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垃圾分类实施方案范文(精选3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6-30 08:56:37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计划,中文词,一般指具体的工作计划或为某一问题制定的计划。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村庄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第一篇: 村庄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作为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切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抓手,通过科学谋划、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协调联动、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着力解决农村地区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巩固和提升全区城乡环境整建成果,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农村环境保护良性互动。

  二、实施范围

  辖区:

  (一)6个乡镇的镇区及所辖的137个村(社区)。

  (二)大科、黄泥塘街道所辖的10行政村。

  三、实施内容

  1.生活垃圾收集;

  2.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

  3.生活垃圾分类后不可回收垃圾的转运处理。

  四、主要工作任务

  (一)广泛宣传发动。开好村支两委会、党员组长会、村民代表大会,统一思想,落实责任;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引导老百姓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整治,搞好垃圾分类,落实门前三包;印发入户宣传资料,设置宣传栏,组织老党员、老干部开展教育劝导和考核评比工作。

  (二)完善环卫设施和收运体系。每户配置2个分类垃圾桶、4个分类处理回收篓;每5-8户建设1个沤肥池;每5-10户配备1台垃圾收集板车;根据需要配备其他环卫设施。全区聘请专业物业公司负责农村垃圾的收运,并明确专门的废品收购企业负责可回收垃圾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

  (三)开展集中整治。一是组织开展环境卫生大清扫和杂草杂物大清理集中整治行动,对路边、田边、水边、屋边的积存垃圾和杂草杂物进行彻底清除,引导农户圈养家禽家畜;二是指导农户搞好垃圾分类,建立垃圾资源回收体系;三是建立专职清扫保洁队伍和垃圾收运体系,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四是统筹规划,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面推进改水改厕。

  (四)明确工作流程

  建立“户集、村收、区转运”的农村垃圾治理模式。

  1、农户收集并初分:农户对每天所产生的垃圾进行收集,对不会产生环境污染的建筑垃圾及煤灰就地填埋,剩余垃圾按能腐烂和不能腐烂两个类别进行投放,能腐烂放沤肥池,不能腐烂的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个垃圾桶分类投放,不可回收垃圾桶的垃圾由农户定期投放到就近的垃圾板车便于集中收运处理。

  2、村收:

  (1)公共区域清扫保洁由村里的保洁员负责,不可回收垃圾收集到用于集中收运处理的板车,可回收垃圾收集到村垃圾分拣中心分类堆放。

  (2)农户的可回收垃圾各村实行积分奖励制度,收保洁员上门收集,放村垃圾分拣中心,并登记汇总,定期兑现奖励。

  (3)各村垃圾收集点垃圾板车垃圾装满后,由各村保洁员与物业公司联系垃圾收运事宜,并负责垃圾装车。

  3、区转运:

  (1)所招聘的物业公司负责将全区不可加收垃圾送市垃圾卫生填埋场或水泥窑协同处理场。

  (2)区明确的废品回收企业每月定期到各村垃圾分拣中心回收可回收垃圾,对回收价值不高的可回收垃圾区财政给予适当补贴鼓励回收。

  (五)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辖区实际,研究制定环境保护村规民约、环境卫生管理及考核评比办法、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筹资筹劳办法、环卫设施设备维护管理办法等系列规章制度,形成本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框架。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农村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由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指挥,区城乡综合管理局牵头指导和管理。各乡镇(街道)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出台工作措施,精心组织实施。

  (二)坚持科学规划。各地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和新农村发展规划,扎实做好宣传发动、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集中整治和长效机制建立等工作等。

  (三)确保经费投入。

  1、区财政一次性投入环卫设施配备经费800万元,以后的运营、维护由乡镇(街道)和村负责。

  2、招聘两家专业物业公司负责全区生活垃圾的集中收运,每年所需经费800万元按6:4的比例由区、乡两级财政承担。

  3、建立常态化的保洁机制,要求每年70户安排1名保洁人员,共需1300名保洁员,保洁人员工资由各行政村自行承担。

  (四)开展结对帮扶。各驻村群众工作组是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牵头帮扶单位,要强化责任,抽调工作队员驻村办点,全力帮助示范村破解环境突出问题,并提供资金和项目支持。

  (五)严格考核验收。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纳入农村环境整治月度考评的重要内容,并开展专项考核验收,具体由区城乡综合管理局制定考核验收细则,年终考核验收结果与项目奖补资金挂钩。验收达标者,区政府对每个村以奖代投10万元。

