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范文四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7-01 14:45:55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指以中国为主体区域,具有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联系、经济活动稳定和心理素质特点的民族情结。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章4篇 ,欢迎品鉴!

【篇一】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大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而团结,正是中国必不可少的。

  五千年来,也有许多著名的民族团结的事。比如,昭君出塞孔繁森的故事传说等。

  孔繁森出生于1944年7月,是山东聊城人。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委宣传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并写下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1993年春天,孔繁森赴任阿里地委书记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地区106个乡村他跑了98个,行程达8万多公里,茫茫雪域高原上到处都留下了他深深地足迹。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就这样,一个优秀的干部永远离开了我们。

  在我们学校,也有些回族同学。如果我有几个少数民族朋友的.话,我会教他们说汉语,还会尊重他们的习惯。比如,回族人信伊斯兰教,不吃猪肉;蒙古族人厌恶黑色,认为黑色是不祥的颜色……

  对于一个小团体,团结可以成功,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团结是和平的象征,团结就是力量!

【篇二】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总书记深情回顾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深刻揭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生动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磅礴力量,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党员领导干部,我们更应该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自觉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心和使命,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一、要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大意义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结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生命之依、力量之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

  二、要深入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初心使命

  ***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倍加珍惜、继续坚持民族团结光荣传统和“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要抓好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指出,内蒙古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在促进民族团结上具有光荣传统,长期以来拥有“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要倍加珍惜、继续保持。要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牢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把工作做细做实,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总书记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旗帜鲜明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凝聚“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合力。

  ***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密的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党的坚强领导维系民族团结,凝聚民族精神共识,以厚重的历史文化唤醒民族记忆,构铸民族精神家园,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推进民族教育,推动民族精神进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铸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牢牢把握内蒙古民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森林草原防灭火和汛期安全工作,以及做好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教育、民族政策宣贯、统编教材宣传和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等各项工作,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内蒙贡献力量。

【篇三】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应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铸牢青年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加强历史观教育,让青年学生从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中增进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的交流融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了多彩的历史画卷。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反复强调中华民族一家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等理念。党的十九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了党章。在党的民族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加强文化认同教育,让青年学生从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中增进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热爱中华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是我们应有的作为。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我们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学习,宣传、挖掘民族文化的时代价值,增强青年学生对“中华民族”这一共有身份的认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民族符号和形象,讲好各民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守望相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动故事,深化青年学生的文化认同。

  创新校园文化活动,让青年学生从春风化雨中增进共同体意识。维护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始终是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政治理想和追求。高校应结合不同层面青年学生的认知,扩大民族共同体教育的覆盖面与影响力,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春风化雨中潜滋暗长、入脑入心。应当利用学校主题党日活动、主题班团活动、重大节庆活动等,注重在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青年学生沉浸在民族团结的氛围中,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拥护者、宣讲者和传播者。

  加强青年学生责任感使命感教育,让青年学生从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中增进共同体意识。新时代青年,肩负民族复兴的大任。如今我国已顺利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朝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一方面,要把加强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青年学生的灵魂和血脉中,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另一方面,要教育引导青年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个人的思想和行动中,自觉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锻炼成长。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

【篇四】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通过此次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入学习,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更加深刻体会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自治区党委相关决策部署,是我们基层干部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首先,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我们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我们伟大的祖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缔造、共同捍卫、共同建设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每一个民族的命运都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每一个公民都要坚决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要坚定自觉地以维护民族团结为荣、以破坏民族团结为耻,坚定自觉地反对民族分裂、报效祖国。真正做得到***总书记强调的那样:“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其次,要学习,从理论上支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总书记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我国多民族国情和历史文化的准确把握,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和行动指南。

  因此,我们要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的民族观,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必须深刻学习领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民族篇,系统掌握***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完整体系,搞清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搞清楚,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搞清楚,把理论上存在的误区搞清楚,把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搞清楚,把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思路和举措搞清楚。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坚实支撑。

  再次,更要注意自己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言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形成关心支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当前涉及民族团结因素的摩擦和纠纷呈易发、多发之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彼此缺乏相互了解、信任或尊重。我们要在学习了解兄弟民族不同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在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中消除不应有的误解或偏见,在相互沟通和相互帮助中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友谊。

  祖国是我们大家的祖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所有中国公民的共同事业。作为一名国家公职人员,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责任和义务。让我们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争做民族团结的模范,争当维护社会稳定的先锋,维护民族团结,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坚决做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守护者。

推荐阅读:

反洗钱联席会议纪要范文(精选3篇)

政协委员主要表现范文十一篇

党员思想状况分析报告(通用3篇)

消防安全火灾应急预案范文(精选4篇)

开展损害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整治的工作方案范文(通用5篇)

党风廉政建设和“一岗双责”履职情况报告(通用15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