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屈辱与战争的感受范文(精选6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7-01 15:33:52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战争是一种集体、团体、组织、派系、国家和政府相互使用暴力、攻击和杀戮的行为。这是敌对各方为实现某些政治、经济和领土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战斗。由于引发战争的往往是政治家而不是士兵,因此战争也被视为一种极端的政治和外交手段。广义地说,战争不仅仅是人类的问题。蚂蚁和黑猩猩等生物也有战争行为。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百年屈辱与战争的感受的文章6篇 ,欢迎品鉴!

【篇1】百年屈辱与战争的感受

  任凭无情的炮火催打着他的身体,坚韧的眼神始终目视着沉重的铁轨,咬紧牙关,奋力拉闸,眼看着两节铁轨就要合并在一起了,鬼子锋利的刺刀却在这一刻插向他的胸膛……

  “呜——”火车呼啸而来!撞向敌人的坦克,催毁了敌人用钢铁战车荡平华北的阴谋。这是《百团大战》中的一幕,我常想,是什么让这位战士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也紧握扳手,不肯倒下?哪怕仅剩最后一口气,也要力保两节铁轨严丝合缝。我想,这就是信念的力量!

  那次县艺术节立体造型比赛,由于特殊原因,从知道要参赛到比赛当天只有短短七天时间。能行吗?人家都已经把作品练得滚瓜烂熟了,而我却连选题都还没确定呢!白天同样要上课,只有晚上才有时间练习。

  每个晚上,我都练习得睡眼惺松,我的手被胶枪烫出了水泡,调皮的粽叶还不听使唤,我让它直,它偏要卷,我让它弯曲一点儿,它非要直直的卷不起来。我一次次想要放弃,但为了获得好成绩,我坚持了下去,我要像那个八路军战士一样屹立不倒!

  比赛如约而至,我胸有成竹地来到赛场,发现许多人的选材都不一般,我一下子心灰意冷。但想起一个星期以来我那么努力,又重新打起精神,沉着地完成了比赛作品。

  比赛结果令我大吃一惊,我得了一等奖!

  有一种信念,无处不在;有一种信念,使我受益匪浅!信念是《百团大战》中顽强不屈的八路军战士,是夜深人静的夜晚我房间里泛出的光芒,撑起这片渺小的坚强,最终战胜黑暗。

【篇2】百年屈辱与战争的感受

  打开记忆的大门,历史再一次停留在那一次次硝烟战火中,可恶的日本人一直想把我们中国变为日本的殖民地,他们趁我们民族危机时攻打我们。在中国大地上,罪恶的铁蹄无情地践踏着。漫长的8年,如同过了几个世纪,可以想象那时的中国该有多么民不聊生啊!处处燃烧着战火,人民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在南

  京大屠杀时,敌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手无寸铁的南京人民进行屠杀,使三十万中国同胞含冤而死……中国人民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候,我们伟大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自已的智慧,打倒了日本帝国主义。在这场如火如荼的抗日救国运动中,大家团结一致,听从党的命令,不怕牺牲。为了人民的利益,哪怕牺牲个人的生命也无所谓:扑向枪眼的黄继光,手拿炸药包的董存瑞,宁死不屈的刘胡兰,以一敌百的狼牙山五壮士,少年参军的张嘎……一个个抗日英雄的光辉形象,仿佛又屹立在我的眼前。

  在这神圣的八年抗战中,最伟大的是我们的革命先烈,就算是最困难的时期,他们仍然坚持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其中,我们敬爱的毛主席就是很好的代表。他每天只吃两顿黑豆饭,睡两三个小时。他和高富有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天,毛主席正在散步,突然,高富有跑过来说:“主席,老乡给了咱们一筐沙果子,说你们不吃,胡宗南过来也会吃,您看……”主席问:“你帮老乡干过活吗?”“没有,但老乡说得也有道理,咱们给钱吧!”毛主席严肃地说:“不行,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在白吃白喝呢?”“那我就去还掉吧。”

  “去吧。”……每每想到这,我都不禁为革命前辈的美好品格所感动。孟子说:“充实之谓美。”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无私的奉献,构成了英雄们充实的精神世界。让唱着流行歌曲,看着卡通漫画,玩着电脑游戏长大的我们,有机会了解了历史,亲近了英雄,思考了责任,使生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今天,沐浴着金色的阳光,迎面吹来和煦的微风,我们的国家一步一步走向富强,战争时代已不复返,可是,我们不应忘记战争年代那不能忘却的光辉历史,在抗战胜利_周年的今天,我们要牢牢记住是烈士们的鲜血染红了国旗,保卫了祖国,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献出自已的一切。

【篇3】百年屈辱与战争的感受

  历史是反映现实的最好的镜子,也是一部绝好的教科书;而国耻,正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悲惨命运的真实写照。

  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1937年7月7日,日本以士兵失踪为借口,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从那以后,中国人民走上了艰难的抗日战争之路。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从一个泱泱大国变成任何人宰割的肥羊。

  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有多少仁人志士,有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部,洒热血,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战胜了强敌。

  76年,这个时间轴很长,那一代离开的人越来越多,剩下的人越来越少,我们从曾经的东亚病夫变成了站在世界东方的泱泱大国,回顾卢沟,只能看到卢沟晓月的斑点月色。

  76年,又太短,短到过去那些血泪,那些屈辱,他们的痕迹静静地在那里看着,讲述着,记录着!