第二篇: 村庄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根据青岛市、莱西市政府工作要求,20_年我街道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村庄(含20_年13个试点村庄),实现全覆盖,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达到100%。

  二、生活垃圾分类模式

  总结20_年分类工作试点经验,结合我市生活垃圾终端处理方式,按照莱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莱西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西政办发〔20_〕35号)要求,根据现有农村收集运输体系,本着易于推行、便于分类、简单节约的原则,将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三大类。农村建筑装修垃圾和规模性果蔬垃圾实行源头分流。

  (一)有害垃圾:

  主要包括农药废弃物、废电池(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铅蓄电池等),废荧光灯管(日光灯管、节能灯管等),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等。

  (二)可回收物:

  主要包括废纸张、废塑料、废金属、废包装物、废旧纺织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玻璃、废纸塑料铝复合包装等。

  (三)其他垃圾:

  主要指除有害垃圾、可回收物之外的生活垃圾,包括家庭生活产生的厨余饭渣、过期食品、变质水果,污染的塑料袋和纸张,废弃轮胎、废旧鞋类,树枝、落叶、乱草等。

  三、投放收集及运输处置

  (一)有害垃圾:

  投放收集:借鉴其他地区分类经验,有害垃圾产生量较少,约占垃圾总量的0.2-0.5%左右,按照便利、快捷、安全原则,有害垃圾桶设置于村庄主要街道两侧和宣传栏旁。

  运输处置:配置专用车辆单独收集运输。运送至市生活垃圾中转场内的有害垃圾暂存点暂存管理,由具备资质的专业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可回收物:

  投放收集:根据可回收物的产生数量,设置收集桶或临时存储空间,实现单独收集、定点投放。

  运输处置:可回收物由专人专车定时清运,集中处理。运送至市生活垃圾中转场中的可回收物简易分拣房内暂存,再交由再生资源公司有偿回收。鼓励村民自行出售可回收物。

  由于农村有害垃圾与可回收物数量相对较少,本着节约费用、降低成本、方便清运、提高效率的原则,两类垃圾分开存放,共用一辆运输车收集运输,由市统一管理运行。

  (三)其他垃圾:

  投放收集:结合现有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生活垃圾桶(箱)进行收集。

  运输处置:利用现有运行的生活垃圾收运车辆对其他垃圾进行收集、清运,经生活垃圾中转站转运至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项目焚烧发电厂进行焚烧发电。

  建筑装修垃圾和生产性、规模性果蔬垃圾实行源头分流,单独收集处置。

  四、分类设施及人员配备

  (一)生活垃圾分类桶

  1.有害垃圾收集容器(红色)。

  根据各村庄户数不同,按比例配置有害垃圾桶:50户/1个。镇街驻地、市场等公共区域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有害垃圾桶。

  2.可回收物收集容器(蓝色)。

  根据农村人口分散居住的特点,按照50户/1个的配置标准选择240升容量塑料垃圾桶作为可回收物收集容器。

  镇街驻地、市场等公共区域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可回收物桶。

  3.其他垃圾收集容器(绿色)。

  根据农村其他垃圾产生量多而杂的特点,按照节约成本,重复利用的原则,将原有绿色垃圾桶喷涂统一标识后,作为其他垃圾收集容器使用,设置标准为每15户不少于一个240升其他垃圾桶,合理分布在村庄内。

  各村庄分类垃圾桶应分组投放、配套使用、统一编号,合理规划设置,方便清运管理,编号信息应纳入网格化管理档案中。

  (二)分类宣传栏

  按照节约资金、降低成本、有利宣传的原则,设置分类宣传栏。

  (三)分类宣传喷绘图及分类宣传标语

  依据各村庄户数不同及主街道情况,喷绘宣传图、宣传标语。

  (四)各村庄分类监督管理员

  总结我街道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经验,农村居民分类意识相对薄弱,很多村民不仅分不清垃圾的类别、不懂得分类的方法,而且“随手扔”、“一齐倒”的观念根深蒂固,需要有专人进行指导。为实现生活垃圾“真分类”,建议强化监督、引导、管理环节,每村设立分类监督管理员。分类监督管理员由市生活垃圾分类办公室统一组织培训,经考核合格后上岗工作。同时,将垃圾分类考核责任落实到每个管理员,按照分类结果进行考核,发放工资。以每120户配备1名管理员的标准配备村庄分类监督管理员。(详见附件)

