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小白和管仲鲍叔牙的故事范文(精选3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7-01 20:02:01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故事:基于现实认知,它被描述为一种异常现象。它是一种文学体裁,侧重于描述事件的发展过程。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公子小白和管仲鲍叔牙的故事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篇1】公子小白和管仲鲍叔牙的故事

  管仲的祖先曾经是名门望族,其父管庄曾作过齐国集团的高管,后来家道中落,到管仲这一代时已经很贫穷。为了谋生,管仲到过许多地方,接触过各式各样的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他几次想进入齐国的管理层,但都没有成功。

  管仲有位好朋友鲍叔牙,两人友情很深。他俩一起经商,赚了钱管仲总是多分给自己,少分给鲍叔牙。而鲍叔牙对此从不和管仲计较。对此,人们背地议论说,管仲贪财,不讲友谊。鲍叔牙知道后就替管仲解释,说管仲不是不讲友谊,只贪图金钱。他这样做,是由于他家贫困。多分给他钱,是我情愿的。

  管仲三次参加战斗,但三次都从阵上逃跑回来。因此,人们讥笑他,说管仲贪生怕死,没有勇敢牺牲的精神。鲍叔牙听到这讥笑后,就向人们解释说,管仲不怕死,因为他家有年迈的母亲,全靠他一人供养,所以,他不得不那样做。

  管仲也多次想为鲍叔牙办些好事,不过都没有办成;不但没有办成,反给鲍叔牙造成很多新困难,还不如不办好。因此,人们都认为管仲没有办事本领,鲍叔牙却不这样看。他认为事情之所以没有办成,只是由于机会没有成熟罢了。在长期交往中,两人结下了深情厚谊,管仲多次对人讲过:生我的是父母,知我的是鲍叔牙。

  公元前674年,齐国CEO齐僖公驾崩,留下三个儿子,太子诸儿、公子纠和小白。按照长子继位的传统,太子诸儿成为齐国集团新CEO,是为齐襄公。太子诸儿虽然居长即位,但质量卑劣,齐国前途令国中老臣深为忧虑。

  当时,管仲和鲍叔牙分别辅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一双好友,给两个公子当师傅,实为美谈。

  几年后,齐国集团内乱终于爆发,齐襄公被杀死。经过激烈的斗争,鲍叔牙说服了齐国高管同意护立公子小白为新CEO,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齐桓公即位后,急于扩大齐国集团的实力,因此准备请鲍叔牙出任总经理(齐相)。鲍叔牙却向他推荐管仲:“管仲有五点比我强。宽以从政,惠以爱民;治理江山,权术安稳;取信于民,深得民心;制订礼仪,风化天下;整治军队,勇敢善战。”齐桓公听从了鲍叔牙的建议。

  齐桓公问管仲,“我想使国家富强、社稷安定,要从什么地方做起呢?”

  管仲回答说:“必须先得民心。”

  “怎样才能得民心呢?”齐桓公接着问。

  管仲回答说:“要得民心,应当先从爱惜百姓做起;国君能够爱惜百姓,百姓就自然愿意为国家出力。而爱惜百姓就得先使百姓富足,百姓富足而后国家得到治理,那是不言而喻的道理。通常讲安定的国家常富,混乱的国家常贫,就是这个道理。”

  这时齐桓公又问:“百姓已经富足安乐,兵甲不足又该怎么办呢?”

  管仲说:“兵在精不在多,兵的战斗力要强,士气必须旺盛。士气旺盛,这样的军队还怕训练不好吗?”

  齐桓公又问:“士兵训练好了,如果财力不足,又怎么办呢?”

  管仲回答说:“要开发山林、开发盐业、铁业、发展渔业,以此增加财源。发展商业,取天下物产,互相交易,从中收税。这样财力自然就增多了。军队的开支难道不就可以解决了吗?”

  经过这番讨论,齐桓公心情兴奋,就问管仲:“兵强、民足、国富,就可以争霸天下了吧?”

