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传承实践报告三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7-01 16:40:28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精神传承实践报告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篇1】精神传承实践报告

  内容提要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江日报》自8月上旬起,联合共青团湖北省委开展“红军从我家乡走过――100名大学生眼里的长征”暑期社会实践征文活动,邀约高校大学生追访红军长征足迹,展现家乡变化,讲述长征故事,用不一样的视角呈现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受到关注和好评。

  关键词长征80周年长江日报征文系列报道

  一、形式与主旨相统一,拉近大学生与长征的距离

  让广大青年深刻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光荣历史,特别是艰苦卓绝的红军长征伟大历程,并通过丰富多彩、为青年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亦是新闻媒体所应承担的责任。此次《长江日报》暑期征文活动,便是主流媒体创新主题宣传教育的完美实践。

  一是以“红军从我家乡过”为主题追访长征足迹,讲述家乡变化,用鲜活可触的载体拉近当代大学生与红军长征这一史实的距离,激发起他们的参与热情。二是活动以暑期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的形式,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通过大学生的视角来记录长征精神在今天的传承,摒弃了传统灌输教育的生硬和呆板,使其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信仰的力量。三是评委阵容强大,独到的点评指导让参与者收获更多。征文活动评委会中不仅有高校专家教授,更邀请了五位开国将帅后人,请他们点评征文,从宝贵的人生经历出发,就长征和长征精神的启示与继承,寄语当代青年“永远跟党走,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诠释长征精神时代内涵

  征文活动一经发布,立刻引发全国各地高校大学生的强烈关注和踊跃参与。据统计,《长江日报》已收到来自湖北、江西、福建、湖南、广西、贵州、云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河南、安徽、山西、宁夏等全国15个省、市,近百所高校,千余名大学生的积极报名。

  《长江日报》根据参与情况,将报名大学生分成100个社会实践小组,分别开展为期半个月的社会实践调查。目前,组织方已收到各地高校社会实践小组的60余篇实践报告,并在《长江日报》开设专版,陆续刊登20篇高质量的实践报告。同时,《长江日报》官方微信、最武汉等“两微一端”新媒体,也相继推出优秀征文,扩大传播覆盖。

  值得称道的是,活动并未为征文而征文,而是以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印证理论,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活动伊始,《长江日报》便采访了著名军史专家、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教授金一南少将,著名党史专家、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从理论的高度和深度重温长征记忆,权威解读长征精神时代内涵,引导青年一代在新的伟大长征征途上,“把革命历史传统作为自己重要的精神资源,才能快速、切实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目标和担当”。

  三、精神与力量共传承,坚定青年一代的信仰

  此次“红军从我家乡走过”暑期社会实践征文活动,就是让当代青年人重温、铭记长征故事,继承、弘扬长征精神,引导大学生追寻、坚定信仰的过程。

  在征文中,红军长征沿线地区的当代青年用95后的视角,展现出红军曾经走过的地方在80年后的今天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透过字里行间,我们能深切感受到这次对红色家乡的探访,已经将长征精神深深植入到青年大学生心中,成为滋润他们信念成长的精神源泉。

  第一篇刊发的征文《感受“红旗漫卷西风”――长征“将台堡会师”革命历史的调研报告》,是湖北大学大二学生何鑫、张露露的作品。她们在实践感悟中写道,作为被这片红色土地养育着的青年一代,我们身上有着无法抹去的红色基因。这个基因,是责任更是使命,需要我们将红色精神矢志不渝地传承下去,创造这片红色土地的未来。

  这种责任,让参与活动的青年人,也成为了传播长征精神的“红色种子”。《30万于都人民守住红军出发秘密――探访江西省于都县长征第一渡遗址》的作者是来自不同高校的三位大学生,他们相约返校后把实践报告作成PPT,播放给更多的同学观看,不仅将长征精神留在自己内心,也要留在更多青年心中。

