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幼儿园教师述职报告模板(精)

述职报告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1-23 11:09:35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有关幼儿园教师述职报告模板(精)一

昨日午时第二节课下课的时候,我们班的小朋友跑到我面前跟我说:“教师,我的铅笔被a拿去了,”我听后跟小朋友说:“上课的时候教师给你问问是她拿的不,如果是a拿的,我让她还给你。”不一会儿到上课时间了,小朋友们都坐好了,教师给你们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松鼠再也不敢说谎了。

从前有一只小松鼠,它觉得自我的力气大极了,勇敢极了。可是,小松鼠的朋友们——小山羊、小野兔和小猴子,却一点儿也不佩服它。这真叫小松鼠悲哀透了。

有一天,小松鼠在出去玩的路上拣到了一根黄澄澄的毛。“这是谁的毛呢?”小松鼠想,“这么粗,这么长,这么柔软,这么漂亮。对,这必须是老虎的。要明白,老虎是森林之王呀!仅有森林之王,身上才会长出这样又粗又长,又柔软、又漂亮的毛来。”小松鼠拿着毛刚要继续走,正好碰见小山羊,小松鼠对小山羊说:“你看,我打死了一只大老虎呢!

你们看我厉害吧!”小山羊说:“我不信,你有没有证据啊?”小松鼠说:“你们不信,我手里的老虎毛能够做证,你们看,说着它骄傲的举起了那根黄澄澄的松软的老虎毛。”小松鼠那么小的身躯能打死一只老虎,这是为什么呢?小山羊、小野兔和小猴子产生了疑问。

于是,小山羊、小野兔和小猴子决定试探一下小松鼠,于是它们找了一张老虎皮,小猴子站在小山羊的头上,小野兔站在小猴子的头上,然后,它们穿上老虎皮,在小松鼠第二次出去玩的时候,它们站在路边上,看到小松鼠走过来的时候,它们就跳出来吓唬小松鼠,小松鼠看见真正的老虎来了,吓的连连后退,急忙朝着回家的方向跑去,忽然听见从老虎身上传来了一阵阵笑声,回头一看,原先是自我的好伙伴——小山羊、小野兔和小猴子,小松鼠看见自我的谎言已经被揭穿了,脸红了,低下了头。从此以后,小松鼠再也不敢说谎了。

小朋友们故事讲完了,教师问小朋友们有谁拿了别人的铅笔?当我刚问完的时候,当时教室里已经不是刚才笑声一片了,而是鸦雀无声、东看西看了。刚才讲的故事的意思就是让我们每个小朋友都不要说谎,要做个好孩子。我话刚说完,不一会a欣站起来走到b那里把铅笔还给了b。

我看到a承认了错误也没有批评她,最终快下班了,我跟小朋友们说:“小朋友们都是好孩子,所以我们要跟小松鼠学习,以后不撒谎,做个诚实的好孩子。”小朋友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好!”

有关幼儿园教师述职报告模板(精)二

区域活动中,每位孩子都在自我喜欢的区域玩玩具,忽然听到锦锦哇哇大哭起来。我连忙跑过去,了解状况。只见他边哭边指着手说:“陈凯咬我”,我顺着他的手看去,果然看见他的手上有一排深深的齿痕,别的小朋友见锦锦哭了,也都跑来看热闹。这时陈雅也跑来告诉我“陈凯打我,还抢我的积木”。但见陈凯小朋友却若无其事,坐在区角里只管玩自我抢过来的玩具。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咬人并无恶意。孩子还不懂得运用语言来表达自我想法,喜欢用咬人这种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思想。其次,孩子习惯用嘴去感觉外界事物,这是他们了解生活的一种途径。有时孩子咬人是要表达自我心里喜欢的方式,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能用自我的语言来表达自我的想法。

陈凯小朋友是个不爱说话,长相可爱的小男孩。但就是这样一个小男孩,他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把什么玩具都归为己有,人家要玩,他就打,就咬,吓得其他孩子哇哇大哭。针对这种状况,我们经常与家长沟通,才发现原先该幼儿他要什么总是事事依着他,使他养成了自私,好攻击的心理。这样的孩子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教育呢?

1、分析孩子为什么会咬人?

1、这是孩子的生理发展过程,大部分孩子会咬人,在孩子1岁左右时,会从床上爬到地上来玩,这是个咬人的危险期。妈妈并没有制止,而是一边喊痛,一边习以为常。但久而久之,到了孩子上幼儿园时出现咬人的事件频繁,次数增多,让他养成了咬人习惯。

2、孩子咬人,他是想告诉成人自我想要什么。但由于语言发展尚未完善,表达不出来自我的想法,心中焦急才会咬人。在幼儿园里,由于孩子不适应陌生的环境,自我保护意识较强,才以咬人做为一种情绪宣泄方式来为自我减压,保护自我增强安全感。

3、许多家长更加困惑,我家孩子怎样会咬人呢?那是因为在家,孩子没有相片的对象,家长跟孩子很熟悉,明白孩子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会提前满足他。而在幼儿园,谁和谁都不熟悉,更何况孩子在一齐,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什么东西都觉得是自我的。别人不给,又不会用语言去表达,所以才会出现咬人这种现象。孩子想只要我咬了他,他就会给我。那么他就会觉得这种方法很好,让他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下次还会继续利用这种方法。

2、孩子咬人,成人该如何对待呢?

