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简称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与建党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应用。党的建设包括三层含义:一是研究党的建设的理论科学二是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建设实践活动第三是作为理论原则和实际行动之间中介的规章制度。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校党建工作创新做法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第1篇: 学校党建工作创新做法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我校党支部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为主线,规范学校党建工作,繁荣学校党建文化,浓厚学校党建氛围,以党建推动学校中心工作,努力建设“硬件设施完善、规章制度健全、组织活动经常、党员管理到位、行业特色鲜明、党建工作成效显著”的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的思想、组织保证。
一、打造党建新阵地,凝聚组织新活力
党建岗位达到基础设施标准化,根据教育工作委员会的要求精神,我支部建立质量意识,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当地情况采取措施,突出学校特点,坚持资源整合、设施完善;注重实际效果,方便实用;建设管理、标准化管理的原则,真正使教育党建活动室建设、使用、生活、强大。
(一)活动场所建成
学校党建工作室按照六有(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标准进行建设。设置党史走廊,工作室门口悬挂教育党建工作室标志,室内布局规范简洁。在设置要求方面,面积可满足党支部全体党员的学习和会议需要,配备桌椅等必要设施,具有良好的电子教育设备;在环境布局方面,合理规划和安排党旗、入党誓言、义务和权利、党支部职责、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标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
(二)理实一体
学校在教育党建工作室开展理论学习、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工作交流、党务公开、协商讨论等活动。
党建工作室已成为学校开展活动、开展党员教育管理、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的主要地位,是学校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团结职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主要场所。
(三)生活形式多样
学校党建工作室为党员搭建了展示活动的平台。党员在工作室学习理论、观看视频、上党课,在工作室谈论思想、交流经验、讨论国家事务,在工作室比较学习、评价先进、展示风格。在国家重要会议上,党员在工作室观看;分公司发展新成员,党员在工作室集体讨论;分公司组织生活会议,党员在工作室集中评价;每月分公司主题派对日,党员在工作室集中参与;党员公开承诺,在工作室张贴;党员学习笔记,集中在工作室;分公司工作账户,集中在工作室存档。…,学校党建工作开展的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真正让学校党建工作室活起来。
(四)加强党性修养
党的生日,党
二、创建党建品牌 激发党建活力
为推进学校党建工作常抓常新,丰富党建内涵,北皂学校根据局党委《关于进一步浓厚党建氛围的实施方案》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深入开展了以“红色先锋示范行、橙色关爱留守儿童行、蓝色岗位争先行、绿色志愿服务行、紫色精准扶贫行”为主题的“五色行动”,创建了“党旗领航,五色行动铸党魂”的学校党建品牌,形成了党建工作与学校教育发展和谐共建的良好局面。
(一)红色先锋示范行动
学校党员干部争当新时代的先锋模范,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党员群众传承和发扬红色基因,围绕发展目标齐心合力、迎难而上。如组织党员教师到黄山馆瞻仰徐镜心故居,了解徐镜心的革命故事,感受他的爱国情怀;参观下丁家精神展馆,了解20世纪60年代下丁家人与穷山恶水搏斗,改天换地的红色事迹;到部队学习,感受军营生活,学习军人严明的纪律观念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学校党支部每月按时举行“主题党日”和“集体固定学习日”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激发了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党员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归属感。全校党员教师主动设立“党员示范班”“党员示范岗”,带头学习强素质,带头干事谋发展,带头服务比贡献,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彰显,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呈现了立德树人、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育人氛围。
(二)、橙色关爱留守儿童行动
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问题一直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学校明确工作机制,把“真情”化作一个个行动方案。成立了“爱心屋”和“留守儿童管护中心”,建立了留守档案,并由专人负责管理,为留守儿童资助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建立健全党员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学习、生活、活动方面尽量做到“三优先”“五必须”,每位党员必须帮扶一名学生,每周必须与学生谈心一次,每周必须与其任课老师谈话一次,每学期必须与家长交流一次,每年年底必须走访慰问一次。想方设法为留守儿童提供生活帮扶、学业援助、亲情陪伴、素质提升等服务。本校二年级学生刘新秀、刘新层家特别困难,母亲多病,学校对他家特别关注,不仅发动社会企业家援助,还在学习和生活上对他优先照顾。这些举措和行动,充分体现了学校党员教师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工作宗旨,使留守儿童增强了学习、生活的信心,促进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