  76年前的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读了《停战诏书》,向中国和世界宣布无条件投降。8年全民族抗战,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守土抗战!14年山河不屈,14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当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我们回望这段历史,不仅仅是为了纪念,更是为了警醒!

  昨天是20_年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76周年纪念日,血淋淋的历史,要牢记过去、勿忘国耻!

  沧海桑田,风雨坎坷,伟大的祖国历尽磨难,我们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我们不甘心落后于前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先行者留给我们不怕困难,开括前进的大无畏精神!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与未来,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领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

  历史的书面仍在不倦地翻动,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呼吁在古老版图上回荡不息,那雄浑的声音使每颗灼热的心为之震撼!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谱写出前不负于古人,后无愧于千秋万代的历史新篇章!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一切探索救国救民的先辈们是中国的脊梁!伟大的抗战英雄是中国的脊梁!而我们,必将成为新世纪复兴中华民族的脊梁!

  致敬抗战中的英雄儿女,致敬伟大胜利!

【篇4】百年屈辱与战争的感受

  悠悠历史,已被翻过了一页又一页的篇章,回首顾望,有让我们敬畏的人物,有让我们愤怒屈辱的事件,更有让我们永远深埋在心中的记忆。愤怒,那些侵占我们领土残害我们同胞的侵略者;敬畏那些为了名族利益而不断战斗,无谓牺牲的战士们。沧桑年华,在一次次的革命战斗中,逝去的鲜活生命将成为人们永久的歌颂者。

  在中国,辛亥革命成为了一次重要的转折点,为中国历史上开一政治革命的新纪元。这个在后来人们眼中既算成功又是失败的革命,推翻了满清,成就了一个三民主义自由平等的新中国。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就在打破了帝制政治的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的同时,也对于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主的诸多价值观的权威性产生冲击,致使在其后的新文化运动中一度出现打倒孔孟、“全盘西化”等民族虚无主义思想。参加辛亥革命的更多的是军人,旧式官僚,各地士绅。这些人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掌握权力。虽然其主要领袖孙中山出身平民知识分子,但中国贫穷的平民阶层没有参加辛亥革命,因此辛亥革命后,生存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辛亥革命后的军阀割据,大量战乱及军人政治才使传统拥有知识和功名的士绅官僚力量渐衰,代之而起的是具军事背景的人物以及地方土匪恶霸。从此中国进入了长期混乱的局面,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建设造成很大的阻碍。不可否认,辛亥革命的思想冲击了华人传统的旧社会和旧传统。利他主义,舍己为群,平等和自由之观念因此不断传开。

  辛亥革命在亚洲打响了民主的第一枪。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为无产阶级的壮大奠定了基础。

  就近代而言,对中国造成极大混乱的就是“文革十年”,那个让众多知识渊博的学者从此再无宁日,让众多人民饱受摧残的革命,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在这场所谓的“大革命”中,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内的大批中央党政军领导干部、民主党派负责人、各界知名人士和群众受到诬陷和迫害。党和政府的各级机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组织,长期陷于瘫痪和不正常状态。公安、检察、司法等专政机关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机关都被搞乱了。正在这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开始持续发展的时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拉大了相互之间的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发展机遇。“文化大革命”造成全民族空前的思想混乱,党的建设和社会风气受到严重破坏,教育质量普遍下降和教学秩序的混乱,严重压抑了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但任何革命都有有利有弊的一面,„文化大革命‟它提供了反面教训,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

  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正确的革命带给人们的是希望,是好的影响,而错误的决定将会对社会对国家造成不可挽回的余地。现在的中国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应有良好的策略促使它更好的前进,每做一个决定都应是深思熟虑的,以免曾今的错误重蹈覆辙。

【篇5】百年屈辱与战争的感受

  我曾想过,若是中国历史上将近一百年的屈辱史中,没有那些卓越的思想家,革命家,以及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们,没有他们敲醒警铃。中国的屈辱史是不是将不止一百年?

  还记得辛亥革命前吗,清末时,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在吸食鸦片,而鸦片,几乎可以称为那个时代摧残人肉体甚至是精神的利刃。国家彻底沦为西方掠夺者们的洋朝廷。

  终于,有人挺身而出了,他清楚地看出了鸦片对国家的危害;他大胆请旨销毁鸦片;他做出了虎门硝烟这一伟大举动,这是那个时代第一次人们真正意义上的为了摆脱现状而做出的举动。他失败了,也成功了。他失败了,因为他的这一举动,换来了西方列强的变本加厉,强制通商口增多,更多鸦片被运进国门。他也成功了,他成功地让部分人看到了鸦片的危害,成功地让部分人逐渐对国家现状有了认知;成功地使部分人在无形中有了站起来的念头。他叫林则徐,他成功开始敲醒中国人心中的警铃。

