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怎么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范文三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6-30 19:56:20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党的建设不仅是一个党的工作概念,也是一个党务概念。是指党为保持自身性质而进行的一系列自我完善活动,不仅包括党务工作,还包括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党的建设事关全局,意义重大。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我们应该怎么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篇一】我们应该怎么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1921年7月,一群平均年龄27岁的年轻人,因为同一个理想走到一起,为当时的人们点燃了理想与信念之火,建立了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是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是始终保持斗争精神,毫无畏惧地应对困难;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是无条件对党的信仰忠诚,对党组织忠诚。这样伟大的建党精神,支撑起我们100年来党的事业发展的巍峨大厦,为我们党的进步与发展夯实了基础。无数的先辈们秉承着这样的信念,带着这样的精神,用汗水与鲜血筑起了中国的万丈高楼,让我们有了如今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时刻怀揣的对革命先辈的敬意与向往,继承红色精神,继续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

【篇二】我们应该怎么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是历史的必然,我们应总结好党的发展历史经验,继往开来。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代表了一种求真精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脑中有信念,心中有理想。坚持以马克思理论武装头脑,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理论作用于实践,以科学的理论指引行动方向。有了正确的指导论,是成功的前提。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代表了一种践行精神。在建党之初,我们的国家风雨飘摇,启迪民智可谓是任重道远,在以陈独秀、李大钊为首的领导人的带领下,我们的革命先驱们向农民朋友、工人朋友们宣传真理,不畏镇压在街头宣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目的就是为了改变国人、改变世界。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代表了一种斗争精神。事物的发展总是曲折的,不会一帆风顺,我党的建设历程也是如此,无数共产党人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成为带领中国人民前进的英勇战士。先烈们不屈服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而献身。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年代,不同时期都需要千百万党员无私奉献、顽强拼搏。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代表了一种奉献精神。我们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也是我们的使命。习总书记曾说过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要始终与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始终代表最广大群众的利益。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篇三】我们应该怎么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第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体现了一以贯之的政治品格。1920年,由陈望道翻译的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在上海出版,引导和激励一大批有志之士树立起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投身伟大的解放、革命和建设事业之中。《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以来中国大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巨变,是对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的生动诠释、伟大实践。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革命战争年代,夏明翰身陷牢狱坚贞不屈,留下“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的豪迈誓言;渡江战役打响时,马毛姐冒着枪林弹雨多次横渡长江,成功运送解放军登岸;抗美援朝中,王占山坚守阵地四天四夜,打退敌人38次进攻,身体留下几十个弹孔……在生死考验面前,是什么让他们挺身而出、视死如归?答案正是坚定的理想信念。

  第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体现了一以贯之的责任担当。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00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百年风华,初心依旧。今天,我们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必须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才能始终与人民在一起,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第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体现了一以贯之的革命本色。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为追求真理而献身,为崇高神圣的理想而献身,是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境界。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可以说,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从“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的恽代英,到“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赵一曼,再到“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的刘伯坚……无数革命前辈前赴后继,用热血浇灌理想,以生命奉献家国,书写了风雷激荡的红色篇章,淬炼出可歌可泣的伟大建党精神,全面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已经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和人民的血脉之中。

  第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体现了一以贯之的根本宗旨。对党忠诚是每一位党员在入党宣誓时对党许下的庄严承诺,不负人民是每一位党员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我们党一路走来,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对党忠诚与不负人民是相互统一的。对党忠诚的本质要求就是不负人民,不负人民就是对党的最大忠诚。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由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价值观所决定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什么?就是守人民的心。

  新征程上,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伟大建党精神的四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是建党百年来优秀经验之集大成。它们紧紧围绕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分别从党与国家、与人民、与社会、与自身四个维度出发,诠释了伟大建党精神。

  党与国家——实现中国的伟大民族复兴要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守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

  党与人民——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所处的时代环境,决定了必须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党与社会——要坚持信念理想,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就必须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并积极推进社会革命。

  党与自身——打铁还需自身硬,积极进行自我革命,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才能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凝心聚力。

  伟大实践造就伟大精神,伟大精神进一步激励伟大实践。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学习、感悟、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奋斗力量,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坚定地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推荐阅读:

离婚协议书2023年范文十一篇

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6篇

公文写作与素材积累【三篇】

班主任工作案例及分析集合3篇

廉洁自律一对一谈心谈话范文三篇

京东物流打包实训报告(通用3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