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的文章6篇 , 欢迎大家参考查阅!
第1篇: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其他27个成员单位编写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显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_—20_年)》实施两年来取得积极进展,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的成效,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报告》提出,全国31个省(区、市)全部建立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责任体系基本建立。省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全部出台,大部分市县出台了地方规划或方案,上下衔接的规划体系初步形成。相继制定出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等意见或方案,乡村振兴的政策框架加快构建。
《报告》显示,现代农业根基进一步巩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_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持负增长,秸秆、畜禽粪污利用率分别达到85%、74%,西北地区农膜回收利用率超过80%,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
同时,乡村富民产业蓬勃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接近68%,乡村休闲旅游的游客数量和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方兴未艾,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态势逐步显现。宜居乡村建设步伐加快,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乡村医疗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基本消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0%,90%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美丽乡村展现新的面貌。
此外,乡村文化繁荣发展,98%的村制修订村规民约,农村婚丧礼俗改革持续深化,建成54.9万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优秀乡村文化保护传承力度明显加强,中国农民丰收节成为弘扬农耕文化的金字招牌。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4.47万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得到整顿,选派23万名驻村第一书记,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基本建立。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率达到94%,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基本完成,超过26万个村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97%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94%的贫困县实现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0.6%,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21元,提前一年实现比20_年翻一番目标,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2个百分点。
第2篇: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以此为主题对“三农”工作进行了部署。这是我们党在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三农”工作做出的一个全新战略部署,是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的新要求,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意义十分重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村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再加上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比较突出,具体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业基础仍不稳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二元结构依然没有解决,不少农村存在“空壳”、“空心”、“空巢”和活力衰退现象,等等。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既切中了当前乡村发展的要害,也指明了新时代乡村发展方向,是城乡发展思路的战略性转变,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十九大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是站在全局高度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当前,农村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尤其突出。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现代化的发展不可能消灭农村,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农民都搬到城里去,农民总体上应当就地城镇化。我们的目标应是,虽有城乡之别,而少城乡之差。必须通过城乡融合发展,把更多的公共资源配置到农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好脱贫攻坚战,努力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也能过上现代文明生活,一起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城市乡村共生共荣,这才是切合实际地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道。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三产融合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原则。在战略实施上,要坚持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为重点,以产业融合为纽带,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途径,精心谋划,稳步推进。在加大政策倾斜的同时,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激活乡村的资金资产资源,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有机衔接。要坚持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加快建立有效的乡村治理体系。要把各类人才引向农村,培养懂农村、爱农业、爱农民的工作队伍,培育现代新型农民。要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下力气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充分发挥农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作用。
作为一个涉农工作者,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就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部署,把各项政策学懂弄透,在做实上下功夫,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实实在在的举措,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往前推进,以钉钉子精神全面抓好落实,为我省乡村振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3篇: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
乡村振兴战略在价值、制度及组织三个维度上的创新是新时代的产物。价值维度上的创新是根本方向,制度维度上的创新是重要保证,组织维度上的创新是强劲支撑。这些创新耦合形成乡村振兴发展的不竭动力,将日益推动乡村振兴由蓝图走向现实。
继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20_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对多年“三农”工作的继承与创新,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正在形成。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之处可以从价值、制度、组织三个维度来认识,意义重大。
价值维度上的创新
明确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文件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明确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明确乡村振兴的长远目标。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文件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阶段性目标任务作了部署。分别是到20_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制度维度上的创新
高起点。与新农村建设不同,乡村振兴战略首先从国家层面制定战略规划。《规划》通过与文件对表对标,分别明确至20_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_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包括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等,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在此基础上,各地区各部门要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
高标准。乡村振兴,法制法规先行。一方面,文件提出抓紧研究制定乡村振兴法,把乡村振兴政策法定化。多年来,特别是20_年新农村建设以来,中国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政治措施,需要制度化、法制化,同时各地方可以从本地乡村实际需要出发,制定促进乡村振兴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为乡村振兴提供法律保障;另一方面,文件提出研究制定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把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传统、要求、政策等以党内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这意味党对“三农”的领导法制化了、制度化了。
高质量。乡村振兴的制度性供给,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旨在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全方位高质量地服务于乡村振兴。其中,若干制度创新值得关注:如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上述举措旨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将所得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创新性政策举措改变了以往增减挂钩、占补平衡均取之于乡、用之于城的做法,通过跨省域调节,可以大大提高节余指标的含金量并用以反哺农村。创新培训机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担培训;建立县域专业人才统筹使用制度;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这些制度创新有助于构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
组织维度上的创新
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打造一支新时代“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实施乡村振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证。为此,文件强调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县委书记要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按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要求,打造新时代的“三农”工作干部队伍。
惩治腐败,打造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从基层党组织抓起。文件提出,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严厉整治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创新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着力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文件首提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鼓励在乡村地区兴办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上述经营主体及农业企业、家庭农场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的骨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须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文件指出,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积极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中国现有两亿多小规模兼业农户,多数年龄偏大,有的是老人和妇女。现阶段的迫切之举,是采取针对性措施,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使之分享到现代农业发展红利。
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行业组织,带领中国农业“走出去”。文件提出,积极支持农业走出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粮商和农业企业集团。农业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能够引导小农户参与系统内的分工协作,使农民由传统的农业生产者向具有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投资意识、风险意识的现代产业工人或农业企业家转变,从而解决土地配置细碎化、生产经营分散化问题,整体提升农业的产业层级和质量效益。农产品行业协会是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以及相关科研、教学和其他组织、个人参加,为维护和增进全体会员的共同利益,在自愿互利基础上依法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组织。农产品行业协会可以跨地域、跨组织发展,能够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水平上提高农民和农业经营者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小农户和农业经营与国内外市场对接,降低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有助于带领中国农业“走出去”。