【篇2】精神传承实践报告

  缅怀历史,传承精神,我们红色记忆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红色传统教育实践,我们缅怀先烈,追忆那些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生灵涂炭的峥嵘岁月,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他们对我们每个中国人有着沉甸甸的意义。惨痛教训不可忘,历史犹留血泪斑。学习历史,学习革命烈士的精神思想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可以警示我们,从而更好地投入社会,奉献社会。

  20xx年8月9日,秉承着致敬先烈与学习精神的态度,红色记忆小分队的彭队员来到了济宁烈士陵园,进行一天的学习志愿活动,由于疫情的原因,其余的两名队员则在家中通过线上的方式进行同步学习和参观。初入烈士陵园,他按照计划先于园内进行参观,向烈士们鞠躬敬礼,表达敬意。再然后他在园内的馆内馆外进行参观学习,对烈士事迹,战争经历以及烈士精神进行详细阅读与认真思考。之后到管理处报道,与管理人员张主任沟通交流。正逢园内除草,他拿起草坪剪,开始工作。经过一下午的努力,草地已经修剪完毕,之后的工作就是清理剪下的草屑,将它们送入垃圾箱。收拾完已经是下午了,将工具放回原地,就结束了一天的行动。这一天对彭队员最大的震撼就是那一座座无名的墓碑,上面只是记载着战争的名称。让他对于无私奉献这个词语有了更多的理解,不为名,不为利,更甚不能留下名字,只是为了心中的力量,精神的力量。许许多多的无名英雄才造就了我们今天的生活。

  20xx年8月10日,红色记忆小分队的另一名队员程队员相约来到陕州烈士陵园进行学习,同样其余的两名队员在线上进行实时动态互动。进入陵园后,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座高二十几米的纪念碑,上面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他来到纪念碑前,下面的花台上刻着三门峡籍牺牲的革命烈士,有抗日战争的英雄,也有解放战争的先烈,还有献身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志愿者们,碑文上刻满了字,上面全是牺牲的革命烈士的名字,看到碑上的文字,他自发的在碑前默哀,为他们深深的鞠躬。随后,他拿出准备好的花,庄重的为烈士们献花,放在了纪念碑的下面,再次鞠躬。随后,他在纪念碑下庄严宣誓,并发誓以后要用实际行动来践行誓词的每一句话。在纪念碑旁边还有一些关于战争的记载,他用纸笔也记了下来,供组内队员学习。然后程队员来到了烈士的陵园内,拿起扫把将地上的灰尘和垃圾扫干净,为烈士们的陵园扫墓,在经过管理人员李主任允许后,他自发的将墓前摆放不整齐的东西摆放整齐,并将墓擦一遍,擦到干净为止。再继续往里走,路上也有许多垃圾,花坛里,草丛里,楼梯边,他都挨个将它们捡起扔到垃圾桶里,净化陵园环境,也是为后面的人扫墓提供方便。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他向门卫了解相关情况的时候,话语中无意间得知门卫是抗美援朝的老兵,他又情绪高涨,向其了解更多关于抗战的故事,门卫也非常愿意的和他讲起当年抗战的事情和细节。由于疫情的原因队员们不能聚集在一起,程队员拿出纸笔将一天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与此同时和组内队员以打电话的形式进行交流和分享,一起分享爱国主义教育的心得。虽然是疫情将队员们分开,但是他们的工作丝毫没有受影响,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也是第一次的尝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最后,他结束了一天的行程,深受感触,爱国主义教育一刻也不能停歇,要靠所有人共同努力来唤醒内心的炙热。