(三)蓝色岗位争先行动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员教师是教师中的优秀分子,是党联系教师的桥梁和纽带。姚雪红,曲丽娴、尹茉莉、战蓬辉、刘娜等党员教师敬业乐群、岗位争先,他们用出色的教学成绩和默默奉献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教师。在学校开展的“青蓝工程”活动中,他们认真履行师傅职责,引导帮助青年教师努力成才,为学校“青蓝工程”活动的实施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青年党员张元元和张丹丹虽是刚毕业没几年的教师,但她们的优质课多次获得教研员的好评,在教体局举办的抽考、能力测评中多次取得好成绩。这些党员教师在日常教学岗位中,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立足本职,尽职尽责、默默奉献,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学校教师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四)绿色志愿服务行动
积极参加各项公益事业建设,是绿色志愿行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党支部一直倡导党员教师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热心志愿服务事业。坚持把开展党员志愿服务与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通过开展爱老帮扶、走访慰问福利中心等活动,推动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如经常组织党员教师利用课余、节假日到枫晚老年公寓看望老人,帮他们做饭、打扫卫生,陪老人散步、聊天等,把爱心和温暖送到了老人们的心坎上,同时也营造了“敬老、爱老、护老”的良好社会风尚,传递了正能量。
(五)紫色精准扶贫行动
在脱贫攻坚的征途中,我校党员教师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带头深入一线、深入贫困村、贫困户家中,全面掌握贫困户致贫原因、精准提出脱贫对策,充分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积极性,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自20_年4月至今,我校党支部每月举行一次扶贫宣讲大会,共举行了次会议,使党员教师牢固树立了脱贫攻坚是维护党的形象、维护人民利益的历史使命,绝不能有一丝一毫马虎懈怠的思想观念。共走访慰问贫困户次,给他们送去了大米、面粉、食用油、鸡蛋等慰问品,帮他们收拾屋、院,干农活,与他们拉家常,了解他们的困难,热心地为他们出点子,想办法。学校党员教师以一心为民的情怀和务实的作风赢得了贫困户的支持和信任,树起了他们脱贫的信心和勇气。
“党旗领航,五色行动铸党魂”学校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提高了我校党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加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提升了党组织的威信与影响力,提高了其他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推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我们将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真抓实干,砥砺奋进,努力开创北皂学校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第2篇: 学校党建工作创新做法
今年以来,潍坊市昌乐县教育局党委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的政绩”的理念,以“三红工程”为统领,创新实施“1158”党建工作模式,促进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融合发展,为打造优质、均衡、开放、创新教育品牌,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全力建设现代教育名城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障。
一、发挥局党委政治核心作用,推动教育系统党建全面提升
一是局党委牵头抓总。创新设立县委教育工委,设立教育党建工作办公室,实现城乡党组织一体化管理。将党建工作列入年度教育工作总体部署,纳入年度教育综合督导;建立《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实施方案》、全面从严治党“三个清单”,完善局班子成员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严格“一岗双责”。印发《党组织书记责任清单》,定期开展学校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
二是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抓实支部生活日制度,严格落实重温入党誓词、现场缴纳党费、配戴党徽等规定动作。印发《学校党建工作底线清单》《学校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标准》,建立学校党组织“8+1”规范化体系。制定《城乡中小学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实施方案》《党建工作督导评估办法(试行)》。定期举办党务干部培训班,将每年4月、10月定为学校党建工作观摩交流月,组织开展全县中小学校党建工作观摩交流。
三是创新建立离退休党员服务体系。成立由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离退休教职工之家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昌乐县离退休教工之家工作方案》,分类设立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选配专职在职书记具体负责工作日常运行,同时统筹协调、指导管理各镇(街、区)教管办、县直学校的离退休教职工工作,实现离退休教职工干部老有所属、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帮。
四是加强党建特色品牌创建。按照有品牌、有内涵、有形象、有特色“四有”要求,加强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创新,着力打造具有独创性、辐射带动和示范导向作用比较强、叫得响、过得硬的党建品牌。昌乐一中、昌乐二中、新城中学、营丘镇中学等6所学校为20_年“市级党建标准化示范校”创建单位。
二、局机关支部示范引领,带动过硬支部建设