第4篇: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以此为主题对“三农”工作进行了部署。这是我们党在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三农”工作做出的一个全新战略部署,是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的新要求,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意义十分重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村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再加上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比较突出,具体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业基础仍不稳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二元结构依然没有解决,不少农村存在“空壳”、“空心”、“空巢”和活力衰退现象,等等。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既切中了当前乡村发展的要害,也指明了新时代乡村发展方向,是城乡发展思路的战略性转变,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十九大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是站在全局高度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当前,农村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尤其突出。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现代化的发展不可能消灭农村,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农民都搬到城里去,农民总体上应当就地城镇化。我们的目标应是,虽有城乡之别,而少城乡之差。必须通过城乡融合发展,把更多的公共资源配置到农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好脱贫攻坚战,努力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也能过上现代文明生活,一起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城市乡村共生共荣,这才是切合实际地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道。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三产融合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原则。在战略实施上,要坚持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为重点,以产业融合为纽带,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途径,精心谋划,稳步推进。在加大政策倾斜的同时,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激活乡村的资金资产资源,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有机衔接。要坚持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加快建立有效的乡村治理体系。要把各类人才引向农村,培养懂农村、爱农业、爱农民的工作队伍,培育现代新型农民。要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下力气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充分发挥农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作用。
作为一个涉农工作者,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就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部署,把各项政策学懂弄透,在做实上下功夫,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实实在在的举措,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往前推进,以钉钉子精神全面抓好落实,为我省乡村振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5篇: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
乡村振兴战略在价值、制度及组织三个维度上的创新是新时代的产物。价值维度上的创新是根本方向,制度维度上的创新是重要保证,组织维度上的创新是强劲支撑。这些创新耦合形成乡村振兴发展的不竭动力,将日益推动乡村振兴由蓝图走向现实。
继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20_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对多年“三农”工作的继承与创新,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正在形成。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之处可以从价值、制度、组织三个维度来认识,意义重大。
价值维度上的创新
明确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文件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明确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明确乡村振兴的长远目标。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文件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阶段性目标任务作了部署。分别是到20_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制度维度上的创新
高起点。与新农村建设不同,乡村振兴战略首先从国家层面制定战略规划。《规划》通过与文件对表对标,分别明确至20_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_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包括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等,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在此基础上,各地区各部门要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
高标准。乡村振兴,法制法规先行。一方面,文件提出抓紧研究制定乡村振兴法,把乡村振兴政策法定化。多年来,特别是20_年新农村建设以来,中国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政治措施,需要制度化、法制化,同时各地方可以从本地乡村实际需要出发,制定促进乡村振兴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为乡村振兴提供法律保障;另一方面,文件提出研究制定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把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传统、要求、政策等以党内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这意味党对“三农”的领导法制化了、制度化了。
高质量。乡村振兴的制度性供给,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旨在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全方位高质量地服务于乡村振兴。其中,若干制度创新值得关注:如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上述举措旨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将所得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创新性政策举措改变了以往增减挂钩、占补平衡均取之于乡、用之于城的做法,通过跨省域调节,可以大大提高节余指标的含金量并用以反哺农村。创新培训机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担培训;建立县域专业人才统筹使用制度;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这些制度创新有助于构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
组织维度上的创新
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打造一支新时代“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实施乡村振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证。为此,文件强调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县委书记要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按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要求,打造新时代的“三农”工作干部队伍。
惩治腐败,打造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从基层党组织抓起。文件提出,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严厉整治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创新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着力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文件首提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鼓励在乡村地区兴办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上述经营主体及农业企业、家庭农场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的骨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须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文件指出,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积极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中国现有两亿多小规模兼业农户,多数年龄偏大,有的是老人和妇女。现阶段的迫切之举,是采取针对性措施,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使之分享到现代农业发展红利。
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行业组织,带领中国农业“走出去”。文件提出,积极支持农业走出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粮商和农业企业集团。农业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能够引导小农户参与系统内的分工协作,使农民由传统的农业生产者向具有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投资意识、风险意识的现代产业工人或农业企业家转变,从而解决土地配置细碎化、生产经营分散化问题,整体提升农业的产业层级和质量效益。农产品行业协会是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以及相关科研、教学和其他组织、个人参加,为维护和增进全体会员的共同利益,在自愿互利基础上依法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组织。农产品行业协会可以跨地域、跨组织发展,能够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水平上提高农民和农业经营者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小农户和农业经营与国内外市场对接,降低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有助于带领中国农业“走出去”。
第6篇: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其他27个成员单位编写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显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_—20_年)》实施两年来取得积极进展,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的成效,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报告》提出,全国31个省(区、市)全部建立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责任体系基本建立。省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全部出台,大部分市县出台了地方规划或方案,上下衔接的规划体系初步形成。相继制定出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等意见或方案,乡村振兴的政策框架加快构建。
《报告》显示,现代农业根基进一步巩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_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持负增长,秸秆、畜禽粪污利用率分别达到85%、74%,西北地区农膜回收利用率超过80%,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
同时,乡村富民产业蓬勃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接近68%,乡村休闲旅游的游客数量和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方兴未艾,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态势逐步显现。宜居乡村建设步伐加快,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乡村医疗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基本消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0%,90%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美丽乡村展现新的面貌。
此外,乡村文化繁荣发展,98%的村制修订村规民约,农村婚丧礼俗改革持续深化,建成54.9万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优秀乡村文化保护传承力度明显加强,中国农民丰收节成为弘扬农耕文化的金字招牌。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4.47万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得到整顿,选派23万名驻村第一书记,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基本建立。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率达到94%,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基本完成,超过26万个村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97%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94%的贫困县实现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0.6%,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21元,提前一年实现比20_年翻一番目标,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