(1)发现孩子最初有这种咬人现象,必须要制止,给他一种印象不能咬人,如:能够捏捏他的小嘴,告诉他不能发脾气等转移他的注意力。

(2)孩子咬东西的行为是无意识的,但咬人这种行为则是有意识的,是一种攻击行为,如果在孩子身上经常出现这种行为,成人就该注意。对此我们不能迁就和视而不见,就应做出必要的反应,让孩子明白他的这个行为是不好的,没有人喜欢咬人的孩子,仅有改掉这样的行为才是好孩子。

(3)应对小孩咬人,家长也不要过分担心和焦虑。先要时时细心观察,弄清楚孩子为什么咬人?是不是需要什么东西,满足不了他的要求而造成的?正确的引导,淡化咬人的行为,用新颖的东西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即正确使用行为疗法。任何指责只能强化错误,适得其反。既不能用语言恐吓孩子,也不能防止错误模仿。

(4)利用玩具娃娃或其他拟人的手段,以故事形式告诉孩子咬别人是一种不良行为习惯。同时也请家长配合,家园共同努力,尽快的消除孩子咬人的行为习惯。

3、应采取的教育措施

(1)加强与孩子交流,建立良好的关系。

每一天鼓励他与别人多交淡,使他有一种被接纳、关爱的心理感受,缩短与教师、好朋友的距离,让他慢慢地融入到这个群众中来。

(2)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让孩子树立信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利用各种途径引导他参与群众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不要求他一步做到位,让他感觉自我能够做的更好;一旦有提高或取得成功时,我们都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3)透过故事,加强幼儿正确的生活习惯。

透过难看故事《拔牙》并观看医生拔牙的真实场景,让幼儿明白在生活中与好朋友一齐友好的分享。一旦发现他与小朋友发生争执、有攻击行为时,要立刻制止。并让他感受被攻击者的难过和疼痛,引导并教育他向对方道歉。让他明白咬人是不好的行为,明确地告诉他:“咬人的行为是不受别人欢迎的。”

小班年龄特点就是喜欢把玩具占为己有,比较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孩子在家时,玩的伙伴较少,不容易出现以上这样攻击性的行为,一旦孩子多而玩具少的时候,就开始发生问题了。任何孩子都摆脱不了这个特点,哪怕是陈凯这样的孩子。

第一次发生之后,我起先是每一天都盯着他,一但发现他想打别人或者是咬别人的行为就立刻制止,可是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这种方法根本没什么用,教师总是有很多事情要做,不能总是看着他一个人,并且他想咬人,你立刻制止会让他这会让他更加想去咬别人,他会产生“你不让我咬,那我偏偏咬”的心理。于是我便上网找相关的案例,多看相关方面的书,并且我们在此阶段确立了主题活动《大家一齐玩》的主题活动,透过此活动,了解与同伴,教师同时建立与教师、同伴之间地相处模式,培养孩子的交往潜力,从而适应群众生活。

对陈凯的教育,我们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针对性地教育。首先我们与其家长联系,在入园、离园时与家长进行交流,家长更全面的了解自我的孩子,并且他的家长们也是十分的配合,他明白自我的孩子把别人咬了,也感到十分的愧疚,并且对被咬的孩子道歉。并且我们还透过家长会,qq群有针对性的向家长宣传幼教知识,帮忙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其次,我们在幼儿园及时正确地观察和评价陈凯的行为,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比如他平时做操做的好,我们便请他来上来当小教师,让孩子子对自我产生自信;对孩子的自私行为给予纠正,让她认识到自我和同伴是朋友,有好东西要一齐分享;并且开展《小组画画比赛》、《捡落叶》等群众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多交流,以此培养他们的交往潜力。对其他幼儿我们透过平常的日常生活让他们学会保护自我。而对陈凯的攻击性行为要尽早发现,一旦发现,就及时与他交流,在阻止的同时也给了他心里安慰。如他要是抢玩具,我就告诉他玩具大家能够一齐玩、轮流玩、这既培养了他的交往潜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并且平时多与他接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他明白有什么事能够找教师,而不是透过一些攻击型行为就能够解决的。

小班是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重要阶段,所以我们尽量把他地攻击性行为扼杀在摇篮里。透过一段时间,事实证明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他此刻咬人行为已经基本上没有了。

推荐阅读:

关于二o一五年村干部述职报告汇总(六篇)

精选规划与建设局安监科述职报告安监科述职报告(推荐)

关于小学六年级班主任述职报告班主任述职报告汇总

最新述职开头自我介绍总结(四篇)

法制办述职报告范文(精)

有关中学教导主任述职报告(精)(八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