  但管仲严肃地回答说:“不要急,还不可以。争霸天下是件大事,切不可轻举妄动。当前迫切的任务是百姓休养生息,让国家富强,社会安定,不然很难实现称霸目的。”

  由于管仲系统地论述了治国称霸之道,使齐桓公的全部问题都迎刃而解,不久就正式任命管仲为总经理(相),主持政事,为表示对管仲的尊崇,称管仲为“仲父”。

  经过近30年的苦心经营,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成为周王室乃至众诸侯公认的霸主。管仲虽然为齐桓公创立霸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但他仍然谦虚谨慎。

【篇2】公子小白和管仲鲍叔牙的故事

  春秋五霸我们都听说过,其中,春秋首霸“齐桓公”是大名鼎鼎。今年高考作文就是齐桓公和管仲以及鲍叔牙之间的故事。那么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从默默无名但春秋五霸之首

  齐桓公本名是一个十分可爱的名字姜小白。小白是庶出,按理不是齐国继承人,他还有两个哥哥,完全轮不到他继承齐国。可是事实,小白成为了齐国君主,还成了春秋首霸,带领齐国走向巅峰。

  齐国混乱,机遇降临

  庶出的小白如何成为一代霸主的呢?这要先从公子小白的哥哥齐襄公说起。哥哥是一个荒淫无礼的人,和自己亲妹妹有染,甚至当妹妹嫁到鲁国还有瓜葛,最后还把妹夫鲁桓公杀了。齐襄公又被堂弟姜无知杀了,姜无知自立为王。没多久姜无知也被人刺杀。偌大的齐国一下陷入无主的状态,为了避免混乱,齐国的大臣封锁消息,商量另立新君。

  齐襄公的嫡长子按理继位,但他不仅年幼,而且不适合在这混乱时期继位。庶子还在楚国避难,无法回国继位。这只能在齐襄公的兄弟中寻找继承人。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也都出国避难。这时关于迎接谁回国继承王位,成了讨论的焦点。

  两大家族助力公子小白

  齐国名望最高的高氏出手了,他们派人通知公子小白赶快回国继承王位。只要小白公子小白先回来,其他人都无可奈何。

  高氏与齐国的另一个大家族“国氏”是结盟的,这两大家族在齐国权势最大。正是因为有了这两个大家族的支持,公子小白这才有底气去争取那与他不想干的王位。这两大家族匡助过周室,被周天子认定为齐国守护神,和齐国君主共享齐国天下,在齐国乃至整个春秋时期都非同一般。

  兄弟俩的角逐

  公子纠与小白几乎同时得到继承王位的消息,他一边赶回国,一边派心腹管仲去刺杀小白,为争夺王位,不惜刺杀兄弟。反观小白,就没有那么心狠手辣。而且在齐桓公继位后采纳鲍叔牙的意见,拜管仲为相。

  机智果敢迷惑对手

  当管仲的箭射在了公子小白的衣钩上,公子小白没有受伤,但害怕到吓晕了。因为害怕管仲继续阻截,他装死骗过管仲,还麻痹了公子纠。

  果然,当管仲告知公子纠,他弟弟的死讯后,行程就放慢了。这时的姜小白却带着心腹快马加鞭的赶赴临淄。姜小白的这一行为风险巨大,首先,鲁国和公子纠,都可能还会阻截,第二,失去了莒军的保护,第三,齐国势力众多,只有这两家表态而已,前途未知。这需要莫大的勇气与魄力!

  鲍叔牙的辅佐

  公子小白能赶到都城临淄,他的幕僚兼老师鲍叔牙功不可没!在齐襄公时期,公子小白出逃莒国避难就是鲍叔牙安排的,后来又是鲍叔牙让他下定决心,回国争位。

  在小白骗过管仲后,对于前进与退缩两种选择,又是鲍叔牙帮他下定了主意,一路陪他回国夺位。回到临淄后,鲍叔牙又日处奔走,帮助公子小白争取各方支持,这才让公子小白得以顺利上位。

  姜小白即位后拜鲍叔牙为相,同年鲁庄公携着公子纠来齐国争夺王位。此时的齐国君臣一心,上下齐心,都认同齐桓公的王位,并且齐军要比鲁军强大的多。一场大战下来,鲁军大败,庄公落荒而逃。