  五、费用承担

  因本次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力度大、覆盖面广,需投入资金量大,由办事处承担所有设施及人员培训监督的费用。

  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新时尚,需要连续、持久、长期坚持不懈的抓下去,为建立一套良好的监督、检查、考核、评比、奖惩长效工作机制,办事处成立生活垃圾分类办公室,发放相关宣传培训资料和运行经费,运行经费列入年度预算,用于宣传、培训、管理和考核工作,以确保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常态化运行,实现垃圾分类工作目标。

  六、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7月)

  1.召开全街道垃圾分类工作动员大会,下发《望城街道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并传达青岛市文件精神,部署20_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明确街道工作要求、目标任务。

  2.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和考核办法,细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类别,制作宣传海报、宣传手册等,对各村前期工作进行指导,对相关负责人进行培训,督导各村开展宣传动员工作。

  3.各村按照《望城街道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制定本村生活垃圾分类具体落实方案,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利用农村大讲堂、农村大戏台、村广播站等媒介宣传普及垃圾分类常识,以微信公众号、广播、发放宣传页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办事处宣传办要做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引导社会广泛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度。

  (二)全面实施阶段(8月-9月)

  1.全面完成生活垃圾分类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备,建立起完善的分类运行管理体系。

  (1)各村成立生活垃圾分类小分队,明确负责人,配齐管理队伍,设立分类指导员,督促指导村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每周进行检查考核;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分类培训,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宣传稿计入考核加分项,狠抓落实,确保村民知晓率达到100%。

  (2)各村按照实施方案要求,配合做好分类设施配套、垃圾桶分类、宣传栏安装、宣传图喷绘、宣传横幅选址等工作。

  (3)各村庄建立党员划片、分组包户制度,党员干部联系村民,层层落实责任人,形成垃圾分类网格化管理。落实村级垃圾收集人员,完成业务培训;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村庄每日检查源头分类情况,村内设立“笑脸墙、红黄榜”,定期评比、张榜公示农村源头分类情况,纳入村规民约。

  2. 建章立制,严格落实全市生活垃圾分类监督考核。

  建立健全各项考核制度,制定《望城街道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办法》等相关标准、制度,对全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监督、考核。通过随机检查、组织各村观摩等方式,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学习先进,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管理模式,改进工作薄弱环节,巩固分类成效,加快推进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确保分类工作落到实处。大力培育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庄,打造标准线、标准片,以线带片、以片带面,促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深入开展。

  (三)巩固提升阶段(10月)

  梳理问题不足,查漏补缺,完善机制措施,为实现街道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积累经验。自10月份起,办事处生活垃圾分类办公室开展监督考核工作,落实考核标准,进行月度考核、通报排名,并不定期组织全街道观摩、考核评比活动,对存在问题的村庄进行及时通报,督促整改,确保真分类。月度考核成绩计入年终考核,考核结果纳入望城街道综合考核。考核结果上报党工委、办事处,并于每季度在《望城信息》公布考核名次。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办事处农村环境卫生监督考核办公室。各村要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扎实落实村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具体措施,指导督促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二)加强宣传引导。各村要加大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通过媒体、网络持续宣传,营造社会分类氛围,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动员为主,办事处开展垃圾分类走进学校和幼儿园的分类教育活动,通过“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方式,提高群众的自觉性和参与度,推动分类工作的健康开展,扩大社会教育面,广泛发动,营造有利于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舆论氛围。

  (三)强化监督考核。根据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办法,实行村级日检查、办事处级周检查的工作机制。定期组织考核、不定期组织观摩检查,考核、观摩结果与年终综合考核相结合,作为年终考核的标准。广泛听取意见、接受社会监督。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社会团体、媒体平台、市民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垃圾分类工作,为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出谋划策,动员社会力量对垃圾分类进行广泛监督。

  (四)制定奖补政策。20_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因此,出台考核奖补政策,实行以奖代补,根据各村垃圾分类工作年度考核成绩,按名次进行资金奖励,专项用于推动各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高效、持续开展。

第三篇: 村庄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为指导,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响应“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的行动号召,根据《**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乐府办发〔20_〕**号)文件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二、工作目标

  20_年底前,围绕生活垃圾“三化”、“四分”目标(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全乡农村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垃圾分类模式,人均垃圾产生量实现“零增长”,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力争达到35%以上。