  20xx年8月11日,是他们暑假实践的最后一天,因防范疫情,所以由红色记忆小分队的李同学单独一人来到距离当地不远的红色教育基地—邓颖超祖居纪念馆。邓颖超祖居纪念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原全国政协主席、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邓颖超同志父亲及祖先的地方。李同学坐着大巴来到纪念馆,未走近之时就已然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红色气息,在西院还有亭台水榭,院内有许多花草树木,并有书房、练武厅等等。纪念馆附近的墙壁贴满了关于邓颖超前辈的生平,比如有记载周秉宜同志写的关于“回光山县忆伯母邓颖超”的文章,里面写道毛泽东同志送给邓颖超同志的两首诗,分别为《念奴桥·鸟儿问答》和《重上井冈山》。 看完墙上的故事,他便走进了邓颖超祖居纪念馆,走进屋,专门的工作人员王先生接待了他,并告诉了一些更加细节的邓颖超先辈的爱国故事,介绍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邓颖超同志的光辉一生。看了许久,直到王先生提醒要闭馆了他才发现快5点了,走出了纪念馆,他独自一人脑海里回想着邓颖超先辈感人的故事和强烈的爱国情感。

     在历经了3天的实践活动后,红色记忆小分队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并收获满满,他们将实践中学到的知识和感悟到的精神运用到了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并且在不断向其他人宣扬红色爱国主义教育精神,真正做到了承先遗志,薪火相传。

【篇3】精神传承实践报告

  今年寒假期间,进行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采用“点面结合”,即选取典型项目踩点的方式深入学习和了解了xx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传承、保护现状,并在大学生及其他各类人群中宣传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同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而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在于它不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实体可以以一种固定的形态被保存下来。它只能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其传承载体只能是人,而这无疑增加了它的传承难度。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正面临着极大的困难。诸如苏绣、香山帮建筑营造技艺、御窑金砖等,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与其保护与传承所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成正比。为保护人类珍贵的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呼吁中国艺术研究院以及其他各有关单位为研究和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相关的工作,重点深入到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地区!

  xx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梅山、老街历史、山地渔猎文化、稻作文化、新化山歌、舞春牛、手狮舞、抬故事、梅山傩戏等艺术……数不胜数,不得不令人自豪。但另一方面,xx地区的大部分人们对自的非遗了解的并不是很深。

  由此我们想到,何不在大学生及其他一些社会群体中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光辉历史和保护现状从而激发公众的保护热情呢?这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活动目的:

  1、构建和谐社会、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全面推动文明对话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发展问题,深入认识它的概念内涵和独特价值!

  3、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法及其传承规律,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种实践问题!

  4、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让大家了解非物质文化当前的发展状况,呼吁大家(特别是高校大学生)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中来!

  5、利用大学生的独特视觉角度,挖掘非物质文化遗迹,寻访先辈足迹,了解先辈的生活意识形态,引发对传统文化走向的思考,甚至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探究!

  活动成果:

  1、活动激发和体现了公众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产,我们的活动旨在探索非遗有效的保护、传承机制,宣传保护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激发公众的保护意识。活动过程中,公众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了对苏州非遗的热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我们为拥有这些璨灿的文化遗产而骄傲。

  2、活动中我们深入学习和了解了xx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以及它的独特内涵。

  目前,xx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不容乐观,公众对于娄底非遗的关注度不高。前面说到非遗的的传承载体只能是人,而对于众多古老的技艺,并不是很容易就能学会并且学成后相对一些赚钱较快的工作也有其弱处。所以许多年轻人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另外它的传承方法一般都是由老艺人授徒,传承效率不是很高。

  另外非遗之所以能被这样保护是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内涵的。百年来业余生活的方式,已经在无形之中打上了娄底独特的烙印。这些一旦失传,损失将是巨大的。

  3、关于非遗保护的方法和规律总结。

  活动中,通过资料我们了解到目前由国务院文件提出的非遗保护的十六字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由这十六个字可看出,非遗急需的是抢救其次是保护,这些古老技艺,少一样就没一样,不抓紧抢救就很有可能失传!另外传承的同时也要寻求发展,以更好地生存下去。但是我们也必须知道,但凡此类保护都是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而对于大部分付出这些投入的单位也好,个人也好,其目的不仅仅是单纯的非遗技艺得以传承,而是他的经济利益是否值得那样的投入?其次,人们都是爱追求现代化的、更舒适的生活的,而一些非遗项目能否与现代化的生活环境相契合?