  紧接着是辛亥革命的炮声响起,它终结了一段历史。鲁迅先生凛然写下“我以我血荐轩辕”,无数革命家也提笔写下他们对侵略者的愤懑,写下他们的救国之道。

  紧接着是真正的战争,这其中也有一批伟大人物的诞生,赵登禹与日军血战六小时,后遭到日军伏击,死时才39岁,临终前有一句遗言是;军人战死沙场原是本分,没有什么可悲伤。

  七七事变后,佟麟阁与赵登禹死守南苑,佟麟阁腿部被机枪射中,下属苦劝不退,负伤作战,从黎明破晓打到烈日当空,头部又受重伤,最终壮烈殉国,临终时45岁,他曾对人说;中央如下令抗日,麟阁若不身先士卒行,君等可执往天安门前,挖我两眼,割我两耳。他们的事迹,无一不如警铃般震撼着人心。

  实在是有太多太多英雄烈士,对于他们,我只有最虔诚的敬意及感谢,现在的中国实力如此强盛,堪称大国,背后又何尝不是他们的鲜血铺垫成我们的强国之路呢。我知道,我们一路光明,是因为他们竭力抵挡黑暗。

【篇6】百年屈辱与战争的感受

  中国人通常把近代史(1840~1949年)称为近代百年屈辱史。其中的痛苦、悲痛、绝望只有中国人能够体会。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华民族在近代百年不是只有屈辱,也有很多意外收获。

  一,实现了民族大团结,结束一盘散沙状态,中华民族实现终极进化。

  从秦朝到清朝,中国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于中国太大了,已经基本达到了扩张的极限,在古代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很难对全部的国土和民众实现有效管理。

  “皇权不下县”,皇帝任命的最低级官员是县令,县以下的事务委托给地方乡绅。

  明朝在少数民族地区尚且有“土司制度”。清朝对蒙古、新疆、西藏的统治也是以笼络上层人士为主。

  这就造成中国内部民众之间不团结。和印第安人、黑人相比,中国人很团结,和列强国家本土民众相比,中国不够团结。

  据学者统计,孙中山在一生中曾25次提到中国人“一片散沙”。

  在近代史上,随着列强的侵略加深,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尤其是日本等列强的侵略导致中国人空前团结起来。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各阶级也团结起来,一起抵抗外来侵略。

  在与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梁启超在1902年提出的“中华民族”的概念被全国56个民族所接受。中国人实现了空前的大团结。

  如果不是面临共同的敌人,中国人很难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结束“一盘散沙”的状态。团结起来的中国人是很强大的。这一点世界各国都已经认识到。

  二,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不足,开始诚心诚意学习西方。

  中国人称霸东亚几千年,从未遇到敌手,从未遇到比中国更高级的文明。要让中国人承认其他文明比中国更先进是很难很难的。

  但外国侵略日甚一日,亡国灭种近在眼前,让中国人不得不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和西方文化的先进之处。于是,中国人开始大规模学习西方。

  现在中国人已经学到了西方文化的精髓,大有“青出于蓝”之势。

  下一步,中国人就应该结合融合中西文化的精华,结合世界现实,创造一种更先进的文化,来引领世界潮流。

  三,实现政治制度的终极进化。

  中国古代是专制集权制度,中国近代曾经实行议会制、共和制、民主制,但都不适合中国。最终,中国人选择了民主集中制的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的政治制度有很多优越性,避免了西式民主的很多弊端。

  四,实现了完全的独立自主,尤其是关税自主。

  鸦片战争后,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此后一百年间,中国海关总税务司都是外国人,关税始终不能高于5%。

  这造成外国的商品可以倾销中国。中国的民族企业和重工业始终无法发展壮大。外国资本横行。

  1949年,中国实现了完全的独立自主。这奠定了中国工业发展的基础。

  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能够完全独立自主的国家不超过5个。

  五,拥有了国际视野。

  1840年之前,中国人视野始终局限在中华文明圈。近代开始后,中国人开始关心国际局势,对国际局势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

  现在,中国已经与美俄欧并列已经成为世界级大玩家,随便一个决定,就能决定国际局势的走向。

  六,结束军阀割据,重新实现统一,更高程度的统一。

  近代史,中国经历了“统一、军阀割据、再统一”的三个阶段。

  近代史开始时,清朝是统一的,但属于“皇权不下县”的低程度的统一。随后,陷入军阀割据。最后,实现更高程度的统一。

  总结,近代史中国不仅有屈辱,也实现了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独立自主,国际视野等“意外”收获。有舍也有得。

  当然,必须要说的是,近代史中国人的收获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和牺牲获得的,不是列强主动“赐予”的。这一点必须要清楚。

推荐阅读:

圣诞节的手抄报资料十七篇

民警个人现实表现材料范文二十篇

关于火灾逃生安全应急预案范文(通用9篇)

党课讲稿2023专题党课12月范文三篇

信访维稳工作情况汇报范文(通用6篇)

2023年入党志愿书的入党志愿范文(精选10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