  三、基本原则

  1.政府推动,全民参与。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部门联动和社会公众参与机制,引导村民逐步养成主动分类的习惯,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2.难易结合,示范引导。在分类标准上,对农村垃圾实施“五分类”,即:建筑垃圾、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逐步向细分、精分过渡;在**村**组先行实施,注重经验总结和推广,不断完善分类制度的体制机制。

  3.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强化乡镇的属地管理责任、完善部门与地方综合协调和分工协作运行机制,共同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县城管局牵头负责推进全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县商务局负责推动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县生态环境局负责推动建立有毒有害垃圾的收集、转运、处理体系;城管部门负责建立装修垃圾、绿化垃圾、易腐(餐厨)垃圾的收集、转运、处理体系,防止各类垃圾混收混运,增加处理难度和成本。

  四、主要任务

  (一)建设农村垃圾治理模式

  我乡农村垃圾分类按一二三四五模式治理。

  1、一个银行兑积分。在乡办事大厅设立一个“文明积分银行”兑换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的回收积分、“门前三包”积分等文明积分兑换。引导村民将塑料、纸、瓶类、旧电池、旧衣服等废弃物等由废品回收公司(现金)或垃圾分类督导员回收(记积分),凭文明积分可到乡积分文明银行兑换生活用品。变废为宝,形成正向激励。

  2、二次分拣显成效:第一次村民将农村生活垃圾分为“可腐”和“不可腐”,第二次,再将“不可腐”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让垃圾分类能被村民接受、深入人心。

  3、三大主体抓管理。根据农村实际情况,明确了村民、村集体和垃圾分类督导员三大参与主体的责任。

  (1)村民负责“门前三包”、垃圾源头分类和规范投放等职责落实;

  (2)村、组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宣传指导和垃圾分类监督,并组织对垃圾分类督导员和村民等主体职责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和评比;

  (3)垃圾分类督导员、清运员、压缩员负责垃圾清扫、收集、压缩、转运。

  4、四个环节建体系。将农村生活垃圾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四个环节的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转运处理体系,改变了农村生活垃圾大量乱堆、分散焚烧、就地填埋的现状。

  四个环节具体为:

  (1)村民按照五类垃圾五种处理办法做好垃圾源头分类和规范投放;

  (2)村庄垃圾分类督导员做好村庄公共区域的垃圾清扫和收集入桶;

  (3)**公司平板车负责将入桶垃圾清运乡垃圾转运点进行压缩处理;

  (4)**公司压缩车将压缩后的垃圾转运至县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统一进行填埋处理。

  5、五种分类管源头。根据农村垃圾产生情况,分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分成大类,再将生活垃圾按**的“四分法”进行分别收集处理。

  (1)建筑垃圾按指定地点堆放或用于铺路填坑;

  (2)可回收物先由村民暂存家中,量大预约废品回收公司上门现金收购,量少由垃圾分类督导员回收(无现金记文明积分,村民凭文明积分在乡文明银行兑换生活用品);

  (3)有害垃圾先由村民存放在家中由垃圾分类督导员定期上门回收(无现金记文明积分);

  (4)易腐垃圾直接沤肥,就地处理,主要采取归山还田方式。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发动村民将易腐垃圾归山还田,实现源头就地减量,要条件成熟时采取阳光堆肥及机器制肥。

  (5)其它垃圾由村民或垃圾分类督导员投入统一配备的其他垃圾收集桶,由**公司转运处理。

  (二)明确垃圾分类标准及投放要求

  明确我乡垃圾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操作规范。我乡农村垃圾分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其中生活垃圾按**的“四分法”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现将对“四分法”的垃圾种类、投放规定、处理方式等方面作明确说明。同时,还对大件垃圾、田园垃圾和装修垃圾的定义、种类、投放规定、处理方式等方面作区分和详细介绍。

  1、可回收物

  (1)纸类:报纸、传单、杂志、旧书、纸板箱及其他未受污染的纸制品等;

  (2)塑料类:容器塑料和包装塑料等;

  (3)玻璃类:玻璃瓶罐、平板玻璃及其他玻璃制品;

  (4)金属类:铁、铜、铝等金属制品;

  (5)编织类:旧纺织衣物、鞋帽和编织制品等;

  (6)废弃电子产品;

  (7)废纸塑铝复合包装。

  可回收物投放技术要求:

  (1)纸类垃圾宜折好压平;

  (2)塑料类垃圾宜用水洗净瓶内残留物;

  (3)玻璃类应撕掉标签,用水洗净瓶内残留物,碎玻璃应包装牢固;