  除后患,纳贤才

  鲍叔牙乘胜追击,直逼鲁国都城。最后要求鲁庄公杀公子纠,交出管仲,不然就攻城。鲁庄公都照办了,鲍叔牙请求齐桓公不要处死管仲。第一,他两人是好友,第二,管仲有才,且高于自己,这定是齐国腾飞的栋梁之才,第三,赦免管仲,可以为齐桓公营造良好的个人形象,拉拢人心。

  齐桓公本为庶弟,最后继承齐国,看似阴差阳错,好运连连,实际是他的努力与性格帮助了他。温文尔雅的性格让臣子接受,刚毅敏锐的决断让人们佩服他。这些都是从一个无名姜小白成为春秋首霸齐桓公的原因。

【篇3】公子小白和管仲鲍叔牙的故事

  公元前686年的冬天,齐襄公被手下将士杀死,他的弟弟公孙无知被立为齐王。没几个月,公孙无知又被手下大臣给杀掉了。流亡在莒国的公子小白和寄居在鲁国的公子纠得到消息后,都觉得自己继承王位的机会来了,急忙打点行装回国。

  管仲是公子纠的军师,他提醒公子纠说:“公子小白所在的莒国离齐国很近,如果他抢先一步回到齐国,我们就没戏了。”于是,管仲先带一队快马去拦截公子小白,让鲁国大将曹沫带另一队人马赶往齐国。

  管仲带着人马赶到莒国和齐国的交界处,正碰上鲍叔牙从莒国带了一队人马,护送着公子小白而来。

  管仲上前拦住去路,问道:“敢问公子要去哪里?”公子小白回答说:“我回国办丧事去啊!”管仲撒谎说:“您的哥哥公子纠已回到齐国操办此事了!”

  鲍叔牙喝斥管仲:“如果公子纠真的`回到齐国,你干嘛还带人来拦截我的主公呢?”命令部队火速前进。

  管仲见状,搭弓取箭,朝公子小白射去。小白大叫一声,栽倒在车上。管仲带着人马飞逃而去。

  没想到,管仲这一箭恰好射在公子小白的带钩上,没伤到人,公子小白是装死。这个公子小白,史称齐桓公,春秋时期五位霸主之首。

  管仲自以为射死了公子小白,回到公子纠身边,与曹沫一起护送公子纠继续向齐国进发。到齐鲁边界时,齐国使者拦住了他们的车马,说:“齐国新君公子小白已登基,请你们离开齐国。”

  管仲一听,才知自己没把事情办好。他杀了齐国使者,公子纠命令大将曹沫攻打齐国,结果大败,公子纠和管仲又逃回了鲁国。

  公子小白命鲍叔牙领兵30万攻打鲁国,鲁国连连败北,鲁庄公派人与齐国讲和。公子纠与齐桓公本是一母同胞,齐桓公不便亲自杀掉公子纠,就请鲁国代为执行。公子纠的辅臣管仲和召忽是齐桓公的仇人,要带回齐国处置。鲁国于是杀掉了公子纠,将管仲、召忽二人交给鲍叔牙。召忽不愿返齐受罪,自杀身亡。管仲作为囚犯随鲍叔牙返齐。

  到达齐鲁边境时,鲍叔牙放了管仲。回国后,鲍叔牙对齐桓公说:“管仲乃天下奇才,您不可不得,我可以助您治理齐国,然而管仲可助您称霸天下。”齐桓公不计前仇,亲自出城迎接管仲,任命他为相国,从此齐国走上了称霸之路。

  管仲感慨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二人的友情,为千古称颂,而这其中又与鲍叔牙知人善谏、齐桓公胸怀大度是分不开的。

推荐阅读:

初中语文评课用语优缺点及建议9篇

周末早安文案【8篇】

宗旨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范文(通用20篇)

政治生态自查自评报告2023年集合15篇

给合作企业的表扬信表扬信范文六篇

年度政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的自查报告3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