共济,英勇奋战”,从而将曾经被外界嘲讽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真正凝聚在了实现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的时代目标之下,使国家彻底走出了近代以来山河动荡、社会衰退、文化迷失的历史阴霾,并重新焕发勃勃生机。时至今日,红色文化所展现出的团结一致的凝聚精神依然潜移默化地在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思想基础。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今天,全党全国人民更加需要沿袭红色文化,树立共同理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做支撑”,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恰恰构成了新时代我们党引领民众同心前行的精神标杆。在其感召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承载的民族希望、彰显的价值魅力以及特有的发展优势才能最大程度地获得人民的理解与支持,并可在此基础上推动人民将价值认同转化为实际行动,攻坚克难,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明天。

  第三,发扬百折不挠、挫而愈勇的奋进精神。革命的成功绝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其参与者必须坚定革命理想、甘于艰苦奋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革命胜利的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历经曲折而不畏艰险,屡受考验而不变初衷,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靠的还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还是形成于大生产大建设时期的“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等等,红色精神、红色文化的具体内容与表现形式虽然日趋丰富多元,但其内在的奋进精神始终一脉相传,并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惧艰难险阻、矢志追求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的坚强精神支柱。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中国也再一次站到了自身发展的关键节点。在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全党全国人民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崇高理想追求,有必要进一步转化为不畏艰难、艰苦奋斗的强大精神和生动实践。

  建党百年,文化激荡。在新时期全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过程中,全党全社会要宣传好、弘扬好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传承好、发扬好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推动其蕴含的价值理念与精神追求更加深入人心、引领风气,让红色事业薪火相传、血脉相继。

推荐阅读:

加强对一把手监督情况的报告范文(精选7篇)

教师个人简介用于学校宣传范文(通用6篇)

2023医院专题党课讲稿5篇

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工作方案及流程【九篇】

售后客服年度工作安排范文(通用9篇)

2023年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报告(通用9篇)

标签: 红色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