教育局机关党支部创新实施“123”工作法,有效推动机关党建在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建设上走在前列。
树立1个目标。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和“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中,把上级党组织要求与行业系统实际向结合,形成以“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为主要内容的“四好”支部建设目标,作为支部工作之魂,凝聚和引领党员的思想。
规范两个动作。规范支部生活日和党员集中学习,严格落实重温入党誓词、现场缴纳党费、配戴党徽等规定动作;采取领导干部带头学习研讨、带头讲党课、观看专题片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
建立三项制度。建立支部生活日科室长负责制,对因工作原因不能参加学习的同志,会后由所在科室负责人负责对其进行补课;实行会议纪要通报制,每次组织生活都形成会议纪要并发至各科室,为党员补课提供材料;实行支部生活日单独请假制,对不能按时参加组织生活的,由所在科室负责人签字,并报党建办公室备案。
三、建立5个责任网格,力促主体责任落实
一是合理划分网格。兼顾行政区域划分和学校类别,将全县划分为5个党建督学责任网格,每个责任网格由一名局班子成员包靠,做到了“无缝隙、全覆盖”,构建起了以上率下、层层传压,齐抓共管、合力攻坚党建工作格局。
二是择优选聘党建督学。从教育局机关科室党员干部、教研室教研员中聘任了50名熟悉党务的人员为责任督学,将因年龄原因从学校党组织书记岗位上退下来的优秀党组织书记聘为专职督学,切实加强全县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督查与指导。同时,将督导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定期拨付,为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提供了条件保障。
三是落实督学责任。网格内的督学每周到责任区开展督导工作不少于一天,每月至少一次对各单位的支部生活日和党员集中学习进行督查和指导。同时,按照责任区分工,责任督学要列席各单位党组织的“三会一课”、发展党员工作会议等,并提出指导性建议。
四、落实8个工作规范,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围绕工作机制规范、制度建设规范、阵地建设规范、党员发展规范、党员教育规范、党员管理规范、作风建设规范、档案管理规范“8个规范”,着力在党组织设置、班子建设、阵地建设、制度建设、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建立工作标准,树立行为规范,夯实党建工作基础,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第3篇: 学校党建工作创新做法
四平市铁西区第二十中学党支部紧紧围绕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通过推动党建与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师德师风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把学校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一、党建引领与学校管理相融合,实现教育提质创优
学校党支部围绕“全面提升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完善落实各项制度,制定了议事决策机制、监督工作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定期议党和专题议党等制度,真正使学校党建工作与教务工作同筹划、同部署、同实施,大力提高了领导班子的管理能力和执行力。
二、党建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营造浓厚校园氛围
以党建为统领,着力营造特色的校园文化,探索创新党建文化与校园文化“一体化”建设,推进学校党建文化与校园文化同频共振、共同发展。打造校园党建文化长廊、育人文化走廊,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校办学理念。开展“学习十九大,畅想新时代”主题文化周活动,以歌舞表演、课本剧、书画展、趣味运动会等形式,展示新时代师生风采。积极与社区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共建活动,联合举办清明诗会、纪念改革开放40年报告会、红歌赛等,让师生在学习娱乐中接受红色文化洗礼。
三、党建活动与师德师风建设相融合,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树人党建”为抓手,锻造良好的师德风尚。开展党员示范课、“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演讲、“身边最美教师”评选和“畅想经典,品味人生”读书会,为党员教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台、提供舞台。开展“万师进万家,真情帮万生” “照亮微心愿,助力微梦想”在职党员进社区 “一对一”助学扶贫活动,引导教师讲贡献、比奉献。开展“党员教师结对子、传帮带”、党员名师工程,举办科研报告会等活动,大力培养“四有”教师。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先后树立了“立德树人标兵”2名,优秀教师11名。优秀青年教师李文文主动申请到新疆阿勒泰地区支教,她在临行前写下铮铮誓言:“我愿意在祖国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沿着上一批援疆教师走过的足迹,用青春续写传统,用激情再创辉煌!”
四、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相融合,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坚持“发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的工作思路,深化“立德树人”和课堂教学改革,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党建工作渗透到教学管理、课程改革、课堂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探索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工程,利用网络“空中课堂”、微课等形式,对教师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培训,不断提升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目前,学校有国家级语文科研究工作室1个;吉林省名师工作室1个,学校多次被评为省级科研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