  通过几天的活动以及一些资料并结合自己的思考,我提出以下几点对非遗的保护上的建议:

  第一、首先要在公众中宣传非遗的基本知识,要让人们从而认识到非遗对于民族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人们对非遗的认同感。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非遗历经几百年已经有了民族的根基,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身份证。

  具体的我们可以经常搞一些活动,如传统戏曲节目进社区、进校园,非遗作品展览之类的,当我们从自己身边的非遗中看到自己先辈的身影,并联想到自己时,难道我们不会为自己是中国人,拥有这样的传统文化而自豪吗?我相信一旦有了这样的认同感大家就会自发地为保护非遗尽一份力。保护非遗是要有一定的民众根基的,并不是光靠一个传承人、一个保护单位就能做好的。

  第二、“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非遗的保护也与此有相通之处,我想从小就开始教育孩子关于非遗的知识无疑是有好处的,因为毕竟他们是要承担起保护非遗的重任的啊!就好比现在一些小学课程中开设了京剧课,孩子们从小就接触、了解了,长大了自然会在不知不觉中有了对京剧的保护热情。

  第三、国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虽然目前我们已有了一些相关法律法规,但借鉴一些国外好的政策来完善自己还是有好处的。

  第四、对非遗传承人及普通艺人提高待遇,比如在日本,对国家级的艺人每年都会拨放相当数目的扶助金以供他们专心磨练技艺和培养传人。这样,艺人们有了客观的收入后自然能心无旁骛地欠薪锻炼,发扬非遗技艺。另一方面,就目前来看,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传承方式效率不是很高,可否扩大规模,“批量”式培养艺人呢?

  第五、非遗项目在传承的同时也应该也所创新,在继承传统项目的同时开发新的发展方向,以有利于自身的生存。但需要注意的是,创新的同时也不能丢了传统,创新更多的是方法而非目的。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想法,还有许多的不成熟的地方。

  活动后记:

  一个星期的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我为我们有这样璀璨而光辉的文化遗产而自豪,但同时也为它们艰难的处境而揪心,祖宗留给我们的财产我们没有理由丢掉。

  非遗是一个民族文化内涵的最佳体现,而当我们盲目追逐外来的一些新鲜的文化如圣诞节等等,我们渐渐冷落了我们自己的,传统的东西。谁还会想到我们过端午节的意义?仅仅是去超市买一些速冻的粽子吃了意思一下吗?会有人再郑重其事地亲手包了粽子并联想到我们的屈原、我们泱泱大国的悠悠历史了吗?你会说有,但你必须承认这样的人越发地少了……8月7号立秋,向来我们有立秋节气“啃秋”的习俗,即在立秋之日啃吃西瓜,意用西瓜啃去余夏暑气,啃下“秋老虎”,迎接凉爽的秋季。但今年我自己家就没有“啃”瓜,甚至,我是在立秋当天才知道有这个习俗的!不想说“悲哀”这个词,但确实有很多无奈吧!

  前些日子又听闻韩国要将“风水”申请为他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贴吧内自然是哗然一片,韩国,你已经不是一次企图窃取我们的东西了!但我们在指责韩国的强盗行为的同时有没有想过这一切是为什么?如果我们一早就已经将这些申请了、保护好了,他韩国还能有可乘之机吗?难道真的要等到那么一天,端午节不是我们的了、汉字不是我们的了、中药不是我们的了、风水不是我们的了……我们一回首发现那些曾经属于我们的东西不再属于我们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吗?亡羊了还补的了牢吗?我是很想平静地写完的,但到了最后这边自己又有些愤慨了,因为韩国,更因为我们自己!

  非物质文化遗产啊,几百年流传下的东西能毁在我们手里吗?

推荐阅读:

大学生辩论赛总决赛的新闻稿(通用3篇)

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范文(精选9篇)

问题整改清单及整改措施范文(通用13篇)

党课党史讲稿:八一军旗的诞生范文三篇

县对农村“三资”管理开展专项巡察情况报告六篇

关于党史自学个人汇报材料范文(通用3篇)

标签: 精神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