  (4)易拉罐、罐头盒类宜压扁,金属尖利物宜包装牢固;

  (5)纺织类应洗净并折好压平。

  处理方式:

  可回收物先由村民暂存家中,量大预约废品回收公司上门现金收购,量少由垃圾分类督导员回收。

  2、有害垃圾:

  (1)废电池类: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铅蓄电池等;

  (2)废旧灯管灯泡类:日常灯管、节能灯等;

  (3)家用化学品类: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等;

  (4)其他:废胶片、废相纸、废旧水银温度计、废血压计等。

  有害垃圾投放技术要求:

  (1)宜保持物品的完整性;

  (2)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铅蓄电池等应采取防止有害物质外漏的措施;

  (3)废荧光灯管应防止灯管破碎。

  处理方式:

  有害垃圾先由村民暂存家中,由垃圾分类督导员回收。

  3、易腐垃圾

  (1)厨余垃圾类:村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

  (2)餐厨垃圾类:从事餐饮服务、集体供餐等活动的单位在生产经营中产生的米和面粉类食物残余、蔬菜、动植物油、肉骨等;

  (3)生鲜垃圾类:农贸市场产生的蔬菜瓜果垃圾、畜禽类动物内脏等。

  易腐垃圾投放技术要求:

  (1)可分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和生鲜垃圾,投放至易腐垃圾桶;

  (2)有包装物的应去除包装物后分类投放,包装物应投对应的可回收物或其他垃圾桶中;

  (3)易腐垃圾投放时不应混入废餐具、塑料、饮料瓶罐和废纸等不利于后续处理的杂质;

  村民家中宜在厨房设置易腐垃圾桶,厨余垃圾宜滤水后投放;

  餐厨垃圾产生的单位应设置油水分离装置和餐厨垃圾收集容器,投放前应对餐厨垃圾进行固液分离和油水分离处理;

  处理方式:

  易腐垃圾直接沤肥,就地处理,主要采取归山还田方式

  4、其他垃圾:垃圾分类中,除上述三种垃圾以外的所有生活垃圾。

  (1)受污染与不宜再生利用的纸张:卫生纸、湿巾等其他受污染的纸类物质;

  (2)不宜再生利用的生活物品:受污染的一次性用具、保鲜袋、妇女卫生用品、尿不湿、受污染织物等其他难回收利用物品;

  (3)灰土陶瓷:灰土陶瓷及其他难以归类的物品。

  其他垃圾投放技术要求:

  其他垃圾应单独区分,避免混入可回收物、易腐垃圾和有害垃圾,按照分类标准无法确认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易腐垃圾时,按其他垃圾处理。

  处理方式:

  其他垃圾投放到其他垃圾桶中,由**公司转运处理;

  5、大件垃圾

  (1)家具:床架、床垫、沙发、桌子、椅子、衣柜、书柜等具有坐卧以及贮藏、间隔等功能的废旧生活和办公器具,制作家具的材料等;

  (2)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电视机、电冰箱/柜、空调、洗衣机、吸尘器、微波炉、电饭煲、烤箱、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及电话机等;

  (3)其他大件垃圾:厨房用具、卫生用具、车辆以及用陶瓷、玻璃、金属、橡胶、皮革、装饰板等不同材料制成的各种大件物品等。

  大件垃圾投放技术要求:

  大件垃圾应单独投放,严禁危险废物混入;

  不应随意堆放,应投放到指定的投放点、集置点或通过电话预约,属于可回收物的预约废品回收公司收购,不属于可回收物的预约**公司清运处理;

  大件垃圾投放时不应采取任何形式的拆解、处理。

  6、田园垃圾

  包括残枝、杂草、豆稿、竹笋壳等。

  田园垃圾投放技术要求:

  田园垃圾按易腐垃圾处理方式就地归山还田。

  7、装修垃圾

  包括装修产生的混凝土、砂浆、砖瓦、陶瓷、石材、石膏、加气混凝土砌块、木材、玻璃和塑料等。

  装修垃圾投放技术要求:

  按下列三种方式进行分类处理;

  (1)装修中废弃的混凝土、砂浆、石材、砖瓦、玻璃、陶瓷等应袋装,按建筑垃圾处理;

  (2)废弃的金属、木料、塑料、等应捆扎或袋装,按可回收物处理;

  (3)废弃的涂料和油漆等有毒按有害垃圾处理。

  (三)建立垃圾分类考核激励机制及积分办法

  为提高村民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村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性行为,真正从源头上做到垃圾减量化,建立适当的奖励机制,推广“门前三包”和开展“十星文明户”评选。

  1、建立履约保证金制度

  开展垃圾分类履约保证金制度试点。普通农户1人户每户缴纳50元,2人以上户每户缴纳100元履约保证金,低保户和贫困户自愿缴纳,村委会负责征收。年终根据年度文明积分表,月平均积分25以上的为优、21-25为良、20以下为差。对垃圾分类评价为优的农户,除返还履约保证金外,将按1:1的比例给予奖励;评价为良的,全额返还履约保证金;评价为差的,仅返还50%的履约保证金。对垃圾分类评价每月为优的农户(不中断)评为年度“垃圾分类标兵”。通过这种激励处罚机制,进一步强化了农户的垃圾分类意识,有效提升了农户源头分类正确率。

  2、垃圾分类督导员实行“五星考评”机制

  垃圾分类督导员由村聘请,行使垃圾分类督导工作同时接管原**公司保洁员的村庄公共区域日常保洁工作。实行“五星考评”机制,由乡农村环境长效管护站负责考评,即一月一评、三星起评、四星合格、五星嘉奖、零星清退,星级评定与工资直接挂钩。

  3、建立村民正确分类、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回收积分奖励机制

  (1)建立村民参与分类的文明积分制度。由垃圾分类督导员(保洁员)检查村民是否正确分类,正确给予文明积分,不正确要求改正后再积分,不改正给予负积分。具体办法如下:

  ①垃圾能正确分类,正确率达90%以上计1分,70-90%计0.5,70%以下不得分;

  ②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回收,积分参照(垃圾分类督导员回收或直接到乡文明银行兑换)1次,积分按《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回收价格和积分表》记分;

  ③大件垃圾预约上门收集的,未随意乱丢的,每预约1次加2分;

  ④自愿参加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公益性宣传等活动,每参加一次加5分;

  ⑤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并予以采纳者,给予5分的积分奖励;

  ⑥未做到以上行为者,由垃圾分类督导员(保洁员)指导村民予以改正,拒不改正者每次扣1分。

  (2)建立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回收积分兑换制度

  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由垃圾分类督导员(保洁员)负责上户以市场行情给予村民现金回收或积分奖励兑换。

  (3)积分的运用

  ①优秀评比奖励

  根据生活垃圾积分情况,对垃圾分类评价每月为优的农户(不中断)评为年度“垃圾分类标兵”,并给予50分的文明积分奖励。

  ②积分兑换物品

  农户可根据所得积分在任意时候携带户主身份证到乡文明银行自主兑换相应分值的物品,乡文明银行设在乡便民服务中心一楼。

  ③积负分曝光

  凡每家庭积负分达到-10分以上的,由乡农村环境长效管护站通知该村利用“红黑榜”曝光。

  五、实施步骤

  (一)配套政策制定等筹备阶段(20_年10月底前)

  1.出台工作方案。出台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

  2.落实机构队伍。设置“生活垃圾分类办”,由乡长效管护站具体负责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组织、协调、规划及督导。

  (二)宣传发动和试点阶段(20_年8月-20_年11月)

  1.广泛宣传发动。从8月初开始,通过新闻、广播、电视、网络、大型电子显示屏等媒体,其他有宣传载体的县直单位在本单位宣传载体上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确保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85%。

  2.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在**村**组及乡机关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先期试点。

  (三)全面推广阶段(20_年1月-20_年12月)

  1.逐步扩大垃圾分类覆盖面。20_年6月底前,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50%以上;20_年12月底前,全乡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

  2.提升改造建设垃圾分类收运、处置设施建设。一是按强制分类类别要求全面规范设置垃圾桶。

  六、保障措施

  成立由乡人民政府乡长任组长,乡副书记及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全乡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领导小组,乡相关站所负责同志为小组成员,负责统筹协调全乡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垃圾分类办),办公室设在长效管护站,办公室主任由长效管护站长兼任,负责统筹协调、推进和考核全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推荐阅读:

援鄂个人主要事迹范文(通用3篇)

纪念建党“党旗映天山”主题党日活动方案范文(精选20篇)

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汇报材料(通用3篇)

人社局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三篇

银行放假安排通知范文三篇

增强党组织吸引力:提高年轻人入党积极性的调研报告【六篇】

标签: 实施方案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